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制作角膜瓣时发生卡刀后改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6例(28眼)中低度近视患者在LASIK术中因遇到阻力卡刀改为PRK,术后随访时间大于1 a,对术后视力、角膜瓣的恢复及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6例(28眼)术中术后无不良并发症。术后1 a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27眼(96.43%),术后无上皮植入及明显Haze出现。术后1 a无角膜膨隆或圆锥角膜发生。结论 LASIK术中卡刀改做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效果显著,适用于因特殊原因急需一期手术完成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眼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1988年McDonald首先将准分子激光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眼,称为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lve keratectomy,PRK);1990年Pallkaris提出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1aser in sire keratomileusis,LASIK)这一治疗近视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232例2446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术后的视力、屈光度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患者在术后6个月后中低度近视组、高度组、超高度组平均视力分别为1.04、0.83、0.5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的角膜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 )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一年裸眼视力比较。方法 对PRK 5 0例 (98眼 ) ,LASIK 5 0例 (97例 )眼 ,屈光度 -0 .75D~ -6.0 0D。散光度 0 .0 0~ -4 .0 0DC ,术前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患者随访观察。结果 LASIK优于PRK ,LASIK在术后一年随访中裸眼视力均数值高于PRK ,术后 4天、1周、1月、3月两组裸眼视力有显著差异 ,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ASIK优于PRK  相似文献   

5.
McDonald[1] 1988年首先将准分子激光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眼 ,称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 ) ,1990年 ,Pal likaris[2 ] 提出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上述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临床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给矫正屈光不正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但通过多年的观察 ,仍然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MassimoCamellin[3] 为解决这些问题 ,于 1997年提出了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 (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 ,LASEK)这一治疗近视的新概念。我们于 2 0 0 1年 7月…  相似文献   

6.
崔馨  贺翔鸽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58-7259
1983年,Trokel等将准分子激光应用于切削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眼科手术的一场革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一度成为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由于其明显的术后疼痛、角膜雾状混浊、可矫正范围有限,很快被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mtomileusis,LASIK)替代。但LASIK罕见然而严重的并发症如术中角膜瓣破碎、游离,术后上皮植入、创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等使手术风险较PRK增高。由Camellin提出并开展了保留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手术,因手术过程中在角膜光学切削表面覆盖了一层角膜上皮而兼顾了LASIK和PRK的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与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1 200例(1 200眼)行SBK手术患者(SBK组)、1 200例(1 200眼)行LASIK手术患者(LASIK组),均于术后1,7,30 d分别检查裸眼视力,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次日行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自述眼干症状.结果 2组术后1,7,30 d裸眼视力>0.5~≤0.8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SBK组裸眼视力>0.8的眼数明显高于LASIK组(P<0.05) ;SBK组患者术后次日角膜上皮修复良好,LASIK组1 032例术后7~14 d角膜上皮修复,1 68例术后15~21 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术后3个月SBK组自述干眼症状者明显少于LASIK组(P<0.05).结论 SBK手术因切削表面浅且均匀,在安全性、视力恢复、角膜瓣上皮愈合反应及术后干眼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LASIK.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2006年8月,我院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患者286例(546眼),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6例(546眼),18~45岁,平均28.5岁。术前屈光度为-0.75~-18.5D,散光0~5.00D。采用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该仪器能量输出稳定,拥有大光斑及飞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aratomileusis,LASIK)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治疗近视眼的角膜屈光手术,以其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反应较轻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是矫正近视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LASIK术中,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角膜瓣,需要对眼球进行65mmHg(1mmHg=0.133kPa)的负压的吸引。众所周知,人的正常眼内压为10-21mmH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两种手术方式对近视矫治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条件相匹配的近视患者各24例(48眼),分别采用LASEK及LASIK矫治近视。用对比敏感度测试卡(美国F.A.C.T)检查并对比分析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月、3月、6月、1年时的对比敏感度值。结果与术前比较,LASEK组在术后1月对比敏感度值在各空间频率段均明显下降(P均<0.05),术后3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均>0.05);LASIK组在术后1月、3月对比敏感度值在各空间频率段均明显下降(P均<0.05),在术后6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均>0.05)。2组术前各空间频率段对比敏感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SEK组在术后1月、3月、6月、1年各空间频率段的对比敏感度值均高于LASIK组(P均<0.05)。结论 LASEK对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影响较LASIK小,视觉质量优于LASIK。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比较治疗近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2010年2期)、CNKI、VIP 及万方数据库(1990.01~2010.10),检索语种限制为中、英文,纳入LASIK对比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检查在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LASIK)术前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欲行LASIK治疗的近视或伴散光的500例(920只眼)进行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术前根据Rabinowitz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组并处理,观察各组手术病例术中情况、术后1年内发生圆锥角膜和屈光回退的例数、时间。结果术中未出现制作角膜瓣意外,术后未发现圆锥角膜,术后回退时间多发生在1年后,K值较高、高度近视、年龄偏大的患者较易发生回退。结论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对LASIK术有重要的检查意义。  相似文献   

13.
400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矫正近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矫正近视较为理想的方法,我院自2000年采用LASIK术治疗近视患者,抽取随访时间满十二个月的400例(786眼)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LASIK手术的近视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ORK)与传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对术后角膜像差的影响并做对比分析,探讨ORK手术的有效性。方法对82例近视患者164只眼,其中行ORK手术的41例为ORK组,行LASIK手术的41例为LASIK组,各组按近视度数不同,分为中低度近视ORK组(≤-6.00D)、高度近视ORK组(>-6.00D)和中低度近视LASIK组(≤-6.00D)、高度近视LASIK组(>-6.00D),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及视觉质量、球差、慧差、总体像差(RMS)、低阶像差(RMSL)及高阶像差(RMSH)。结果 (1)术后1个月ORK组及LASIK组中球差、慧差、RMS、RMSL及RMSH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均<0.01);(2)在中低度近视ORK组及高度近视ORK组中,手术前后球差、慧差、RMS的增加值均较中低度近视LASIK组及高度近视LASIK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度近视ORK组与高度近视LASIK中,RMSL及RMSH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K较LASIK术后视力更加稳定,视觉质量更高,且ORK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1983年,Trokel等将准分子激光应用于切削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眼科手术的一场革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一度成为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由于其明显的术后疼痛、角膜雾状混浊、可矫正范围有限,很快被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替代。但LASIK罕见然而严重的并发症如术中角膜瓣破碎、游离,术后上皮植入、创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等使手术风险较PRK增高。由Camellin提出并开展了保留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手术,因手术过程中在角膜光学切削表面覆盖了一层角膜上皮而兼顾了LASIK和PRK的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16.
微型角膜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磨镶术(Epi-LASIK)是继准分子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之后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其原理是依靠电动装置驱使钝性刀头高速震荡,进而机械分离角膜上皮与角膜前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220例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屈光度数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A组)和高度近视组(B组),均给予LASIK术,术后随诊达5年。结果:术后5年,裸眼视力≥0.8者A组为95%,B组为85.7%;裸眼视力≥1.0者A组为91.7%,B组为77.6%。全部患者裸眼视力(UCVA)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者39只眼;下降2行者15只眼。结论:角膜屈光手术(LASIK)治疗近视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马玉娜  赵宝春  林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1571-1572
目的观察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220例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屈光度数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A组)和高度近视组(B组),均给予LASIK术,术后随诊达5年.结果术后5年,裸眼视力≥0.8者A组为95%,B组为85.7%;裸眼视力≥1.0者A组为91.7%,B组为77.6%.全部患者裸眼视力(UCVA)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者39只眼;下降2行者15只眼.结论角膜屈光手术(LASIK)治疗近视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护理配合,重点强调术前心理指导,术后加强护理,定期复查在LASIK手术中的作用。术后发放护理小卡片,制作复诊卡定期复查,保证手术效果。596例患者(1167眼),疗效确切,视力达1.0以上占98.5%。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法(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在PRK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可以精确地切削重塑角膜,保留了角膜上皮层及前弹力层,更为符合角膜的生理。在治疗近视方面因视力恢复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测性和有效性,所以,目前已经成为屈光矫正手术中开展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手术方式。我科2009-01-2009-07成功为598例近视患者施行LASIK,疗效满意,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