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曲海英 《山西护理杂志》2014,(12):4248-425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人口特征对社会支持、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所医院22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在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科室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结论]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科室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水平;护理人员社会支持越高,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越低,低个人成就感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人口特征对社会支持、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所医院22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在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科室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结论]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科室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水平;护理人员社会支持越高,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越低,低个人成就感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1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外科、胸外科和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共87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一般资料和工作倦怠调查问卷,问卷包含情绪耗竭、人格分离和个人成就共3个方面15个项目。结果87名护理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其中,情绪耗竭平均得分为(4.67±1.21)分,人格分离平均得分为(4.21±1.13)分,个人成就平均得分为(3.40±1.32)分;不同年龄和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学历、职称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因工作繁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医院管理都应加以关注和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有助于提升医护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及职业倦怠量表对75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评分,分析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总分为(101.55±15.38)分,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分别为情感衰竭17.00(10.00,25.25)分、去人格化3.00(1.00,8.00)分及个人成就感30.00(21.00,39.00)分.不同性别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情感衰竭维度,不同婚姻状况精神科护士去人格化维度,不同年龄、聘用形式、职称、职务、工作年限精神科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职务和心理资本是精神科护士情感衰竭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年龄和心理资本是去人格化维度的影响因素(P<0.01),职称和心理资本是个人成就感维度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主要体现在个人成就感低方面.职业倦怠情况受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心理资本,它影响职业倦怠的各个维度,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为管理者和护士自身找出降低职业倦怠感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6所三级医院的3497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测量。结果:6所三级医院的护士情感衰竭得分为(27.09±11.78)分,处于重度倦怠水平;去人格化得分为(7.88±6.67)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5.15±8.37)分,均处于中度倦怠水平;6所三级医院的护士职业倦怠感高于常模的水平(P0.01)。工作编制不同的护士职业倦怠感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事业编制的护士职业倦怠感较编制护士严重;不同科室护士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护理管理者应联合起来,积极发掘影响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及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宣城市精神病专科医院8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睡眠问题突出表现在睡眠质量较差(占39.53%),入睡时间较长(占17.44%),睡眠时间较短(占13.96%);不同年龄、职称、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是否值夜班的护士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与美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与睡眠质量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个人成就感与睡眠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普遍较差,且与职业倦怠明显相关,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改善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舒缓职业倦怠方能更好地服务病人。  相似文献   

7.
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对753名在职护士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白班护士,其情绪耗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体护士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角色模糊存在正相关,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P〈0.05或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角色模糊呈负相关(P〈0.01),与角色冲突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对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具有预测作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对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角色认知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提示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等因素,提高护士对角色的认知,有助于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8.
周晓华  陈琪尔  谭坚铃 《全科护理》2012,(16):1529-1531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分析其人口学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对496名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进行护士工作倦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中情绪枯竭维度得分为20.78分±9.86分,属于中等倦怠;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为4.66分±5.05分,属于低度倦怠;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3.48分±9.23分,属于高度倦怠,其中去人格化倾向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均低于Maslach常模(P<0.05);不同劳动人事关系的护士在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同制、初级职称的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情况,积极改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和人格特质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资本量表(PCQ)、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4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护理人员情感耗竭、去人格化、无效能感和职业倦怠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护理人员情感耗竭、无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人员无效能感水平高于本科及以上护理人员(P0.05)。护理人员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倾向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P0.05);人格特质中的情绪稳定性、精神质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P0.05),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格特质中的情绪稳定性对职业倦怠的直接效应为0.19;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倾性、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分别通过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3,0.12,0.10。[结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因年龄、职称、文化程度而异,心理资本在人格特质中的情绪稳定性与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内外倾向性、精神质与职业倦怠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建议管理者可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心理资本水平,进而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人口学变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人口学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1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60名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分值均低于Maslaeh样本(P〈0.01),职业倦怠重度检出率分别为情感耗竭占22.5%,去人格化占6.9%,低个人成就感占50%;男护士职业倦怠感高于女护士(P〈0.05);年龄越大、技术职称越高情感耗竭越严重,单身护士、中专学历护士、护师个人成就感最低,6—15年护龄护士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最严重,合同制护士情感耗竭低于正式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低个人成就感严重;且人口学变量不同,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与工作倦怠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与工作倦怠问卷对上海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150名护士进行工作场所暴力和工作倦怠两个方面的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65.3%;本组护士的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丧失维度得分分别为(19.56±6.63),(34.13±7.02)分,均高于常模的(22.19±9.53),(36.53±7.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281,3.776;P〈0.01);本组护士与常模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遭受暴力组护士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分别为(20.13±8.65),(7.53±3.03)分,均高于未遭受暴力护士组的(17.57±7.12),(6.43±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23,2.324;P〈0.05);是否遭受暴力和年龄是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倾向的影响因素,职称和年龄是个人成就感丧失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伤害可引起护士工作倦怠产生,采取减少暴力伤害的措施对减轻急诊护士工作倦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护士群体工作倦怠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不同护士群体间工作倦怠的情况。方法 对北京市和广州市25家医院的在岗临床执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一般情况和MBI—SS问卷两部分。结果 不同年龄段的护士群体,去人格化分值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以21~25岁年龄段护士的分值为最高;已生育的护士去人格化程度低于未生育的护士;不同科室的护士群体间,工作倦怠3个维度的分值均有差异,其中急诊科、ICU和内科的护士工作倦怠程度较高;不同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护士群体间工作倦怠无差异;不同职称的护士群体间,副主任护师的个人成就感最高,护师的个人成就感最低。结论 21—25岁年龄段的护士,急诊科、ICU、内科的护士,以及护师是工作倦怠程度较高的群体,应是管理者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男护士组织承诺及职业倦怠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互联网问卷发放平台对上海地区各等级医院的349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倦怠量表和组织承诺量表组成。结果 男护士处于高度职业倦怠水平,三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情感倦怠为(29.24±11.88)分,去人格化为(11.85±6.56)分,低个人成就感为(24.50±10.50)分;男护士组织承诺总条目均分为(2.54±0.44) 分,处于较高水平;男护士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显著相关(P<0.01或P<0.05);机会承诺为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而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均为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提高男护士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水平,从而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5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采集表及职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总体检出率为100%,其中轻度职业倦怠6.7%,中度职业倦怠86.7%,重度职业倦怠6.7%。有配偶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问卷人格解体因子及成就感降低因子评分与无配偶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工作年限医护人员的成就感降低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医护人员文化程度与耗竭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年龄及工作年限与人格解体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工作年限与成就感降低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普遍存在中等程度职业倦怠,且突出地表现为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以无配偶者更易出现,与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席明霞  卿利敏  李丹  黄冬枚 《全科护理》2011,9(31):2823-2825
[目的]探讨个体特征对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一般资料问卷,对5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12名临床护士进行职业倦怠情况调查。[结果]412名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和情感衰竭维度处于高水平,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维度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所在科室、劳动人事关系、当前技术职称、目前所获得的最高学历、个人月总收入和工龄的护士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受年龄、所在科室、劳动人事关系、当前技术职称、目前所获得的最高学历、个人月总收入和工龄等个体特征的影响,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处于高水平,应根据临床护士的个体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控制和缓解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burnout has been researched widely with regard to nurses working in different settings, until now it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among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unit nurses. This study's aim was to determine the burnout level of 57 nurses who were working in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units in Turkey. 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that were used included a form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For all th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urses, the mean subscale scores for emotional exhaustion were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nd then depersonalization. The burnout level rose with increasing age and duration on the job.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burnout are needed at both the administrative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addition, it is essential to address and prevent the problems that are related to burnout, especially among nurses who work in the same unit for a long time.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综合性三级医院男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取样法,应用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CMBI)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湖北省10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的190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90名男护士的倦怠检出率为50.5%(96人),其中轻度倦怠占36.8%(70人)、中度倦怠占12.6%(24人)、高度倦怠占1.1%(2人);倦怠单因素检出率中,人格解体占27.4%(52人),耗竭占25.3%(48人),成就感降低占12.6%(24人);除不同编制的男护士之间耗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37,P〈0.05)外,其他不同人口学特征男护士之间的各倦怠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三级医院一半以上男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人格解体及耗竭;不同编制对男护士耗竭程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某县基层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县医院护士507人,采用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多元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