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80例骨搬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骨搬移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骨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胫骨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用物准备;术后做好外固定架护理,协助并指导患者控制骨搬移速度,加强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1例较重马蹄足患者行跟腱延长术予以矫正,其余9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认真执行骨搬移护理常规,严格控制搬移速度,使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患肢愈合良好,达到延长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2月,本科室对50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器治疗,术后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共319针孔,其中愈合优212针孔,良83针孔,差24针孔,优良率为92.5%。结论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针孔感染的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为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护理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印例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病人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病人术后发生针孔感染、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60例病人术后针孔优良率92.7%,骨折愈合时间(34.9±12.1)d。结论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减少发生针孔感染、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本科下肢大段骨缺损的16例患者的病情及治疗与护理的基本情况,病因包括创伤、骨髓炎、骨不连,均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行截骨,骨搬运治疗,结果 9例骨延长4cm,3例延长5cm,2例延长6cm,2例延长7cm。本组带外固定器90~160d,术后随访0.5~1年,无一例发生感染,邻近髋、膝或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认为对于这类骨搬运患者,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后早期配合医生做搬运示教,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配合肢体的功能锻炼,术后长期做好针道的管理和护理,可良好地保障骨搬运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在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并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在经过医护人员为期4~10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后,105例患者中有104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率达到99%。通过长期观察可以看出,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在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达到促进骨折愈合以及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4例行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骨折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8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骨愈合平均时间为3.2个月。无1例出现针道感染及护理并发症。结论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术前做好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针道感染、尿道感染和早期康复锻炼是提高治疗成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固定器治疗三踩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施中医饮食调护、中药离子导人治疗及专人协助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针孔感染、骨折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针孔感染症状轻,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4.9±12.1)d,对照组为(50.7±15.6)d,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可减少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背景:外固定器抗旋转能力强,不影响局部血运,不固定关节,动物可以自由活动,适合用于骨折模型的制作。目的:创立一种新型的股骨骨折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24只于大鼠右侧股骨截骨,以自行研究设计的微型单边外固定器为固定装置,制成骨折模型,术后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观察及组织学方法观察股骨对位情况和截骨端的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外固定器保持正常位置,未见螺纹钉拔出,针孔松动,骨折等现象,大鼠股骨保持正常生理位置。固定后第2周骨断端已经有模糊的原始骨痂形成。第4周时已有连续性骨痂通过,但骨断端仍较清晰。第8周时,骨断端已经愈合,髓腔再通,出现骨性愈合。证实微型单边外固定器可以为股骨骨折模型大鼠提供可靠的固定,并且右侧股骨截骨骨折模型大鼠制作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调节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GustiloⅠ、Ⅱ型开放性胫腓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可调节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早期清创安装外固定器于胫骨上,当X线片显示有少量骨痂形成后调整简化构型,直至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当X线片显示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线已消失或接近消失时去除外固定器。结果本组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89±10.99)岁,平均随访(47.84±9.20)周,除1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骨髓炎外,其余患者骨折断端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本组患者外固定器平均固定时间为(17.53±2.95)周,平均带架时间为(21.53±2.63)周。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3例,良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1.58%。2例患者发生钉道周围轻度感染,经反复清创换药并联合应用抗生素后痊愈;1例患者拆除外固定器后再次骨折,给予石膏外固定联合后期护具固定后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并演变为骨髓炎,给予清创及截骨延长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可调节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作为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终极治疗方式,可减少骨折端血运破坏,降低感染发生率及二次手术概率,缩短外固定器固定时间及骨折断端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器固定术后功能康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措施.方法应用外固定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48例,术后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进行早期康复,加强针道护理.结果随访0.5~4年,全部病例在7个月内骨折愈合.按kolmert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9.6%.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外固定器固定疗效满意,术后早期进行有效的功能康复可避免膝关节僵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外固定器抗旋转能力强,不影响局部血运,不固定关节,动物可以自由活动,适合用于骨折模型的制作.目的:创立一种新型的股骨骨折动物模型.方法:SD 大鼠24 只于大鼠右侧股骨截骨,以自行研究设计的微型单边外固定器为固定装置,制成骨折模型,术后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观察及组织学方法观察股骨对位情况和截骨端的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外固定器保持正常位置,未见螺纹钉拔出,针孔松动,骨折等现象,大鼠股骨保持正常生理位置.固定后第2 周骨断端已经有模糊的原始骨痂形成.第4 周时已有连续性骨痂通过,但骨断端仍较清晰.第8 周时,骨断端已经愈合,髓腔再通,出现骨性愈合.证实微型单边外固定器可以为股骨骨折模型大鼠提供可靠的固定,并且右侧股骨截骨骨折模型大鼠制作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8例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随访评价患肢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6~36个月,采用Paley标准评价,其中优秀2例,良好4例,一般2例。所有患者感染均一期控制,软组织缺损均一期愈合。8例延长区新骨形成良好,1例骨折断端延迟愈合,经过骨折端牵拉回压的"手风琴式"治疗后痊愈。1例出现钉道感染,换药后愈合。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胫骨缺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加强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素 《全科护理》2016,(16):1668-1670
[目的]总结骨搬移治疗四肢长骨缺损及骨不愈合病人的护理。[方法]20例四肢长骨缺损或骨不愈合病人均应用骨搬移手术治疗,分析和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结果]20例病人均获得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时间38.69d±5.52d,骨愈合时间为3.93个月±0.55个月,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加强骨搬移治疗四肢长骨缺损及骨不愈合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用辅料在骨牵引针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行骨牵引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2例,试验组采用医用敷贴贴敷于骨牵引针孔处,对照组采用骨牵引后针孔处滴酒精护理。分别于牵引后第3 d在针孔周围皮肤处采样,做细菌培养,同时观察针孔周围皮肤情况。结果:试验组骨牵引针孔周围皮肤局部发红、疼痛、渗液与渗脓发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骨牵引移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用敷贴用于骨牵引针孔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 compartment syndrome,简称OCS)并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5月创外科治疗的34例OCS并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小腿深筋膜广泛切开减压的同时行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的方法 .结果 34例均达解剖复位,术后随访8~17个月余,平均13.2个月余.除1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针孔感染外,去除外固定器后肢体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无再骨折发生,无小腿肌肉坏死或挛缩,无肾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对于OCS合并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应视为潜在性开放性骨折处理,采取早期切开筋膜减压并一期行骨折复位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外固定器修复交通伤四肢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报道游离组织瓣移植联合应用外固定器固定骨、关节用于修复交通伤四肢组织缺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36例包括骨皮瓣、肌皮瓣、皮瓣移植,同时采用A-O管状外固定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及单侧踝关节外固定器行骨关节外固定修复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结果 36例交通伤患者肢体骨关节缺损愈合良好,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上肢10~16周、下肢6~8个月拆除外固定器,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无畸形及骨不连接.结论 应用组织瓣移植同时以外固定器固定骨关节对交通伤肢体组织的复合性缺损进行修复和重建,具有骨关节固定简单可靠,肢体及移植组织损伤小等优点.而临床过程中的血运观察及护理,并结合早期的功能训练亦必必可少.  相似文献   

18.
正骨牵引是通过克氏针穿过骨骼的坚硬部分,直接牵引骨骼,从而对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地复位和固定,用于骨折患者的保守治疗以及术前准备。但因骨牵引针孔与外界相通,如护理不当极其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有研究~([1])表明,骨牵引针孔感染率可达35%左右,国外文献报道~([2])感染率高达85%,所以骨牵引针孔护理被认为是骨牵引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护理~([3])。多年来国内外护理工作者为预防针孔感染,对牵引的针孔换药方法、换药频率、  相似文献   

19.
李华 《天津护理》2016,24(6):527-528
总结18例Ilizarov骨搬移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负压冲洗治疗胫骨骨髓炎患者的护理,围手术期加强对外固定支架以及VSD的护理,包括骨搬移距离的调整、钉道清洁、软组织减压、VSD管路维持通畅等,以及营养支持及康复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口腔科护理     
991354三叉神经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与护理体会/李云安…//今日应用医学一1997.3(3)一44 三叉神经撕脱术是将三叉神经周围分支切除、撕脱.使神经失去痛觉传导。术中随时注意患者全身情况.注意涡轮机内贮水是否充分,随时调节灯光。术中一般出血不多,但打开上领窦时.或在翼下领间隙内手术时.有可能大出血.应随时供应骨蜡及碘仿纱布或凡1:林纱布。在最后撕脱神经时.注意观察患者因疼痛而发生晕厥或其他不良反应。术后协助医生包扎伤口,第 I支术后做头周围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周:第盯支术后在眶下区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们1:第盯支术后在硕颊孔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