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定量检测LIM和SH3蛋白1(LASP-1)mRNA和乙酰肝素酶-1(HPA-1)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肝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检测62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距癌2 cm)和正常肝脏组织(距癌大于5 cm)中LASP-1mRNA和HPA-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HPA-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7.25±16.65、23.15±14.89、7.56±5.15,LASP-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1.66±20.12、35.73±15.07、10.17±8.29。HPA-1 mRNA及LASP-1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均<0.05)。HPA-1及LAS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ASP-1 mRNA和HPA-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OR=0.42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LASP-1 mRNA与HPA-1 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密切相关。二者联合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
康凯夫  张艳丽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2962-2964
目的:分析ABCG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CC150例﹑肝硬化50例﹑肝炎组织5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ABCG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CC﹑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ABCG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78.67%(118/150)﹑40.00%(20/50)﹑60.00%(30/50)和30.00%(3/10),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P<0.05)。ABCG2mRNA在HCC﹑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9.33%(104/150)﹑36.00%(18/50)﹑50.00%(25/50)和20.0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P<0.05)。结论:ABCG2在肝癌和肝炎组表达率增高,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表达率降低且ABCG2蛋白与有无转移有关,推测ABCG2参与肿瘤耐药,可能成为治疗HCC临床耐药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肝癌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构建176例距离肝癌边界3cm以上肝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CD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CD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肝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5.80%(151/176)。且肝组织中SCD表达量与肿瘤数目、微血管侵犯、肝硬化等相关(P0.05),SCD高水平表达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均短于SCD低水平表达组。结论:SCD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及不良预后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提示肝癌患者肝组织中SCD的表达量可以作为不良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水平,探讨其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肝硬化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8例,采用实时RT-PCR技术检测IGFBP-5mRNA的表达水平;取肝硬化(21例)、原发性肝癌(14例)及正常对照者(14例)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IGFBP-5水平,分析IGFBP-5在不同分组中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肝硬化组肝组织中IG-FBP-5mRNA的表达及血清中IGFBP-5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均<0.05),与血清中升高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肝功能无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组肝组织中IGFBP-5的表达及血清中IGFBP-5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均<0.05),与血清中升高的甲胎蛋白(AFP)和肝功能亦无相关性。结论在肝硬化发生后,肝组织表达和合成IGFBP-5减少,与其他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其可能与HA、LN互补作为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一个无创指标;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中IGFBP-5表达增多,血清水平增高,其有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检测指标。IGFBP-5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组织中CD105的表达特征及其与预后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的石蜡包埋标本100例,用CD105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CD105)定量计数,并与相应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和无病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组织内CD105染色阳性率为100%(100/100);癌旁肝硬化组织内染色阳性率为40.6%(28/69):癌旁正常组织染色阳性率为4%(4/100);非肝癌患者正常肝组织无阳性染色.肿瘤内MVD-CD105数值与TNM分期、有无静脉侵犯呈正相关(P<0.05).将肿瘤组织内MVD值的均数作为分界,高MVD-CD105组较低MVD-CD105组的无病生存期明显降低(P<0.01);癌旁肝硬化组织内CD105阳性组的无病生存期较阴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肝组织中CD105主要表达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肿瘤内MVD-CD105能准确地评价肿瘤新生血管,预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复发、转移;癌旁肝硬化组织中CD105的阳性表达可能与癌变相关,CD105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血管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和CD44v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C和CD44v6的表达,并以21例肝硬化组织、16例肝外伤或肝囊肿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癌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VEGF-C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质,阳性表达率为78.8%,CD44v6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膜及胞质,阳性表达率为72.7%。二者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2.157、10.280,P〈0.05);在发生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肝癌组织(χ^2=4.930、8.088,P〈0.05);在正常肝脏组织及肝硬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VEGF-C和CD44v6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是否并发肝硬化、AFP表达、有无HBV感染无关。VEGF-C和CD44v6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81,P〈0.01)。结论VEGF-C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关,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9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4例肝硬化组织及13例正常肝组织中P-gp、Topo-II、GST-π的表达。结果肝癌组三者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组(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组之间两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p表达与肿瘤Edmondson分级呈负相关;Topo-II表达则与Edmondson分级和转移呈正相关。P-gp、Topo-II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肝癌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gp、Topo-II、GST-π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肝癌对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SATB1在肝癌中表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RNA干扰技术对SATB1进行封闭,观察肝癌生长和转移情况。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肝组织、肝硬化、良性肝肿瘤及原发性肝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低转移肝癌细胞株MHCC-97L及正常肝脏细胞株HL-7702中SATB1的表达。运用RNA干扰技术对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中的SATB1进行干扰并验证干扰效果,干扰前后的细胞株进行MTT、划痕实验及裸鼠体内移植瘤实验,观察SATB1对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SATB1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及良性肝肿瘤组织,且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中的SAT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细胞株HL-7702及低转移肝癌细胞株MHCC-97L;在HCCLM3细胞株中成功干扰SATB1,干扰后细胞株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裸鼠体内肿瘤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SATB1在肝癌中显著表达,并有促进肝癌细胞株的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及肝癌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20例慢性肝病[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5例肝炎后肝硬化(LC)]和39例原发性肝癌(肝细胞肝癌34例,胆管细胞性肝癌5例)组织中Bcl-2蛋白进行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肝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为阴性,慢性肝病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5%,且Bcl-2蛋白表达与肝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结论]Bcl-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并对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1年6月~2015年3月期间的54例HCC组织、46例癌旁组织、22例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的GPC3表达情况,分析GPC3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GPC3蛋白,肝癌组织GPC3评分(7.39±3.64)和阳性率(81.4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5±0.99,13.04%)、肝硬化组织(0.32±0.56,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肝癌临床分期的增高,GPC3评分逐步升高,Ⅲ/Ⅳ期(10.05±3.59)与Ⅰ期(4.31±3.41)、Ⅱ期(7.14±3.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阳性率也升高(Ⅰ期69.23%,Ⅱ期81.81%,Ⅲ/Ⅳ期89.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癌组织GPC3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血清HBsAg、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肿瘤直径、转移情况、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是否并发肝硬化相关(P<0.05),GPC3高表达率与血清AFP、肿瘤直径、是否并发肝硬化、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均相关(P<0.05)。结论 GPC3在HCC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表达水平与HCC的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和肝癌组织中胸腺嘧啶合酶 (TS)、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hTERT)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正常肝组织、慢性肝病和肝癌组织标本经 1 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 ,TS和hTERT染色方法均为常规ABC免疫组化法。结果肝癌病例TS和hTER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 ,除肝硬化外均有显著或高度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高分化、淋巴结未转移和肿块最大径≤ 5cm的肝癌其TS ,hTERT阳性率均较明显低于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和肿块最大径 >5cm肝癌 ,但两者阳性率与肝癌病理类型及血清HBsAg、AFP状态无明显关系。结论TS或hTERT表达可能是反映肝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检测慢性肝病组织中TS ,hTERT表达可能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肝癌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染色质装配因子1(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CAF-1)的最大亚基p150(CHAF1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化、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清HBsAg状况、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筛选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手术切除,并且全部经过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患者80例,取对应患者病灶边缘2cm处的正常肝组织80例及因外伤或肝内胆管结石行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患者20例分别作为癌旁和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HAF1A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CHAF1A在这三组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CHAF1A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HAF1A在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肝癌组织(P<0.05)。CHAF1A在不同病理分化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有无伴门静脉癌栓肝脏组织中,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F1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血清HBsAg、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CHAF1A的表达可能影响肝癌组织分化和侵袭性。但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HBsAg状况、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组织类型原发性肝癌中干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种抗体对不同组织类型原发性肝癌中的干细胞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手术切除的肝细胞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肝硬化结节和癌旁组织进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CD133和Thy-1/CD90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其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规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pCAM、CD133和Thy-1/CD90在原发性肝癌不同类型中的表达基本一致,具有相关性(P0.05),且在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和癌旁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卫星灶数目、淋巴结转移、脉管或包膜侵犯和临床分期均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表达越高预后越差(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乙型肝炎状态、甲胎蛋白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不同类型的原发性肝癌中干细胞阳性率相似,但明显高于肝硬化或肝旁组织,肝细胞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并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可作为治疗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白细胞分化抗原74(d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74,CD74)分子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WB)检测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 MHCC-LM3、MHCC-97H)、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L)及无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Hep-G2)中CD74的表达;将320例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肝癌及癌旁组织与5份正常移植供体肝的石蜡包埋标本做成高密度组织芯片,对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内、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CD74的表达水平.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组间生存差异,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肝癌细胞系( MHCC-LM3、MHCC-97H、MHCC-97L、Hep-G2)中CD74的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2±0.078、0.732±0.083、1.224±0.014、1.374±0.006,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LM3、MHCC-97H)与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L)及无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Hep-G2)各指标间及各组间CD74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13.308、- 16.849、- 10.177、- 13.436、- 17.057,P均<0.01),CD74的表达量随肝癌细胞系转移潜能的递减而递增;320份肝癌患者标本中,CD74在癌内组织中阳性表达221份,阴性表达99份,癌旁组织中仅微量表达,5份正常肝组织中均不表达;肝癌患者癌内CD74的表达在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4,P<0.05),而在按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肝硬化、甲胎蛋白、肿瘤数目与大小、肿瘤包膜、血管侵犯、Edmondson分级及肿瘤、结节、转移分类(tumor、nodes、metastasis classification,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分组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53、0.141、1.200、0.000、0.277、1.975、0.263、1.044、0.000、0.433,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分析显示癌内CD74表达阳性者预后较好(x2=5.620,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D74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风险比(hazard ratio,HR)=0.721,95%可信限(confidence interval,CI) =0.522 ~0.996,P<0.05].结论 CD74可作为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病理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其机制可能与引发肝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5.
范建  孙冬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485-3487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磷酸化P38(P-P38)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原发肝癌组织、14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uPA和P-P38的表达情况.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uPA和P-P38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P<0.05).二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没有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及癌栓等有关(P<0.05),二者之间比较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二者在原发性肝癌呈高表达,且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COX-2对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52例肝癌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COX-2 mRNA和COX-2蛋白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mdr 1mRNA和P-g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OX-2与P-g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肝组织中未见COX-2表达,中、低分化的肝癌组织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肝癌组织(P<0.01),在HBsAg阳性的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HBsAg阴性的肝癌组织(P<0.05),在合并肝硬化的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无肝硬化的肝癌组织(P<0.01)。mdr 1 mRNA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表达。同时表达COX-2和mdr1基因为42例,两者相关系数r=0.563(P<0.01)。结论 COX-2参与了以P-gp介导的肝癌的多药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过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正常肝组织,30例肝硬化组织,30例肝癌组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蛋白水平,正常肝COX-2的阳性表达率(4/30,13.3%)显著低于肝硬化(18/30,60.O%)和肝癌组(20/30,66.7%)(P<0.05),而肝硬化与肝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mRNA水平,正常肝COX-2阳性表达率为50%(15/30),肝硬化和肝癌的表达率分别为56.7%(17/30)、66.7%(20/30),统计学检验三者无显著差异(P>0.05)。对COX-2表达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OX-2的表达只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肝癌COX-2的表达阳性率及强度显著高于中、低分化肝癌(P<0.01),而COX-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AFP高低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1.正常肝细胞COX-2的表达显著低于肝硬化组织和肝癌组织(P<0.05),COX-2的过表达可能与肝癌发生早期有关。2.COX-2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从高分化肝癌向低分化肝癌表达逐渐减弱,而与其它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及其受体flt-4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瑞峰  张志明  马景枝  李智峰  苑建磊  齐帅  田贵金  孙朝 《临床荟萃》2007,22(18):1311-1314,F0003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以及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如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8例HCC、28例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D的表达及flt-4阳性淋巴管的计数,分析VEGF-D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中VEGF-D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分别为75.0%(36/48),50.0%(14/28)和41.7%(5/12)(P<0.01);VEGF-D的表达与肝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VEGF-D及flt-4在有肝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VEGF-D及其受体flt-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VEGF-D及其受体flt-4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液及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经病理确诊为HCC,且未经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包括局灶性增生性结节16例,肝血管瘤13例,肝外伤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液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MMP-2、MMP-9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血液中MMP-2水平(0.384±0.026)、MMP-9水平(0.337±0.01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试验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对照组进行MMP-2、MMP-9的检测,结果发现,肝癌组织中MMP-2强阳性(+++)表达30例,MMP-9强阳性(+++)表达31例,阳性率为87.5%、85.0%;癌旁组织无MMP-2、MMP-9强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2.5%;对照MMP-2、MMP-9阳性率分别为7.5%、10.0%。试验组肝癌组织MMP-2、MMP-9的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的表达与静脉浸润、肝内外转移、包膜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灶大小、肝硬化、甲胎蛋白(AFP)、HBs Ag无关(P>0.05)。结论 MMP-2、MMP-9在肝癌中表达升高,与有无静脉浸润、有无肝内外转移及有无包膜有关,并且出现静脉浸润、有肝内外转移、无包膜的肝癌中,MMP-2、MMP-9表达明显升高,与肝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半定量RT-PCR检测原发性肝癌cyclin B1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yclin B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5例肝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及5例正常肝组织cyclin B1 mRNA,以GAPDH为内参照.结果 31例(88.6%)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3例(60%)正常肝组织cyclin B1 mRNA呈阳性表达,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cyclin B1 mRNA表达水平-x±s(0.517±0.01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282±0.023)和正常肝组织(0.173±0.011).但癌旁组织与正常肝cyclin B1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cyclin 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cyclinB1可能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