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虽然发病时的症状极为典型,对它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当,可以很快造成肢体的缺血性坏死,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999年4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7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术前做好病情的观察、心理护理及患肢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肢缺血再灌注的观察及溶栓导管护理和伤口处理。[结果]41例病人均取出血栓,术后留置导管溶栓,2例病人就诊时因足趾严重缺血,经积极取栓手术治疗无效而截肢,但仍在最大程度保留了肢体,其余39例病人采用杂交手术治疗后,下肢动脉均通畅,无残留血栓;其中3例病人在下肢动脉血流重建术后6h~12h出现骨膜室综合征行小腿切开减张术。随访1个月~6个月,其中2例病人足趾末端出现干性坏疽,其余37例病人恢复保住了肢体。[结论]加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杂交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11月收治的1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总结分析其主要症状、治疗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11例患者中,5例于发病48h内急诊行Forgaty导管手术取栓,术中均取出血栓,术后痊愈;6例发病超过48h的患者,2例患者来诊时已有足趾缺血坏死,其中1例虽经积极取栓手术治疗,肢体血运仍然无改善而截肢,但已是最大限度的保留肢体;另外1例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后续溶栓及支架治疗,后期截肢;其余4例患者采用留置溶栓导管溶栓治疗5d,股浅动脉下段及腘动脉可见狭窄闭塞,经球囊扩张、置入动脉支架治疗,均获痊愈,随访1~4个月,2例患者足趾干性坏疽,2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地治疗、护理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5526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下腹部、下肢手术时的麻醉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近3年我院下腹部、下肢手术病人5526例,腰麻用药为0.375%布比卡因重比重或轻比重液,麻醉效果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追加1.5%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循环状况,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腰麻后阻滞平面满足手术要求的时间平均不到lOmin,下肢运动阻滞可达BromageⅢ级;麻醉成功率为98.5%,术后头痛发生率为0.23%,与其它各科相比产科病人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而70岁以上老年人低血压发生率与70岁以下病人相比无显性差异。结论 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起效快、作用完善可靠、副作用少,用于下腹部、下肢手术无严格年龄界限,但剖腹产病人要采取适当措施,慎防麻醉后低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5.
药物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栓塞是栓子随动脉血液运行.当无法通过较小口径的动脉时,引起的动脉阻塞,导致远端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特点是发病急、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差。栓塞易发生在下肢,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的危险。因此,发病24h内应积极给予手术处理。我院于1998年5月~2001年8月对45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行药物溶栓治疗,在治疗中经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常见病,但内科医生常对其缺乏认识,往往错过最佳手术时机。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作自1997年11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的多节段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近年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31例患者实施主髂动脉腔内治疗联合肢体远端血管手术重建,经精心的围手术期的严密观察和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老年病人下肢、下腹部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老年下肢、下腹部手术病人80例,年龄70~93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CEA组和CSEA组。CEA组行L2:3或L1:2穿刺置管,麻醉平面达到手术需求。CSEA组行L2:3穿刺成功后,控制麻醉平面满意。观察两组,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效果,MAP、SpO2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EA组运动阻滞不满意,镇痛效果差,MAP下降幅度较大,CSEA组阻滞完善、肌松满意。结论 CSEA较CEA运动阻滞完善,循环稳定,应用于老年下肢,下腹部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人群的增加,骨科高龄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尤其下肢股骨头或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患。且因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发生衰老性退变,并存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和多系统器官功能的退行性改变等高危因素,对麻醉手术耐受力和适应力差,使得围手术期麻醉风险增大,而脑作为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器官,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代谢极为活跃,易受麻醉因素影响。因此,进一步了解下肢手术时不同麻醉方式对脑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技术日趋成熟,以往的经验认为,高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的患者禁用或慎用腰麻,我院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自2006年以来,在骨科高龄患者的下肢手术中,应用了椎管内联合麻醉,静脉推注参附注射液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护。方法对9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97例患者下肢动脉闭塞治疗中、治疗后,3例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及时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出院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操作,充分补液,良好的局部麻醉,减轻疼痛,预防尿潴留,提高手法压迫止血技术及应用血管缝合器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动脉注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动脉栓塞等。血管外科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静点溶栓扩血管药物的保守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而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则根据患者动脉闭塞的部位,缺血时间的长短等来选择。我们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对于我科求治的40名下肢动脉缺血患者进行动脉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在注射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措施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患者,以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不同为依据分组,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0%(21/40)(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加强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优化完善护理流程和环节,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性和警惕性,有效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氯普鲁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ASAⅡ~Ⅳ级无脊柱畸形的下肢骨折高龄患者(〉75岁)60例,分两组Ⅰ组术中使用的局麻药为3%氯普鲁卡因,Ⅱ组为2%利多卡因,根据下肢手术部位的需要,选择L1以下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试验量为3ml,5min后分别追加至麻醉平面满足手术要求。计录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采用针刺测定痛觉消失最高平面,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最大程度。结果:两组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Ⅱ组(P〈0.05),两组痛觉消失最高平面、运动阻滞最大程度、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下肢手术目前主要采用脊麻、硬膜外麻醉和脊硬联合麻醉三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及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所有长而加长 ,如时间较长的手术无法达到要求。使用短效药如利多卡因虽能减少尿潴留 ,但作用时间仅1.5小时左右 ,长效药如布比卡少了止血带引起的疼痛、血压增高等一系列反应三种麻醉方法用于下肢手术的比较@阮立云!316000$浙江省舟山市骨伤医院麻醉科 @李清平!316000$浙江省舟山市骨伤医院麻醉科 @朱海伦!316000$浙江省舟山市骨伤医院麻醉科~~  相似文献   

16.
目前,硬膜外阻滞在我国临床麻醉中仍占很大比重,近几年来又广泛地用于疼痛治疗。但是,硬膜外阻滞并发症仍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痛苦、致残、甚至死亡。我院自2001年至2005年5月,对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采用了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通过3280例的麻醉,共发生并发症31例。现将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以来,笔者对45例需要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小儿实施了腰硬联合加基础麻醉,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但病情严重,早期诊断困难,易于误、漏诊造成不良后果。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合并下肢动脉栓塞者更为少见,本院于2007年1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腰麻用于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手术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年龄64~85岁,ASAⅢ级34例,IV级12例。选择L2,3或L3,4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置入微导管,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0 ml,根据阻滞平面决定是否追加上述局麻药。比较麻醉前(T0)和首次给药后1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1 h(T5)、术毕时(T6)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感觉阻滞平面。与T0比较,MAP在T1-6降低(P0.05),SpO2在T1-6升高(P0.05),MAP、SpO2在T1-6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各时间点的H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出现低血压6例(13%),呕吐3例(6.5%),术后随访无头痛和神经并发症出现。结论连续腰麻用于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小,用于该类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急性栓塞的声像图特征,评价急诊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7—10MHz变频探头,行髂外动脉、股动脉、Guo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短轴和长轴彩色多普勒显像。结果 本组2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例,均经急诊CDF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19例经手术证实,2例与临床追踪的结果相符。结论 CDFI检查可作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首选和可靠的急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