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师杰  钟定荣  崔全才  陈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25-328,i000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2例SPTP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观察并随访2~44个月。结果12例SPTP占同期胰腺肿瘤4.7%;男女之比为1∶11;平均年龄29岁;仅6例有临床症状;其中6例大体呈囊实性,6例呈实性;7例有肉眼可见的完整包膜。镜下11例肿瘤见纤维性包膜;肿瘤由形态相对一致的中等大小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可见核沟;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片状、假乳头状,伴发囊性变,并可见灶性及成片的出血坏死,另见多种其他结构,包括嗜酸性小球、瘤细胞黄瘤样变、间质黏液样变、伴有异物巨细胞反应的胆固醇性针样结晶,部分有浸润周围胰腺的现象。瘤细胞vimentin、AAT弥漫( ),部分病例Syn、CD56、CD10、AE1/AE3、PR局部( ),CgA均(-);嗜酸性小球PAS( ),且可抗淀粉酶消化;12例术后随访2~44个月,所有患者均术后无瘤生存,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于年轻女性,具有多种组织学结构、细胞形态及多向分化的免疫组化表型。该肿瘤发展缓慢,生存时间长,但少数可复发、转移,为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胰岛细胞瘤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卓明  万珍玲  刘保安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29-331,352,i000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与胰岛细胞瘤(ICT)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8例SPTP与11例ICT分别做HE、PAS、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8例SPTP患者平均年龄20.1岁,术后均无复发;肿块均有包膜,囊实性相间;组织学上,以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成假乳头状结构且伴有退行性改变为其特征。11例ICT患者平均年龄43.2岁,术后有2例复发;部分肿块有包膜,多为实性;组织学上,瘤细胞胞质少,细胞核内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细胞排列成小梁状、腺泡状或实性。免疫组化显示,SPTP组瘤细胞AACT、ACT、Vim多为( ),CgA、CKI、ns多为(-)。结论瘤细胞的退行性变及假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ACT、AACT、Vim( ),CK(-),有助于胰腺SPTP与ICT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SPTP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SPTP中男性1例,女性14例,年龄10 ~ 57岁,中位年龄23岁.肿瘤切面均为囊实性,肿瘤直径4.5~13.2 cm;光镜下其主要特征为肿瘤由被覆数层上皮细胞的假乳头和囊腔形成.免疫组化:vimentin、α-AT、CD10、catenin-β和cyclinD1均(+),13例PR(+),1例ER(+),5例p53(+),5例NSE(+),2例CgA(+),1例CKpan(+);E-cadherin和EMA均(-);Ki-67阳性率均<10%.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92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SPTP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诊断依据其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8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大体观察、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例SPTP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38.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痛或无症状.肿块位于胰尾4例,胰头和胰体各2例.肿块大小3cm×3 cm×2.7 cm~12 cm×11 cm×10 cm.8例均有包膜,切面见囊实性区混合.组织学:肿瘤有实性区、囊性区及假乳头区.假乳头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排列,以纤细的纤维血管为轴心形成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抗胰蛋白(α-1-AT)、抗糜蛋白(α-1-AA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阳性,胰酶等阴性.结论 SPTP好发于年青女性,有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α-1-AT、α-1-AACT、VIM阳性,胰酶(-)、Insulin阴性.掌握以上要点有助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表现.方法 分析19例SPTP患者的MSCT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SPTP为胰腺单发外突性生长肿瘤,12例呈分叶状,6例呈卵圆形,1例呈类圆形.10例最大径≥5.0 cm,17例见完整包膜,1例未见包膜,1例包膜破裂、不完整,4例见壁结节.肿瘤呈多囊实性混杂病变,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延迟强化.2例伴出血,7例伴钙化,1例伴胰管扩张.18例镜下可见假乳头状结构以及出血坏死囊变,病理证实1例肠系膜区淋巴结转移,2例脉管浸润,3例胰腺周围正常组织受侵,1例十二指肠受侵.结论 SPT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病例中男6例,女26例,男女比约1:4.3,平均年龄约31.6岁(9~ 68岁),发生在胰头6例,胰颈3例,胰体尾23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腹痛及腹部肿块为常见表现.肿瘤平均直径约5.8 cm(2 ~ 16 cm),镜下特点是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松散排列成乳头样结构,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罕见.23例可见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实质,3例可见细胞明显异型性及多核巨细胞形成,2例可见血管内瘤栓及神经束侵犯.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核阳性)、Vimentin均为阳性,CD10、CD56阳性25例,PR阳性24例,CK阳性8例,CgA阳性3例.24例病例随访3~51个月,均未复发或转移(包括2例细胞明显异型及2例血管和神经束侵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常发生在年轻女性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侵袭性组织学特点与预后无直接相关性,因此所有病例均需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β-catenin和E-cadherin在鉴别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与胰腺神经内分泌性肿瘤(P-NET)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01—2014-06间60例SPTP、48例P-NET病例,回顾性复习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SE、Cg A、Syn、CD56、β-catenin、E-cadherin(ECD)和Claudin-5的表达情况。结果 NSE、Cg A、Syn、CD56免疫标记物在这2组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NET组的Cg A阳性率显著高于SPTP组(97.9%:0),Claudin-5在所有SPTP中细胞膜(+),而P-NET均(-);β-catenin在60例SPTP呈细胞核(+),表达率为100%(60/60),在P-NET中呈细胞膜、细胞质(+),其表达率12.5%(6/48);ECD在60例SPTP中细胞膜(-)(0/60),在P-NET中呈细胞膜(+)(48/48,100%)。结论检测Claudin-5、β-catenin和ECD的蛋白表达有助于鉴别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HE染色观察7例SPN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多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7例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5~70岁,平均36.7岁。镜下瘤组织表现为特征性的实性片状区及假乳头状结构SPN,其中1例发现包膜外侵犯及血管浸润。所有病例随访18~36个月,均未见复发、转移。免疫组化示7例肿瘤组织vimentin、NSE、PR和α-1-AT均弥漫(+);6例CD56、CD10弥漫(+);所有病例ER和CK均(-)。相对于正常胰腺组织内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胞膜阳性表达,7例瘤细胞E-cadherin均(-),而β-catenin在胞质和胞核内强(+):5例瘤细胞cyclin D1不同程度(+)(阳性率18%~90%)。结论 SPN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结构,vimentin、CD56、CD10、PR、α-1-AT和NSE普遍(+);β-catenin核/质强(+)、E-cadherin(-)及cyclin D1强(+)也是SPN的重要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分型.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11例SPTP的超声表现和相关资料,根据SPTP囊、实成分比例拟定分型标准.结果 11例SPTP均为单发圆形、椭圆形实性、混合性略低回声闭;9例(9/11)边界较清楚,8例(8/11)包膜完整,10例(10/11)瘤后回声无衰减,9例(9/11)相邻组织器官受压、移位;除1例胰头SPTP远端胰管略宽外(0.3 cm),余患者胰、胆管均无扩张;8例(8/11)瘤内及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SPTP超声分型:Ⅰ型(实质型)2例;Ⅱ型(混合型)9例[其中Ⅱa型(以实为主)5例,Ⅱb型(囊、实参半)3例,Ⅱ c型(以囊为主)1例];Ⅲ型(类囊型),本组无此病例.11例SPTP的超声表现与术中所见、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SPTP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统一的分型标准便于规范SPTP特征描述,对其发病规律观察和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较困难。本研究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式及治疗原则。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式。结果:42例患者中男12例,女3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术前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2例,胰腺癌1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肉瘤1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余诊断不明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中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中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升高最常见(8例),可能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有诊断价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β连环素、波形蛋白(Vimentin)、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分化簇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0例SPTP患儿的CT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 CT显示20例SPTP均为单发,5例(5/20,25.00%)位于胰腺头颈部,15例(15/20,75.00%)位于胰腺体尾部。1例(1/20,5.00%)肿瘤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病理显示该瘤灶内全部为坏死组织;19例(19/20,95.00%)肿瘤平扫呈不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不均匀强化。3例(3/20,15.00%)肿瘤内见结节状或边缘壳样钙化;肿瘤不同程度压迫周围组织,3例(3/20,15.00%)胆总管继发性轻度扩张;均未见局部浸润。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例肿瘤为多发,4例肿瘤浸润周围组织器官;肿瘤内部均可见不同程度坏死和出血。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PTP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并与病理相对照,分析肿瘤的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分布等特征。结果24例SPTP多见于20-30岁女性,发生部位无特异性,声像图均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胰腺外生性肿瘤,75%为囊实性,25%为实性。3例恶性SPTP无特征性声像图表现。4例胰尾肿瘤误诊为其他脏器病变。结论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可对SPTP作出正确诊断,对于胰尾SPTP应予以重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PTP的MS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发病部位胰头2例,胰体尾部7例;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内可见出血;9例肿瘤实质性成分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均呈渐进性强化,均未见胰、胆管的扩张,肿瘤边界清晰。结论 SPTP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与胰腺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例SPTP的超声和病理特点.结果 20例女性SPTP患者,肿瘤均为单发,直径1.5~25.0 cm,平均7.9 cm;肿瘤位于胰头10例,体尾部6例,尾部3例,占据胰腺大部分1例;15例肿瘤包膜完整,边界清晰,5例肿瘤边界不清晰;11例呈实性类圆形较均匀弱回声,9例呈囊实混合性回声,其中6例以实性结构为主,3例以囊性结构为主;不伴有胆管及胰管扩张.7例肿瘤为恶性,3例肿瘤发生侵袭性生长或肝转移.结论 总结SPTP超声特征和了解病理结构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肺硬化性血管瘤4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组织发生。方法:对43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SHL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15例进行TTF-1、EMA,vimentin,CK(AE1/AE3)、CK7、CK5/6、S-100、NSE、Syn,Caa,NF,CD34、Ⅷ因子和SMA免疫组化研究。结果:组织学以瘤细胞形成混合型结构为主要表现,23.3%有周围肺泡/和上皮浸润;立方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AE1/AE1/AE3和CK7仅在立方细胞中表达,2例局部散在表达CgA;随访39例,随1例再发外余无转移和复发,结论:SHL可能起源皇幼稚的呼吸上皮,以乳突和实体结构形成为主者应与腺瘤和典型类癌鉴别。部分肿瘤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外科手术治疗宜行瘤切除非肿块剥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表现特征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影像资料,分析术前超声影像,包括肿块的位置、肿瘤囊性和实性成分、边缘、形态、直径、主胰管扩张、包膜和钙化等情况,并评价超声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11例SPTP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4.5岁。肿瘤直径1.2~12cm;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6例,胰头2例,胰体2例,胰颈1例。6例呈囊实性,含纤维包膜,与周围正常胰腺分解清楚;5例呈实性,无包膜。4例显示钙化。多普勒显示4例含少量至中量血流。结论SPTP的超声表现反应其病理特征。青年女性胰腺囊实性肿瘤应考虑SPTP,但是较小的病变可能表现为实性,给诊断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SPTP患儿,男2例、女8例,年龄7~13岁、中位年龄11岁;均为单发病灶,4例位于胰头、6例位于胰体尾,最大径30~130 mm,中位最大径53 mm,观察其超声表现。结果 超声显示10例SPTP边界均清晰,呈圆形或类圆形,形态尚规整,其中8例具有完整包膜;2例内部回声呈实性、8例呈囊实性;5例见囊内出血,6例钙化均以边缘钙化为主。CDFI于肿瘤实性成分内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囊性成分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0例均未见明显胰管、胆管梗阻或扩张,无周围侵犯或转移;2例肿瘤包膜破裂出血,可见大量血性腹腔积液,1例胰源性门脉高压见胃底静脉纡曲扩张。结论 儿童SPTP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所见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SPTP患者的CT和MR资料。结果 SPTP位于胰头部14例(14/34, 41.18%), 胰腺颈部及体部各4例(4/34, 11.76%), 胰尾部12例(12/34, 35.29%)。21例囊实性(21/34, 61.76%), 7例囊性为主(7/34, 20.59%), 6例实性为主(6/34, 17.65%)。CT平扫囊性部分呈低密度, 实性部分呈等低密度;MR平扫T1WI呈不均匀混杂信号, T2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包膜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 囊性部分不强化。2例中心见点片状钙化, 6例边缘呈环状钙化;2例胰管扩张;3例十二指肠受压、2例左肾受压、4例脾脏及脾静脉受压、3例胃受压。结论 SPTP CT及MRI具有一定特征, 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SPTP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的超声表现;观察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消退的时间、增强速度及强化程度.结果 SPTP二维超声显示肿瘤边界清,呈实性、不均质包块,少数可见粗大钙化.超声造影显示肿瘤与胰腺同步或稍晚于胰腺增强,瘤内造影剂退出均早于胰腺,强化程度等或弱于胰腺,部分肿瘤可见包膜及分隔样强化.结论 SPTP超声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二维超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