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于1988年~1995年应用内固定材料(克氏钢针、软纲丝)治疗严重外伤性胸壁软化病人31例,疗效较理想.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两组共66例,其中内固定手术治疗组31例,外固定治疗组(即对照组)35例。内固定组中男24例,女7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4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8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与内固定组条件均衡。两组病人以X光片为主要依据。双侧胸部多处肋骨骨折7例,单侧3~5根肋骨双处骨折者38例,单侧6根以上多段骨折者21例,上述病人合并胸骨骨折者4例。两组病人在入院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常呼吸和呼…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2006年6月,我们应用乳胶指(趾)套替代胶布包扎手指及脚趾外伤2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节断指不能常规再植时的补救治疗方法,讨论其血循环重建和皮肤感觉功能恢复的机制及其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彻底清创,克氏针内固定,松解、游离近端血管神经束植入到远端指腹皮下,缝合一针牵拉固定,原位缝合断指伤口,打包加压包扎3周。结果:本组37例,41指,1趾。34指及1趾安全成活,伤指(趾)在外观和功能上恢复满意,指端皮肤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小于10mm。另7例远端部分坏死。结论:用原位缝合  相似文献   

4.
肱骨髁上骨折张力带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决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多样性和繁杂性,进行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寻找一种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10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钢针张力带,交叉钢针,牵引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时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同时,总结1984/2003应用保守及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48例,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张力带钢针最稳定,承载最大,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固定最差。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钢针张力带内固定位移最小交叉钢针次之,经统计学检验,P&;lt;0.001,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交叉钢针优于张力带钢针单明显优于其他固定P&;lt;0.001临床随访病例中张力带钢针优良率最高,达94.3%,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此与力学结果相符。结论:对于手术的患者,应首选钢针张力带内固定,因其结构稳固。具有加压作用,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同步进行。闭式贯穿钢针内固定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亦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牵引,石膏夹板稳定性差,骨折易再移位,选择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克氏外脱落胸腔较为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48岁。因有胸锁关节脱位行关节内固定。术后(4月26日)摄右胸销关节片见钢针由右上向左下斜行,钢针大部份与纵隔影重叠,针头位干纵隔影边缘。5月16日摄右胸销关节片见针头位于纽隔边缘,部份与肺野重叠。7月1日摄右胸锁关节片未见钢针影,摄陶片见钢对位于胸腔内,侧位片位于前胸空后,胸部未见液气胸影(附图1~4).手术见钢针位于右胸腔内。克氏针脱落胸腔1例@戴国朝$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844000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患儿,2岁,因发现双手(双足)多指(趾)畸形2 a入院,患儿出生时其父母发现双手及双足分别多出一指(趾)。因患儿年龄小,未治疗。随患儿的生长发育,多指(趾)日益影响双手及双足的功能和外貌,要求入院手术治疗。查体:双小指尺侧、双足小趾外侧分别可见一多余指(趾),与正常小指(趾)相连,指(趾)间少许分叉,多余指(趾)无动度。  相似文献   

7.
多并指(趾)畸形(syndactylydeformi-ty)在手(足)先天性疾患中很常见,尤其是多并指畸形,如处置不当,将直接影响手的功能,给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困难。从1984年至今,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手段,治疗37例,取得满意疗效。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11个月~17岁,平均5.6岁。单纯多指(趾)20例,占54.1%。多并指(趾)6例,占16.2%。单纯并指(趾)11例,占29.7%。其中手多指、并指28例,占75.7%,足多趾、并趾9例,…  相似文献   

8.
严重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5年,我院共收治严重脑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33例,其中19例用克氏铜钟内固定,8例用软钢丝固定,6例同时应用克氏钢针和软钢丝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21~58岁,平均37岁。本组病人肋骨骨折均在6根以上,6例为双侧助计骨折,每侧肋骨均超过5根,19例出现胞壁软化。本组合并血胸23例、气胸9例,麻挫伤16例,33例病人均有明显呼吸困难,19例有反常呼吸。方法与结果1.对多发性肋分骨折一处骨折的叫什,后肋骨折的肋骨,切开复位后,用打孔器在骨折断端打孔,每端各打两个孔。需后用不…  相似文献   

9.
指(趾)背静脉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黄捷(深圳市东湖医院外科,深圳518020)我们尝试采用指(趾)背浅静脉麻醉的方法替代指(趾)根部神经阻滞法,共3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急诊,共74例。随机分为两组,以静脉麻醉法为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锁骨骨折经皮肤穿入钢针内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锁骨骨折各类型及部位,选择不同方向的穿针点,采用钢针撬拨使骨折复位的钢针内固定.[结果]经皮穿针内固定82例,骨愈合100%,无并发症.[结论]经皮肤穿入钢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疗效可靠,创伤小,无瘢痕,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决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多样性和繁杂性,进行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寻找一种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10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钢针张力带,交叉钢针,牵引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时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同时,总结1984/2003应用保守及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48例,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张力带钢针最稳定,承载最大,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固定最差。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钢针张力带内固定位移最小交叉钢针次之,经统计学检验,P<0.001,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交叉钢针优于张力带钢针单明显优于其他固定P<0.001临床随访病例中张力带钢针优良率最高,达94.3%,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此与力学结果相符。结论对于手术的患者,应首选钢针张力带内固定,因其结构稳固,具有加压作用,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同步进行。闭式贯穿钢针内固定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亦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牵引,石膏夹板稳定性差,骨折易再移位,选择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甲下积血 ,多是因砸伤或挤压伤造成手指或足趾的甲下积血。患处肿胀 ,疼痛难忍 ,特别是夜深人静时 ,因痛不能入睡。时可见到受伤的指甲下面变得青紫 ,甲漂浮感 ,不能触及。下面介绍一种甲下放血的方法 ,既不痛苦 ,又能解除病痛。1 方法准备 2寸长、1m m左右粗细的钢针 ,用持针器夹住柄端 ,将针的另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烧红 ,把瘀血的手指或脚趾常规消毒 ,一手用纱布固定伤指 (趾 ) ,甲面朝上 ,另一只手将烧红的钢针与甲面呈 90°角 ,垂直刺入指 (趾 )甲 ,使甲下血肿与外界相通 ,瘀血顺其孔涌出 ,随即患者感到胀痛消失。加压使残余的瘀血挤出…  相似文献   

13.
指(趾)甲钻孔引流治疗甲下积液刘治滨,陈桂滋100029中日友好医院甲下积液主要包括外伤所致甲下血肿和感染所致甲下脓肿。前者伤虽不大,但常常伴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易发生感染;而后者处理不当可导致指(趾)骨骨髓炎或后期的指(趾)甲缺损、畸形、疤痕等,造成...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指(趾)外伤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随着乡镇、个体工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指(趾)外伤发生率逐年增高。处理此类病人,若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伤指(趾)功能,轻则伤口经久不愈,带来经济损失;重则造成终身残废,不同程度地影响日后的生产劳动。因此,对于指(趾)外伤,特别是开放性损伤,不论其损伤程度和类型,其治疗原则都是彻底清创、修复损伤组织和闭合伤口(肖洪义.101例开放性手指损伤术后并发症分析.中国农村医学,1993,3:23)。应用有效抗生素并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遇到这类…  相似文献   

15.
多指(趾)并指(趾)症(syndactylyl)是先天性手足畸形之一。现对其谱系及基因分析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例1】女,76岁。左髋疼痛、活动受限4月余入院。4个月前摔倒,X线片检查示左股骨颈骨折。在当地乡医院局麻下行闭合钢针内固定术,应用3枚钢针固定,经X线透视固定位置可,术后经皮牵引2周出院。卧床3个月后下床时患肢剧烈疼痛、肿胀。摄X线片示一枚钢针已进入盆腔;另2枚已退至骨折线远端皮下,骨折远端上移。后1枚退至骨折线远端皮下的钢针退出皮外,患者自行取出。查体: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手指或脚趾外伤的病人。因指趾关节生理构造较为特殊,上粗下细,功能位常呈屈曲状态。此部位发生外伤时包扎较为困难,传统方法是用纱布块包扎,外以胶布缠绕固定,包裹较厚,影响美观。也有采用输液贴或创可贴直接缠绕关节处包扎,但影响关节活动,且这两种方法在关节屈伸时均易脱落,暴露伤口,增加感染机会。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种菱形包扎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指(趾)间静脉输液的有效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2005年9月-2006年9月,将56例手背、足背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按输液单双日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自身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如握拳、拍打局部使静脉充盈;观察组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3-6次后穿刺。比较2组浅静脉充盈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浅静脉充盈优秀率分别为78.57%和51.79%,穿刺成功率2组分别为96.43%和7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回压指(趾)端静脉穿刺法血管充盈优秀率、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2例,女10例。年龄25~58岁,其中〉40岁者9例。病期2个月至3年。患指(趾)33个,其中拇指(趾)17个。有22个患指(趾)伴甲损害,表现为甲纵棘或横沟11个,甲增厚6个,反甲3个,甲脱落2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指(趾)不全离断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方法:判断伤指(趾)残端血运情况,选择适应症病人,残端原位缝合。结果:手术简单安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