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糖皮质激素(Gc)受体(GR)亚型a、β、γ、p及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糖皮质激素抵抗(GCR)的关系.方法 初诊ITP患者40例.28例患者接受泼尼松治疗.根据疗效分为糖皮质激素敏感(GCS)组(22例)和GCR组(6例).以29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Ra、GRβ、GRγ、GRp和HSP90 mRNA表达.分析患者组与正常组、GCS组和GCR组GRa、GRβ、GRγ、GRp、HSP90 mRNA和HSP90/GRa的组问表达差异.结果 ITP患者组HSP90 mRNA的表达[0.91(0.48~2.21)]低于正常对照组[1.41(0.83~2.61)](P<0.05).GRa mRNA在GCS组明显高于GCR组(P<0.05),GRβ、GRγ、GRp、HSP90 mRNA的表达和HSP90/GRa在GCS组和GCR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ITP患者存在HSP90 mRNA表达的减少.ITP患者的GC抵抗与GRa表达减少有关;GRβ含量极低,可能不介导GC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体内的表达及对糖皮质激素(GC)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ITP的患儿按诊断标准分为急性组(n=113)和慢性组(n=21),比较两组血清GC水平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HSP90 m RNA的表达。结果 :两组血清GC水平及GR m RNA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慢性组的HSP90较急性组明显增高(0.95±0.17 vs0.56±0.22,P0.05)。结论 :慢性ITP患儿存在HSP9O/GR比例失衡,HSP90的表达量与儿童ITP发展为慢性疾病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138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惠者预后,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0例初诊ITP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138细胞表达率.随访6个月后,将ITP患者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二组,比较初诊时外周血CD138细胞表达率,并分析CD138细胞表达率与就诊时间、初诊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外周血CD138细胞表达率,急性型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慢性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型患者外周血CD138细胞表达率与初诊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无相关(P>0.05),与就诊时间、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治疗反应相关(P<0.05).结论:CD138细胞在慢性型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可作为早期判断ITP惠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补体溶解抑制法(CLIA法)定量测定16例ITP,15例正常人和6例脾机能亢进患者血小板表面结合的IgG(PL—lgG),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ITP)诊断时血小板数1,000~89,000,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PL—IgG为241.2±151.8ng/10~7血小板(平均值±SD)。正常对照组和脾机能亢进症PL—IgG分别为35.2±16.9和44.1±13.6ng/10~7血小板。ITP组示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寻找预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敏感性的指标。以地塞米松敏感细胞株(MM1.S)、地塞米松抵抗细胞株(MM1.R)、激素敏感和非敏感MM患者1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HSP90和P23蛋白表达,探讨其与GC抵抗的关系。结果表明:HSP90、GR和IκB-α蛋白在MM1.S、MM1.R、正常人和MM患者PBMNC中表达无差异,而P23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增加,MM1.S存活率逐渐下降,而MM1.R下降不明显。P23蛋白低表达患者7例,其中GC联合方案治疗有效者6例(有效率为86%),无效者1例(无效率为14%);P23蛋白高表达患者3例,其中GC联合方案治疗有效者1例(有效率为33%),无效者2例(无效率为67%),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23蛋白表达可以预测MM患者对GC的敏感性,可以此指标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预测糖皮质激素(GC)疗效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0例ITP患者治疗前的血清皮质醇水平,以及流式细胞术测定GC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GC的细胞内受体(jGR)与膜受体(mGR)水平。结果急性ITP和慢性ITP患者治疗前淋巴细胞mGR、iG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激素敏感组和激素抵抗组治疗前淋巴细胞mGR、iG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激素敏感组iGR水平明显高于激素抵抗组(P〈0.05)。激素敏感组iGR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激素抵抗组iGR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激素敏感组与激素抵抗组之间治疗前后的iGR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R的水平可以作为激素治疗成人ITP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2(ICAM-2)、ICAM-3、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分子(MCAM)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60例HSP患者组与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CAM-2、ICAM-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SP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CAM 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 HSP患者血清ICAM-2、ICAM-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组间两两比较,血清中ICAM-2、ICAM-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PBMC中MCAM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2、ICAM-3、MCAM可能在HS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和ITP患者血浆对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培养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骨髓并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并计数巨核细胞集落)和液体培养法(检测CD41a+细胞表达率)进行巨核细胞培养,根据培养条件的不同将实验分成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地西他滨组,C组为ITP患者血浆组,D组为地西他滨+ITP患者血浆组。除上述成分不同外,4组中其余培养条件均相同。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巨核细胞集落,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培养细胞中CD41a+细胞的表达率。结果: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对巨核细胞集落生长的作用不同,地西他滨浓度为3.0μmol/L时能明显促进巨核细胞生长。B组与A组相比,巨核细胞集落数明显增加,CD41a+细胞表达率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相比,巨核细胞集落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C组相比,巨核细胞集落数较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西他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集落生长,且以浓度为3.0μmol/L时,巨核细胞集落最多。ITP患者血浆对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彭碧  陈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2):910-911,913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与血小板(PLT)参数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组进行巨核细胞数及血小板4项参数[PLT、血小板体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并做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LT值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组最低(P<0.01),脾亢组次之(P<0.01),PCT与PLT变化一致,各组PDW均增高(P<0.01),MPV以ITP组与免疫组显著增高(P<0.05);其他各组与ITP组相比,巨核细胞数、PLT值、PC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与ITP组相比MPV、PDW有显著性差异(P<0.05)。4组病例骨髓均表现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ITP组巨核细胞总数及颗粒巨明显增多,巨幼细胞性贫血(MgA)组巨核细胞呈病态改变。结论观察血小板参数及巨核细胞的形态特征,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及血小板参数联合诊断血液疾病的价值。方法选自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血液疾病患者81例,其中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4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2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15例。选自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采集骨髓标本和血液标本,比较各组血小板参数变化和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结果 AL组、ITP组、AA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组、ITP组、AA组PCT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和AA组PLT低于AL组和对照组,AL组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MPV高于AL组、AA组和对照组,AL组和AA组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骨髓增生明显→极度活跃,ITP组骨髓增生活跃→明显活跃,AA组骨髓增生减少→极度减少,对照组骨髓增生活跃;AL组巨核细胞数0~35个(主要为幼稚型),ITP组巨核细胞数8~120个(主要为幼稚型),AA组巨核细胞数0~1个(主要为幼稚型),对照组巨核细胞数9~32个(主要为成熟产板型);AL组、ITP组、AA组血小板单个偶见,而对照组血小板成堆分布。结论骨髓细胞及血小板参数联合诊断血液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30例IT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对象的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PAIgG、PAIgM、PAIgA)水平。结果 FCM检测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抗体,PAIgG阳性率为70%,平均荧光强度为(25.15±2.61),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为(5.09±0.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PAIgM阳性率为80%,平均荧光强度(27.28±2.25),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为(5.18±0.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PAIgA阳性率为30%,平均荧光强度为(6.28±0.65),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为(5.98±0.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检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应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48例ITP患者及28例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结果显示,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为(1.40±1.35)%,较对照组升高(P<0.05),Th17细胞比例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低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ITP患者Th17分泌的IL-17量为(19.624±5.187)pg/ml,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但IL-17水平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h17细胞在ITP发病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137的表达及血清血小板抗体(PAIgG)含量并探讨二者相关性及与血小板数量等疾病表现的关系,以期阐明共刺激分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及病情判断中的作用。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ITP患者及4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137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AIgG含量。结果表明:ITP患者CD80、CD86和CD137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92±2.02)%,(8.68±4.25)%,(5.32±2.67)%,PAIgG平均含量为210±3.02ng/10^7P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1±0.75)%,(4.56±2.06)%,(1.37±1.25)%和20±1.13ng/10^7 PA(p〈0.01)。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与PAIgG含量呈正相关(r=0.302,P〈0.05),与患者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r=-0.369,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137是参与ITP发病和免疫反应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其过度表达与ITP发病及临床病情密切相关。纠正其异常表达、调节免疫状态可能是ITP的治疗策略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HSP90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M发病中的作用及与疾病治疗、预后转归的关系.收集58例MM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HSP90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M患者外周血HSP9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25.205±75.942) vs(85.401±11.261) ng/ml] (P <0.001).HSP90表达水平与MM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分型无关(P>0.05),而与疾病国际分期系统(ISS)的分期、疗效、浆细胞百分比和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轻链水平明显相关(P<0.05).结论:HSP90在MM患者外周血中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MM发病和进展,检测外周血HSP90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判断MM患者的病情、疗效和预后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ITP患者、12例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SITP)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的PAIgG、PAIgM、PAIgM水平.结果 ITP组、S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IgG、PA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与SITP组比较,PAIgG、PA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急性ITP患者PAIgG、PAIgM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根据血小板降低程度将ITP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减低组,各组间PAIgM的平均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低程度与PAIgM有关.结论 PAIgG、PAIgM可作为ITP诊断的辅助指标,不能用于ITP和SITP的鉴别,PAIgM的升高更易加速血小板破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小板自身抗体(PAIg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疾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ITP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5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ITP患者中,FCM检测阳性率为87.5%,ELISA检测阳性率为74%。同时检测12例ITP患者在通过3个月的激素治疗,FCM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由65.23±18.12降低至31.25±12.23,血小板计数均升高。结论FCM检测血小板自身抗体较ELISA方法更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捷的优点。应用FCM对ITP进行疗效评估,对提高ITP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icroRNA-30a是否参与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技术检测38例ITP患者及35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croRNA-30a和Ly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TP患者外周血PBMC中microRNA-30a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2=0.42,P〈0.05);ITP患者外周血PBMC中Lyn mRNA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且与microRNA-30a呈负相关(r2=0.33,P〈0.01).结论 microRNA-30a可能通过Lyn参与了IT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健康体检者、51例 ITP 患者(23例新诊断 ITP 患者、28例持续性 ITP 患者)和21例非 ITP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 的表达率及荧光强度,与血小板、巨核细胞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持续性 ITP 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的 PAIg 表达率。结果ITP 患者组 IgG、IgA 和 IgM 的荧光阳性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自身免疫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自身免疫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在持续性 ITP 治疗患者中,完全反应(complete response,CR)组的 PAIg 与治疗前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有效(response,R)组的 PAIg 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 PAIg 可以用于 ITP 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竞争抑制法(ELISA)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 M),研究其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CM和ELISA检测19例ITP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直接法)及血浆中(间接法)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17例健康自愿者血小板膜表面的相关抗体,比较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并对结果进行诊断价值的评价。结果FCM和ELISA检测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ITP组PAIg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FCM测得的阳性率(84%)比ELISA法(79%)稍高,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法和间接法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尤其是PAIgG)有助于诊断ITP;其中FCM是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的一项快速、灵敏、简便的方法,而ELISA是最常用的定量试验方法,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两种方法同时应用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