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久起搏器术后,为保持患者左上肢制动,减少伤口渗血及左上肢移动造成起搏器脱位,术后需常规使用腹带固定左上肢3-5d,以限制其活动,使得左上肢不能上举不能外展,左锁骨侧的伤口敷料得以固定。但传统的腹带是一个长条形结构,在固定肩部的时候没有固定点,因此,大部分患者一夜过后,腹带都会移位或松动,从而起不到制动的作用,增加了伤口渗血及起搏器电极脱位的可能性。为避免这些可能性的发生,临床上我们只能增加晚间巡视的次数,以便随时调整腹带的位置或重绑腹带,但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强度,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休息,降低了舒适感及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患者术肢必须保持制动,以防伤口出血和造成起搏器脱位,但临床却存在以下问题:(1)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术肢和肩膀总是无意识的乱动,易使沙袋掉落;(2)纱布绷带固定后,由于纱布较窄容易滑脱、松动、移位;(3)传统腹带固定时因为没有固定点,容易移位、松动;(4)使用改良式具有弧形设计的棉布腹带,虽然固定较好,但是临床普遍反应制作麻烦,打结处容易松脱,且打结的突出部位令患者感觉不适。  相似文献   

3.
正电极脱位、切口渗血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护理方法是患者术后切口沙袋压迫6~8 h,术侧上肢使用约束带制动,避免肩关节的大幅度活动。但患者长时间肢体制动可引起上肢麻木、酸痛,上肢抬举、伸屈活动受限等不适,易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沙袋压迫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易向肩部下滑致压迫力不够,以致压迫止血效果不理想;护士需要频繁查看沙袋有无滑落现象,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针对以上情况,我科研制了一款可调式心脏起搏  相似文献   

4.
早期活动对起搏电极脱位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桂英  林丰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822-1823
电极脱位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早期报道高达20%[1]。由于近年来电极结构的改进,其电极脱位的发生率已降至2%[2]。为了防止起搏电极脱位,传统的护理方法是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一周(平卧或左侧卧位),术侧上肢绝对制动,同时持续心电监护一周。实践证明,大多数患者长时间卧床与肢体制动后,引起肩肘关节韧带粘连,上肢麻木、肿胀,上肢抬举、伸屈活动受限等不适;老年患者容易引起便秘和静脉血栓形成。为此,我科从2001年11月开始,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改进了护理方法,缩短卧位和监护时间,指导患者早期、适当活动术肢肘肩关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拉合加压联合腹带固定促进腹部术后感染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及湿性敷料处理伤口,在伤口床100%健康肉芽组织时运用拉合加压联合腹带固定伤口,促进腹部术后感染伤口加快愈合。结果 39例腹部术后感染伤口通过拉合加压联合腹带固定疗法,伤口愈合时间为6~18d。结论拉合加压伤口结合腹带固定疗法能促进腹部术后感染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目的是引流出手术后腹腔内存积的渗血、渗液,同时有利于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有无腹腔出血及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1]。术后活动或牵拉易引起引流管移位及脱落,从而导致逆行感染、堵管和患者疼痛等[2],因此,有效固定腹腔引流管十分重要。腹部手术后患者常使用腹带,以降低手术切口的张力,减轻术后疼痛。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多头带腹带,由多条棉质布带缝制而成,中间缝成一体,两端布带散开,便于患者腹腔引流管的固定,但活动时腹带较易散开,影响固定效果;而无缝隙的一体式的腹带则不适用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固定腹腔引流管的改良腹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起搏器胸带联合早期活动方案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8月在我科行永久起搏器被动电极植入术患者120例,按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起搏器胸带联合早期活动方案,24h取坐位或下床活动,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联合早期活动方案,72h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渗血、囊袋积血、上肢深静脉血栓、导尿、肠梗阻和电极脱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渗血、囊袋积血、上肢深静脉血栓、导尿、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电极脱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胸带能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生理舒适度,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早期下床对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22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术后卧床24h;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卧6h后在护士的指导、协助下,下床活动。结果 患者电极脱位、囊袋血肿、伤口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腰背酸痛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排尿、排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肿瘤由于脊柱解剖结构特殊,周围有大血管和神经组织,因而手术难度较大,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渗血渗液较厉害,伤口容易感染,造成伤口难以愈合,而且频繁翻身容易造成病人伤口牵拉疼痛,引起病人拒绝翻身因而造成压疮发生.我科对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的病人采用涤棉制作的弹力腹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德华 《护理学报》2006,13(9):50-51
笔者报道8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术后护理。通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肢的末梢血运、伤口引流情况;针对患者病史长、求治心切,术后恢复期较长,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心理,对治疗的信心不足,这种心理变化及时与患者沟通、安慰、鼓励、健康教育;术后正确体位的放置对于防止术后股骨头脱位、骨瓣缺血坏死、髋关节脱位并发症非常重要;术后给予患者腹带外固定,控制疼痛、及时控制腹内压增高症状,有效防止了腹疝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煅炼,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全组患者无股骨头脱出及合并症的发生,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沙袋固定带联合早期下床活动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的8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本科自制沙袋固定带压迫患者伤口4 h。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早期下床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沙袋移位、伤口渗血及囊袋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舒适度、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沙袋固定带联合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不增加患者伤口渗血及囊袋血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自制“加压固定带”的制作方法及其在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切口止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起搏器术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按常规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对照组术后将砂袋直接置于起搏器囊袋切口上;观察组术后将自制加压固定带将砂袋固定于切口压迫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渗血、砂袋移位、囊袋积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观察组固定带的使用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使用自制加压固定带可显著减少囊袋积血、切口渗血,且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背部可加压腹带在腰椎后路术后患者切口加压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腰椎后路术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术毕将普通腹带包扎于切口敷料处;将2015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行腰椎后路术的8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术毕使用背部可加压腹带对切口进行包扎,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渗血、敷料完整性情况,并了解患者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腰部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切口敷料完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背部可加压腹带可提高患者术后切口加压固定效果,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金婷 《当代护士》2016,(4):42-43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使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的方法,及其在降低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法进行伤口处理,观察组采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进行伤口处理。结果两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观察组伤口出血、囊袋血肿、伤口疼痛及肩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的方法进行伤口处理不影响电极位置,同时可降低伤口出血、囊袋血肿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 2009年1~12月,选择200例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腹带同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同时若不需要砂袋加压时,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取下砂袋继续使用腹带加压切口1~3d.对照组:术后常规砂袋压迫腹部切口4~6 h.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腹部切口出现红肿、渗液、切口感染及裂开.对照组有1例出现手术切缘渗血,3例出现切口渗液,1例切口裂开.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腹部压迫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 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有效,较常规压迫方法可以有效地达到压迫止血、减轻疼痛、防止切口崩裂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 2009年1~12月,选择200例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腹带同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同时若不需要砂袋加压时,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取下砂袋继续使用腹带加压切口1~3d.对照组:术后常规砂袋压迫腹部切口4~6 h.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腹部切口出现红肿、渗液、切口感染及裂开.对照组有1例出现手术切缘渗血,3例出现切口渗液,1例切口裂开.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腹部压迫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 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有效,较常规压迫方法可以有效地达到压迫止血、减轻疼痛、防止切口崩裂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将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植入到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激动,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术后为保证术侧上肢的有效制动,防止电极移位,通常需要患者上身裸露。在寒冷的条件下,频繁地观察伤口,易造成患者受凉;上半身裸露也易导致患者自尊心受损。因此,笔者设计了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号服,在保持术侧肢体制动的前提下,方便患者穿衣,避免受凉,不影响医生术后对患者进行伤口的观察和换药,并能很好保护患者隐私,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其制作与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弹力腹带在椎管内肿瘤病人手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管内肿瘤由于脊柱解剖结构特殊,周围有大血管和神经组织,因而手术难度较大,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渗血渗液较厉害,伤口容易感染,造成伤口难以愈合,而且频繁翻身容易造成病人伤口牵拉疼痛,引起病人拒绝翻身因而造成压疮发生。我科对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的病人采用涤棉制作的弹力腹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选择骨科术后伤口渗血可回输的时间。方法 :收集 2 0例患者术后 2h ,4h ,6h ,12h ,2 4h ,48h伤口渗血及处理血标本 ,检测其血常规、血气分析、细菌培养指标。结果 :术后 6h为明显的时间点 ,在此之前 ,血液质量较高 ,回输后引起的风险较低。术后伤口渗血约 6 0 %集中在术后 6h内 ,伤口渗血中血红蛋白随时间逐渐降低 ,至术后 6h降至 8g·L-1。血小板始终低于正常 ,白细胞早期低于正常 ,术后 6h后反应性升高。处理血的PH值呈酸性 ,渗血和处理血中的血糖都进行性下降 ,渗血和处理血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渗血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术后 6h开始升高。结论 :术后 6h以内的伤口渗血质量较高 ,安全 ,而对术后 6h后的伤口渗血应慎重回输 ,否则有引发凝血疾病、发热及酸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 男,25岁.左上肢截肢后伤口红肿、渗液1年余,收入院.9岁前左上肢较对侧细,无症状;外伤后左上肢明显增粗、部分皮温高.曾按骨癌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