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描述了诊断25例日光性荨麻疹(SU)的困难,评价了诊断日光性荨麻疹必需的临床表现,讨论了光敏试验的必要性,并介绍了3种治疗方法上的区别。 病例:25例,平均年龄35岁,病期4~11年。主要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在日晒后30分钟内出现红斑、荨麻疹或瘙痒性皮疹,当避免日晒后,于24小时内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了2例罕见的局限性寒冷性、热性荨麻疹并发的女性病例。例1,40岁,于受热后出现风团、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及虚脱6年,遇冷后出现面、手部发红、肿胀、灼热、瘙痒28年。42℃前臂屈侧热试验10分钟后出现风团反应,持续约2小时。冰块试验5,15,20分钟后出现即刻正常红斑反应持续数分钟。迟发寒冷反应(红斑、肿胀、灼热、瘙痒)出现于20~40小时后。例2,37岁,受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1例运动诱发的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上进行了观察。 患者运动前后的临床、组织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为:运动后3小时内出现荨麻疹性损害,10小时后增加并部分变为紫癜,紫癜延至72小时后消失留有色素沉着;运动前及24小时后白细胞分类变化不大。组织病理学显示运动后3小时真皮血管周围主要为嗜酸粒细胞,10小时则以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为主,且一直维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H_1受体拮抗剂丁苯哌丁醇(terfenadine)治疗5例特发性日光性荨麻疹.5例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22~42岁.卟啉检查均正常.对日光不能耐受已6月~10年.各例患者在日晒几分钟后,暴露部位与遮盖较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报告2例极其严重的多形性日光疹(PMLE)病人用硫唑嘌呤治疗取得了成功。例1.女,49岁,在暴露部位日晒3个小时后出现皮疹,如在夏日,日晒2分钟左右就可发疹。避免日光3~4天后皮损消退,发病时伴有全身症状。体检,皮损为2~3mm 红色丘疹,有的融合,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血管周围有致密淋巴细胞浸润,其上表皮海绵样水肿。DIF 阴性。用300~340nm 的光照射时,最小红斑量明显降低。查ANA、抗SSA、SSB 抗体均阴性,血、尿、粪卟啉及光斑试验均阴性。先后予以高效防光剂、硫酸羟基氯喹均无效。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静脉注射甲腈咪胍对22例急性变态反应的日本病人进行治疗研究,其中急性荨麻疹无低血压者14例,急性瘙痒4例,急性荨麻疹伴低血压2例,急性接触性皮炎2例.从接触可能的抗原至症状发作通常为4~5小时(范围为少于1小时至1天).从症状发作至治疗通常在3小时内(范围为少于1小时至2天).甲腈咪胍的用量为100~400mg,  相似文献   

7.
荨麻疹的组织学各种不同药物实验引起的风团和荨麻疹患者的风团一样,很少呈现任何诊断特征,主要变化就是出现水肿。注射组织胺入皮肤后,有水肿、内皮细胞肿胀和程度不一的细胞移出及浸润等变化。水肿和内皮细胞变化发生于数分钟内;嗜酸性粒细胞反应可于数小时后,水肿已消退时,发展至最高峰。其他药理活性物质引起的风团也多类似。一般来说,组  相似文献   

8.
日光性荨麻疹(SU)是指皮肤受日光照射后先感觉瘙痒,后发出红斑和风团,病情较重者还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和晕厥等症状。皮疹在光照过程中出现,或是在光照停止后(10~20分钟)才发出。一般只发生在暴露部位,但如衣着单薄,遮盖部位有时亦可被累及。停止照射后1~2小时内风团即可自行消失。SU常突然发病,无明显诱因和其他异常。高敏患者可经年累月频频发作,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  相似文献   

9.
29例多形日光疹病人,其病期至少在2年以上。分别应用PUVA和β-胡萝卜素治疗。PUVA治疗10例病人,从早春开始,每周治疗2~3次,持续4~12周,至病人有最明显的色素沉着时为止。之后,让病人经常有足够的日晒,以维持其明显的色素沉着。β-胡萝卜素治疗19例病人,于早春开始服药。其剂量按体重每日3mg/kg计算,分2次服用,持续整个夏天。服药6周后,让病人开始日晒,逐渐增加照射时间。结果:PUVA治疗的10例病人,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9例恢复到发病前的情况,可不受限制地接受日晒。有2例病人在治疗初期皮疹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组织病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40例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对该40例患者检查结果以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该种疾病多半以中年妇女为主要发病群体,主要症状为荨麻疹样皮损,全部伴有瘙痒等现象,部分伴有烧灼感、疼痛或触痛,皮疹消退后大多遗留色素沉着,该症状均超过24小时,经过系统检查患者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中性粒细胞为主型患者15例,淋巴细胞为主型患者25例,25例中8例患者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患者7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5例,淋巴细胞浸润5例。结论荨麻疹性血管炎能够从患者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到白细胞,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碎裂性血管炎症状,并且该种疾病病理组织呈谱系性改变,主要临床症状为水肿性红斑以及风团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三甲基补骨脂素(Trimethylpso-ralen)治疗白癜风118例,其中100例为成人,18例为儿童。白癜风占体表面积从<10%至>50%。每日口服本品2片,每片5毫克,2~3小时后晒日光或人工紫外线5分钟,暴晒时间逐日增加,直至日晒45分钟,紫外线距离120厘米60分钟。平均疗程成人14个月,儿童6个月。其结果见下表: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2.
接触水引起的皮肤瘙痒现已被公认为一种起因不明的复杂症状,本文作者描述了三个临床类型。水引起的瘙痒症(AP):发病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相近,1/3病人有家族史,症状常持续,但某些病人瘙痒可周期性地停止数月。半数病人瘙痒开始于接触水约5分钟后,平均持续约40分钟,但可长达2小时。很多病人水不是唯一的激发因素,温  相似文献   

13.
食用香椿致急性荨麻疹伴过敏性休克 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8岁,干部,因食用香椿后全身起皮疹伴瘙痒15分钟,神志不清10分钟急诊入院。患者半小时前曾食用香椿,不久即感口唇麻木,全身剧烈瘙痒,出现大量皮疹、流泪、大量水样鼻涕,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烦燥不安,随后迅速转入昏迷状态。患者1年前曾有过同样病史,并在我科诊治过。查体:P122次/分,BP测不出,神志不清,面色苍白,颜面及口唇浮肿,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风团,部分融合成片状;心音低钝、遥远。临床诊断:急性荨麻疹伴过敏性休克。处理:立即给予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素,吸氧、输液等对症处理。1小时20分钟后…  相似文献   

14.
光化性痒疹     
作者认为光化性痒疹(Hutchinson氏夏季痒疹)不是属于多形性日光疹的一型,而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并且讨论了二者的区别。多形性日光疹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皮疹限于露出部位,日晒后一小时内开始有烧灼感和痒感。4~6或直至24小时后开始出现皮疹。皮疹仅限于日光照射强烈的季节。避光后数日,损害可自行消退。经窗玻璃滤过的日光一般不引起皮疹的发生。皮疹的形态为多形性,最常见者为水肿性红斑、丘疹性红斑、渗出性湿疹样改变,散在性丘疹或斑块等,有时可发生痒疹样丘疹。单色光试验,中波紫外线(290~315毫微米)可引起不正常的丘疹性反应和/或红斑阈(MED)降低。个别病人对其他光谱亦可引起异常反应。在病人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用糜蛋白酶局部注射治疗蜂螫伤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 8例系 1994年 6月~ 1998年 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人。其中男 41例 ,女 2 7例 ,年龄 3~ 5 8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局部剧痛、红肿、有的伴有水疱、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其中 1例伴过敏性休克。所有病例均于螫伤后数分钟至 2 5小时就诊。2 治疗方法及疗效   临用前 ,将注射用糜蛋白酶 (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 ) 80 0u用生理盐水 0 5~ 2ml溶解 ,在刺螫处作局部浸润注射。为避免感染 ,最好于刺螫近端或周围约2~ 3毫米处进针 ,注入螫伤处。如仅一处螫伤 ,症…  相似文献   

16.
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急性荨麻疹的起效时间及疗效。方法:62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单次口服咪唑斯汀10 mg,每日1次,分别记录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治疗后2小时各项症状指标积分变化情况及起效时间。结果:药物起效时间在治疗后1小时的患者占70.97%,2小时达95.16%。治疗前后总积分为:治疗前为7.11±0.10,治疗后1 h为3.59±0.18(与治疗前比P<0.001),治疗后2 h为1.65±0.19(与治疗前比P<0.001,与治疗后1小时比P<0.001)。患者瘙痒,风团数量及红晕程度多在1小时内减轻,2小时内消退。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快,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6例患者因手术或外伤在局部应用洗必泰消毒后发生荨麻疹、呼吸困难及过敏性休克等症状。6例患者(男5,女1,年龄9~48岁)皆用洗必泰消毒皮肤、粘膜或皮肤伤口,其浓度为0.05%~1%。发生过敏症状的时间为用药后5~40分钟。6例均出现局限性或全身性荨麻疹,其中4例有咳嗽、哮喘或呼吸困难,1例伴有腹痛,1例睑结膜水肿,1例出现休克,收缩压降至70mmHg。经抗过敏治疗,症状均得以缓解。6例患者在康复  相似文献   

18.
5年来,作者采用苯妥英钠治疗局限性线状硬皮病5例。剂量100毫克,开始时,每日2~3次,病情改善后每日1次,5例病人中,除1例治疗时间短略有进步外,其余病人在经过1年半至5年治疗,均显示显著进步。皮损明显变软,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恢复。本病的自然病程尚未完全明了,但可能自发缓解。但此5例病人:①用苯妥英钠治疗2~3个月后均得到一致的早期治疗效果。②部分病人过早停止治疗可复发。③病期已1~16年,没有过明显的自发性缓解。因此可说明病情的改善是苯妥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性,3岁零9个月。出生时皮肤有火棉胶样厚膜,大约10天后脱落,诊断为鱼鳞病。近4个月以来,躯干、指间、阴茎有瘙痒性丘疹,病损处找到疥螨。故用1%γ-666治疗,嘱用药后6小时洗澡,但患儿用药前30分钟洗过澡。用药后15分钟患儿出现恶心、呕吐,持续1小时。以后眼睑抽搐、眼球震颤,2小时后发生强直痉挛,随即昏迷,20~30分钟内无反应,无大小便失禁。以后患儿神志恢复,但仍昏睡,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皮肤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历摘要患儿女,5个月。因胸部出现水疱20 d,泛发至躯干10 d,于2018年5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儿20 d前无明显诱因胸部皮肤出现约绿豆大水疱,未予诊治。10 d前水疱增多、增大,并蔓延至腹部及背部,患儿自行搔抓后可出现条状隆起,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8℃。其母述2 d前患儿洗澡后上述部位水疱增多,体温升高至39.0℃,自服退热药后热退,水疱无明显变化。近20 d体重减轻2 kg。既往有荨麻疹病史1个月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