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腰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及其腰椎1~5椎体ADC值大小的变化关系,以及腰椎ADC值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125例正常志愿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7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3.21岁(标准差11.75岁)。其中≤20岁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20~40岁61例,男性37例,女性24例;>40岁38例,男性26例,女性1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及MRI显示正常的腰椎病例,感兴趣区(ROI)大小分别取33、66、132、165、198、231、264、297mm2,分别测量并计算腰椎1~5椎体的ADC均值及腰椎总均值,按年龄分组分成≤20岁、20~40岁及>40岁3组,计算3组ADC均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腰椎ADC(×10-4mm2/s)总均值为1.92±0.79;腰椎1~5椎体的ADC(×10-4mm2/s)值分别为2.00±0.76、1.88±0.71、1.87±0.87、1.88±0.83及1.99±0.75。经t检验显示,腰椎1、5椎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2、3、4椎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腰椎5与腰椎2、3、4椎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3椎体的ADC值呈逐渐变小趋势,腰椎1与腰椎5椎体的ADC值接近。≤20岁、20~40岁及>40岁3组的ADC(×10-4mm2/s)值分别为1.94±0.77、1.93±0.82、1.89±0.7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的ADC(×10-4mm2/s)总均值约为1.92±0.79,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变化趋势,测量病变腰椎的ADC值时,应选取与其正常情况下ADC值最接近的正常椎体作为对照较为适宜;随年龄增长,腰椎ADC值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桡骨远端C1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9.84岁;体质量指数(BMI)(25.06±3.17)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9.23岁;BMI(24.18±2.09)kg/m~2。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9.75岁;BMI(24.52±2.63)kg/m~2。对照组给予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2组手术指标;采用Gartland-Werley计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成骨指标含量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4.27±6.82)m L、(22.59±4.87)min、(6.58±0.97)d,显著少于对照组[(83.42±9.19)m L、(59.08±8.92)min、(11.74±1.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56.73±5.95)U/L]、骨钙素(BGP)水平[(7.09±0.86)μg/L]与对照组[(39.52±4.09)U/L、(5.32±0.65)μg/L]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10.16±1.53)周vs(13.24±1.67)周;P0.05]。对照组患者掌倾角(9.56°±0.81°)、尺偏角(21.39°±0.69°)、桡骨高度(9.55 mm±0.62 mm)均略大于观察组(分别为9.46°±1.02°、21.31°±0.58°、9.42 mm±0.36 m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面台阶分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 10.00%;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1型骨折疗效确切,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住院HLP患者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1~52岁。按治疗方法分观察组(CPB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5.3岁。观察组2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4.4岁。两组患者均按照诊疗规范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再连续24 h行CBP治疗3~5 d,待临床症状好转后改为间断性血液净化治疗或停止CBP治疗。比较两组血液净化前、血液净化治疗72 h后生命体征、氧合指数、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和血浆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明显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2.7±0.6)mmol/L vs(23.8±7.6)mmol/L,(12.7±4.6)mg/L vs(34.2±11.6)mg/L,TNF-α(320.5±35.5)ng/L vs(405.2±39.4)ng/L,IL-6(382.3±42.2)ng/L vs(578.7±62.6)ng/L,IL-8(456.3±34.4)ng/L vs(635.1±59.7)ng/L;对照组(5.6±0.4)mmol/L vs(24.2±8.5)mmol/L,(18.9±7.6)mg/L vs(35.3±12.6)mg/L,TNF-α(380.9±26.6)ng/L vs(412.7±40.2)ng/L,IL-6(450.8±36.7)ng/L vs(563.5±52.4)ng/L,IL-8(507.7±46.7)ng/L vs(655.2±58.8)ng/L;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LP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BP治疗能有效清除甘油三酯及炎性介质,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正常成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特征以及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回龙观医院职工以及附近小区居民中选取153例健康被试,按年龄分为两组,年龄1组(50岁)86人(男40人,女46人),年龄2组(≥50岁)67人(男26人,女41人)。使用脑电生理记录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结果:(1)年龄2组S2波幅高于年龄1组,但仅两组女性被试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4±1.68)μV vs.(1.15±1.09)μV,P0.01]。(2)年龄2组S1-S2值小于年龄1组,但仅两组男性被试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0±0.94)μV vs.(2.73±1.93)μV,P0.05]。(3)年龄2组门控比(S2/S1)高于年龄1组,两组女性被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8.17±42.06)vs.(31.52±31.60),P0.01],两组男性被试间有类似趋势[(41.00±31.88)vs.(25.78±36.28),P=0.09]。(4)方差分析显示,年龄和性别对S2波幅均有显著效应(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P0.05),年龄对门控比(S2/S1)有显著效应(P0.01);(5)相关分析显示,女性被试年龄与门控比呈正相关(r=0.30,P0.01),男性被试年龄与门控比无统计学意义相关(P0.05)。结论: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指标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别,50岁以上可能存在听觉门控功能减弱,尤以女性为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击伤致心脏损害后患者的心肌酶、心电图改变。方法 35例电击伤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15~53岁,平均年龄35.2岁。根据有无心电图异常分为心电图异常组(A组2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36.2岁)、心电图正常组(B组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4.2岁)。正常组(C组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5~53岁,平均年龄35.2岁)。高电压(1 000 V)伤23例,低电压(220~380 V)伤12例。检查心电图变化,行实验室检查和TNT检查,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 A组23例患者心电图异常,B组12例患者心电图基本正常;心电图异常患者主要表现为T波高耸和T波高耸伴心房纤颤。高电压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83.3%(19/23),低电压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33.3%(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K、CK-MB均高于B组[(4 223.7±1 116.4)U/L vs(294.5±21.7)U/L,(586.9±96.9)U/L vs(123.7±5.3)U/L;P0.05];A、B组明显高于C组[(160.4±26.1)U/L、(20.5±3.1)U/L]。结论心脏损害是电击伤的常见并发症,高压电更易致心脏损害,血清CK、CK-MB可用于临床评价电击伤患者的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昆明地区体检人群中骨质疏松(OP)的流行情况。方法:2016-01—2017-01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9 830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5 571例)和女性组(4 259例);按照年龄分为20-39岁组(2 964例)、40-59岁组(4 950例)和≥60岁组(1 916例);按照骨量分为骨量正常组(4 979例)、骨量减少组(4 457例)和OP组(394例)。计算受检者体重指数(BMI),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检测跟骨骨密度(BM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受检者OP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昆明地区健康人群不同性别、年龄段O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组骨量减少及OP检出率均高于男性组;≥60岁组骨量减少和OP检出率均高于其它年龄段组(P0.01);OP组TC、TG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BMI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多元Logistic分析表明性别、年龄、TC、TG为OP发生的危险因素,BMI为OP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昆明地区人群骨量减少和OP发生率均较高,特别是TC、TG升高,且BMI降低的高龄女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48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57例;年龄19~7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4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2.83岁。对照组74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7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2.12岁。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行免疫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手术前后IgM、IgA及IgG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1.06±4.83)m L,切口长度为(3.61±0.35)cm,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49.37±13.65)h,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为(2.69±0.47)分,术后住院天数为(8.75±1.4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的IgM、IgA、IgG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术后IgM为(1.19±0.33)g/L,IgA为(1.91±0.43)g/L,IgG为(1.11±0.15)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4.05%vs 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良好,且对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是治疗胆囊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因素和病程限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出院病历404份;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指使用3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经过足量足疗程治疗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未达临床痊愈的患者,年龄为18~60岁。比较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之间,以及难治组中5年及以上病程与5年以下病程患者的各种临床相关因素。结果:与非难治组(n=312)相比,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n=92)首发年龄更小[(21±7)岁vs.(25±9)岁,P0.05]、总病程更长[(9±13)年vs.(6±7)年,P0.05]、住院次数更多[(2±3)vs.(1±1),P0.05]、住院天数更长[(69±48)dvs.(52±44)d,P0.05]。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1.72)、有自行停药史(OR=1.82)、家族史阳性(OR=1.91)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P0.05)。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病程5年及以上者与病程5年以下者相比,除了年龄更大[(37±11)岁vs.(22±4)岁,P0.05]、首发年龄更大[(22±8)岁vs.(17±2)岁,P0.05]和已婚比例更高(27.5%vs.4.3%,P0.05),其他临床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提示男性患者、家族史阳性、有自行停药史可能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以病程是否在五年以上来界定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在慢性肾病患者颈动脉弹性评价的应用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非透析慢性肾病患者63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55岁;体质量指数(BMI)16~38 kg/m~2,平均BMI 25 kg/m~2。同期体检健康者78例(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3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2岁;BMI 19~27 kg/m~2,平均BMI 22 kg/m~2。使用ufPWV技术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BS-PWV)和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ES-PWV)。采集受检者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和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素氮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等数据,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肾病患者63例中,肾功能正常组33例,肾功能异常组30例。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BS-PWV和ES-PWV在3组中呈增高趋势[BS-PWV:(5.88±1.21) m/s、(6.53±1.73) m/s、(6.61±1.74) m/s;ES-PWV:(7.55±2.36) m/s、(8.77±1.95) m/s、(10.01±2.71) m/s](均P 0.05);慢性肾病患者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全部受检者中,ES-PWV与年龄、收缩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8、0.349,均P 0.05),与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393、-0.228,P 0.05);而BS-PWV与各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ES-PWV的独立影响因素(β值0.628,P 0.001)。结论 ufPWV技术能快速直接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慢性肾病患者BS-PWV及ES-PWV值明显升高,且ES-PWV敏感性高于BS-PWV,为早期准确评价慢性肾病患者动脉弹性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正常成年人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分析性别、年龄、BMI、季节对TSH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检验资料20081例.95%分位数法调查中青年(18~60岁)及老年人(>60岁)TSH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每10岁为1组)、BMI(低体重、正常、偏胖、肥胖)、采血季节(春夏秋冬)TSH水平差异,探索各因素对TSH水平的影响.结果 中青年TSH水平为2.10(0.74,5.66)mIU/L,老年人为2.19(0.69,6.48)mIU/L,老年人群水平高于中青年人水平(P=0.000).各年龄组、BMI组、季节组中女性TSH水平高于男性.肥胖组TSH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男性P=0.004,女性P=0.022).四个季节中,男性和女性均为秋季TSH水平最低,女性在冬季达到TSH最高水平.结论 调查初步建立了中青年及老年人群TSH参考区间;TSH水平女性高于男性,肥胖人群高于体重正常人群,冬季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不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患者66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0.5岁。随机平均分为A组(维拉帕米)、B组(替罗非班)、C组(硝酸甘油)。分别记录3组PCI手术结束时血流达到心肌梗死溶栓(TIMI)-3级和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3级的例数、出现无复流到首次开始注射药物的时间、血流恢复TIMI-3级的时间、心肌组织灌注恢复TMPG-3级的时间、PCI手术时间、X射线暴露时间和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与B组血流达到TIMI-3级例数分别为16例、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明显高于C组8例(P0.05);A组TMPG-3级例数为16例,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出现无复流到恢复TIMI-3级和心肌组织灌注恢复TMPG-3级的时间分别为(6.6±2.5)min、(6.9±3.1)min,显著小于B组[(8.9±3.1)min、(13.4±4.5)min]和C组[(11.6±2.9)min、(17.1±4.2)min](P0.05);A组与B组PCI手术时间和X射线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明显短于C组(P0.05);A组与B组术后1周LVE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3%±7.7%vs 43.2%±8.1%,P0.05),但二者明显优于C组(37.1%±6.7%,P0.05)。结论与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相比较,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维拉帕米,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心脏功能,是临床实践中改善无复流现象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与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探讨高黏度骨水泥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3年7月治疗并获得随访1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96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69.1岁。分高黏度骨水泥组[91例(112个椎体)]和传统骨水泥组[69例(86个椎体)]。高黏度骨水泥组,采用以色列Disc-O-Tech公司Confidence骨水泥,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传统骨水泥组,采用PMMA骨水泥,施行PVP。术后对比两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责任椎Cobb角的恢复情况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并随访观察。结果高黏度骨水泥组与传统骨水泥组VAS评分(1.5±0.8vs1.4±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Cobb角恢复优于传统骨水泥组(13.6°±3.1°vs 19.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渗漏率远低于传统骨水泥组(19.6%vs 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得3~4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其中3例出现神经根症状,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高黏度骨水泥与传统PMMA骨水泥相比,在纠正椎体Cobb角及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方面效果更佳,明显提高了PV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HT)和人工韧带加强系统(LARS)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效果。方法选择61例ACL断裂患者(均为单侧断裂),其中男性37例,女性24例;年龄17~57岁,平均年龄36岁。采用自体HT重建ACL30例(HT组),采用LARS重建ACL31例(LARS组)。按Lysholm评分系统及KT-2000检查评估功能。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30个月。Lysholm评分术后2年HT组和LARS组分别为(90.80±8.87)分、(91.70±6.54)分;KT-2000测试膝关节移动距离分别为(2.58±2.18)mm、(2.39±2.09)mm。两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在术后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稳定性KT-2000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移植物均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LARS是一种良好的替代移植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TP1B基因位点IVS6+G82A多态性与肥胖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自上海、南京地区汉族高血压患者393例(其中男性210例,女性18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6.59岁)和非高血压患者266例(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25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7.03岁),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是否≥24kg/m2分为超质量高血压组242例,单纯高血压组151例,超质量对照组116例,正常对照组150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PTP1B基因位点IVS6+G82A的多态性。结果超质量高血压组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超质量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在超质量人群中,位点IVS6+G82A等位基因G、性别、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敏感指数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以AA基因型为参照,GG基因型患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比值比(OR)为2.29(P〈0.01)。在超质量高血压组中,GG基因型人群血清TC、LDL-C水平高于AA和AG(P〈0.05)基因型人群。结论位点IVS6+G82A变异与肥胖高血压相关,并与患者脂代谢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apelin)和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2(chemerin)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于泰安市中心医院门诊做产前检查的孕妇70名,其中糖耐量正常组(NGT)孕妇30名,妊娠期糖尿病组(GDM)孕妇40名。计算每个个体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空腹以及糖负荷后2h血清apelin、chemerin水平,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以及糖负荷2h后血清胰岛素(2h PINS)。结果 GDM组与NGT组相比较,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2±2.25kg/m2vs 23.83±1.46 kg/m2,P<0.05),并且空腹胰岛素[(19.08土3.65μIU/L vs 14.16±2.42μIU/L),P<0.05]、糖负荷2h后胰岛素[(45.14±30.56μIU/L vs36.52±21.23μIU/L),P<0.05]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3.98±0.76,2.85±0.48,P<0.05);与NGT组比较,GDM组空腹(468.34±31.25 pg/mL vs 392.74±17.35pg/mL)以及糖负荷2h后(575.61±40.48 pg/mL vs 452.64±21.91 pg/mL)血清apel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GT组比较,GDM组空腹(72.26±16.63μg/L vs 60.81±17.27μg/L)以及糖负荷2h后(75.87±22.14μg/L vs 65.86±20.22μg/L)血清chemer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发现apelin与chemerin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5),血清apelin、chemerin与BMI呈正相关(r=0.47,P<0.05;r=0.68,P<0.01),与FINS呈正相关(r=0.36,P<0.05,r=0.26,P<0.05),与2h PINS呈正相关(r=0.28,P>0.05;r=0.22,P<0.05),与HOMA-IR呈正相关(r=0.45,P<0.05;r=0.49,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chemer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apelin、chemerin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代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右心室Tei指数监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2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4.5岁。于PEA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右心室Tei指数,并与对应检查时间点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及右心排血量(RCO)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PEA术前患者右心室Tei指数增大(0.82±0.25),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Tei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小(0.48±0.30;P0.01)。右心室Tei指数与PVR之间呈正相关(P0.001),与mPAP及RCO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可以应用右心室Tei指数这一无创性检查参数监测PEA术前及术后CTEPH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酶-3(PON3)和载脂蛋白A-I(apoA-I)糖氧化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AD)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2例T2DM患者按其是否合并CAD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n=60)和T2DM合并CAD组(DM并CAD组,n=142),后者进一步按病变累及冠脉支数分为1支病变组(n=40),2支病变组(n=52)和3支病变组(n=50)。另选62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PON3水平;超速离心全血获得高密度脂蛋白(HDL),采用SDS-PAGE电泳分离apoA-I,免疫印迹分析apoA-I糖氧化水平。分析PON3水平和apoA-I糖氧化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DM并CAD组和3支病变组血清PON3水平(1.52±1.14ng/ml、1.31±1.09ng/ml)分别显著低于DM组(1.98±1.04ng/ml,P0.05)、对照组(2.46±1.01ng/ml,P0.05)和1支病变组(1.74±1.19ng/ml,P0.05)。apoA-I糖氧化水平是CAD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指数、病变冠脉支数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1、0.549,P均0.01)PON3水平与apoA-I糖氧化水平呈负相关(r=-0.388,P0.01),且两者均为CAD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低PON3水平与apoA-I糖氧化水平相关,后者与T2DM患者并发CAD及其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A)检查中不同剂量对比剂脑动脉显影质量,探讨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合适的对比剂剂量。方法怀疑或已知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183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86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岁。行脑CTA,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 mg I/m L)。按对比剂注射量分成3组,A组50 m L者64例,B组70 m L者60例,C组90 m L者59例。注射对比剂之后用相同流速0.9%氯化钠溶液30 m L冲刷,对比剂流速4.5 m L/s。测量左右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A2段、大脑中动脉M2段、大脑后动脉P2段和基底动脉、大脑大静脉、上矢状窦、优势乙状窦,共12处CT值;图像质量由2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生依据动脉内对比剂充盈、动脉轮廓、静脉显影、诊断可靠性情况按5分制评分。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率及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3例患者检查均成功,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右侧A2段、上矢状窦、乙状窦强化较B组和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5,P=0.033;t=-2.576,P=0.021;t=-2.782,P=0.019;t=-3.014,P=0.006);其余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上B组和C组动脉轮廓显示较A组好,但是A组静脉显影较B和C组更少。结论 64排螺旋脑CTA中使用对比剂50 m L(370 mg I/m L)不影响图像质量,还可减少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体质量指数(BMI)指导下降低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最大毫安值在胸部CT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降低辐射剂量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100例BMI正常同时胸部CT定位像扫描显示无明显异常的受检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为39.74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为41.8岁。2组均使用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Z轴自动管电流设置范围低剂量组30~200mA,对照组30~350mA。记录CT扫描后机显示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取每例患者肺尖部、主动弓部、肺底部3幅图像,共计300幅。由2名副主任医师采用5分制双盲法评判,测量相应部位的噪声。所有数据记录录入Excel,分析采用SPSS13.0。结果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低剂量组的图像噪声肺尖部为12.27±2.64,主动弓部为10.83±2.03,肺底部为13.67±2.98。对照组图像噪声肺尖部10.96±2.42,主动脉弓部为9.71±2.72,肺底部为11.17±2.06。低剂量组噪声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平均CTDIvol、ED分别为(5.89±1.63)mGy、(3.26±0.92)mSv,对照组平均CTDIvol、ED分别为(8.07±2.13)mGy、(4.47±1.20)mSv。结论BMI指导下降低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最大毫安值在胸部CT扫描中既能保证图像满足诊断要求,又大幅降低了受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过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阿立哌唑(n=35)、利培酮(n=35)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6周时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①治疗4、6周时,利培酮治疗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t=3.263,3.735;P0.01);阿立哌唑治疗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则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分别t=1.562,1.848;P均0.05);②利培酮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6周时的血清尿酸变化值,显著高于同期阿立哌唑治疗组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值(分别t=2.508,2.557;P均0.05)。结论利培酮治疗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而阿立哌唑对血清尿酸水平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