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PBMC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探究其在AS发病中的作用,收集32例AS稳定组患者、26例AS活动组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的静脉血,采用H3/H4乙酰化检测试剂盒检测PBMC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RT-PCR检测AS患者PBMC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去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活动组和AS稳定组患者PBMC组蛋白H3、H4均呈低乙酰化水平(P 0.05);AS活动组和AS稳定组患者PBMC的P300、CREBBP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AS患者PBMC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与AS疾病活动度指数(ASDAS)呈正相关(P 0.05)。AS患者PBMC组蛋白乙酰化异常,且与A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多因素所致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炎症是AS的常见病理生理基础,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6(IL-6)是急性炎症反应因子和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之一,其与受体(IL-6R)均参与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可间接促炎促AS,又可直接促进AS,还能拮抗AS等。研究IL-6及其受体在AS中的分子机制,对AS的发生发展、靶向治疗和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与单纯AS及单纯RA患者进行比较,了解AS合并RA(AS-RA)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方法 入选AS患者208例,RA患者372例,将其中既符合AS诊断标准又符合RA诊断标准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单纯AS(65例)和单纯RA(83例)比较其特点.结果 在208例AS患者和372例RA患者中有15例既符合AS诊断标准,也符合RA诊断标准,发生频率为AS 7.21%(15/208),RA 4.03%(15/372).与单纯RA及单纯AS比较,AS-RA患者病情炎性活动指标高,骨质破坏重,RF阳性率60.0%(9/15),HLA-B27抗原阳性率为66.7%(10/15),二者同时阳性率为53.3%(8/15),明显不同于RF在单纯RA阳性率(78.2%)和HLA-B27在单纯AS阳性率(92.2%).结论 AS-RA在临床并不少见,具有与单纯AS及单纯RA不同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相似文献   

4.
吴开云 《解剖学报》2005,36(2):212-213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影响。方法用谷氨酸单钠毁损弓状核后,检测血清中与AS形成密切相关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结果毁损弓状核后血清中促AS形成的物质如TC、OX-LDL、MDA明显增高,而有抗AS作用的NO则降低,HDL无变化。结论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对AS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下丘脑可能参与AS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rh ES)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探讨Dll4/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AS组和AS+rh ES组,每组10只。N组始终喂基础饲料,其余2组采用高脂喂养、维生素D3负荷及球囊损伤动脉内膜建立大鼠AS模型。AS+rh ES组以10 mg·kg~(-1)·d~(-1)的rh ES腹腔注射4周,另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血检测各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肌钙蛋白I(Tn I)等;免疫组化CD31染色观察新生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内Dll4、Notch1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AS组和AS+rh ES组的TC、TG、LDL-C、CRP和L-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上述指标在AS组和AS+rh E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CD31染色结果显示,AS组的新生血管表达最丰富;与AS组比较,AS+rh ES组的新生血管密度显著下降(P0.05)。AS组的Dll4和Notch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组(P0.05);相比AS组,AS+rh ES组的Dll4和Notch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rh ES能够抑制大鼠AS斑块内血管新生,Dll4/Notch通路的激活可能是rh ES抑制斑块内的血管新生的信号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 ,探讨辛伐他汀对细胞外抗氧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 4 2只 ( 1.983kg± 0 .182kg)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组和辛伐他汀组。在实验前、造模第 8周和第 12周末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脂(TG)、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及主动脉AS面积。结果 :随着喂饲高胆固醇 ,AS组血清TC、TG、MDA及主动脉AS面积逐渐升高 ,辛伐他汀组血清TC、TG、MDA及主动脉AS面积均显著低于同期AS组 (P <0 .0 1) ;AS组、辛伐他汀组SO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辛伐他汀对AS形成中的细胞外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并无影响 ,但其本身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是其抗AS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病隐匿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AS好发于青壮年(10~40)岁,发病高峰年龄(20~30)岁.在我国AS患病率为0.3%.自1973年首次报道AS与HLA-B27关联以来,HLA-B27一直被认为与AS密切相关.科学家们对AS做了相当多的相关研究,但至今对AS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随着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AS有了更新的认识.为了对AS的发病机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几年在AS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辛伐他汀对AS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系统及纤溶系统的作用。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组(高脂喂饲)和辛伐他汀组(高脂喂饲+辛伐他汀5mg/kg·d)。在实验前、造模第8及12周末分别测定主动脉AS面积、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6-酮-前列腺素_(1α)(6-keto-PGE(1α))、血栓素B_2(TXB_2)。结果 随实验进程,AS组及辛伐他汀组TC、TG及主动脉AS面积均较正常对照组逐渐升高(P<0.01),辛伐他汀组TC、TG及主动脉AS面积低于同期AS组(P<0.05~0.01);AS组及辛伐他汀组6-keto-PGF_(1α)、TXB_2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1),但动态观察AS组及辛伐他汀组6-keto-PCF_(1α)与TXB_2无显著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对血栓素及前列腺素代谢无直接作用,支持辛伐他汀保护内皮、血小板及对抗炎症作用有限,并不能完全消除AS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血管壁的慢性炎症疾病,免疫系统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参与了AS的炎症反应,可以抑制炎症、改善AS。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Treg细胞与AS关系的文献,探讨了Treg细胞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影响Treg细胞增殖的因子及对AS的治疗研究,并对AS的免疫疗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2及IL—2受体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表面IL-2受体(IL-2R)及经PHA刺激、体外培养产生的IL-2。结果表明,AS患者PBL表达IL-2R无明显增加,而RA患者则明显高于正常人及AS患者(P<0.01);AS及RA患者PBL体外培养产生IL-2明显多于正常人(P<0.01),提示IL-2异常在AS及RA患者免疫功能失调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AS疾病活动性评分ASDA将AS观察组分为活动期AS组和缓解期AS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应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PLR、NLR、ESR、CRP水平;观察不同疾病活动度组的PLR、NLR、ESR、CRP水平;并对PLR、NLR与ASDAS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PLR(218±95)、NLR(2.8±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AS组患者PLR(312±78)、NLR(3.8±2.4)、ESR、CRP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AS患者外周血PLR、NLR与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呈正相关。结论 PLR、NLR在AS患者中明显升高,而且与AS病情活动度指标ASDAS相关,对AS疾病活动度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炎症免疫调节对秦皮素(FRA)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以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AS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AS组)、秦皮素低剂量组(AS+FRA-L组)、秦皮素高剂量组(AS+FRA-H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high)CD127~(low)、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于我院初次就诊的AS患者77例(非活动期47例、活动期30例)及健康对照者59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CD8~+CD28~-Treg比例,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血清IL-2、IL-6、TNF-α、IFN-γ、IL-17A水平,分析Treg细胞与AS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炎症活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S活动组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低于AS非活动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AS活动组和非活动组CD8~+CD28~-Treg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S活动组CD8~+CD28~+Tc细胞比例和CD8~+CD28~+/CD8~+CD28~-明显高于AS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且AS非活动组CD8~+CD28~+/CD8~+CD28~-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活动组和AS非活动组血清IL-6、TNF-α、IL-17A水平显著升高,且AS活动组血清IL-6、IL-17A水平显著高于AS非活动组(P0.05);3组志愿者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活动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AS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但AS非活动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与BASDAI、ESR、Hs-CRP呈负相关(r=0.654、0.517、0.577,P0.01)。CD8~+CD28~+Tc细胞比例及CD8~+CD28~+/CD8~+CD28~-与BASDAI呈正相关(r=0.276、0.246,P0.05)。结论:降低AS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和CD8~+CD28~-Treg细胞比例、提高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可能在AS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多发性硬化(MS)发病中血脑屏障(BBB)中星形胶质细胞(AS)与淋巴细胞(LCs)的相互作用.方法 分离原代鼠脑血管内皮细胞(rBMECs)和SD鼠AS并建立体外BBB模型,对rBMECs与AS共培养和rBMECs常规培养进行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和渗透率的比较.用荧光定量法检测rBMECs单独培养、rBMECs与AS共培养、rBMECs和LCs共培养、rBMECs与AS及LCs三重培养四种模式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白细胞介素(IL)-17,干扰素(IFN)-γ,Foxp3的水平.结果 rBMECs和AS共培养比rBMECs单培养的TEER高,而其LCs渗透率却很低;与rBMECs单培养相比,rBMECs、AS和LCs三重培养可降低NGF、IL-17、IFN-γ的表达(P=0.036),MMP-2和Foxp3的表达增加(P=0.0216);与rBMECs和AS共培养相比,rBMECs、AS、LCs三重培养能有效降低NGF、IL-17和IFN-γ的表达(P =0.0451).与rBMECs和AS的共培养相比,rBMECs、AS、LCs三重培养能增加MMP-2的表达(P =0.021),而MMP-9在四种模式中表达无差异.结论 在体外BBB中原代鼠脑rBMECs和AS共培养比rBMECs单培养的TEER高,AS与LCs共培养可能增加MMP-2的表达,降低IL-17和IFN-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比较高血压和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中血小板、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分析高血压及合并AS的危险因子。方法:选取2019-06—2019-08在本院体检人群资料,按照检查结论分为高血压组(n=44)、高血压+AS组(n=73)和非高血压及AS对照组(n=91),采用临床检验科常规方法分别检测三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水平,比较组间统计学差异,并对有组间差异的指标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三组PLT、PDW、FBG和LDL-C存在组间差异(均P<0.05)。高血压组和高血压+AS组的PLT低于对照组,PDW高于对照组,高血压+AS组异常更明显(均P<0.05)。高血压组和高血压+AS组的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AS组的LDL-C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其它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PDW和LDL-C为高血压+AS的危险因素,PDW和FBG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和合并AS患者存在较大血小板容积离散度和高水平LDL-C、FBG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中CD4+T淋巴细胞电压门控钾通道(Kv)Kv1.3的表达、功能及其在A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的比例,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4+T淋巴细胞,研究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Kv1.3mRNA表达、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结果:(1)AS组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占总T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4.93%±2.15%vs67.80%±2.54%,P0.05)。(2)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AS组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1321±0.1750vs0.7971±0.0955,P0.05)。(3)AS组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在ConA刺激状态下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H=82,P0.05)。(4)AS组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在刺激48h后较刺激24h后细胞因子(IL-2,TNF-α)分泌显著增加。(5)AS组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Kv1.3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670±1.579vs1)。结论:AS组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Kv1.3mRNA表达增多,提示高表达Kv1.3的CD4+T淋巴细胞可能在A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和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94 例AS 患者、239 例其他病种对照和80 例健康对照组,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S 组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高于对照组,而骨钙素(OC)、25 羟基维生素D也25-(OH)D页和甲状旁腺素(PTH)低于对照组(P<0.05);AS 组C 反应蛋白(CRP)和β-CTX 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25-(OH)D 呈负相关(P<0.05),其他骨代谢指标和CRP 无相关性;AS 组HLA-B27 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且HLA-B27 在诊断AS 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S 组25-(OH)D 检测的敏感性高于β-CTX,但特异性低于β-CTX。结论:骨代谢指标对AS 早期筛查,临床诊断有着重要价值,尤其是β-CTX 和25-(OH)D 的诊断价值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危险因素。文献揭示了AS患者及AS家兔机体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高,表明脂质过氧化与AS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清SOD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自由基(OFR)损伤在EH的病程发展中产生病理机制的重要他位。  相似文献   

19.
IL-23与IL-17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研究IL-23与IL-17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As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S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及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清中IL-23与IL-17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应用RT-PCR方法检测PBMCs中IL-23p19 mRNA的表达.结果:39例活动期AS患者血清IL-23与IL-17水平分别为(1 159.71±139.45)pg/ml和(172.21±73.81)pg/ml,均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P<0.001);AS患者培养的PBMCs上清IL-23与IL-17水平分别为(108.63±34.53)pg/ml和(134.59±38.32)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01),IL-23p19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平均光密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IL-23可促进健康对照和AS患者的PBMCs IL-17的分泌,此作用在AS患者更显著.结论:IL-23与IL-17可能在AS的发病中发挥作用,IL-23可能通过诱导IL-17的产生而使后者在AS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庄世虹  成蓓 《微循环学杂志》2013,23(1):36-38,4,1,2,75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壁胶原含量和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AS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9例AS患者(AS组)和5例正常成人(对照组),采用Van Gieson法染色检测其动脉血管胶原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胶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B可能通过破坏细胞外基质促进AS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