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给予阅读治疗。在干预前、后采用自尊量表(SES)、缺陷感量表(FI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ES、FIS、GWB、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后研究组SES、FIS、GWB评分明显增高,而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8.68,8.81,2.81,3.98,4.34;P<0.01)。结论阅读疗法有助于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水平及幸福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心理剧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例,在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卑感量表(FI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和两组相互对照。结果:研究组心理剧治疗后SES评分明显增高而FIS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显著性(P均<0.01)。心理剧治疗后研究组疗效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SES评分升高而FIS评分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SES和FIS得分差值相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显著性(P均<0.01)。结论:心理剧治疗有助于消除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卑心理,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复元理念的个案管理康复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干预组应用基于复元理念的个案管理康复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精神康复服务。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评定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定生活质量,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个人和社会功能及人际关系,自尊量表(SES)评定自尊。用复发率和再住院率评价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阴性症状分、PSP得分、SES得分、SQLS得分及心理社会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205,2.082,2.194,-2.221;P0.05),LSIA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1,P0.05)。组内比较:干预组PANSS得分、PSP得分、SES得分在基线与半年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9,P0.01;t=-4.878,P0.01;t=-2.524,P均0.05),干预组SQLS得分、LSIA得分在基线与半年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0,0.549;P0.05);对照组PANSS得分、PSP得分、SES得分、SQLS得分及LSIA得分在基线与半年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6,-1.855,1.698,-0.248,-1.650;P均0.05)。干预半年后,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基于复元理念的个案管理康复服务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其康复。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对3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以同期3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使用自尊量表(SES)在干预前后进行2次评定。结果经过8周的干预,干预组SES评分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两组SES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干预组SES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卑心理,提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包括技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式干预,经过12个月的观察,每3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至第6个月时,两组间的康复状态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915,P0.01);第9及12个月时有极显著差异(t=-3.589,-4.034;P均0.001)。生存质量方面,干预至第9个月时生理领域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2.333,P0.05),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评有非常显著差异(t=3.208,3.017,2.888;P0.01);第12个月时生理领域仍有显著性差异(t=2.367,P0.05),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总评有非常显著差异(t=3.296,3.329,3.207;P0.01)。结论:包括技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的康复形式,有利于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焦虑状况与自尊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综合性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 I)、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23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测查。结果分裂症患者父母状态-特质焦虑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父亲状态t=2.57,特质t=2.647,P0.05;母亲状态焦虑t=5.080,特质t=3.947,P0.001)。患者父母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和自尊、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t=0.72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特质焦虑是状态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自尊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较强预测作用,高焦虑的分裂症父母自尊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NSS(t=-8.0394,P0.01)、BPRS(t=-18.9509,P0.01)、SSSI(t=-8.5849,P0.01)、SCCS(t=-31.1712,P0.0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ES评分(t=9.5183,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团体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和自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特点及情绪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18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等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5);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5);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9,8.646,20.21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信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与自尊的关系。方法:对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164例分别以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评测敌意归因偏向与自尊水平,患者组同时作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敌意归因偏向与自尊水平的关系。此外,将患者组分成有被害妄想患者组(n=60)和无被害妄想患者组(n=42),比较两组之间敌意归因偏向及自尊水平的差异。结果:患者组AIHQ-C的敌意偏向分(HB)、责备偏向分(BB)及攻击偏向分(A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13.635,4.438,5.634;P0.01),患者组SES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5.068,P0.01)。与无被害妄想患者组相比,有被害妄想患者组AIHQ-C的HB、BB及AB分均显著较高(t=-4.395,-6.680,-3.954;P0.01),SES评分显著较低(t=2.180,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AIHQ-C的HB、BB及AB分与SES分呈负相关(r=-0.249,-0.209,-0.203;P0.05),与PANSS总分(r=0.275,0.286,0.413;P0.01)、阳性症状分(r=0.353,0.341,0.351;P0.01)及偏执分(r=0.240,P0.05;r=0.316,0.314;P0.01)呈正相关;患者组AIHQ-C的AB分与PANSS抑郁因子分呈正相关(r=0.243,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尤其有被害妄想患者组存在明显的敌意归因偏向及较低的自尊水平,这种敌意归因偏向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提示低自尊水平患者更可能出现敌意、责备及攻击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信心心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0例18~55.岁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自信心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组(研究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研究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周进行2次自信心训练,持续5周,共10次.干预前后两组分别进行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定,了解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 入组时两组SQLS评定无差异(t=0.164,P=0.135),研究组干预前后SQL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24.64,P=0.00),药物组无差异(t=1.31,P=0.22).两组心理干预后SQL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3.38,P=0.00).结论 自信心心理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对家属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67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 SS)评定,对患者家属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并对患者的症状与家属的生存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总分与家属WHOQOL-BREF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25,P0.001)。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会影响家属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提高家属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措施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 入组时,两组量表评分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首次发病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告知注意事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行为干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与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月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第1、2、3、6月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同期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末,两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压力、健康危险性压力发生率的总体情况,并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方便抽样方法,应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慢性肝病问卷(CLDQ)和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调查162名慢性乙肝患者(观察组),并与108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观察组的压力和健康危险性压力发生率在CPSS的得分较对照组高(P〈0.01,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在WHOQOL-BREF的4个领域和CLDQ的6个维度的得分均与压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压力和健康危险性压力发生率较高;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压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综合干预下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为科学干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综合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94人进行评估。结果①干预组的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46,3.206,2.375;P均0.05);②干预组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789,2.649,3.257,3.671;P均0.01);③除物质生活与家庭支持无显著相关性外,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及总分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及支持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226~0.505,P均0.05)。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6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治疗前和治疗10周末时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GL)进行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及10周末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于第10周末BPRS、SANS、CGI-GL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t=9.09,9.95,9.17;P0.01),对照组(t=5.65,4.15,4.07;P0.01),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4.77,5.66,4.98;P0.01)。两组在治疗10周后GQOLI-74各因子(社会功能维度、物质生活维度、心理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实验组(t=5.45,10.36,10.54,21.69;P0.01),对照组(t=3.66,5.07,6.65,8.62;P0.01),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97,5.20,4.40,11.27;P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能进一步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放松治疗技术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放松治疗组)和对照组(未干预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译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治疗前和治疗后9周末进行量化评定.结果 9周末放松治疗组BPRS、SDSS及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去势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外,予以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职护士分别于干预前、术后7天及1个月(门诊复查时)与患者进行访谈,填写问卷进行评定。结果术后7天干预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45,P0.01;t=2.39,2.08,2.51;P0.05),而SAS及SD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2.57,2.44;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改善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游戏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研究组给予10周的团体心理游戏治疗。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护士观察量表(NOSIE)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研究组患者在游戏治疗前后对团体心理治疗疗效因子问卷各评定1次。结果 1治疗后研究组SQLS量表总分、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作用3个分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0,4.050;P=0.000);(t=2.895,P=0.005);(t=3.079,P=0.003);2治疗后两组患者NOSIE量表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06,P=0.000);(t=6.724,P=0.000),其8个维度分量表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团体心理治疗疗效因子问卷比较除认同、家庭重现、自我了解、普通性外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人际学习(投入)、希望重塑、团体凝聚力、利他性、信息传递、人际学习(产出)6因子最为显著(P0.01)。结论团体心理游戏治疗能够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强患者的自信与自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实现心理、生理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对骨折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骨折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常规骨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进行为期8周的森田疗法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GQOLI-74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65,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2.85,P0.01;t=2.958,P0.01;t=3.16,P0.05;t=3.229,P0.05;t=3.254,P0.05)。结论森田疗法治疗骨折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