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大五人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某两所高校大学生578人,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分别测量农村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大五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领悟社会支持、大五人格、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呈正相关(r=0.11~0.73,P0.05),领悟社会支持与负性情感呈负相关(r=-0.36,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外向性、领悟社会支持、开放性、宜人性对主观幸福感依次具有预测力(β=0.18,0.15,0.12,0.10;P0.001)。路径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和大五人格的直接效应均显著(路径系数分别为0.69,0.53,P均0.001),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21,P0.05)。结论:大五人格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大五人格是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农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农民群体社会支持、希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希望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北省中部地区农民220名(男75人,女145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评估希望,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快乐感量表(HS)评估主观幸福感(SWB)。结果:男性农民的SWB得分低于女性农民(P0.01);已婚农民的SSRS总分高于未婚、离异/丧偶的农民(P0.001),已婚、离异/丧偶的农民的ADHS总分高于未婚农民(P0.05);≥50岁的农民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18~29岁、40~49岁农民(P0.05)。回归结果显示,ADHS总分、SSRS总分正向预测SWB得分(β=0.31、0.27,均P0.001),ADHS总分在SSRS总分与SWB得分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8.46%。结论:农民的希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密切,希望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14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边疆地区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发达地区的高职生,存在显著差异(t=-12.311,P<0.001);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方面,不同生源(F=32.142,13.42;P<0.001)、专业(F=5.288,P<0.01;F=9.497,P<0.001)、年级(F=15.536,4.868;P<0.001)及父母职业(F=32.19,5.605;P<0.001)差异显著;消极情感方面,不同性别(t=2.789,P<0.01)、生源(F=3.589,P<0.05)及父母职业(F=3.503,P<0.001)差异显著。结论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但程度不强,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存质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91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测评。结果①多数(65.4%)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好,其生存质量受到性别(t=1.88,P<0.01)、年龄(t=2.44,P<0.01)、婚姻状况(t=2.33,P<0.01)、职务职称(t=1.38,P<0.05)等因素的影响;②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中等水平以上者占85.6%)。主观幸福感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1~0.46,P<0.01或P<0.05);负性情感、负性体验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0.39,P<0.01)。结论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良好,生存质量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弹性量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开放性在年级、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01,9.14;P0.05)。大学生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45,P0.0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t=-1.97,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2.88,4.54;P0.05);(3)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23,P0.05);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10,P0.05);(4)心理弹性(r=0.21~0.54,P0.01;r=-0.32,P0.01)和主观幸福感(r=0.17~0.22,P0.01;r=-0.17,P0.01)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5)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性但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主观幸福感量表(SWB)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3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4.288,P<0.001);2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144,P<0.01),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r=0.210,0.312,0.408;P<0.01);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显著正相关(r=0.237,0.261;P<0.01),但是与时间价值感的关系不显著;3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对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时间价值感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时间管理倾向在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自我和谐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742名高职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普遍较高,城乡差异显著(t=6.12,P<0.01);②内外向性、自我的灵活性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r=0.26~0.52,P<0.01),神经质、精神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和自我和谐总分均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9~0.52,P<0.01);③人格特质对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回归效应显著(β=0.18,0.37);④自我和谐在人格特质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回归效应显著(β=0.28),是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结论人格特质通过自我和谐的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在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五人格宜人性分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感恩问卷对5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宜人性显著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37,P0.001),宜人性和领悟社会支持显著预测感恩(β=0.15、0.55,均P0.001),宜人性、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显著预测心理幸福感(β=0.18、0.45、0.29,均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感恩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宜人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也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初中生的创伤后成长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汶川地震后3年,对地震灾区1665名初中生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儿童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问卷(CSPSSQ)、简明大五人格量表(Mini-IPIP)进行调查。结果:少数民族、住校、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PTGI总分高于汉族、走读、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PTGI总分和他人关系、个人力量因子得分正相关;心理韧性总分与PTG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β=0.53,0.37,0.53,0.55,0.42,均P0.05);社会支持总分与PTGI总分及他人关系、新可能性、欣赏生活因子得分正相关(β=0.14,0.19,0.10,0.11,均P0.05);简明大五人格量表的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因子得分与PTGI总分均呈正相关(β=0.07,0.10,0.06,0.08,均P0.05),神经质因子得分与PTG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不相关。结论:初中生的心理韧性、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以及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人格特质可能有助于产生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并探究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HSS)、主观幸福感测定量表(Subjective Well—Being,SWB)对烟台、威海某3所医院26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492,-0.385;P0.01),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573,P0.01)。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倦怠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处于中度倦怠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等因素对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职业倦怠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外来务工人员的自杀行为风险,探讨孤独感、抑郁和冲动性与自杀行为风险的关系。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深圳市8家企业中抽取3095名外来务工人员,应用自编自杀行为风险测量问卷(SRQ)、ULCA孤独量表简版(USL-6)、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Barratt冲动量表(BIS-Ⅱ)评估自杀行为风险、孤独感、抑郁和冲动性。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变量间的关联,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及进行Bootstrap检验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有自杀行为风险87人(占2.81%)。USL-6、PHQ-9、BIS-Ⅱ得分均与SRQ得分呈正向关联(OR=1.28、1.16、1.09)。SEM显示,USL-6、PHQ-9、BIS-Ⅱ得分均与SRQ得分呈正向关联(β=0.32、0.17、0.13);Bootstrap检验显示,USL-6得分与PHQ-9、BIS-Ⅱ得分均有直接的正向关联(β=0.85、0.11),标准化路径系数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结论:基于自杀行为风险评估,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自杀行为风险水平相对较低,而孤独感、抑郁和冲动性可能会增加外来务工人员的自杀行为风险。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深圳市宝安区227名外来务工人员(男性57人,女性170人)心理状况进行测试.结果 外来务工人员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以及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等6个因子分均高于常模(除偏执P<0.05,其他各项P<0.01),并且没有任何一项分值低于常模;SCL-90筛选出阳性人数比率高达43.6%;女性外来务工人员恐怖因子分高于男性(P<0.01);未婚者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2因子分高于已婚者(P<0.05).结论 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未婚女性,因此,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农民工身心健康状况,为完善农民工健康保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兰州市321名农民工为例,采用自编信息调查表和康奈尔健康问卷(CMI)进行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结果①321名农民工A-R分为(36.98±23.32)、M-R分为(12.05±15.03),与CMI筛查标准值(A-R>30,M-R>10)比较,分别有168人A-R分(52.3%)、119人M-R分(37.1%)超过筛查界值;②男性农民工与女性农民工A-R、A-L、M-R得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已婚农民工A-L分高于未婚农民工(t=-2.200,P<0.05),未婚农民工M-R分高于已婚农民工(t=2.874,P<0.01);④不同职业农民工A-L分(F=3.490,P<0.01)、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A-L分(F=5.629,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⑤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农民工与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A-L分最高,从事批发零售业的农民工与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M-R分最高。结论农民工群体存在较为普遍的亚健康状况,政府和社会应多关注农民工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帮助化解个人风险,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背景: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常人和患者的足底压力特征,有关体力劳动农民工足底压力特征的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测试经常性体力劳动农民工的足底压力。 方法: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检测30名经常性参与体力劳动的农民工和30名大学生自然行走过程中的动态足底压力。 结果与结论:农民工组右足第一趾与第二、三跖骨区域的峰值压强显著高于大学生组(P < 0.01),两组足弓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行走过程中农民工组足落地偏角及左右足的内翻人数显著高于大学生组(P < 0.01)。说明经常性参与体力劳作对农民工的足底压力分布有明显影响,表现在足底压力前移,足内翻程度加强,行走过程中足的外偏角度增大,造成下肢伤害的可能性增高。 关键词:农民工;体力劳动;足底压力;健康;大学生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1.0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行为与自我意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6690名未成年人,对其施测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结果1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者)组的自我意识各因子和总分得分都低于城市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组的行为、合群、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躯体外貌和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的行为、智力、焦虑和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本地居民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意识状况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水平,越轨行为问题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re has been a dramatic increase in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internal migrants.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DS) and their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migrant factory workers in Shenzhen, Chin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sent to 4,280 migrant workers in 2009 with a response rate of 95.5%. Clinically relevant DS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entre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ve Scale. There is a high prevalence (21.4%) of clinically relevant DS among internal migrant factory workers. Higher scores were associated with being a minority, shorter intension of stay, working long hours, being a casual smoker or a frequent Internet user, and having better education. Stakeholde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needs of these subgroups, particularly in the light of recent publicity about factory worker suicides in Shenzhen.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农民身份认同与自我和谐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农民工农民身份认同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219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测试。结果:1新生代农民工的农民身份认同在性别、收入水平、工作城市(t=-3.681,-12.657,-12.073;P0.001)和受教育程度(F=30.121,P0.001)上差异显著;2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和谐在性别、收入水平、工作城市(t=-2.972,-13.799,-14.039;P0.01或0.001)、受教育程度(F=14.756,P0.001)上差异显著;3自我归类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呈显著负相关(r=-0.19,-0.35,-0.21;P0.001或0.01);身份重要性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呈显著负相关(r=0.37,0.56,0.45;P0.001);行为投入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呈显著负相关(r=0.31,0.60,0.42;P0.001)。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农民身份认同越高,自我和谐的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小学1~6年级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各116名为对象,使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留守儿童"行为"、"智力与在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得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2父母外出年限越长、回家次数越少,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越低、健康情况越差,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越低。结论父母外出年限和回家频率、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和健康情况对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不同侧面和总体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富士康深圳工厂两个厂区1891名外来劳务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自编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利用调查表,调查外来劳务工最近1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方式利用情况。结果: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1年总利用率为33.2%。最近1年利用程度较高的前5位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方式分别为心理宣传手册/资料、心理热线、心理专题讲座、心理黑板报/专栏和小组讨论与座谈;较愿意接受的前5位方式分别为心理宣传手册/资料、心理专题讲座、心理热线、心理课程教育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发生心理问题时首选方式是心理热线。采取积极应对方式(OR=1.09,P0.01)和掌握较全面心理保健知识(OR=1.31,P0.01)的外来劳务工更易于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结论:富士康深圳工厂外来劳务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意愿较高,但利用程度较低;加强外来劳务工心理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培养个体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外来工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深圳市外来工的心理需求,为开展心理卫生进社区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设计封闭式调查问卷,对深圳市宝安区的外来工心理卫生需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外来工的心理卫生需求达81.5%,并且60.0%曾经考虑过心理求助,但是仅有5.0%真正寻求过心理服务。对于心理卫生服务,他们首选的方式是电话。结论 对外来工提供心理卫生服务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