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性病患者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流行情况.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532例患者定量检测淋球菌DNA、沙眼衣原体DNA和解脲支原体DNA.结果 性病患者的三种病原体中NG总感染率为5.26%(28/532)、CT总感染率为11.28%(60/532)、UU总感染率为54.89%(292/532);以UU单项感染模式极显著高于其它模式(P<0.001);总体比较女性阳性率多于男性(x2=138.9,P<0.001).各模式的UU DNA载量均显著低于各模式中的NG和CT(P<0.05),NG和CT载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性病患者的三种病原体检测中以UU感染最为常见;各感染模式以UU单项感染最多见;女性感染率显著多于男性;定量结果 显示UU更多地表现为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慢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病原体种类我们对重庆地区87例男女患者采用PCR技术检测。结果54例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9.2%、33.3%和7.4%。33例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NG、CT和UU的检出阳性率为54.5%、48.5%和39.4%。在54例男性分泌物中同时检出NG与CT合并感染的10例。检出NG与UU合并感染的为1例,分别占男性慢性淋病性炎症(GU)和非淋病性尿道炎(NGU)的19.2%和1.9%,未检出CT与UU两项合并感染。在33例女性宫颈分泌物中同时检出NG与CT合并感染的有10例,检出NG与UU合并感染的有2例,检出CT与UU合并感染的4例,分别占女性GU的30%、6.0%和12.1%。检出NG、CT、UU三重感染的男女患者各一例,占男性患者的1.8%,占女性患者的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本地区性病病原体的现行感染水平及发展规律,为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测定病原体基因.结果连续4年对引起性病的5种主要病原体UU、HPV、HSV、NG及CT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阳性率分别为45.84%、29.68%、21.45%、9.09%和7.10%,与国内已有文献比较,本组UU感染率最高,而NG、CT却较低.②UU、NG及CT在女性中的阳性率高于男性,但HPV和HSV却低于男性,其性别差异与通常的认识既相一致(如UU、CT),也有不同(如HPV、HSV、NG).③4年间UU、HPV和NG感染逐年升高,CT感染逐年下降,流行趋势与国内外相关报道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乌鲁木齐性病病原体的感染现状显示明显的地区特点,深入研究并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该地性病病原体的发生、发展趋势,对加强性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道NG、CT及UU感染的临床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NG、CT及UU的感染情况及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三种病原体基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①总的病原体检出率为28.87%,其中NG 、CT和 UU的检出率分别为7.50%、 10.62%和48.84%.②不同季节各病原体感染率不尽相同,各有差异,以UU差异为最大(P<0.05).③2001年UU的感染率显著高于2000年(P<0.001).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有上升的趋势,尤以UU升高最为显著.并且UU感染率与季节相关,是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非淋(NCU)患者在不同年龄段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分布特征。方法 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O-PCR)技术对513例非淋患者进行了UU DNA和CT DNA定量检测。结果 对513例非淋患者及197例阳性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①在低于35岁人群中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性别不详=116/278/4),P<0.01;而年龄大于35岁人群中患者主要以男性多见(男/女/性别不详=63/48/4),P<0.05。②以21-40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175/442=39.59%),其中26-30岁(44.83%)和31~35岁(41.35%)两年龄段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高于被研究人群平均阳性率(38.40%)。③各年龄段UU单项感染均显著高于UU+CT混合感染及CT单项感染,提示UU感染在非淋感染病原体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以26~30岁(UU+CT 7.69%,UU 80.88%,CT12.31%)和31-35岁(UU+CT4.65%,UU 83.72%,CT 11.63%)UU单项感染比例最大。④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差异。结论 整个非淋人群总体以青年女性和中年男性为主;阳性感染者以21-40岁人群为主,尤以30±5岁年龄段感染阳性率高于平均感染水平;非淋病原体各年龄段均以UU感染为主,尤以UU单项感染为主;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UU、CT、NG、HPV在临床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的感染率以及各自的发病率。方法:应用PCR方法对诊断男性不育症合并感染的患者测定何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并测定其发病率。结果总感染率16.52%,合并感染率1.15%,其中UU占第一位,8.33%,其次为CT 5.03%,NG 5.03%,HPV 1.29%。结论UU、CT、NG、HPV在男性不育中占有较大比率,是其发病原因之一,而且其发病率相互之间有显著性差异,UU发病率最高,其次CT。男性病人感染UU、CT由于症状不典型,易发生误诊,其结论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群中5种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特点,为地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本院10 858例疑似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和单纯疱疹病毒(HSV-Ⅱ)等病原体的DNA定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TD总阳性率为29.5%(3206/10858),病原体Uu、CT、NG、HPV6,11、HSV-Ⅱ阳性率分别为50.2%、12.1%、3.67%、5.68%、16.4%。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22.9%、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40岁年龄段为主要感染人群,占86.68%。我区以Uu、CT流行为主,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混合感染的总检出率为3.04%。结论本地区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5种性病病原体感染,加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STD病原体的监测,对减少STD的流行与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孕不育症患者几种病原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孕不育症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率的调查,方法:用单对引物PCR和复合PCR检测104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和精液,结果:NG,CT和UU检出率分别是8.7%,22%和35.5%,单对引物PCR和复合PCR检出符合率分别是NG100%,CT91.3%,和UU70.3%,结论:NG,CT和UU感染与不孕不育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分析2013-2015年就诊于上海长征医院检测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差异。对患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进行CT-RNA,UU-RNA的检测。612例CT标本中,总阳性率为9.97%,男性感染率为10.57%,女性感染率为9.56%,男、女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各年龄段患者CT感染率无显著差异;804例UU标本中,总阳性率57.96%,女性感染率为71.97%,男性感染率为37.42%,男女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1,P0.01),各年龄段患者UU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在各类型标本中,阴道分泌物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本研究表明在人群中UU的感染率显著高于CT,且更容易感染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定量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基因,观察UU、CT感染情况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不孕不育患者诊断和治疗中作用。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标本402份。结果 UU阳性率是32.8%,其中男性UU阳性率是21.4%,女性UU阳性率是44.3%。CT阳性率是16.2%,其中男性CT率是11.4%,女性CT率是20.9%。UU感染率在男性、女性患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CT感染率在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男女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U、CT基因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等优点,其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Human immunology》2016,77(6):445-446
One hundred and thirty unrelated Azorean individual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study the frequencies of high-resolution HLA alleles and haplotypes in the Azorean (Terceira) population. HLA-A, -B, -Cw, -DRB1, -DQA1 and -DQB1 high-resolution 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sing commercial kits. HLA-E, -F and -G alleles, were genotyped by sequence-based typing. All loci were in HWE, showing no locus-level deviations. The genotype data is available in the Allele Frequencies Net Database under the population name “Azores Terceira Island” and the identifier (AFND112579).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