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浸润性内翻性尿路上皮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尿路上皮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非典型内翻性乳头状瘤共69例,严格按照2004年WHO诊断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标准并参照外生性肿瘤的分类标准重新诊断,进行分类,并追踪患者预后。结果经重新诊断,69例分为内翻性乳头状瘤28例,无复发;非浸润性内翻性尿路上皮癌13例,2例复发;乳头状瘤或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11例,无复发;有争议的17例,争议集中在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还是低级别的非浸润性内翻性尿路上皮癌,1例复发。结论非浸润性内翻性尿路上皮肿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良性的内翻性乳头状瘤,镜下表现为内生性的成熟的尿路上皮;异型增生的非浸润性内翻性尿路上皮癌,镜下表现为内生性的异型增生的尿路上皮,局灶可伴外生性成分;交界性的低度恶性潜能的内翻性尿路上皮肿瘤,镜下表现介于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低级别非浸润性内翻性尿路上皮癌之间,即无法明确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或非浸润性内翻性尿路上皮癌。这样的分类更利于病理医生对内生性的尿路上皮肿瘤的认识及诊断,进而指导临床医生对内生性的尿路上皮肿瘤进行恰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0与CK20在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以19例正常尿路上皮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4例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CK20和CD10染色分布模式和强度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CD10与CK20的阳性率分别为51.4%和54.4%,两者的染色分布和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CK20的染色分布模式在尿路上皮乳头状瘤(urothelial papilloma,UP)和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non-invasive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NIPUC)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CD10与CK20的染色强度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UP、低度恶性潜能未定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aw malignant potential,PUNLMP)与NIPUC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达74.3%,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4.9%。结论 CD10与CK20在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的表达极其相似,联合使用明显提高阳性率;对鉴别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表浅病变的类型以及该类肿瘤的良恶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期是最重要的预后因子。WHO将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定义为肿瘤侵透基底膜。膀胱癌TNM分期系统(2002)将膀胱的pT1期肿瘤定义为肿瘤浸润固有膜,但未侵及肌层。尽管临床上常将pT1和pTa期(非浸润性肿瘤)合称为“浅表性”膀胱肿瘤,但pT1期肿瘤的预后要比pTa期差,因此正确诊断pT1期肿瘤对于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非常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WHO(2004)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依据形态学变化将胸腺上皮肿瘤分为A、AB、B1、B2、B3型胸腺瘤、胸腺癌及其它少数类型胸腺肿瘤[1]。尽管现阶段仍有少数学者采用其它分类方法,但WHO(2004)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因具有临床和病理的可比性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性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应用。该分类在近10年的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类型的诊断重复性差、定义模糊导致分类困难、少数  相似文献   

5.
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的分类系统包括异型增生/原位癌和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系统,近年CIN在分CINⅠ、Ⅱ、Ⅲ3个级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意义不能确定的基底细胞异常(BAUS)和CIN(无法定级别)等范畴。随着宫颈细胞学TBS系统的推广,在有的国家出现了以两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取代CIN分级的趋势。赞成使用两级分类系统的学者认为,严格区分CIN和湿疣有时比较困难,这些病变均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其病变构成了一个谱系,应将它们包括在一个以形态学分类为主的系统中,尤其是在活检中使用两级别分类法,可使组织病理学与细胞学诊断保持一致,有利于临床医师处理。反对使用两级分类系统的学者则认为,将CINⅡ和CINⅡ合并为高级别病变并不为生物学行为和HPV型别所支持,且可能导致治疗过度。随着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进展,新的诊断指标已现端倪,目前应维持已被广泛接受的三级分级系统。当前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的分类系统有异型增生/原位癌、CIN和SIL3个系统,SIL在有的国家已大量使用,然而对是否以此取代CIN争议极大。  相似文献   

6.
正尿路上皮肿瘤特别是其非浸润性病变分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分级的主观因素较大,以往的分级系统均存在不少争议~[1-4]。WHO(2016)膀胱肿瘤分类(以下简称新版分类)对膀胱肿瘤尿路上皮增生病变的分级作了修改(表1)。提出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和分级探讨--4 373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4年来学习和应用WHO分类和分级的情况,结合4373例的病理分析,研究具体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1)2000分类 采用WHO和ICD-O(国际疾病分类肿瘤部分)的双重标准,其中的对应关系十分混乱。(2)对脑膜上皮的脑膜肿瘤细分为15种类型;存在分歧。(3)良性,非典型和间变性脑膜瘤的界定有困难。(4)间变性胶质瘤的诊断标准含混,(5)实际上,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混合性胶质瘤。(6)对特殊类型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认识不够,结论 建议制定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15 393例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对15393例做SurePath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依次做Hybrid Capture-Ⅱ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5%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并拍照、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2001)分级报告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本组细胞学阳性病例有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并对两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1539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显示:7例鳞状细胞癌(SCC)均符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93.6%(103/11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82.0%(443/540)。HPV—DAN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TBS分级及组织病理学分级正相关。结论应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准确掌握TBS的诊断标准可确保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Chen G  Zhu XZ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2):769-770
WHO肿瘤分类《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2004年)(以下简称新版)由Travis等主编,全世界一百多位专家参加了编写。与以往的各分册相比,体现了发展的思想,有很多新颖和科学的观点,增加了一些新的肿瘤类型以及最新的诊断标准,对病理和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均有指导意义。胸腺肿瘤是该书的第3章,由Miiller-Hermelink主编,依然遵循了《胸腺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类》1999年版(以下简称99版)分类的原则。本文简评其中的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urs,TET)分类修改、增补和未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
解读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第4版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1]与前一版分类[2]相比,胃肠道上皮性肿瘤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类别(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肠道锯齿状病变等)、新的组织学变异型(如壶腹部胰胆管型非浸润性乳头状肿瘤和胰胆管型腺癌、大肠筛状粉刺样型腺癌和微乳头状腺癌),许多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或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