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uidum)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患梅毒的孕妇,体内螺旋体可通过感染的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胎、死产、早产或国产儿死亡。近期来随着警惕性及检测水平的提高,我科于1998年至今,发现5例母婴梅毒,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自1998年12月至今,我院分娩总数754人次,同期发现母婴梅毒5例。孕妇年龄22~30岁,平均  相似文献   

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的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检查是梅毒诊断的重要依据.传统血清学检测方法有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1].长期以来国内外都在不断探讨更灵敏或更快速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技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流式微球技术(flow microbeads assay,FMA)和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显示出很好的灵敏度和快速检测的优点.本试验使用ELISA、FMA和胶体金斑点免疫渗滤法(dot immune-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定性检测梅毒抗体,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该病传染性和危害性大,临床症状复杂,容易漏诊误诊,因此选择检出率高、敏感度强、方便快捷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梅毒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分别以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胶体金法(SYP)、梅毒螺旋体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2155例标本,所有阳性标本以免疫印迹法(WB)作最后确认试验,对其它几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获得几种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梅毒螺旋体基因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pallidum)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染性疾病。血清学非特异性试验是目前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例如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USR);应用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梅毒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已被用于确诊梅?..  相似文献   

5.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传染途径是性接触,其次是母婴垂直传播及经输血传播.此病可侵入人体任何器官及组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珠海无偿献血者中进行梅毒检测,并与以往有偿献血者中梅毒检测进行比较,以便有效地预防输血后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珠海市无偿及有偿献血者梅毒检测情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传染途径是性接触 ,其次是母婴垂直传播及经输血传播 .此病可侵入人体任何器官及组织 ,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对珠海无偿献血者中进行梅毒检测 ,并与以往有偿献血者中梅毒检测进行比较 ,以便有效地预防输血后梅毒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1995~ 1998年有偿献血者共 4 92 2 8例 ,1999~ 2 0 0 2年无偿献血者 5 1314例 .1 2 试剂 RPR试剂 (科华公司 ) ,酶联免疫吸附是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 ,试剂由吉比爱公司提供 ,TPHA试剂由OMEGA公司提供 .1 3 方法 用ELISA双抗夹心法与RP…  相似文献   

7.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tidum)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危害较大的人类性传播性疾病(STD)[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成人每年新发梅毒1200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  相似文献   

8.
<正>梅毒是一种由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种苍白亚种,即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慢性经典性传播疾病。梅毒病原体早期通过黏膜或有破损的皮肤侵入,形成感染灶,潜伏期后相继侵犯多种组织,包括皮肤、骨、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1-2])。梅毒可由受感染的孕妇传给胎儿,威胁下一代健康~([3]);系统性的梅毒也增加了其他病原  相似文献   

9.
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近年来,中国梅毒感染率不断增加~([1]),这需要实验室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以利于疾病的诊治。目前,实验室诊断方法有梅毒病原体直接检查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查~([2])。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法由于可实现自动化,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及重复性,可快速报告结果,广泛应用于临床梅毒的筛查,但  相似文献   

10.
妊娠梅毒对胎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梅毒发病率的上升,妊娠梅毒亦逐年增加。妊娠梅毒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出现流产、早产、死胎及分娩先天梅毒儿。其危害严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妊娠梅毒,可有效控制或减少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TP - EL ISA)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两种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结论 发现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TP - EL ISA)两种检测方法都可以准确地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需要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评价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选择适用于血站血液筛查梅毒的检测方法.选择无偿献血者20200份血液,采用RPR和TP-ELISA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经初筛、复检阳性标本再以TPPA法确认.结果表明:R...  相似文献   

13.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引起人体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和病变,乃至死亡[1];临床诊断梅毒的血清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如RPR试验,它采用的是心磷脂作为抗原的非特异性检测;另一种是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如ELISA、TP-HA试验。  相似文献   

14.
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梅毒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由于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但以新生儿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梅毒,易误诊误治.我科2003年8月~2004年8月收治以新生儿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先又性梅毒8例,入院时均误诊为新生儿出血症8例(误诊率100%),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是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梅毒的血清学检测试验根据抗原不同分为非特异性类脂质抗原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两大类[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情况,同时探讨其生物学假阳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梅毒确证.根据老年患者年龄将其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有354例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2%、6.30%和6.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236,P<0.001);同时,60~69岁与70~79岁年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932,P<0.001).240例老年患者CMIA筛查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经TRUST和Western Blot检测都为阴性,且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相关病史,结果判为假阳性.老年患者梅毒抗体假阳性人群主要分布在60~69岁.但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增加,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的梅毒抗体假阳性率分别64.81%、71.43%和87.50%.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生物学假阳性伴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及指标异常主要包括癌症(55.36%)、溶栓剂或抗凝剂治疗(35.71%)、糖尿病(28.57%)、肝硬化(25.00%)、严重感染(25.00%)、肾病(17.86%)、自身抗体阳性(16.07%)、手术(14.29%)、肝炎(12.50%)和代谢紊乱(8.93%),各类原因相互影响,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S/CO值最高可达10.29.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真阳性老年患者伴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及指标异常百分比情况明显低于生物学假阳性患者.结论 对于CMIA梅毒筛查阳性而TRUST检测阴性的老年患者,需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作出最后诊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高,梅毒抗体的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需注意癌症、自身免疫病、严重感染、代谢紊乱等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生物学假阳性的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分析检测结果并向患者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已成为性传染病防治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众多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rp)基因编码的蛋白中,研究热点包括TpN47(Tp0574)、TpN17(Tp0435)、TpN15(Tp0171)、TPN44.5(TmpA)等抗原.本研究以表达纯化的TpN47和Tp0453蛋白为对象,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性能价值,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所有采用CMI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本61 051例,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61 051例患者中CMIA法阳性标本852例,阳性率为1.40%,TPPA法阳性确认663例,阳性符合率为77.82%,假阳性率为0.31%.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符合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42,P =0.002).>60岁老年组CMIA法阳性预测值最低,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7,P = 0.007),容易引起梅毒误诊.科室以皮肤科患者CMIA法阳性预测值最高.TPPA结果阳性符合率随着S/CO升高而升高,当S/CO≥10时,符合率达到100%.以TPPA法作为确证试验,对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S/CO值进行ROC曲线分析得到最佳诊断截断值为3.61.结论 CMIA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梅毒筛查,TPPA法则更客观反映真实的梅毒阳性情况.对于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标本,尤其是S/CO<3.61的标本,有必要进行TPPA复检,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排除假阳性,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本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67例确诊梅毒患者作为病例组,3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BS-ELISA)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0的水平差异.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CD4+ CD25+ (12.64 ±3.86)%、CD8+ (28.27±1.86)%,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CD4+ (31.25±6.14)%、CD4+/CD8+ (1.11 ±0.36)%,显著低于健康组患者(P<0.05).病例组患者的IL-10 4.89±0.41pg/mL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的CD4+CD25+、CD8+显著的高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潜伏期梅毒患者(P<0.05),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的CD4+、CD4+/CD8+显著低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潜伏期梅毒患者(P<0.05).血清固定型患者的血清IL-10 5.02±0.40pg/mL显著的高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P<0.05).结论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血清固定患者的升高最显著,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抑制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治疗后梅毒患者(包括隐性梅毒,血清固定型,已治愈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结局,为其知情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4年在我院行IVF/ICSI治疗的不孕症夫妻,将其分为非梅毒患者、单独男方梅毒患者、单独女方梅毒患者、双方梅毒患者4组,比较其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双方梅毒患者,正常受精率为54.5%(P0.01)明显低于其它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然而这4组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治疗后梅毒患者行IVF/ICSI时,虽然双方梅毒患者的正常受精率偏低,但受精后形成优质胚胎、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与其它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梅毒患者,不影响IVF/ICSI的妊娠结局。故医护人员在告知治疗后梅毒患者行IVF/ICSI时可不必过分担心与非梅毒患者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