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广州地区登革热媒介蚊虫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情况的监测,探讨传播媒介对该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采集广州市各区新旧疫点附近的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提取蚊虫总RNA,用登革病毒特异引物经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年以来共检测白纹伊蚊标本658批,合计12348只,平均每批检测18.8只蚊虫,未检测出登革病毒核酸。结论广州地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携带登革病毒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Dengue viruses)的主要媒介,通过一次感染血餐,登革病毒被蚊摄取,病毒首先感染蚊中肠组织,病毒越过蚊中肠到达蚊其它组织,包括涎腺。当感染病毒的蚊再次叮吸另一健康人血时,将涎腺中病毒传播给下一个人。蚊利用它的天然免疫系统抗登革病毒而使其“不发病”,并能生存传播这种病毒。蚊抗登革病毒天然免疫主要涉及血细胞、Toll、JAK—STAT、RNAi通道等。本文就蚊抗登革病毒天然免疫效应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是我国重要的蚊媒病之一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有关登革病毒感染传播机制还不够清楚。本研究以Balb C小鼠为实验动物 ,探讨人工合成埃及伊蚊唾液腺激肽对登革病毒感染宿主的作用。结果表明唾液腺激肽对登革病毒感染Balb C实验小鼠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病毒血症时间延长 ,抗体滴度降低。与埃及伊蚊唾液的增强作用近似 ,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是由4型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埃及伊蚊对重要黄病毒易感性研究概况(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埃及伊蚊Aedesaegypti是黄热病(Yellowfever,YF)和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分布于世界各地。我们就埃及伊蚊种群遗传、媒介感受态的生理遗传、蚊与黄病毒相结合的受体、环境因素对虫媒病毒传播的影响、埃及伊蚊对黄病毒媒介感受态变化、绘制控制埃及伊蚊对黄病毒媒介感受态的基因图、埃及伊蚊媒介感受态遗传、鉴定控制埃及伊蚊媒介感受态的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做出综述。以加强下列关键问题:Aedesaegypti种群当中媒介感受态多少变化归因于遗传效应,环境因子引起变化如何。在这些遗传位点等位碱基,如何决定感受态?如何探索遗传和环境成分影响自然种群内媒介感受态。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成员,通过蚊子传播,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病毒感染后可发生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几十年来,登革热病例急剧增长,据WHO估计,目前全球2/5的人口受到登革病毒感染的威胁,每年约有0.5亿到1亿人感染登革病毒,24000人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登革病毒感染对白纹伊蚊生理、生态以及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观察比较通过胸腔接种方式人工感染登革病毒的白纹伊蚊和胸腔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蚊虫的死亡率、产卵量、孵化率、子代发育情况,以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两组蚊虫在死亡率、存活时间、产卵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方面的差异不显著。结论登革病毒感染能够增加白纹伊蚊的死亡率并降低蚊虫的产卵能力。  相似文献   

8.
蚊媒刺叮对Balb/C小鼠感染登革Ⅱ型病毒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是我国重要的蚊媒病之一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媒介蚊种。本研究以Balb C小鼠为实验动物 ,探讨白纹伊蚊唾液对登革病毒感染宿主的增强作用。结果显示 ,在感染剂量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Balb C实验小鼠预先被一定数量的白纹伊蚊叮咬以后再皮下接种病毒 ,实验小鼠感染登革病毒的程度有所提高媒介蚊虫叮咬宿主吸血时会分泌唾液,蚊媒病毒随分泌的唾液传播给宿主,蚊虫唾液不仅是病毒传播的液体环境,还对病毒感染宿主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影响宿主的免疫功能而起作用。蚊虫等吸血双翅目昆虫由于吸血时间短,被叮咬的宿主免疫系统可能来不及发生反应,所以以前推测它们对宿主免疫方面的作用可能比较小或没有(Champagne,1994)。近年研究发现能抑制或调节动物宿主免疫反应,影响宿主对虫媒病原体的免疫能力,如发现白蛉唾液中的舒血管物质能抑制宿主巨噬细胞功能,增加利什曼原虫的感染(TitusandRibeiro,1988;Theodosetal.,1993),之后相关的研究逐渐多起来(Bissonnetteetal.,1993;Crossetal.,1994)。对Cachevalley病毒感染传播研究发现只有通过蚊虫有效的叮咬Balbc实验小鼠才能产生病毒血症和相应的抗体,而仅皮下注射病毒则不能(Edwardsetal.,1998);对LaCross病毒的研究也发现同样的问题(Osorioeta  相似文献   

9.
登革病毒(denguevirus,DEN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引起登革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球流行超过100个国家。登革病毒依赖包膜蛋白E蛋白构象的改变,从而发生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膜之间的融合将病毒核酸传递人细胞质中,但其感染入胞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登革病毒相关E蛋白入胞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1 登革病毒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特征 1.1 流行分布特点 世界分布:登革病毒(DENV)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向城市扩散.登革病毒感染能引起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登革热流行的特点是出现突然、来势猛、传播快.据WHO估计,最近50年全世界感染率增加了30倍,每年大约有1亿人感染,50万人患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其中2.5万人死亡,并且患者多数是15岁以下的儿童[1].尽管登革病毒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的情况,为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方法从广州11个行政区及其登革热旧疫点捕获白纹伊蚊成蚊和幼虫(经实验室培育羽化成成蚊),提取登革病毒RNA,One step SYBR Green I实时RT-PCR进行检测。结果2005—2007年从广州地区采集的493批白纹伊蚊(6255只)中,共检测出两份阳性结果,分别来自登革热疫点和旧疫点,经测序证实为登革I型.其余为阴性。最低感染率为0.32。结论本文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比率较低,可能与登革病毒在蚊体内传代的递减效应、采样时间滞后以及广州登革热非连续性爆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差异.方法 登革2型病毒人工经口感染白纹伊蚊,冻麻挑出吸饱血的雌蚊放入新的蚊笼,分别置于18℃、21℃、26℃、31℃、33℃和36℃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经外潜伏期后,解剖蚊虫,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蚊虫的头部、唾液腺和胸腹部内的登革2型病毒抗原,并计算蚊虫的播散感染率.结果 18℃白纹伊蚊感染率最低,胸腹部感染率为8%,头部和唾液腺未检出.31℃胸腹部感染率最高为82%,头部和唾液腺感染率33℃时最高.36℃各部位感染率均较33℃下降.18℃的播散感染率最低为0,36℃播散感染率最高,达到了100%.结论 白纹伊蚊感染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18℃可能是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病毒的最低温度.播散感染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世界范围内登革热流行区在不断扩大,造成因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住院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1])。研究估计每年约有5840万人感染登革病毒,造成大约10 000人死亡~([2])。据WHO报道,登革病毒感染病例在过去5年内增加了30倍~([3])。登革热病例的快速增长是由于全球运输、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暖促进了伊蚊(登革病毒传播媒介)的传播~([4])。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4),不同血清型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65%~70%。感染某一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从无症状感染至症状较轻的登革热,还有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5])。  相似文献   

14.
西非地区不断出现登革2型病毒森林株感染病例,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当地人群、蚊媒和丛林红猴体内均检测到登革病毒森林株或其抗体.当地一种在森林和乡村广泛分布具义伊蚊对登革病毒高度易感,可能是造成森林株跨种传播的关键宿主.该森林株在人体感染模型如人树突状细胞和肝癌移植小鼠中可有效增殖,与引起广泛流行的登革病毒株一致.这些发现卓显出西非登革2型病毒森林株跨种传播的可能性,及其感染人类引起广泛流行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5.
西非地区不断出现登革2型病毒森林株感染病例,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当地人群、蚊媒和丛林红猴体内均检测到登革病毒森林株或其抗体.当地一种在森林和乡村广泛分布具义伊蚊对登革病毒高度易感,可能是造成森林株跨种传播的关键宿主.该森林株在人体感染模型如人树突状细胞和肝癌移植小鼠中可有效增殖,与引起广泛流行的登革病毒株一致.这些发现卓显出西非登革2型病毒森林株跨种传播的可能性,及其感染人类引起广泛流行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6.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感染登革Ⅱ型病毒(dengue virus typeⅡ,DENV2)后产生先天免疫反应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埃及伊蚊感染DENV2的过程和机制.本研究通过埃及伊蚊和Aag2细胞感染DENV2进行转录组分析,与未染毒的蚊虫和细胞进行对比,筛选出12...  相似文献   

17.
登革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登革热 (DengueFever,DF)和登革热出血热 (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均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流行病 ,登革病毒在自然界中以 4种不同的血清型存在 ,自然宿主是人和低等灵长类动物 ,主要由埃及伊蚊 (Aedesaegypti)与白纹伊蚊 (Ae .albopic tus)作为传播媒介 ,是最重要的虫媒病毒病 ;它广泛流行于全球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在我国则多发于台湾、海南、广东等沿海省分 (Pinheiroandcorber,1 997)。病毒的细胞膜受体是病毒得以进入靶标细胞进一步增殖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产生细胞内免疫现象的分子机制。方法 扩增与克隆登革病毒NGC株的前膜蛋白基因prM,将prM基因以3种不同表达形式重组入昆虫表达载体pBh-spEGFP,以3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白纹伊蚊C6/36细胞,测定转染后的细胞对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效果。结果 构建了包含prM基因的3种昆虫表达载体,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在C6/36细胞中成功表达了prM-EGFP融合蛋白。MTT实验和空斑形成实验反映了C6/36细胞对登革病毒产生了细胞内免疫。结论 3种重组质粒均可诱导细胞内免疫现象,说明无论是否表达prM蛋白,只要有prM基因转录就可引起细胞内免疫现象;prM基因正义和反义转录形式均可诱导细胞内免疫;其形成机制可能是通过RNA干扰作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9.
当前,登革病毒及其媒介伊蚊已遍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变暖、全球化、国际旅行、人居环境改变和病毒变异等,是导致登革热不断扩张的主要因素。现在,登革热已经遍布全球六大世界卫生组织区域,超过125个国家成为登革热地方性流行疫区。迄今为止,全球每年登革热的发病率估计波动在0.5~2亿之间,制图法评估发病率则接近4亿。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或特异性抗病毒药对治登革热,快速病例检测和临床治疗能够降低重症病例死亡率,而媒介蚊虫控制是现今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流行的主要手段。为防控输入性登革热传入内陆口岸,总体防控措施为:一是对前往登革热疫区的出境人员及提供准确的登革热疫情评估通告,特别是针对重点人群,即劳务输出人员和出境留学人员,开展登革热防护的健康教育,降低个人感染风险;二是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监测机制,及时做好出入境人员及货物等携带媒介生物的检验检疫,将输入性登革热的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南岛登革热流行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寻找中国海南岛一带登革热疫区,登革病毒潜伏的动物宿主及鉴定其毒株型别。方法 采用1 ̄4型登革病毒通用引物,用塑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南岛登革热流行区蝙蝠脑细胞,血清和埃及伊蚊的登革病毒RNA。结果 检测35例疫区蝙蝠脑细胞,20例阳性;检测18例蝙蝠血清,3例阳性;检测三组埃及伊蚊,1组阳性,3组非流行区者都阴性。用4个登革病毒原型株的单克隆荧光抗体技术检测20例登革病毒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