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索参与志愿服务对失独者自我理解的干预效果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在南京市某街道招募失独父母15人,邀请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参与志愿服务前后,对失独父母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失独者发展肯定的自我理解,生成积极的自我意义,具体表现在参与者自我的三个向度:自信、尊严和自尊的改变。而参与志愿服务所带来的直接心理经验和与他人互动的社会经验是这种改变发生的关键因素。结论:参与志愿服务对失独者自我理解的干预是有效果的,失独者应积极寻找机会参与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团体认知行为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干预对失独老人这一特殊群体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养老院的失独老人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实验组进行以团体认知行为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干预,对对照组进行一般陪伴,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探究两者前后测实验数据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失独老人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后实验组失独老人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独老人的水平(t=4.909~3.206,P0.01);实验组失独老人干预后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水平(t=15.057~5.785,P0.01),对照组失独老人干预前后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团体认知行为训练对失独老人进行了有效干预,比较好地提高了失独老人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失独父母的心理弹性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6个城区的失独父母422名,使用基本信息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和失独相关信息,采用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RTSCA)、多维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SP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心理弹性、主观社会支持和客观社会支持水平。结果:RTSCA总分与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和失独时间正相关(r=0.12、0.13、0.15,P<0.05或P<0.01);MSPSS中的家庭、朋友、其他支持维度得分和SSRS中的客观情感支持维度得分均与RTSCA总分正相关(r=0.32、0.30、0.23、0.14,P<0.001或P<0.01)。控制了失独相关变量和人口学变量后,家庭支持维度得分正向预测RTSCA总分及内控性、应对能力、乐观性和接纳性维度得分(β=0.20、0.14、0.17、0.15、0.22);朋友支持维度得分正向预测RTSCA总分及内控性、乐观性和支持利用能力维度得分(β=0.14、0.14、0.16、0.19)。结论:失独父母的心理弹性与自身人口学特征和社会支持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60例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随访1年,干预组进行个别家庭治疗与团体治疗相结合的家庭心理干预;使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进入研究时、研究12个月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不满度(亲密度、适应性)、主要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因子分、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缺陷得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上述得分出现差异(P<0.05);干预组自身在干预前后的上述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家庭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适应性,降低对家庭的不满度;改善患者主要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采用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延长哀伤四项负性指标,以及创伤后成长和希望两项正性指标,来全面描述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和希望量表(ADHS),对466名失独者进行调查,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PA)来对失独者进行分类。结果:①四种情绪障碍之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创伤后成长与四种情绪障碍及希望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希望与四种情绪障碍之间均为显著负相关。②失独者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延长哀伤的检出率分别为94.7%、82.6%、47.9%和23.4%,四种情绪障碍的共病率为22.3%。③根据失独者在六项心理健康指标上的得分,可将失独者分为"低情绪障碍-高希望型"(占23.3%)、"中情绪障碍-中希望型"(占53.9%)和"高情绪障碍-低希望型"(占22.8%)。结论: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对失独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可将减轻情绪障碍和提升希望水平结合起来,同时需要为创伤后成长的培养设计单独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文献,对高校中学生自杀现象的现状、诱发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当前常见的自杀预防策略。文章着重介绍国内外研究中提出的自杀援助干预模型,通过分析现有的自杀预防策略及其发展情况,反思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自杀现象的预防和心理援助举措,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学生自杀问题的预防和心理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笔者通过整理2008年5月~2011年12月本院心理卫生工作者接(触)诊到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事例,并搜集大量资料,进行调查了解,其后对其诱发因素及行为特征进行认真的探索与分析,提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与心理护理,以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家庭完整,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提高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5.12地震后,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承办了中国移动100865心理援助热线,两个月间接听咨询电话7360个。心理热线在帮助求助者缓解焦虑、释放压力、接受现实、重建社会支持上起到了明显效果,并成功干预有明显自杀意图的个案18例,其中有自杀行为的3例,有伤害他人行为并欲杀他人的危机事件1例,对28例需要进一步跟踪的个案进行3个月和半年后随访,显示干预效果良好。通过此次积累的经验,对心理热线在心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同时对未来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失独者心理弹性的分类特点及不同类别间抑郁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湖南省185名失独者进行入户调查。结果:1失独者的心理弹性可以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韧性-力量组(42.2%),一般弹性组(35.7%)和低韧性组(22.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在韧性-力量组(OR=0.96)和一般弹性组(OR=0.77)所占比例更大,女性在低韧性组所占比例更大;城市或城镇失独者在韧性-力量组(OR=1.76)、一般弹性组(OR=2.47)所占比例更大;60岁的失独者在在韧性-力量组(OR=0.79)、一般弹性组(OR=0.82)所占比例更大。3韧性-力量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F=38.601,P=0.000),一般弹性组和低韧性组之间抑郁得分的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失独者的心理弹性有明显分类特征,不同潜在类别中性别、家庭所在地、年龄组有着不同分布。应及时关注和干预低韧性的、居住在农村、老龄的失独父母,以改善其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2003年5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为其面向全国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建立了一套热线咨询电脑操作系统。热线咨询电脑操作系统的建立既使热线咨询服务规范化和系统化,也使标准化监控、评估和科学管理咨询员的服务质量成为现实,并为开展系统热线心理咨询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提供了丰富和珍贵的资源。本文介绍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脑操作系统8个功能模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河南省公众的心理援助需求,以促进心理学更有效的为疫情服务。方法:采用自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会调查表》,通过方便取样方法对河南省公众进行在线调查,回收有效数据13541份。结果:①10.74%的公众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平时,89.30%的公众身边存在恐慌情绪;②78.80%的公众认为疫情防治需要心理学力量参与,24.30%的公众希望得到心理援助,30.50%的公众并不具备获得援助渠道自信;③强迫性思维(17.15%)和疫情带来的负性情绪(10.84%)是公众主要关注的心理问题;④心理学学术团体(34.56%)、健康教育专业机构(24.72%)和卫生部门(22.45%)是公众认为承担心理援助工作的主要团体。结论: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公众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佳,但仍存在恐慌情绪,有一定心理援助需求,因此需要多部门共同协助,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七种心理卫生相关杂志心理干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所谓心理干预是指在确诊心理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治疗,也包括运用心理学方法维护正常人心理健康的一系列干预活动.当前,心理干预不但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而且在心理健康领域与教育领域中都得到应用,心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提高免疫力及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行为效率等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然而,对心理干预研究状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了解心理干预研究模式既能在宏观上把握此方面研究的一般规律,又可以从微观上发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心理干预研究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员工心理援助项目(EAP)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将54名幼儿教师随机等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使用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睡眠管理、职场人际关系培训、婚姻与家庭指导等EAP技术对干预组进行心理支持,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支持。EAP前后对两组幼儿教师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心理测评量表评测,使用t检验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前后比较与组间比较,评估EAP工作的实际效果。结果干预组于EAP干预前后相比SCL-90、SAS、SDS多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t=5.05,10.16,13.58;P<0.01);对照组支持前后差异不显著;干预后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显著(t=5.01,12.45,13.87;P<0.01)。结论 EAP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发展,但现阶段的实践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且危害严重,学生求助动机不高,心理机构资源不足等。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可以借鉴已被成功应用于社会运动和公共健康活动的社会营销理念,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营销策略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具体的措施包括在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层次化的心理健康干预、层次化的分工和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安排驻校精神科医生等。  相似文献   

15.
精神病患病率和致残比例均很高,而且精神残疾者有诸多心理社会问题需要解决,这就必须通过社会和家庭共同干预的办法,建立一整套社会化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使他们能在划片区域内就近得到综合性的康复医疗服务,这种模式/方案应加以提介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 应用心理疏导及干预技术加上有效的行为指导对此类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增进效果.结论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心理支持行为指导及心理干预,临床护理人员应积极关注此类患者及家庭.  相似文献   

17.
一次单元心理干预指尽可能让当事人在一次有限时间内获益最大化的干预模式,它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热线援助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梳理,发现求助问题、咨询师、当事人、心理疗法是影响干预效果的四大因素,在考虑有效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次单元心理热线援助会谈框架,以期为心理热线工作提供参考。未来研究应采用更严谨的研究方法,与传统心理干预模式进行过程效果比较,利用先进技术探索语言和声音如何影响共情。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质量及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服务质量及干预效果。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完成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质量及干预效果随访的613例来电(女性307例,男性306例;年龄13~80岁)。由不同的咨询员在预约随访来电的第7天使用自编心理援助热线服务质量及干预效果随访评估问卷进行电话随访。结果:78.8%的来电者对热线干预服务总体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91.2%来电者对热线服务态度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73.7%来电者认为热线满足了他们的需求,78.3%来电者对咨询员的处理能力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73.0%的来电者认为热线咨询员帮其在面对困难时找到更多的选择,71.9%来电者认为咨询使其生活产生了积极变化,来电者的痛苦程度、绝望感、想死的程度通过电话咨询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干预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绝大多数来电者认可,起到了降低来电者自杀危险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有精神障碍诊断来电者的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热线心理干预服务。方法:应用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脑咨询操作系统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为2002年12月-2008年12月间拨打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24 217例来电者,根据来电者自我报告是否有精神机构就医诊断史将其分为有精神障碍诊断史组(n=6516)和无精神障碍诊断史组(n=17 701),比较两组在求助问题类型、人口学特征及自杀相关因素上的差异性。结果:有精神障碍诊断组咨询的前五位问题为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家庭关系、工作问题及家庭外的人际关系,在两组中,精神疾病问题均为首个咨询问题;相比之下,女性、20~29岁和30~44岁两个年龄组、教育年限≥10年和非现职者更多见于有精神障碍诊断组。来电者11个自杀相关因素评估结果显示,有精神障碍诊断史组在来电时的自杀意念或行为、既往自杀未遂史、高抑郁情绪、严重躯体疾病、受虐待史、害怕被攻击、亲友自杀行为史、高无望感的出现率均高于无精神障碍诊断史组(P0.001或0.05)。结论:热线咨询员对有精神障碍诊断的来电者进行热线干预时要特别注意评估来电者的抑郁程度以及其他自杀相关因素;为这些人群提供帮助时,要注意识别和处理他们生活中各种应激事件。  相似文献   

20.
心理危机和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概念。分析心理危机的特点对研究心理危机干预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