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确定一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位点,并对突变所引起的编码蛋白的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分析先证者,找到突变位点后合成位点特异性引物,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长QT家系成员进行筛查;利用网络分析软件对突变所引起的编码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结果 发现了1个KCNH2基因新错义突变,即跨膜片段S2的F463L突变(GenBank接受序列号EU218526);突变没有引起预测跨膜区的改变,但编码蛋白的疏水性及二级结构,突变基因最小自由能二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结论 作者所发现的突变点丰富了长QT综合征离子通道突变的基因库资料,用软件分析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编码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有利于理解引起长QT综合征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胎儿的羊水细胞与匹配妊娠胎儿的羊水细胞中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差异表达。方法 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得羊水细胞,采用RNA测序进行转录组分析,并将差异表达的转录本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测序结果发现,与正常妊娠胎儿相比,唐氏综合征胎儿中存在1432个转录本差异表达,其中779个转录本表达下调(611个蛋白质编码的mRNAs和168个lncRNAs),653个转录本表达下调(543个蛋白质编码的mRNAs和110个lncRNAs)。这些转录本在唐氏综合征的免疫系统、血管发育、衰老及癌症发展等多方面中发挥作用。结论 唐氏综合征胎儿中mRNA和lnc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其可能在唐氏综合征发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一项技术性较强、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ICD -10分类是多轴心以病因为主.因次,要正确对疾病进行编码,势必要求编码员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掌握编码规则,提高疾病分类编码的质量.为提高ICD-10的编码准确性,我室特地自编并印发了疾病分类的使用手册,包括、<外科病历诊断及手术编码>等内容,将临床中常用诊断与ICD-10编码分别列出供查对及参考,力求编码准确、规范、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MS)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性改变及部分线粒体基因(mt DNA)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及其在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的饮食诱导法建立喂养型MS大鼠模型.动态监测大鼠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MIE基因突变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聋的关系以及TMIE基因突变频率和特性。方法收集中国人群中散发非综合征性聋患者123例、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家系先证者62例及部分成员、以及健康对照60例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TMIE基因编码区片段,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筛查TMIE基因突变,经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在两个散发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和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家系中先证者TMIE基因编码区PCR产物DHPLC结果异常,但序列检测没有发现TMIE基因编码区的突变,仅分别发现第二内含子区域IVS2—53G〉A和第三外显子506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呈杂合状态。其中506A—G单核苷酸多态未见有报道。结论中国人群中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患者TMIE基因突变频率较低,不可能是中国人群中非综合征性聋的主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6.
肿瘤细胞中的表观遗传编码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改变基因的DNA编码,通过改变DNA双链与组蛋白间紧密度来决定基因是否转录表达,这称为表观遗传编码机制。表观遗传编码的生理作用是通过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调控细胞在适当的时间、空间位置表达适当的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增殖状况和分化方向。在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内DNA甲基化水平增龄性增高,基因转录活性逐渐降低,使细胞从幼稚增殖进入成熟分化。肿瘤细胞中出现表观遗传编码紊乱,致细胞增殖失控,不能进入分化成熟阶段。基因启动子出现甲基化重排,阻碍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导致基因转录丧失正常调控,合成成熟功能蛋白受阻。利用表观遗传机制(如,RNA干涉)可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改变基因的DNA编码,通过改变DNA双链与组蛋白间紧密度来决定基因是否转录表达,这称为表遗传编码机制。表遗传编码的生理作用是通过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调控细胞在适当的时间、空间位置表达适当的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增殖状况和分化方向。在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内DNA甲基化水平增龄性增高,基因转录活性逐渐降低,使细胞从幼稚增殖进入成熟分化。肿瘤细胞中出现表遗传编码紊乱,致细胞增殖失控,不能进入分化成熟阶段。基因启动子出现甲基化重排,阻碍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导致基因转录丧失正常调控,合成成熟功能蛋白受阻。利用表遗传机制(如RNA干涉)可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X1基因编码区突变G267C和P278S与广东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东籍NSCL/P患儿100名及健康对照者91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MSX1基因编码区G267C和P278S突变进行研究。结果 G267C(799G〉T)和P278S(832C〉T)的突变在本次研究的广东人群中并未发现。结论 MSX1基因编码区G267C和P278S突变与中国广东人群NSCL/P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非编码RNA(ncRNA)是不参与蛋白质编码的RNA的总称,包括微小RNA(miRNA)、siRNA、p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等。其在蛋白质转录与后转录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自噬是细胞在异常环境中维持生存的一种方式。大量研究表明自噬与肿瘤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自噬对于肿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许多研究探讨了非编码RNA在肿瘤细胞中对于自噬过程的调控.文章综述了miRNA与lncRNA这两种研究深入的非编码RNA。  相似文献   

10.
非编码RNA,包括以miRNA、siRNA和piRNA等为代表的短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有别于其他小分子非编码RNA,是目前非编码RNA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lncRNA与物种进化、胚胎发育、物质代谢以及肿瘤发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microRNA是一类长度为19~ 23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可以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取一些能够体现基因序列中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这两个功能域特征的序列片段--特征序列,本文提出了一个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搜索特征序列的新方法.然后应用聚类分析方法验证特征序列提取方法的可靠性.聚类结果表明我们提取的特征序列能够反映基因序列中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特性,从而说明提出的提取特征序列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口面裂患者干扰素调节因子6(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6,IRF6)基因编码区序列的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籍口面裂患者及部分双亲血样共47例,包括1个Van der Woude综合征(van der Woude syndrome,VWS)患者核心家庭,NSCL/P患者40例,面横裂3例,正中裂3例;同时采取13例正常人血液样本做为对照,所有样本提取DNA后扩增IRF6基因的编码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个突变位点。其中459G〉T和820G〉A两种突变在正常对照及未患病双亲中均被检出,NSCL/P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1234C〉T仅在VWS综合征患者中检出,与国际已报道的致病性突变一致。结论广东地区口面裂患者IRF6基因编码区存在三个突变,其中IRF6基因外显子9的1234C〉T突变可能是广东地区VWS患者的一个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豚鼠CaM2基因编码区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获得丰富的豚鼠CaM2基因生物遗传学信息。方法基因测序获得豚鼠CaM2基因编码区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通过genebank数据库获得不同种属CaM核苷酸序列,采用DNASTAR软件对CaM2不同部位序列进行多序列的比较分析。结果豚鼠CaM2基因编码区与人、小鼠和大鼠的同源率分别为96.7%、91.4%和90.5%,与人、小鼠、大鼠的CaMl和CaM3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同源率在80%-85%之间。豚鼠CaM2基因3'端非编码区序列与人、小鼠和大鼠的同源率分别为94.2%、93.3%和90.0%,与人、小鼠、大鼠的CaM3基因3'端非编码区序列的同源率分别为26.8%、29.2%和25.9%,与CaMl的同源率在25%-63%之间。结论豚鼠CaM2基因编码区具有种属和亚型较高同源性特征,而CaM2基因3'端非编码区虽在不同种属中具有很高同源性,但在不同种属与其它亚型比对中同源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医学超声成像中的编码激励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传统的脉冲回波成像技术相比 ,编码激励技术能够提高超声图像的信噪比或相应提高声束的穿透深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编码激励成像系统的原理 ,并对医学超声诊断系统中的发射声强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采用编码激励技术提高超声图像信噪比的上限。然后阐述了发射编码的选取原则 ,详细介绍了白噪编码、伪随机码、Golay码、Chirp和伪 Chirp码等编码技术。最后 ,介绍了编码激励技术在 B模式成像、Doppler血流测量、B- flow成像和谐波成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Bartter综合征是一种以低钾性碱中毒、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症等为特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经典型Bartter综合征是Bartter综合征的常见类型,主要由编码位于基底膜侧的电压门控氯离子通道蛋白ClC-Kb的CLCNKB基因变异所致。该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主要见于儿童期,临床表现多变,从严重到非常轻微。本文综述了经典型Bartter综合征致病基因CLCNKB及其编码蛋白ClC-Kb的结构与功能,阐释了CLCNKB可能的变异机制,回顾了中国人群CLCNKB基因变异情况并对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6.
症状是最重要的医学信息,为了有效地发挥症状的信息属性作用,对狭义的症状进行编码并建立了数据库,有1级症状56个,2级症状265个。症状编码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症状编码是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L)的基础,也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临床决策和支持系统,实现医学数字化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慢性疾病,是由脑部神经元过度同步化放电所导致.目前发现多种编码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与癫痫的发生有关.其中大多数突变是在编码钠离子通道α亚基的基因SCN1A、SCN2A和编码β亚基的基因SCN1B上发现的.不同的基因突变导致的癫痫综合征表型轻重不一.轻者表现为热性惊厥,预后良好,重者可表现为顽固性癫痫.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的常见癫痫综合征有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 plus,GEFS+)、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of infancy,SMEI)、良性家族性新生儿-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neonatal-infantile seizure,BFNIS)等.本文就SCN1A、SCN2A和SCN1B基因突变导致的癫痫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其基因突变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神经编码是指神经信息在传递和表达时所采用的一系列规则与机制,对神经编码的认识是研究脑功能的基础。近年来,人们从信息学的角度对神经编码进行了研究。笔者介绍了应用信息技术研究神经编码的几类方法,对其基本原理和应用范例进行了综述。方法在用chart5提取神经元放电间隔的条件下,在Matlab平台上,应用对数间隔熵和互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对神经编码进行表达,进而揭示神经元放电编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神经系统中信息的编码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集群协同活动完成的,即神经元集群编码。时空编码是神经元集群编码的主要方式之一。介绍了神经元集群时空编码的几种表达方法:放电同步性的互相关表达、多变量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表达,对以上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准确区分生理序列随机性与混沌性,且不受序列长度与参数的影响是衡量复杂度算法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编码式Lempel-Ziv(LZ)算法,分别从序列随机性与混沌性的区分、长度的影响、动力学性质突变的敏感性、高斯白与粉红噪声复杂度测量等4个方面与经典LZ算法、多状态LZ算法、样本熵以及排列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短、中、长时(100、500、5 000点)下,编码式LZ算法均能准确区分随机与混沌性,正确测度高斯噪声的复杂度低于粉红噪声,并能准确响应序列动力学性质的改变。本文采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医院(BIH)联合建立的的MIT-BIH心电数据库中的充血性心力衰竭RR间期(CHF-RR)数据和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NSR-RR)数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各种时长下,编码式LZ复杂度算法均能准确地得出心力衰竭的复杂度低于窦性心律(P0.01)的结果,且不受长度与参数影响,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