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蔡如鹏 《生命世界》2005,(9):F0005-F0005
什么是葡萄酒?一种葡萄酿制的饮料,一种浪漫文化的载体,一种健康生活的选择……面对这个问题,100个人或许会有100种回答。在这些答案中,有一种说法显得与众不同: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液体。事实上似乎也的确如此。与其他饮料和葡萄汁相比,葡萄酒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论是在酿造过程中,还是在酿造好以后。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从诞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完整周期。  相似文献   

2.
【背景】NX11424酵母是一株具有良好发酵特性且能赋予赤霞珠葡萄酒浓郁果香的宁夏本土酿酒酵母。【目的】解析NX11424酵母发酵的赤霞珠葡萄酒中的水果香气特征。【方法】以赤霞珠为材料,设置3个发酵处理:自然发酵、灭菌接种NX11424的发酵和直接接种NX11424的发酵,利用26S rDNA D1/D2区测序分析法鉴定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类,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测定不同发酵处理下赤霞珠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及含量。【结果】三个发酵处理下赤霞珠葡萄酒各理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所分离到的酵母菌鉴定为2属3种:萄葡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布拉迪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S. boulardii);这2属3种均存在于自然发酵中,接种发酵中仅存在H. uvarumS. cerevisiae两种酵母。三个发酵处理下的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种类无差异,均为69种;其中,酯类28种,醇类25种,有机酸5种,萜烯类2种和其他类化合物9种;但各发酵处理下香气物质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69种香气成分被聚为3类。第1类香气物质包括香茅醇、丙醇等9种成分,其中7种香气物质的含量在灭菌接种发酵中较高;第2类香气物质包括己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31种成分,其含量均在直接接种发酵中较高;第3类香气物质包括丁酸乙酯、乳酸乙酯等29种成分,其中27种香气物质的含量在自然发酵中较高。虽然直接接种发酵处理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低于自然发酵处理,但是该处理的赤霞珠葡萄酒中酯类香气物质含量较多,水果香气浓郁,对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的改善更明显。【结论】NX11424与发酵中的其他本土酵母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葡萄酒的质量,为宁夏本土酵母NX11424在赤霞珠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改善葡萄酒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葡萄酒相关酵母的香气形成及香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系列相关微生物的代谢及相互作用贯穿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其中各种酵母菌的代谢产物是影响葡萄酒感官特征的关键,不同菌种代谢产生不同的挥发性物质,造成对葡萄酒香气的最直接影响。介绍了酿酒酵母以及非酿酒酵母的代谢特征与差别,由此所引起的葡萄酒气味的不同表现,以及发酵过程中不同菌种的相互作用,总结了近些年来对非酿酒酵母酿酒特性的研究与利用。目前已证实非酿酒酵母的一些代谢特征对葡萄酒香气和香气结构具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并且酿酒酵母和有些非酿酒酵母的结合使用对改善葡萄酒感官也具有良好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葡萄酒相关酵母的香气形成及香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系列相关微生物的代谢及相互作用贯穿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其中各种酵母菌的代谢产物是影响葡萄酒感官特征的关键,不同菌种代谢产生不同的挥发性物质,造成对葡萄酒香气的最直接影响。介绍了酿酒酵母以及非酿酒酵母的代谢特征与差别,由此所引起的葡萄酒气味的不同表现,以及发酵过程中不同菌种的相互作用,总结了近些年来对非酿酒酵母酿酒特性的研究与利用。目前已证实非酿酒酵母的一些代谢特征对葡萄酒香气和香气结构具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并且酿酒酵母和有些非酿酒酵母的结合使用对改善葡萄酒感官也具有良好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梅鹿辄是酿造葡糖酒的一种优良品种,梅鹿辄干红葡萄酒是一种较为珍贵的葡萄酒类型。在对其进行酿造和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酿造方式和发酵材料,才能够保证葡萄酒的质量。本文主要是对梅鹿辄干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果梗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分析梅鹿辄干红葡萄酒的酿酒工艺优劣,以提高梅鹿辄干红葡萄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产香酵母可赋予葡萄酒独特的香气,因此,分离筛选优良产香酵母对酿造具有地域风味的特色葡萄酒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从中条山野生葡萄中筛选产香酵母,进行种群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并将其应用于葡萄酒发酵过程,研究其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中条山野葡萄中分离筛选酵母菌,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优选其中具有显著香气的产香酵母,与酿酒酵母F15进行混合发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半定量法测定香气成分含量。【结果】共分离获得各种菌株13株,26S rR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分布于IssatchenkiaTorulasporaPichiaSaccharomycesRhodotorula等5个不同属内。优选其中一株香气较为浓郁的酵母菌株Issatchenkia orientalis strain XS-6开展研究,结果发现该菌株最高耐受乙醇浓度为8%,最高耐受NaCl浓度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8℃。与酿酒酵母F15混菌发酵的葡萄酒中共检测出31种香气成分。香气物质总含量较单菌发酵增加19.8%,其中11种香气成分含量增加明显,尤其是具有玫瑰香气的苯乙醇。醇类与酯类物质含量较单菌发酵增加19.6%,并发现了香草酸乙酯(ethyl vanillate)、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等7种新的酯类物质。【结论】产香酵母XS-6对乙醇、NaCl、温度等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与酿酒酵母F15混菌发酵对西拉葡萄酒香气成分具有明显的影响,可能在改善葡萄酒风味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酿酒酵母的嗜果糖性是葡萄酒酵母选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评价菌体发酵果糖能力的方法,是葡萄酒酿酒酵母嗜果糖性研究的基础.[方法]以3株不同果糖发酵能力的酵母菌为研究对象,考察菌体在模拟葡萄汁培养基条件下,发酵情况与单糖利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学方程拟合单糖动力发酵曲线,得到发酵持续时间、葡萄糖浓度拟为0时的果糖浓度、果糖与葡萄糖曲线面积的差值等参数.[结果]这些参数可以反应出菌体的发酵速率和嗜果糖性.其中后两个参数能显著将3个菌株的嗜果糖特性区分开.[结论]为高果糖利周优良葡萄酒酿酒酵母菌株的筛选和构建,提供了较为全面、客观和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酵母菌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生态最佳、酿酒葡萄质量最优产区之一,也是中国“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之一。【目的】筛选宁夏本土优良酵母菌株,比较分析各个酿酒酵母菌株对赤霞珠葡萄酒香气质量的影响,并结合感官评价筛选对葡萄酒风味影响较大的酿酒酵母菌株。【方法】将筛选出的11株起酵速度快,而且对高浓度酒精、SO2和葡萄糖及低酸环境有较强耐受力的酵母菌株进行26S rDNA鉴定,确定酵母种类。不同酿酒酵母发酵的赤霞珠葡萄酒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香气化合物。【结果】筛选出11株可在15%酒精度、500 g/L葡萄糖、350 mg/L SO2和pH 3.0环境下生长的酵母菌株,对其进行26S rDNA鉴定,确定10株酵母菌株H5、G9、G3、X8、G14、L10、H3、X11、Z17、Z24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一株酵母菌L1为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测定的所有香气化合物中,酯类物质是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物质的主要组分,其次是醇类。其中,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正...  相似文献   

9.
葡萄,其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本文详细介绍了葡萄的植葡萄的水肥管理措施以及剪枝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葡萄的朋友们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葡萄酒酿造中最难控制的一步就是所谓的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它通常是在乙醇发酵结束后进行的。MLF是由乳酸菌,最好是用酿酒酒球菌(Oenococcusoeni过去名Leuconostocoenos),将葡萄酒中的苹果酸(羟基丁二酸)转化为乳酸(一种单羧酸),使葡萄酒的酸度降低,口感变软。此外,MLF还改变水果香味生成产香化合物,影响成品酒的香气和口味的平衡。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控制MLF,用市售的酿酒酒球菌的冷干菌种直接接种到葡萄酒中。用市售的菌种可以更好的控制MLF的时间和速率,减少其他细…  相似文献   

11.
WL营养琼脂对葡萄酒相关酵母的鉴定效果验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WL营养琼脂对采自葡萄园和葡萄汁发酵过程中的35株酵母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同时进行了5.8S-ITS和26S rDNA D1/D2区的扩增与测序。结果表明利用WL营养琼脂的鉴定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符合。WL营养琼脂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分类鉴定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葡萄酒中酵母菌高产甘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油是酵母菌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甘油作为非挥发性物质,对葡萄酒的香气没有贡献,但是其黏性和甜味,可使葡萄酒具有圆润、柔滑、甘甜、肥硕、更易入口的特性,也可用于平衡酒中的酸感,增加口感复杂性,是高品质果酒的重要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对高产甘油酵母的研究日益增多,着重于提高葡萄酒中酵母发酵生产甘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葡萄酒酿酒酵母产生的乙偶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偶姻是葡萄酒的组分之一。葡萄酒中的乙偶姻含量和饮料的品尝性质有密切关系。但乙偶姻也能通过化学氧化产生双乙酰,或由酵母还原产生2,3-丁二醇,使酒精饮料出现酸败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原花色素对酿酒酵母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以一株商业酵母和一株实验室筛选酵母为研究对象, 向模拟葡萄汁培养基中添加0.1、1.0 g/L原花色素, 考察发酵末期酵母活菌数和存活率, 以及不同时期酵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原花色素可以提高发酵末期活菌的数量及存活率, 同时会提高胞内SOD和CAT的活性, 降低胞内MDA的含量, 而且原花色素含量越高作用越明显。【结论】在发酵过程中原花色素可以清除细胞内活性氧, 对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进而保证发酵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清水—(Kenichi Shimizu)等发现了,包括商品葡萄酒干酵母在内的七株葡萄酒酵母具有“杀伤”性。另一株杀伤酵母是联邦德国Forschungsansalt geisenhein葡萄酒酵母菌种保藏室(Wine Yeast Collection of Forschungsansalt Geisenhein)从污染菌中分离到的。分类学研究表明,除能同化硝酸钾的Morepelier 1116外,这些杀伤菌株都属于酵母属。对他们杀伤活性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得知,八株杀伤酵母菌皆属K_2型。这些杀伤酵母菌株在葡萄汁发酵期间能杀死形成假醭的酵母。除71B外,这些杀伤酵母菌株在37℃都不失去其杀伤活性。其杀伤活性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当pH值高于5.0时,活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科学界对“生物圈2号”褒贬不一,但这一尝试的最重要意义是使人类知道,大自然系统难以被人工完全模拟。海洋馆尝试为海洋生物提供一个人工环境,可以类比为“海洋2号”。它告诉人们:大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对它的认识永远是冰山一角。这对走入21世纪开发海洋的人类,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科学界对“生物圈2号”褒贬不一,但这一尝试的最重要意义是使人类知道,大自然系统难以被人工完全模拟。海洋馆尝试为海洋生物提供一个人工环境,可以类比为“海洋2号”。它告诉人们:大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对它的认识永远是冰山一角。这对走入21世纪开发海洋的人类,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葡萄、葡萄发酵物、土壤及酒厂设备分离到3 991株新疆本土葡萄酒酵母菌,并通过Wallerstein Laboratory(WL)营养琼脂培养形态分类、代表菌株26S rDNA Dl/D2和5.8S-ITS区域序列鉴定,对新疆葡萄酒酵母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和多样性分析,得到22个WL培养类型,7个属13个种。伊犁和于田地区酵母菌种类最多,达10个种;叶城地区和中信国安、乡都酒业、野果林(伊犁)酒厂酵母菌种类最少,仅有1种。新疆优势种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陆生毕赤酵母(Pichia terricola)、Metschnikowia aff、核果梅奇酵母(Metschnikwoia fructicola)、韩国梅奇酵母(Metschnikwoia koreensis)在新疆地区首次分离鉴定到。对新疆葡萄酒相关的酵母菌群落结构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新疆与葡萄酒相关的酵母菌丰富多样。为新疆葡萄酒酵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葡萄酒的质量控制等奠定了菌种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世界》2004,(10):22-23
200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宣布。濒临来灭绝的物种已达到12259种,此外762种植物和动物已经灭绝,58种动植物仅存活在人工培育的环境中。而这几乎都是由人类造成的。专家们的估算是:目前物种灭绝的束度要比自然规律条件下高出1000倍到10000倍。最触目惊心的警告是:每一小时就有3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消失。是的!一个小时灭绝3个物种!  相似文献   

20.
科学工作者为了测定化学添加剂、抗坏血酸以及贮存时间对葡萄汁颜色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低浓度的CaSO_4和SnCl_2可以延长颜色的保持时间,这是通过色差计量仪(Color Difference Meter)测量的。如不在葡萄汁中加入CaSO_4和Sncl_2,在贮存3个月之后,它的颜色就迅速发生变化。葡萄在机器收割、热处理、酶处理、挤压和巴氏杀菌过程中,色泽褪变较为严重,其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