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乳剂对蚜虫传染非持久性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实验中,带毒无翅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对芜菁花叶病毒(TpMV)和马铃薯Y-病毒(PYV)的传染可被汕乳剂抑制,但不被2-硫尿嘧啶和8-杂氮鸟嘌呤抑制。除蓖麻油外,10种植物油都能阻止蚜虫传染PYV,而12种矿物油中只有2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玉米油不引起TpMV、PYV和炯花叶病毒机械接种产生的局部斑点数目的降低。在田间实验中,喷洒油和杀虫剂的混合乳剂使TpMV、PYV和黄瓜叶病毒的传播减少50%左右。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卷叶病毒的提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个应用液氮冷冻,一步提取,蔗糖垫层差速离心,Sephadex G-200柱层析以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马铃薯卷叶病毒的程序,改进后的马铃薯卷叶病毒提纯方法,使病毒产量达到1.18mg/kg酸浆组织,病毒提取物纯度比差速离心者更高,20%蔗糖垫层差速离心能够更加有效地去除宿主细胞成份,纯化病毒的OD260/280,260/240比值分别达到1.77和1.43。  相似文献   

3.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马铃薯卷叶病毒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鉴定了马铃薯和洋酸浆的茎、叶、根及马铃薯块茎中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结果表明,对提纯的PLRV可测出的最低浓度为25ng/ml,当包被抗体浓度为40μg/ml、酶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120时,可测出马铃薯茎、叶和根汁液中的PLRV,感染PLRV的洋酸浆茎、叶和根汁液的消光值,均比无病对照者高二倍以上,虽然感染PLRV的马铃薯休眠块茎维管束组织汁液的消光值高于无病毒对照,且脐部维管束组织消光值高于顶端,但测定打破休眠的感病块茎顶端维管束组织的阳性结果更为可靠和明显。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又称马铃薯潜隐病毒(Potato latent virus)或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otato mild mosaic virus),是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的模式成员,遍布于全世界马铃薯种植区.受侵染叶片呈花叶症状,田间常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导致马铃薯的毁灭性减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转化CMV CP和TMV CP基因的转基因线辣椒纯合系植株作为研究试材 ,比较了单独或混合接种CMV和TMV后 ,转化线辣椒的抗病性表达特点 ,并测定了两种病毒在植株体内的病毒含量。结果表明 :转化线辣椒不仅能抵抗CMV和TMV的单独侵染 ,而且还能抵抗CMV和TMV的复合侵染。转化线辣椒表现为系统症状延迟出现 7 15d ,显症株率和病害严重度级别大幅度降低 ,CMV和TMV在接种叶、新生叶中的病毒含量明显减低。转基因线辣椒原生质体作为研究试材接种CMV ,测定病毒含量结果表明 :CMV病毒的增殖在转基因线辣椒原生质体内受到明显抑制。在CMV接种浓度为 4 0 μg/mL ,感染原生质体 4 8h后 ,CP(- )植株原生质体内CMV是CP( )的 4 .2倍。这一结果揭示了转基因线辣椒具有抑制病毒增殖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又称马铃薯潜隐病毒(Potato latent virus)或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otato mild mosaic virus),是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的模式成员,遍布于全世界马铃薯种植区。受侵染叶片呈花叶症状,田间常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导致马铃薯的毁灭性减产。其病毒粒子为易弯曲的杆状颗粒,大小约为  相似文献   

7.
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检出类菌原体和病毒质粒(15×250~300 nm)。在病叶叶脉筛管细胞中,观察到有些类菌原体似有穿透细胞壁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为通过筛孔或破坏细胞壁还有待阐明。这种病毒可以由病树分离、浓缩和接种到草本寄主(心叶烟、普通烟和洋酸浆),并引起系统花叶症状。可从这些病株分离得病毒质粒和回接到泡桐健苗上引起发病。泡桐丛枝病可能系由类菌原体和病毒一起感染所致,丛枝黄化症状可能由前者引起,而花叶症状可能由病毒引起。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l)与传播泡桐丛枝病有关,可能为媒介昆虫。  相似文献   

8.
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检出类菌原体和病毒质粒(15×250~300 nm)。在病叶叶脉筛管细胞中,观察到有些类菌原体似有穿透细胞壁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为通过筛孔或破坏细胞壁还有待阐明。这种病毒可以由病树分离、浓缩和接种到草本寄主(心叶烟、普通烟和洋酸浆),并引起系统花叶症状。可从这些病株分离得病毒质粒和回接到泡桐健苗上引起发病。泡桐丛枝病可能系由类菌原体和病毒一起感染所致,丛枝黄化症状可能由前者引起,而花叶症状可能由病毒引起。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l)与传播泡桐丛枝病有关,可能为媒介昆虫。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典型成员,是烟草、马铃薯和辣椒等茄科作物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烟草上的 PVY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陕西、黄淮和东北烟区流行呈上升趋势,且以PVY坏死株系(PVY-N)为主,重病田发生率达40%以上,并常与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混合侵染,严重影响烟草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转化CMV-CP和TMV-CP基因的转基因线辣椒纯合系植株作为研究试材,比较了单独 或混合接种CMV和TMV后,转化线辣椒的抗病性表达特点,并测定了两种病毒在植株体内的病 毒含量.结果表明转化线辣椒不仅能抵抗CMV和TMV的单独侵染,而且还能抵抗CMV和TMV的 复合侵染.转化线辣椒表现为系统症状延迟出现7-15d,显症株率和病害严重度级别大幅度降低, CMV和TMV在接种叶、新生叶中的病毒含量明显减低.转基因线辣椒原生质体作为研究试材接 种CMV,测定病毒含量结果表明CMV病毒的增殖在转基因线辣椒原生质体内受到明显抑制. 在CMV接种浓度为40μg/mL,感染原生质体48h后,CP(-)植株原生质体内CMV是CP(+)的4.2倍 .这一结果揭示了转基因线辣椒具有抑制病毒增殖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培育成功抗卷叶病毒转基因马铃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大学张鹤龄教授主持的课题组首次用我国自己克隆的马铃薯卷叶病毒 (中国株 )外壳蛋白基因转化并培育成功抗卷叶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 ,专家鉴定认为 ,这一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马铃薯卷叶病毒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病毒 ,严重续发感染可导致减产 80 % ,每年使世界马铃薯减产约 2 0 0万吨。在内蒙古大学张鹤龄教授主持下 ,1993年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分子克隆”课题。此后 ,他们利用自己合成克隆的马铃薯卷叶病毒 (中国株 )外壳蛋白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 ,经过数年选育 ,获得了性状稳定的 5个品…  相似文献   

12.
辣椒的烟草蚀纹病毒(TEV)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辣椒病毒病在辽宁省各地发生较为普遍。为了弄清毒原种群,几年来,在我组鉴定出主要毒原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Y)的同时,又在从沈阳地区采集的21份标样中,鉴定出分离物6号,系烟草蚀纹病毒(TEV),这是在辣椒花叶病中检测出的一个新的毒原。辣椒分离物6号在以下的指示植物上,经摩擦接种后,叶面表现为:在辣椒上叶片呈黄化斑驳,心叶稍细长,有时叶肉并有微细蚀纹斑,植株略矮。在心叶烟上表现斑驳花叶,在普通烟(黄苗榆)叶上现蚀纹。在昆诺藜叶上生局部枯斑。在曼陀萝叶上生明脉和花叶。在百日草上生花叶症。在千日红和马铃薯上无症。采用其他原抗血清反证的方法,进行血清学反应测定,它对TMV、CMV、PVX、PVY的抗血清均无沉淀反应。采用辣椒6号分离物病叶,以叶浸蘸法,作电镜观察,病毒粒体为线状,长约730nm。病毒汁液体外三常规测定,其钝化温度约为55℃(10分钟);稀释限点为10~(-4);体外存活期5—6日(20℃)。因此初步认为它是侵染辣椒的烟草蚀纹病毒(TEV)。  相似文献   

13.
壳寡糖诱导烟草对TMV长距离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ELISA-DSM法和半叶枯斑法,测定了壳寡糖(50μg/mL)诱导后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植株体内TMV浓度的变化.ELISA-DSM测定显示,在接种后10 d,仅在接种叶的上位叶和新生叶片中检测到病毒,且病毒浓度仅为不诱导对照的52.7%和38.8%,在下位叶中未检测到病毒;同时,接种叶内病毒增殖严重受抑,接种后10 d,病毒浓度仅为不诱导对照的23.52%.半叶枯斑法检测获得了相同结果,以壳寡糖处理植株的不同叶位的叶片为毒源,产生的枯斑数目都大幅度低于不诱导对照.以上结果证明,壳寡糖处理后TMV的上行和下行长距离移动均明显延迟和减少,下行移动受到的影响更大.透射电镜检查发现,处理植株接种叶的下位叶片韧皮部细胞中没有病毒晶体和病毒粒子,在上位叶片筛管伴胞中仅见少量病毒粒子,两者都未发现任何诱导新生物,也未见其他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使烟草对TMV病毒侵染产生了诱导抗病性,系统侵染症状明显减弱;壳寡糖处理对病毒长距离移动的不利影响可能是接种叶片病毒增殖减少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间隔区转化的马铃薯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本室合成、克隆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 PLRV)中国分离株的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sequence, IS)双链cDNA以正、反向两种方式分别构建于转化载体pROK2中,通过致瘤农杆菌介导,以马铃薯叶圆片为转化材料,转化马铃薯栽培品种Desiree,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卡那霉素抗性分析和PCR检测目的基因,证明PLRV IS双链cDNA已经整合到转基因马铃薯的染色体基因组中.将转基因植株移栽网棚用蚜虫接种PLRV,观察症状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转基因植株中PLRV含量.结果表明,表达PLRV IS正意和反意RNA的转基因植株,接种病毒后表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PLRV平均滴度均较未转基因对照植株低.表达正意RNA的转基因植株PLRV滴度降低43%~72%,表达反意RNA的转基因植株PLRV滴度降低72%~86%,由此可见,表达PLRV IS反意RNA的转基因马铃薯对PLRV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单双三价抗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铃薯Y病毒(PVY)、X病毒(PVX)和卷叶病毒(PLRV)引起的病害是造成我国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我国的马铃薯生产。PVY和PVX或PVY和PLRV混合侵染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各病毒单独侵染。国外科学家通过在马铃薯植株体内表达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来减缓病毒病害的发生已取得相当的成功。 我们从河北省坝上地区农科所试验田中采集PLRV感病材料Burbank及87-1,参照文献提取病毒RNA并以其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PLRV澳大利亚分离物已发表的序列,设计并  相似文献   

16.
同马铃署品种“小叶子×多子白”和“米拉”分离了马铃薯卷叶病毒。用0.2M磷酸缓冲液榨汁,滤渣经液氮冷冻,捣碎,匀浆以代替加入酶制剂,在差速离心后,用Scpbadex G—200凝胶过尊和蔗塘密度梯宝离心,从蚜虫接种的马铃薯和洋酸浆的茎叶中提纯了PLRV。其紫外最大吸收在260nm,最低吸收在240 nm,0.D 260/280nm 比值为1.70。 提纯能病毒粒体在电镜下观察为等轴20面体,表面形态亚单位清晰可见。粒体平均直径为23.9 8nm。用提纯的 PLRV免疫啄鼠阳家兔,在国内首次制备出高效价特异性的PLRV抗血清。用对流免疫电泳测得抗血清最高效价为1/4096。应用适当稀释的抗血清,以对流免疫电泳的方法,可直接诊断感染卷叶病的马铃薯茎叶中的PLRV。  相似文献   

17.
一、感染病毒后对番茄茎段生根的影响 番茄(彼亚逊品种)出苗后约一个月,分别用汁液接种普通烟草花叶病毒(TMV)或油菜花叶病毒(YMV_(15))。两星期后,选出病状明显又生长较好的植株,用水淋净,各剪去根和顶,留下中段茎,稍加修剪并留下大致相等的叶面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杂交瘤技术,以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ns,PLRV)为抗原,用直接将病毒注入脾脏和随后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Dot-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筛选分泌抗马铃薯卷叶病毒抗体的阳性克隆,建立了分泌抗PL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微量玻片双扩散法测定单克隆抗体亚类为IgG_1和IgG2a,轻链为λ。注射杂交瘤细胞株A_1、A_3、C_3和D_3于小鼠腹腔,制备出含高效价单克隆抗体的腹水。用获得的四种单克隆抗体对马铃薯卷叶病毒15个分离物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病情指数调查、DAS-ELISA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铜(Cu)元素对烟草抗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Potatovirus Y-vein necrosis strain,PVYN)的室内效果及对植株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铜元素均能延迟烟株显症和叶脉出现褐色坏死时间,降低发病程度,烟株体内病毒含量也明显减少,当Cu元素浓度为0.8mg/L时,效果最显著。单独喷施Cu元素(0.8mg/L)和喷施Cu元素后再接种PVYN的处理,均能提高烟株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另外,单独喷施Cu元素处理烟株后能诱导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提高,但喷施Cu元素后接种PVYN的烟株中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在接种处理后3d内迅速上升高于对照,随后下降,在6d后虽又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仍明显低于对照。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与叶脉褐变密切相关,因此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降低可减轻植株褐变。研究表明,Cu元素具有诱导抗病性、增强烟草对PVYN侵染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放线菌素D(AMD)在离体烟叶中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增殖及其核酸(TMV-RNA)复制的影响。按每克叶片用40μgAMD处理,能抑制70%以上叶组织总RNA的合成,在此剂量下AMD对病毒增殖及其核酸复制的影响与用药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在接种病毒前5小时或于接种同时给药对病毒增殖和病毒RNA复制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抑制90%以上;而接种后8小时用药就不再表现抑制作用了;接种后24小时用药不但不表现抑制作用,相反对病毒增殖和TMV—RNA的复制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AMD对TMV增殖和对TMV-RNA复制的影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