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 年7 月和2006 年1 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33 份和55 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藏羚羊粪便中镜检到的可识别植物碎片为15 科24 种(属)植物,其食物谱构成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禾本科是藏羚羊全年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60. 5% ;莎草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是藏羚羊全年都取食的主要食物,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 、9.2% 、6.4% 、4.9% 及0.9% 。藏羚羊在冷季和暖季的食物构成有显著变化,莎草科和柽柳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7.7% 和0.8% ,而禾本科、豆科和玄参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70.4%、12.6% 和2.4%。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天峻地区藏原羚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 ~2006 年草青期和草枯期我们在青海省天峻地区随机收集了藏原羚的粪样,并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藏原羚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原羚采食共计16 科34 属43 种植物,其中草青期采食16 科33 属42种,草枯期12 科22 属30 种。豆科植物是藏原羚采食的主要类群,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其次,豆科、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等五科植物占藏原羚采食总量的90% 左右。不同物候期,藏原羚的食性变化明显,豆科、蔷薇科在草枯期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草青期,而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所占比例则显著高于草青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集高山麝活动区域内粪样和植物样本,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高山麝冬季共取食植物19科30种(属),其中蔷薇科(17.16%)、忍冬科(16.64%)、豆科(15.64%)和莎草科(10.93%)组成了高山麝冬季的主要食物;春季共取食植物20科31种(属),其中蔷薇科(27.37%)、杨柳科(13.28%)和豆科(12.84%)为主要食物;秦氏黄芪(Astragalus chingianus)为冬春季共同的主要食物,分别占冬春季食物的11.33%和11.04%;此外,高山麝也取食乔木类植物,取食量从冬季的9.53%上升至春季的18.67%;根据高山麝粪样镜检结果,计算其取食植物的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位宽度指数,分析高山麝食物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3种指数冬季均高于春季。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野化牦牛冬春季食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11-12月和2009年4-5月对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冬季和春季食性进行了分析,在其分布的哈拉乌沟收集冬季粪样500 g,春季粪样498 g,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贺兰山牦牛取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结果表明,冬季牦牛取食11科20种(属)植物,主要取食禾本科(59.10%)和菊科(26.05%)植物,其中针茅(35.86%)、冷蒿(23.96%)、冰草(8.28%)、莎草(7.60%)、虎尾草(6.81%)、芦苇(6.58%)构成了冬季食物总量的89.09%,为冬季主要食物。春季取食植物11科21种(属)植物,主要取食禾本科(52.76%)和莎草科(18.80%)植物,其中针茅(22.72%)、莎草(18.80%)、冰草(13.23%)、狗尾草(9.93%)、唐松草(6.46%)、冷蒿(6.31%)占春季食物总量的77.45%,为春季主要食物。此外,冬春季均取食一定量的毛茛科和豆科植物。冬春季针茅都是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大宗食物。冬季食物生态位宽度低于春季,而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春季。  相似文献   

5.
山东昆嵛山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昆嵛山地处胶东半岛,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植物132科,571属,1058种。地理成分复杂,区系类型多样,现有571个属可分为15个分布型及12个变型。区系组成的大科及主要科共16科,即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莎草科,百合科,十字花科,蓼科等,共有植物285属,612种,占昆嵛山种子植物总属数的51.82%,总种数的59.94%,它们构成了昆嵛山植物区系的基本框架。Raunkiaer生活型组成依次为高位芽植物(34.40%)> 地面芽植物(27.13%)> 一年生植物(19.66%)> 隐芽植物(9.64%)> 地上芽植物(9.17%)。本文在主要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区系植物具有以下4个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温带成分优势明显,热带成分比例较大(2)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显示出多方植物交汇的特点(3)区系成分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单种属成分较多,区系的特有程度较低(4)珍稀濒危种类丰富,在科的层次上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6.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是广泛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植被群落中的27个高原鼠兔粪样品并开展花粉和真菌孢子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粪样品中花粉组合以蒿属、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蔷薇科和龙胆科等为主,通过与研究区表土花粉组合对比发现,高原鼠兔的主要食物类型为禾本科和豆科植物,蒿属、莎草科、紫菀属、蔷薇科、蒲公英属和龙胆科等植物也是其少量采食的植物类型。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植被群落中高原鼠兔粪花粉组合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植物群落组成对高原鼠兔食物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高原鼠兔粪便真菌孢子组合中荚孢腔菌属占显著优势,是监测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潜在指示性属种。此外,粪壳菌属、条黑粉菌属、毛壳菌属、格孢腔菌属、Fungi type-1和Fungi type-10也是重要的粪生真菌孢子类型。鼠兔粪样品真菌孢子组合中球囊霉属百分含量较低,指示高原鼠兔对植物根系啃食程度较低。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高原鼠兔采食习性,以及对区域植...  相似文献   

7.
神农架川金丝猴冬春季节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样方调查法和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研究了冬季和春季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的食性。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冬季取食的植物有7科9属15种,以蔷薇科、松萝科、松科和木樨科为主,春季取食的植物有25科37属48种,以蔷薇科、松萝科、四照花科、卫矛科、樟科、桦木科和木樨科为主;春季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相对高度、相对频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生物量、相对丰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冬季食物组成与相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高度和相对丰富度呈正相关,与相对频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差异均不显著;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中,松萝类植物所占比例冬季(16.51%)明显高于春季(5.69%),说明这类植物只是冬季食物较缺乏时的一种补救,并非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8.
罗东  李叶  时磊 《动物学杂志》2018,53(3):321-328
本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调查了天山中部地区北山羊(Capra sibirica)的食物组成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北山羊的粪便显微装片中共鉴定出14科37种(属)植物。禾本科为北山羊主要食物,夏季和冬季分别占食谱的54.30%和59.34%。莎草科、豆科、蔷薇科以及菊科也是北山羊较为重要的食物。其中高山早熟禾(Poa alpina)、嵩草属(Kobresia spp.)和针茅属(Stipa spp.)物种均为夏季和冬季采食较多的植物。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北山羊的食物组成在夏季和冬季间有明显变化,蔷薇科和菊科在冬季食谱中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夏季(蔷薇科,Pearson χ~2=13.737,df=1,P0.01;菊科,Pearson χ~2=4.784,df=1,P0.05),而对禾本科的采食比例冬季显著高于夏季(禾本科,Pearson χ~2=4.319,df=1,P0.05)。种属水平上北山羊夏季与冬季的采食食物种类的比例具有极显著差异(Pearson χ~2=89.495,df=36,P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中部地区的北山羊属于泛食性物种,且食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9.
西北干旱荒漠区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有种子植物82科、484属、1704种,优势现象明显,优势科11个,它们是菊科、豆科、禾本科、藜科,十字花科、蓼科,莎草科、毛莨科、蔷薇科、唇形科和百合科;表征科8个,它们是香蒲科,麻黄科,柽柳科、蒺藜科,胡颓子科、藜科、眼子菜科和蓼科。地理成分多样,其中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共37科,占总科数的45.12%,其次为温带成分(包括热带至温带,亚热带至温带,温带,温带至寒带),共有31科,占总科数的37.80%,热带成分,热带致亚热带成分较少,共14科,占总科数的17.07%。这些反映出植物的分布与本地区气候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中天山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高  海鹰  曾雅娟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2):2532-2538
基于野外调查,采集植物标本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构建中天山野生种子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天山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81科453属1 567种;(2)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唇形科、毛茛科等17科,表征科有石竹科、莎草科、百合科、茜草科、龙胆科、禾本科、蓼科等7科;(3)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其中科级水平上,温带分布型所属科共有36科,占到总科数(不含世界广布科)的76.60%.属级水平上,温带性质分布型的属有377属,占总属数的94.96%.同时该地区植物物种与地中海、中亚、西亚交流相对较多,与东亚交流很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