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风雨对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发展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给我国的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经过2006~2008年的系统观测结果表明,风雨气象因素对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是突出的关键制约因子.一次6~7级大风(平均风速10 m/s左右)可以显著压制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趋势,其种群数量下降65%;在小麦灌浆期的一次强风天气(极大风速达到18.8 m/s),使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直至小麦成熟期未能恢复其种群密度.一次持续10 h的降雨(日降雨量32.2 mm)导致麦长管蚜种群数量骤降80%,并需要7d才恢复到雨前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2.
董洁  刘英杰  王光  刘勇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7):1940-1944
研究了小麦-油菜间作和田间施用水杨酸甲酯(MeSA)下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小麦-油菜间作和施用MeSA使麦长管蚜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间作和施用MeSA均能降低麦长管蚜的聚集程度,并使之趋于均匀分布,二者同时作用效果更显著.小麦不同生育期天敌种群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与麦长管蚜种群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确立麦长管蚜及其天敌的田间调查抽样方法和预测预报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种抗性对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高崇省 《昆虫知识》1994,31(4):201-205
本研究采用室内、外结合的方法,分苗期和拔节期,对大田抗蚜性鉴定中表现不同的10个小麦品种的抗性对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品种抗性对麦长管蚜的存活率、发育进度、繁殖力有一致的抑制作用;品种间抗蚜性存在显著差异。同时通过组建不同品种上麦长管蚜繁殖特征生命表,从量的角度揭示了小麦品种抗性与麦长管蚜种群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UV-B胁迫小麦上麦长管蚜的生命表参数和取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UV-B胁迫小麦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种群生命表参数和取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定年龄生命表方法和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 研究了不同强度UV-B胁迫处理小麦对麦长管蚜生命表参数和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生命表结果表明, 取食高强度(0.75 mW/cm2) UV-B辐射小麦后, 麦长管蚜种群内禀增长率rm、 净增殖率R0、 繁殖力F下降, 平均世代周期T缩短, 且差异显著(P<0.05); 取食低强度(0.2 mW/cm2)UV-B辐射小麦后, 麦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参数与对照组(正常光照处理小麦饲喂的蚜虫种群)无显著差异(P>0.05)。刺探电位图谱结果显示, 高强度UV-B处理组np波(即非取食)数量显著增加, pd波(刺探波)首次出现的时间延迟, 表明紫外处理小麦干扰了蚜虫的在叶表面的正常刺探活动, 延长了搜索和刺探时间; C波持续时间显著延长, 反映取食难度加大, 有效取食时间缩短, 从而影响种群生命表参数; 而低强度UV-B处理组小麦对蚜虫取食行为影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但pd波首次出现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高强度UV-B胁迫小麦会严重影响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 繁殖与取食行为。  相似文献   

5.
小麦互益素对麦长管蚜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在田间使用小麦互益素--水杨酸甲酯和6-甲基-5-庚烯-2-酮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异色瓢虫和燕麦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互益素虽然没有明显改变麦长管蚜的田间种群变动趋势,但显著降低了麦长管蚜的种群数量.使用小麦互益素能够恶化麦长管蚜的生存环境,使有翅蚜数量明显增加.尽管小麦互益素使天敌物种丰富度有所下降,天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下降,但燕麦蚜茧蜂、异色瓢虫等优势天敌的种群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因此,田间使用小麦互益素对控制麦长管蚜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麦抗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长管蚜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选育和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麦长管蚜的理想方法。本文就我国小麦抗麦长管蚜种质资源筛选、抗性机制和小麦品种对麦蚜种群动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今后应加强小麦抗麦长管蚜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我国麦区常发性的一种害虫,其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强,适应机制多样,每年都对我国的小麦产量造成重大损失。【方法】为选育优良抗性品种小麦,比较不同品种小麦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本实验在室内选取了5种抗蚜性未知的不同小麦品种,观察并统计麦长管蚜在不同品种小麦上的发育历期及成蚜体重和繁殖力。【结果】不同品种小麦对麦长管蚜若蚜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同,其中,用绵阳31号饲养的麦长管蚜若蚜平均发育历期最长为180.86 h,用棉农4号饲养的若蚜平均发育历期最短172.92h,且差异显著。川麦55号上的麦长管蚜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最高为20.93 d,棉麦1403上的麦长管蚜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最低为15.57 d,差异显著。棉农4号上的麦长管蚜成蚜平均体重最大为0.70 mg,荣麦4号上的成蚜平均体重最小为0.50 mg,其余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川麦55号上的麦长管蚜的平均产蚜量最高为23.1只,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而其余4个品种小麦上的麦长管蚜繁殖力差异不显著。【结论】麦长管蚜取食棉农4号后缩短了其若蚜的发育历期,其种群增长速率可能加快从而加重对小麦的危害;而取食绵阳31号的若蚜发育历期延长,种群增长延缓,为害减弱。就繁殖力和成虫发育历期来说,麦长管蚜在川麦55的适合度更高,为害更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高压静电场胁迫小麦种子对其叶片以及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产生的影响。测定了小麦苗期叶片及麦长管蚜体内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并采用盆栽种群实验研究了麦长管蚜的种群动态。实验结果表明:(1)在未被麦长管蚜取食的小麦叶片中,SOD和POD活性最大值均出现于4 k V/cm处理组,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CAT活性在未被取食的叶片中无显著差异(P0.05);而被取食过的叶片中,4 k V/cm处理组的SOD和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AT活性结果显示4 k V/cm和6 k V/cm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静电场处理组中麦长管蚜的S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种群动态和逻辑斯蒂模型参数显示4 k V/cm处理组的小麦环境容纳量(K)最小。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对影响麦长管蚜的介质(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进一步明确了高压静电场对动植物的影响,说明了4 k V/cm是影响小麦和麦长管蚜的关键强度,为高压静电生态控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广雨  高瑞  赫娟  曹祝  胡祖庆  胡想顺  赵惠燕 《生态学报》2016,36(13):3987-3994
为了探究高压静电场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de的影响。采用特定年龄生命表的方法,设置2、4、6 k V/cm辐射强度处理小麦种子和出生24h内的1龄若蚜。统计连续20代电场胁迫后麦长管蚜生命表种群参数、繁殖参数以及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高压静电场处理后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r)在2 k V/cm和4 k V/cm强度时受影响显著(P0.05),但两者表现的世代不同,2 k V/cm和4 k V/cm的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第20代和第10代。(2)麦长管蚜的净增值率(R0)、平均世代周期(T)、繁殖力(F)、成虫寿命和产仔天数等参数均呈现前期受高压静电场影响各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世代的增加高压静电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麦长管蚜的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曲线受世代和高压静电场强度的影响显著。研究结论: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世代和高压静电场强度的双重影响,且两者具有交互效应。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模拟自然条件下(同时对植物和昆虫进行高压静电场辐射处理)高压静电场对麦长管蚜的影响,为蚜虫生态遗传进化和生态控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喷雾法,研究了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抗蚜威、阿维菌素和吡虫啉5种类型农药的3种剂量在不同施药时期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的防治效果、防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和籽粒中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各种药剂,第1次施药药后1d对麦长管蚜与禾谷缢管蚜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药后3d防效分别在90%和84%以上,药后5d防效分别在95%和92%以上;不同种类或不同剂量处理的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2次施药后1~5d对麦长管蚜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与对照比较,施药1次小麦千粒重增加率为2.02%~11.93%;施药2次,千粒重增加率为8.01%~15.87%。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种类不同剂量浓度下在冬小麦扬花末期喷施1次农药和间隔5d的灌浆中期第2次农药,以及春小麦田相似农药处理,其籽粒中农药残留均有一定程度的检出,但均未超出限定标准;而在小麦乳熟期(与第1次施药间隔10d,距离成熟收获15d)喷施第2次农药,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已经达到或超出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不同品种上麦蚜及其天敌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 (系 )的抗性对麦蚜种群数量影响很大 ,百株蚜量随着小麦品种抗性增强而下降。而同一小麦品种对不同种蚜虫的抗性存在质的差异 ,铭贤 1 69品种 ,蚜高峰期百株蚜量麦长管蚜 63 0头 ,禾谷缢管蚜只有 1 1 5头 ,两者相差 5 5倍。另一方面 ,小麦品种抗性对麦田天敌的种群数量影响不大 ,而对天敌的发生期有些影响。因此 ,小麦品种抗性、天敌对麦蚜的自然控制能力 ,可把小麦中后期的蚜虫虫口密度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12.
麦长管蚜是我国冬小麦产区的重要害虫.试验探索了不同间作方式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麦-油(油菜)间作田和麦-蒜(大蒜)间作田中麦长管蚜无翅蚜的种群密度多显著低于单作田;麦-油间作田中有较高的瓢虫种群密度和瓢蚜比;5月2日前,麦-油间作田中蚜茧蜂的种群密度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5月5日后,麦-油间作田的僵蚜率和蜂/蚜比也显著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麦-蒜间作田有翅蚜的种群数量较高,但瓢虫和蚜茧蜂的种群数量无明显变化.麦-油间作和麦-蒜间作均能对麦田中麦长管蚜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影响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主导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体色变化生态主导因素,田间红色麦长管蚜种群对不同抗蚜性寄主的反应和自然条件下,不同体色麦长管蚜的生殖力以及后代种群体色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麦长管蚜种群中红体色蚜虫所占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8,29,30,31℃时,红体色蚜虫所占比例分别为6.66%,38.30%,70.60%和65.24%。麦长管蚜体色变化过程中,温度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与光周期和寄主营养的关系甚微。红体色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的品种上其种群消长情况存在差异。田间红绿体色麦长管蚜经2代观测,平均蚜量比值分别为9.96和15.85,生殖力差异不显著。在小麦抽穗期到乳熟期红体色麦长管蚜个体比例随着田间条件的改变逐代升高(分别由第1代的17.55%和14.70%增至第2代的29.80%和42.2%)。  相似文献   

14.
植物篱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坡地种植蓑草、苜蓿、香根草和紫穗槐等植物篱的方法,研究了其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20°坡度试验区,紫穗槐植物篱显著抑制了麦蚜种群的发生,且麦田拟寄生物的密度等于或显著低于香根草区.在12°坡度试验区,苜蓿和蓑草推迟了麦蚜种群发生的高峰期,蓑草作为植物篱可以显著抑制麦蚜种群数量;苜蓿区麦田拟寄生物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瓢虫种群密度等于或显著高于蓑草区.蓑草挥发物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均有驱避作用,而显著引诱猫蛛科1种蜘蛛;苜蓿挥发物对麦长管蚜具有引诱作用;苜蓿和蓑草挥发物对瓢虫的行为反应均无明显影响.紫穗槐和蓑草作为坡地植物篱,不仅能防护水土流失,而且有助于调控害虫及其天敌种群.  相似文献   

15.
不同营养层次挥发物对燕麦蚜茧蜂寄主搜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Y”型管嗅觉计及风洞测定试验明,小麦植株,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对燕麦蚜蜂(Aphidius avenae)雌蜂的吸引作用较小,而有蚜植株及蚜害植株对其吸引作用较大,并以麦长管蚜有蚜植株的吸引作用最强,尽管该蜂对禾谷缢管蚜的寄生率极你,工作量 由其危害诱导产生的挥发性信息化僵物对该蜂仍具有较强的吸引作用,GC-MS鉴定结果表明,麦蚜取食诱导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主要是2-莰烯,6-甲基-5-已烯-2-酮,顺-3-已酰酸酯有水杨酸甲酯,其中6-甲基-5-已烯-2-酮和6-甲基-5-已烯-2-醇对燕麦蚜划蜂的吸引作用最强,水杨酸酯无明显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种肥力条件下的“8455”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消长关系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钾量、含水量是影响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胱氨酸是影响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两种肥力条件下的“8455”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消长关系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钾量、含水量是影响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胱氨酸是影响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