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爱原  郭玉清  李世颖  林茂  王春光 《生态学报》2012,32(24):7635-7643
以汤森路透科技集团的WEB OF KNOWLEDGE信息平台提供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到从1997年至2009年期间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文献219773篇,其中11182篇来自于中国学者。利用NoteExpress软件,对这13a间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发表的国家分布、年度分布、研究机构、引用情况、期刊分布和学科分类等做的分析与比较表明:1)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论文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中国13年间每年发文量占当年全球生物多样性论文总量的百分率逐年增加;2)从论文总被引频次、篇均引用次数和h-index三项论文影响力特征参数分析,中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3)从学科分类来看,与国际相比,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进化生物学和海洋与淡水生物学领域研究略显不足,昆虫学和真菌学研究领域活跃。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是城市生态学与风景园林学的重要议题。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近二十几年(1999—2020)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将检索并剔除重复后的770篇文献导入Citespace 5.7.R2中。进一步分析了其时间与期刊分布,学科与研究方向分布,及国家与机构合作分布等基本特征;进行了外文文献中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文献共被引分析与共现知识图谱分析;并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了其研究热点;突现词突发性探测算法分析了其研究前沿,包括四大方向:城市化对生物同质与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城市绿地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与参与性。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与我国城市生物多样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美林 《生物多样性》2012,20(5):639-640
《生物多样性》从1993年创刊到现在已经20周年了。它是我国生物学研究领域最综合的期刊,涉及的研究类群包含了整个生物界,研究层次从基因、居群(群体)、物种、群落、生态系统到景观。随着学科的发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已从最初的物种及植被保护,发展成为一门有完整学术思想体系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严陶韬  薛建辉 《生态学报》2021,41(19):7879-789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发表了众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2009-201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WOS(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论文的数量及被引情况、载文期刊分布等进行统计;并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分析论文的作者合作、合作机构、国家(地区)合作和研究热点等。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共发表论文17035篇,其中CNKI收录文献13365篇,WOS收录文献3670篇;年度发文总量以及WOS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NKI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于2009年发表在《生物多样性》上的"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WOS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于2011年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TRY-a global database of plant traits";朴世龙教授、骆亦其教授和唐志尧教授等是基于WOS文献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王得祥教授、马克平研究员和张文辉教授等基于CNKI文献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主要作者;WOS文献与CNKI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均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相关科研院所;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或地区共有106个,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生态学报》和Global Change Biology分别是该领域中文和外文文献的重要期刊载体;基于WOS文献的研究热点为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以及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的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基于CNKI文献的研究热点为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研究。上述研究结果从收录论文的角度,定量、客观、科学地描述了2009-201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状况及研究热点,以期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并为相关领域学者凝练研究动向和科学问题等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许玥  臧润国 《生物多样性》2022,30(10):22505-11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都分布范围狭窄、个体数量稀少且自然更新困难, 面临随时灭绝的风险, 迫切需要拯救性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了保护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已成为当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热点方向。我国于2010年正式启动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 并开展了大量的保护研究和实践。以“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和“plant”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进行了主题检索, 以“极小种群”和“植物”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进行了主题检索, 对获取的的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进行了梳理。本文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群、群落及生境调查与监测、适应性、遗传多样性、繁殖生物学、濒危机制、动态模型6个方面对近年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在此基础上, 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野外回归、人工繁育、标准化体系5个方面回顾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实践及取得的进展。基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我们建议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未来保护工作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保护名录, 加强种群结构的观测和预测、小种群形成和恢复机制的针对性研究以及特定物种的长期系统性研究, 同时促进这一概念在国际上的推广。希望本文能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数据库中,以“动物行为”、“animal behavior”、“ethology”作为检索词,检索了中国学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并对中国动物行为学领域发文的年代、期刊、研究单位、作者、被引频次、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研究对象和领域等内容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动物行为学研究起步较晚,近三十多年来相关动物行为学文献在波动中增长,并在近几年有从中文向英文转移的趋势;平均每篇文献被引2.81次;作者和研究单位虽然分散,但已经形成了专门从事动物行为研究的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群;国内外均存在动物行为学文献的主要期刊分布区,但国内迫切需要一种动物行为学的专业期刊;动物行为研究的基金来源广泛,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重要地位;有国外作者参与的英文文献比例远大于中文文献,主要合作国家是美国;中国动物行为研究对象主要为哺乳动物,鸟类是中文文献第二位研究对象而昆虫是英文文献的第二位研究对象;繁殖行为是中国动物行为主要研究领域,中文文献在行为观察记录和行为谱、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方面的比例远远大于英文文献。总体上看,中国动物行为学文献发展符合科学文献逻辑增长曲线;整体研究水平偏低,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中国动物行为学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保护生物学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现代社会中的重大环境热点问题研究推动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学科融合使得保护生物学正在发展成为保护科学(Conservation Science)。保护生物学需要广泛参与, 然而, 根据Google Search Volume,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兴趣不高。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部分在发展中国家, 研究发现主要保护生物学项目或最活跃的研究工作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然而科技投入不足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学论文的产出。到目前为止, 中国作者(含在华工作的外国作者)在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保护生物学主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少, 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占全球的比例不相称。保护生物学研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1)保护生物学研究因过分强调价值与实用而受到了批评; (2)保护生物学缺少机理探讨、缺少实验、缺少对比研究,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保护生物学是一门涉及空间尺度的学科, 不同局部、不同空间尺度的保护生物学问题往往缺乏可比性; (4)许多保护生物学数据没有正式发表, 这些“灰色文献”限制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5)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制定和实施为保护生物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1)明确保护生物学的价值取向; (2)建立保护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3)重视和探讨保护生物学的空间尺度问题; (4)充分收集利用“灰色”数据和文献, 建立与发表在同行评议科学刊物上的文献库相对应的初级生物多样性网络数据库, 促进保护生物学的荟萃分析和大研究; (5)积极围绕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国际法开展相关研究。保护生物学这一门大科学的完善离不开各国保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 部分中国学术期刊用英文发稿, 是中国保护生物学工作者研究汇入世界主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超低温保存在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安全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中文期刊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我国近年超低温保存现状, 着重分析文献的所属学科、各年度发表论文数、基金类别、论文作者、论文机构单位、下载和引用情况、发表期刊名称等数据。结果表明, 2006-2014 年间国内各类期刊发表超低温保存相关的学术论文超过200篇; 超低温保存研究分布于众多学科中, 其中以园艺学科为甚, 其次为农作物、水产和渔业等学科。相关论文的资助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等。开展相关研究的主要单位为各地高校及研究所, 如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等。相关研究报道有较高的下载次数(981 次)和引用次数(43次); 报道相关内容较多的期刊包括植物生理学通讯、安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 等。结果可以大致反映出我国超低温保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为相关领域工作的科研者、管理者和情报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与林木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大保 《生物多样性》1994,2(3):157-161
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林木育种中必须予以重视。传统的林木育种主要考虑遗传增益。长期育种则以维持育种群体的变异性为主要目的。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天然森林群体是长期育种的基础。长期育种研究应以物种生物学、群体遗传学和居群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森林群体的性质及群体的动态变化规律。传统林木育种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林木育种学的教学内容等都应予以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从全国尺度上对我国保护植物的区系成分组成以及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计2 177种,隶属于130个科、484个属;2)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既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起源古老,同时也有明显的温带过渡性,且特有成分丰富;3)水平地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台湾,其中云南、四川、广西、西藏、贵州、台湾为保护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4)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主要集中于800~1 600 m的低山和中山的海拔范围内,海拔梯度呈现单峰规律.本研究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的确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