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元宝山有完整的亚热带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丰富的植物资源。对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区有珍稀野生花卉有71科131属170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7属20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55科112属148种。根据本区珍稀野生花卉的现状与特点,选出25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野生花卉,提出园林配置方式,并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花卉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内有52科68属88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1属13种;被子植物41科57属75种,并对其基本组成、多样性等进行分析。根据本区珍稀野生花卉的现状与特点,划分出生活类型,提出园林配置方式,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山区野生花卉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北京山区的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分析了北京山区开发野生花卉的前景 ,指出北京山区在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中应重点加强五个方面 (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确定野生花卉的发展方向、保护性的开发利用野生花卉、加强野生花卉的生化毒性研究、加强野生花卉的育种 )工作 ,使之成为北京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云南丽江的野生花卉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云南丽江的野生花卉资源的特点,简要介绍了丽江分布的一些著名的野生花卉,分析了丽江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的现状、前景,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别山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河南大别山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木兰围场的野生花卉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木兰围场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本文介绍了木兰围场野生花卉的特点、开发潜力及保护,从经济角度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方面出发,对木兰围场野生花卉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鄂西南湘鄂边界山区,野生花卉资源丰富,有"三峡绿宝石"之美誉.笔者分析了保护区的野生花卉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重点介绍了各类花卉的生物特性和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滇西北野生观赏花卉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野外调查结果和有关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和比较的方法,对滇西北地区野生花卉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北野生花卉有83科324属2206种。其中草本花卉1,163种,木本花卉。743种,滇西北特有野生花卉751种,珍稀濒危花卉35种。本文对滇西北地区野生花卉植物的种类、分布、观赏类型、花色、花期、受威胁状况以及特有现象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发现滇西北地区花卉植物的丰富度依次为丽江、中甸、贡山、德钦、维西、鹤庆、福贡、洱源、大理、兰坪。从垂直分布上看,海拔2400~3000m以及海拔3500m以上的地段花卉植物较为丰富,且特有和珍稀濒危野生花卉植物也较多地集中在这两个地段。按花色紫蓝、橙黄、红、白四大类型分类,则以紫蓝花种类最为丰富(约400种)、橙黄花次之(约230种)、红花较少(约170种)、白花最少(约140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邯郸西部山区野生花卉资源的实地踏查,共统计记录了夏秋季开花的野生花卉40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于冀南及周边地区园林中试种推广的野生花卉17种,并根据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岛农业大学野生花卉资源利用与创新团队是一个以野生花卉资源利用与创新为基本目的的研发集体,同时也是一个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该团体以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进行基础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研究,采用多种方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建立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记录57种保护植物,隶属于38科45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2种,国家Ⅱ级保护6种,省级保护49种)。分析结果得出,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全省的分布不集中,零散分布于全省61个县区境内,且绝大多数物种的分布范围很狭窄。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具有复杂多样、起源古老、孑遗植物和单种属多等特点,科、属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占优势,同时也有较明显的热带性质,过渡性特征比较明显,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保护价值。本研究旨在对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区系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从而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有效地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百花山景区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具有很大的园林应用潜能。通过对野生资源进行引种驯化栽培,培育出观赏价值高和适应性强的花卉新品种,从而达到丰富园林植物资源,更好地为城市园林建设服务的目标,这将成为人们未来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北京百花山景区野生花卉资源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报道了多种具有较高观赏水平和引种驯化潜力的野生花卉,并阐述了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提出了多种将我国野生花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牯岭凤仙花(Impatiens davidi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观赏花卉, 野生种群较小, 同时依赖特殊的传粉者三条熊蜂(Bombus trifasciatus)授粉, 为特化传粉植物, 传粉资源为限制其种群扩散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基于63条牯岭凤仙花分布数据、54条三条熊蜂分布数据、19个环境气候因子, 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预测当前及未来(2050s、2070s) 3种气候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RCP2.6、RCP4.5、RCP8.5下牯岭凤仙花和三条熊蜂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 影响牯岭凤仙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暖季度降水量。当前气候条件下, 牯岭凤仙花与三条熊蜂具有较高的地理分布重合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合度, 共同分布区域占比高达99.09%, 较大程度上保证了牯岭凤仙花的传粉资源; 在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 牯岭凤仙花分布区域向东北、华北扩张, 适生面积增加6.60-22.19万km2; 三条熊蜂适生区整体略微北移, 适生面积增加4.48-15.50万km2; 两者共同分布区域占牯岭凤仙花适生区域比例降低1.40%-9.00%, 表明未来牯岭凤仙花适生区可能受到气候变化和传粉资源缺失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区野生草本观赏花卉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繇 《广西植物》2004,24(6):515-523
长白山区野生草本花卉有 98科 31 5属 60 1种 73变种。其中宿根花卉 40 8种 ,球根花卉 82种 ,一、二年生花卉 68种 ,草质藤本花卉 43种 ,珍稀濒危花卉 43种。长白山区草本花卉的丰富度依次为安图、抚松、长白、临江、和龙、敦化、汪清、珲春、通化、集安等 ,海拔 45 0m以下和 45 0~1 0 0 0m的地段花卉植物较为丰富 ,珍稀花卉主要集中在海拔 2 0 0 0~ 2 30 0m和 1 80 0~ 2 0 0 0m两个地段。按花色分类 ,则以橙黄花种类最为丰富 ( 1 2 2种 )、紫蓝色花次之 ( 1 1 7种 )、白花较少 ( 97种 )、红花最少 ( 95种 )。  相似文献   

15.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百花山野生花分资源丰富,有华北“天然植物园”之称。分析了百花山的植被状况,野生花卉的特点及园林应用,重点介绍了浅裂剪秋罗、金莲花、瞿麦、高乌头、翠雀、华北楼斗莱等20种观赏价值高的野生花卉资源特征、分布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井介绍了4种野生花卉的繁育技术。以期引起园林工作者对野生花卉的重视,用野生花丰富园林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Flower Visitors in a Natural Populat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Arabidopsis thaliana is commonly regarded as a self-pollinated plant species. One of the many surprises in population genetic studies of the species was the observation of distinct traces of recombination in the DNA sequences that may be the result of rare outcrossing events. We studied flower visitors in a natural population of the species. Solitary bees, diptera and thrips are among the most frequently observed insects among the surprising diversity of insects visiting flowers of A. thaliana. Assuming that every visit equals an outcrossing event, the outcrossing rate was estimated to be 0.84 %. This value falls between estimations of outcrossing rates from molecular data and those of artificial systems. Despite the rather low rate of flower visitation, A. thaliana can no longer be regarded as a completely self-pollinated plant species in the wild. This observation may explain recombination events observed in molecular analyses. Possible pollen transfer between populations due to the mobility of the observed ins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