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钾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醋酸乙烯(PVAc)。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与水用量比、转化率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其结构用IR表征,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支化度用GPC测定。结果表明,醋酸乙烯最终转化率为90%~95%,PVAc的平均聚合度为8 000~15 0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2.12~2.24,支化度为2.10~2.80。  相似文献   

2.
丁伟  孙颖  吕崇福  景慧  于涛  曲广淼 《应用化学》2011,28(10):1148-1154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2,2-二溴甲基-1,3-二溴丙烷(PEBr4),并以此为四官能度引发剂,Cu0粉/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6-TREN)为催化体系,在离子液体中实现了丙烯酰胺(AM)的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得到了窄分子量分布的星形聚丙烯酰胺(PAM),Mw/Mn约为1.26(MGPCn=14.1×103,转化率为43.4%)。 采用1H NMR对PAM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并采用GPC测定了PAM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考察了水、单体/催化剂(引发剂)配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少量水的加入能够加快聚合反应,使链增长速率常数由kappp=0.042 4 h-1增加至kappp=0.148 6 h-1;催化剂、引发剂用量越大,AM的SET-LRP的聚合反应速率越快,聚合反应的可控性越好,Mn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及引发剂用量的减小而增大,且与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凝胶模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丙烯酰胺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溶液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证实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反应活性明显大于丙烯酰胺的反应活性。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单体的竞聚率分别为r_(AM)=0.117,,r_(Bis)=5.756;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聚合反应中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共聚反应速率方程中,氧化剂的方次为0.66,还原剂浓度的方次为0.55,并求出共聚反应表现活化能为37.1KJ/mol。  相似文献   

4.
陈培珍  刘瑞来  饶瑞晔 《应用化学》2016,33(12):1389-1395
将具有温度响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到电纺纤维素纳米纤维膜上,制备温度响应型纤维素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g-Cell)纳米纤维水凝胶。 研究接枝单体(N)与纤维素(c)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引发剂浓度对产物接枝率、溶胀性和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为m(N):m(c)=15:1、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3 h、引发剂浓度为10 mmol/L,得到PNIPAm-g-Cell接枝率和溶胀率分别为35%和31%。 与PNIPAm相比,PNIPAm-g-Cell水凝胶的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显著升高,说明亲水性纤维素的引入改变了体系的亲疏水平衡。 去溶胀动力学测试表明,0.5 min内接枝率为25%和35%的水凝胶保水率分别降低至93%和61%。 说明接枝率越高PNIPAm-g-Cell水凝胶对温度的响应速度越快,对温度越敏感。  相似文献   

5.
N-(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酰胺-过硫酸钾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潘松汉,唐康泰,王贞,王真智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N-(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动力学、氧化还原体系、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为了制备高质量...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可聚合芳香叔胺-3-甲基丙烯酰胺基-9-乙基咔唑,并与过硫酸钾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测定了聚合反应动力学,得到了超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7.
丁伟  刘康  栾和鑫  于涛  曲广淼 《应用化学》2013,30(6):648-654
以咪唑、丙烯腈和溴辛烷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阳离子型可聚合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单体:氯化-1-正辛基-3-(4-丙烯酸丁酯基)咪唑(PMOIH8)。 以2-氯丙酰胺为引发剂,Cu0粉/三-(2-二甲氨基乙基)-Me-6-TREN为催化体系,采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对丙烯酰胺(AM)、PMOIH8进行了二元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共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酯P(AM/PMOIH)。 FT-IR、MS和1H NMR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为目标产物,采用GPC测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03~14×103,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在1.21~1.75之间。 考察了催化剂、引发剂等因素对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降低催化剂用量,聚合反应速率变慢,链增长速率常数kappp由0.0168 min-1降低至0.0065 min-1,Mw/Mn由1.25~1.71增加至1.32~1.75,引发效率Ieff=90.24%;增加引发剂用量,Mw/Mn由1.25~1.71减小至1.21~1.68,kappp由0.0168 min-1增加至0.0201 min-1,Ieff增加至93.17%。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 3_丙烯酰胺基_9_乙基咔唑 (AAECZ) /氯化二苯基碘钅翁盐 (DPIOC)组成的光敏引发体系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光聚合 ,并研究了各因素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得到了聚合动力学方程 ;讨论了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9.
毕可臻  张跃军 《应用化学》2011,28(12):1354-1359
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以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在水溶液中的共聚反应动力学,测定了相应的聚合表观活化能、聚合速率方程和单体竞聚率。 结果表明,当AM与DMDAAC摩尔比分别为5∶5、6∶4和7∶3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Ea1=90.61 kJ/mol、Ea2=88.88 kJ/mol和Ea3=85.15 kJ/mol;聚合反应温度为45 ℃下,聚合速率方程分别为Rp1=kc(M)2.84c(IO)0.51·c(IR)0.61,Rp2=kc(M)2.77c(IO)0.51c(IR)0.59和Rp3=kc(M)2.73c(IO)0.50c(IR)0.56;2种单体的竞聚率分别为rAM=6.11,rDMDAAC=0.14。 上述实验结果可从动力学角度为不同阳离子度共聚物Poly(DMDAAC-co-AM)(PDA)聚合反应速率差别及产物特征黏度值差异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ATRP法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α 溴代丙酸乙酯 (EPN 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 (CuCl)和联二吡啶 (bpy)组成的混合体系为催化剂 ,引发苯乙烯聚合 ,得到了端基为卤原子的单分散聚苯乙烯 (PS X)预聚体 .以此PS X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N ,N ,N′ ,N″ ,N″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 (PMDETA) bpy的混合体系为催化剂 ,引发N ,N 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聚合 ,得到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苯乙烯 b 聚N ,N 二甲基丙烯酰胺 (PS b PDMA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考察了大分子引发剂的分子质量、聚合介质及配位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 .并用GPC、IR、1 H NMR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该聚合反应体系符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  相似文献   

11.
张凯  黄春保  沈慧芳  陈焕钦 《应用化学》2010,27(10):1144-1148
采用乳液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氯丁胶乳上,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接枝产物的生成。 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表观聚合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0 ℃,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 四乙烯五胺(t-BHP/TEPA)用量为氯丁胶乳干重的0.5%,单体/聚合物质量比m(M)∶m(P)=3∶5,乳化剂十二烷基连苯醚二磺酸钠(DSB)用量为单体总质量1%时,单体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99.1%和54.9%。 聚合反应动力学关系式为:Rp=Kc(E)0.15c(I)0.30c(MMA)1.41,式中,K为常数,在40~55 ℃范围内,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60.2 kJ/mol。 接枝聚合基本符合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酰胺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凝胶模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丙烯酰胺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溶液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证实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反应活性明显大于丙烯酰胺的反应活性。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单体的竞聚率分别为rAM=0.117,,rBis=5.756;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聚合反应中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共聚反应速率方程中,氧化剂的方次为0.66,还原剂浓度的方次为0.55,并求出共聚反应表现活化能为37.1KJ/mol。  相似文献   

13.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研究了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ACPDA)为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AAM)的聚合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ACPDA引发AAM的聚合速率方程为Rp=K[AAM]1.03[ACPDA ]0.48,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26.44kJ·mol-1.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MMA-St在氧化还原引发剂KPS-CuSO_4-Na_2SO_3存在下的快速无皂乳液聚合.当[MMA]=0.51mol/L、[St]=0.49 mol/L、70℃对,在[KPS]=2.77×10~(-3)mol/L、[CuSO_4]=1.50×10~(-5)mol/L、[Na_2SO_3]=2.77×10~(-3) mol/L条件下反应100min,转化率大于90%;讨论了胶乳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求出了聚合反应活化能E_a=81.6 kJ/mol和聚合反应速率常数k_p=321.9 L/mol·s.  相似文献   

15.
一种大分子引发剂的引发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溶液聚合合成的α-甲基苯乙烯(AMS)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共聚物(计为PAG)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分别研究了PAG引发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的本体聚合反应,采用GPC和FTIR等手段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PAG具有引发作用,可以引发MMA和St进行本体聚合反应;聚合产物具有再引发功能,且其分子量与聚合物产率和聚合反应时间之间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应用n级等摩尔浓度反应的热动力学理论,在30℃和40℃下研究了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和CTAB胶束溶液中由亚硫酸钠引发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讨论了引发剂和CTAB的浓度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N,N′—二乙基)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引发下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得出了聚合速率方程式为RP=KP[EAIBA]05[AM]。测定了聚合表观活化能。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利用该引发—聚合体系,获得了相对分子量上千万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u~(2+)—Na_2SO_3氧化还原体系在静置的密闭空气气氛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溶液聚合。表现聚合速度(R_P)是 R_=1.86×10~(15)e~(-101.6k/RT)[MMA]~(1.0)[Cu~(2+)]~0[Na_2SO_3]~(0.50) 复盖气氛对聚合有显著影响。氧抑制聚合反应,但可使Cu~(2+)离子氧化再生,表现为低的表观聚合速度和高的碰撞频率因子与表观聚合活化能。本文讨论了引发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19.
反相乳液共聚合制备两性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pan80-Tween80复合乳化剂和AIBA引发剂,进行丙烯酸钠(NaAA)/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共聚单体中DAC和AM含量、乳化剂用量及其HLB值、水/油比和水相pH值等聚合反应工艺条件或参数对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聚合物特性粘度随引发剂用量和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两性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乳液制备过程中凝胶效应的存在.傅立叶红外光谱组成分析表明了两性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成功合成,扫描电镜观测乳胶粒粒径范围在0.6~8.0μm.  相似文献   

20.
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铵((NH4)2S2O8)和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引发体系,利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氢氧化铁(Fe(OH)3)有机-无机杂化型高分子絮凝剂.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合成杂化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40℃,引发剂质量分数0.5%,丙烯酰胺质量分数30%,反应时间7 h.FT-I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