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合式球形四轴遥控无人飞行器的机身曲面弧度较大,采用磨床加工容易产生轮廓误差,因此对机身曲面加工进刀轨迹进行优化控制,以改进加工工艺,降低飞行器的空气阻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开式旋转稳态误差控制的机身曲面加工进刀控制方法.构建了四轴遥控无人飞行器机身曲面加工的系统结构模型以及曲面加工磨床进刀的约束参量模型,利用半开式旋转稳态误差控制拟合曲面的三角网格,通过多轴联动进刀,在五轴坐标系建模单元中实现进刀轨迹优化控制,以提高飞行器机身曲面的加工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开合式球形四轴遥控无人飞行器的机身加工控制,误差较小,改进了加工工艺,展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采用无分度运动的回转切削方法加工径向槽,建立了刀尖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方程和两种理论加工误差模型(轮廓倾斜误差模型和轮廓周向误差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了中心距、刀具半径等参数对理论加工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回转切削方法加工径向槽不仅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合理选择中心距和刀具半径等参数,可将理论加工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谢英星 《工具技术》2017,51(5):122-126
为有效控制和预测高硬度模具钢加工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通过设计正交切削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切削参数组合(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轴向切削深度和径向切削深度)及冷却润滑方式条件下、Ti Si N涂层刀具对模具钢SKD11(62HRC)的高速铣削。应用BP神经网络原理建立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其准确性。研究表明,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的涂层刀具铣削模具钢SKD11表面粗糙度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其预测误差在3.45%-6.25%之间,对于模具制造企业选择加工工艺参数、控制加工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解决刀具实际加工位置对机床主轴径向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刀具偏转的机床主轴径向热误差建模预测方法。以立式加工中心HNC715主轴为研究对象,利用主轴分析仪对主轴径向热误差进行了数据采集,在分析了机床主轴径向热误差的数据后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不同转速下检测棒上下端径向热误差模型。通过对刀具偏转原理与检测棒上下端径向热误差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机床主轴径向热误差综合建模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机床主轴径向热误差综合建模方法有效且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一种可以安装在立式钻床上的液压径向进给专用刀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刀具进刀调节螺母节距由电信号控制,进、退刀动作由液压系统控制.这种刀具反应灵敏,适用于加工长杆件轴向孔内的径向沟槽。它能够保证沟槽与中心的同轴度及沟槽精度,操作简单,快捷,适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产品质量控制延后问题,对影响工件精度的加工参数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的产品质量预测-控制模型。该模型可以提前预测出加工后的工件误差,能在超差时合理调整刀具进给量并最终保证工件误差处于规定的范围之内,为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加工工艺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证明了该预测-控制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加工圆柱齿轮常用测量公法线的方法来控制齿轮的齿厚,所以,在滚齿加工中可通过公法线测量,求得第二次或最终进刀量,即把第一次进刀后的齿轮和齿轮刀具看作一对标准啮合的非变位齿轮副,而把第二次或最终进刀后的被加工齿轮和刀具看作经过负移距变位啮合的齿轮副.  相似文献   

8.
将刀具磨损引起的误差通过建立的误差模型进行预测,是虚拟制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影响刀具磨损的切削参数,针对硬表面的加工材料建立了基于相对切削时间的球头铣刀磨损模型,提出了虚拟制造环境下考虑球头铣刀磨损的复杂曲面加工误差预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误差模型预报是有效的,并且为曲面加工误差预测、提高曲面加工精度和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油膜附水滴切削工艺参数,降低切削力,减少刀具磨损和提高切削加工质量,结合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基于MATLAB软件对切削试验数据进行训练.通过构建径向基函数RBF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综合加权后综合目标进行预测.对比两种模型的精度后,选择更精确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见的圆柱螺塞的数控车削加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圆柱螺纹的形状结构和加工工艺,考虑了刀具、毛坯直径、螺纹车削的进刀次数及背吃刀量等因素,在编程软件中编制了圆柱螺塞数控车削加工程序计算器,针对不同型号的圆柱螺塞,输入相关参数即可生成数控车削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