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半导体生产线重调度策略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缺乏半导体生产线重调度策略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半导体生产线重调度策略优化技术。将重调度策略划分为半导体生产线、设备组和设备重调度层次,利用仿真评价确定优化的重调度策略,并获得样本数据。通过对模糊神经网络训练,建立干扰和半导体生产线状态等输入参数与优化的重调度策略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上海某125mm晶圆生产线为例,结果表明了该重调度策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动态调度的特点,为了综合优化半导体生产线性能指标,尝试使用基于模糊Petri网推理的方法进行动态调度。首先分析了影响动态调度决策的生产线状态信息;然后建立了模糊Petri网形式化推理机,继而构建了面向半导体生产线的模糊Petri网推理模型;最后使用实际半导体生产线模型,将提出的方法与FIFO、EDD和CR策略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模糊Petri网推理的动态调度方法能够改善半导体生产线多种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智能规则在半导体生产线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半导体产品的加工工序多且流程复杂,流程中有重入、动态重做和作废,因此有效管理半导体生产线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实际生产线设备、人员和订单情况,利用智能规则给出了有效实用的调度方案,并通过仿真实例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ETAEMS/GPGP-CN的半导体生产线动态调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缺乏半导体生产线动态调度分布协同机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扩展的任务分析环境建模与仿真/通用部分全局规划一合同网(ETAEMS/GPGP-CN)的动态调度技术。对TAEMS的非局部影响进行扩展,以实现调度过程中协同关系的定量描述与分析。利用GPGP获取上、下游协同信息,结合合同网的招投标机制,以解决其动态调度。以某150 mm晶圆生产线为例,仿真试验表明了该动态调度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莉  乔非  吴启迪 《中国机械工程》2006,17(23):2507-2511
在综述半导体生产线投料策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半导体生产线投料策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半导体生产线简化模型为例,给出了半导体生产线投料方法的计算流程,进行了半导体生产线投料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半导体生产线投料策略有改进半导体生产线性能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合拍卖的半导体生产线短期调度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缺乏半导体生产线调度与控制分布协同机制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半导体生产线短期全局调度多代理模型,提出了基于组合拍卖的多目标短期调度协同机制,以上海某半导体制造企业152 mm晶圆生产线为实例,验证了多代理模型和协同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多智能体技术在半导体生产线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半导体生产线调度问题的特性,引入了多智能体系统概念,建立了半导体生产线调度问题的多智能体模型。通过动态求解半导体调度的多智能体效用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半导体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达到优化调度的目的,通过仿真,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订单生产环境下的多品种混合装配线排序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种目标函数:最小化生产周期时间、最小化工作站闲置与超载时间以及最大化平均负荷率.引入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模型的改进后的混合遗传禁忌搜索算法.在求解过程中,计算出所有个体的各个目标特征值的影响度、影响度因子以及相对隶属度,将目标特征值矩阵转化为相对隶属度矩阵,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多目标排序问题中各指标的权重值,用综合评判线性加权平均模型进行评价,构造出相对适应度函数.  相似文献   

9.
针对温度控制过程中很大的时滞性和很强的环境性干扰,用一般的PID控制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兼容模糊规则策略调节PID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采用MATLAB仿真研究,组成一个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温度调节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空结构件柔性生产线的整条线的失效数据或寿命数据具有小样本特点,并且其子系统的性能状态难以精确界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部件多维信息融合的模糊贝叶斯网络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子系统实验数据、现场运维数据、相似系统的维修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引用模糊集合理论判断部件的多种运行状态,构建了整条生产线多状态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产生式规则模型,根据准时系统提前/拖期任务调度策略,给出多个任务在不同生产设备上的分配模型。在陶瓷制造业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求解不确定生产环境下的半导体生产线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性能指标驱动的动态派工方法。首先通过半导体生产线仿真系统仿真,得到所需样本,进而通过极限学习机建立半导体生产线性能指标预测模型;然后通过预测出的性能指标,结合生产线的实时状态信息,学习产生调度过程中的动态派工规则算法所需的最佳系数,驱动生产线派工决策,使其性能指标趋向预测值,最终达到提高生产线整体性能的目的。通过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线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倒立摆控制中的一些方法和应用,指出了通常模糊控制规则过于复杂的问题,设计了基于SIRM(单输入规则模块)的模糊控制器,既解决了模糊控制规则复杂的问题,又实现了倒立摆的快速稳定。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PMAC的码垛机器人模糊PID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的控制精度和性能,设计了模糊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应用在4自由度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中,通过机器人电机在传统PID控制下与模糊PID控制下的位置阶跃响应实验和速度抛物线响应实验,利用电机的调节时间Ts、超调量Mp、上升时间T r、最大跟随误差M feer等数据证明模糊PID控制算法很好地改善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伺服电机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改善了PMAC对4自由度码垛机器人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BP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经典PID控制的参数不能在线调整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采用模糊规则自动地调节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的学习参数,利用神经网络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糊控制在模型未知或不精确前提下的控制能力,将其应用到PID控制中[1],实现了PID控制参数的在线调整和优化,并对其在非线性离散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优良,加快了系统响应速度,减少了超调量,适用于纯滞后非线性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设计阶段设计出合理的公差,必须研究制造资源的制造能力以实现公差设计阶段的公差可制造性评价.分析厂公差可制造性的含义,从制造装备约束、工艺装备约束、[艺技术约束和人力资源约束四个方面对公差可制造性的技术性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公差可制造性模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系统的最优设计,在建立基于模糊控制的生产存储控制仿真模型和详细描述控制器设计细节的基础上,建立以极小化在制品量和投放波动水平为目标、以满足顾客满意率要求为约束的多目标规划,并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与过程仿真相结合的求解方法.在该求解方法中,多目标规划通过加权平均转化为单目标规划.为考察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实例分析中通过仿真与定量在制品法、看板及全面拉式几种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系统不仪能够保持较低的在制品水平,而且能够保持较低的投放波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模糊神经网络与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制造单元构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制造单元构建效率和制造单元的可实施性,提出了模糊自适应谐振神经网络与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制造单元构建方法.该方法以加工相似模式匹配思想为指导,将制造单元的构建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对标准模糊自适应谐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处理,并以此构建初始的工件族和设备集合;然后,在初始工件族和设备集合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规则的启发式资源优化分配算法,解决制造单元的设备共享、可选设备分配和设备负荷不均等问题.最后,以某企业机加车间生产的典型工件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模糊柔性制造系统的混杂Petri网建模与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模糊柔性制造系统的建模和调度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一种具有模糊区间速率的混杂Petri网模型,提出了模型的迁移使能和迁移引发语义,定义了弱使能迁移的模糊使能规则,给出了模型动态演变算法.建立了模糊柔性制造系统调度的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并对典型的工业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所定义的混杂Petri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和分析模糊柔性制造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