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3种置换通风方式下舱室内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置换通风方式下舱室内流场分布情况,采用RNG k-ε涡粘性湍流数学模型,建立了常用的3种不同置换通风方式下的舱室分析模型,对舱室内速度场、温度场及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根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中的评价方法,对3种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进后出置换通风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舱室内工作区域CO2浓度,温度调节能力强,且温度变化梯度小,可使舱室内工作区域得到品质较高的空气分布、较好的热舒适度和较高的通风效率。该种置换通风方式可用于舱室内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北地区夏季气候干燥,蒸发冷却技术能以较高的COP值提供辐射供冷和新风系统需要的高温冷水和冷风,形成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介绍了复合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在此基础上,采用Airpak软件模拟了地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以及顶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复合系统的室内热环境.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地板辐射供冷的复合系统室内垂直温度梯度大于顶板辐射供冷的复合系统,两系统室内温度场均匀,符合设计要求,并且0.1m和1.1m高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度差值均小于3℃,符合ISO7730规定的舒适性标准.CFD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采用该模拟方法进一步研究复合系统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3.
多元通风的室内温度场和空气品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剑青  徐梓斌 《流体机械》2006,34(12):29-32,16
为了研究多元通风的基本模式,基于K-ε模型、针对两种不同通风方案,对内设污染源和集中热源的房间内的三维温度场以及污染物CO2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不同通风模式、不同送风速度对室内温度场、污染物浓度场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比温度效率和排污效率,得出具有较高空气品质、较高的热舒适性、并具有较高的通风效率的通风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常州大学人工环境室为载体,建立了基于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的置换通风气流流动换热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人工环境室内气流速度场、温度场和热舒适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的置换通风策略能创造出传统置换通风的效果,室内空气温度分层现象明显;工作区内垂直温度梯度小于ISO7730限值,人体无明显吹风感,热舒适性较好。研究还发现,房间底部存在部分区域气流速度过高,可能造成吹风威胁,有必要对纤维空气分布系统孔口设计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流体机械》2017,(10):68-71
介绍了辐射供冷的原理及其常用的3种送风方式的优缺点,综述了地板送风与地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置换通风与顶板或地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贴附射流作用下顶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空调系统3种复合辐射供冷空调系统解决结露问题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采用3种复合辐射供冷空调系统房间内的热舒适性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这3种复合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均能有效减轻结露现象,其中贴附射流作用下顶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空调系统防止结露效果最显著。置换通风的特性决定了置换通风与地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在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室内热舒适环境方面优于地板送风与地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日升  王宏  张翔 《山西机械》2014,(1):55-56,59
用gambit建立了不同的车间模型网格,然后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模拟研究了封闭式焊接车间在具有不同送风口、排风口位置时的温度场、速度场。结果显示有两种模型比较满足要求。在这两种模型基础上进行改动,模拟比较改动后模型的温度场、速度场,研究得到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两者结合的通风方案对焊接车间烟尘的排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布风器形式对船舶会议室内气流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开会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分析布风器形式对会议室室内气流环境的影响。以某船舶会议室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传热学为基础,应用AIRPAK商用软件对会议室采用方形平板、圆形平板等4种布风器送风时的室内气流分布进行模拟。通过温度场、速度场、通风效率等的比较分析说明,孔板形布风器送风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较均匀,热舒适性较好,平板形布风器送风的能量利用率高且除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小房屋装修后室内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了解不同通风方式及通风速度下室内甲醛浓度的分布特征是关键。本文采用CFD方法,模拟2种基本通风方式室内气流组织的流动形式,研究了不同通风方式、不同送风速度对室内甲醛的浓度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与异侧送回风通风方式相比,同侧送回风形式更能有效减小室内甲醛的浓度,因而室内通风方式应优先选择同侧送回风。在同侧送回风气流组织形式下,送风速度过小或过大均致使人站或坐高度平面上甲醛浓度增大,因而应根据甲醛的散发强度,选择合适的送风速度,如在本文中送风速度以2m/s左右为宜。优化室内污染物扩散的通风形式,对室内通风设计和气流组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天忠 《中国机械》2014,(14):249-250
本文简要介绍了深圳火车东站候车大厅空调送风的设计方案,并应用CFD软件对分层空调夏季设计工况下气流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候车厅的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热舒适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行,在喷口送风角度为25°时送风效果最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室内温、湿度与速度分布,并满足室内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全封闭扇冷式(Total enclosed fan-cooled,TEFC)感应电动机底脚拉筋结构对电动机流场流变特性以及温升分布性能的影响,近而寻求拉筋结构最优化通风冷却性能,以一台TEFC感应电动机为例,在对该电动机进行温升试验测试及温度场数值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结构特征建立电动机轴向半域流体场以及温度场耦合求解模型,采用有限体积元法对多种拉筋结构方案下的电动机内流体场及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各方案下电动机定子铁心、定子绕组、机壳等部件温升特征以及电动机域内流变特性的比较分析,明确了电动机机壳拉筋对电动机内流体场以及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机壳拉筋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地板供冷配合置换通风是改善地板供冷能力偏低,预防结露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采用房间下部送风的方式,使之形成地面"空气湖",阻隔潮湿空气与室内地板表面的直接接触.实验测试了有无置换通风条件地板供冷时房间地板表面、各墙壁面、顶棚及室内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分布,比较得出了配合置换通风对地板供冷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流体机械》2016,(1):76-80
为了解决户内变电站夏季通风换热引起温度过高导致的设备安全问题,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利用专业流体仿真分析软件Fluent对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室的通风换热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分析了变电站进出风口尺寸、方位、流速以及户内变电站内部流场的分布,提出了加装导流片改善变电站通风换热效果的方法,并对导流片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实现了户内变电站通风换热的优化设计,不仅保证了户内变电站夏季高温时期的设备安全,而且也有利于降低户内变电站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流体机械》2015,(10):67-72
通过搭建毛细管吊顶加独立新风系统试验平台,测试了不同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下,毛细管吊顶的换热效果、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和围护结构温度分布;进一步,在毛细管吊顶联合独立新风系统运行工况下,测试了室内垂直温度分布和围护结构温度相应特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回水温度值越高,在测试时间内毛细管吊顶的平均换热量越大;供水流量值越大,毛细管吊顶换热量越大。毛细管吊顶单独供暖时,室内0.5到2m竖直高度方向存在2℃温差,吊顶不同测点最大温差在2℃左右。毛细管吊顶联合独立新风系统供暖时,室内竖向温度变化不明显,吊顶不同测点最大温差在1℃左右。  相似文献   

14.
宣永梅  王海亮  黄翔 《流体机械》2012,40(8):65-68,64
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不仅能提供较高的热舒适性,并且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本文建立了复合系统的能耗分析模型,并采用EnergyPlus能耗分析软件对该复合系统进行能耗模拟,模拟得到的室内温度和辐射地板所承担冷量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7%,在此基础上,改变置换通风的送风温度,得到辐射地板提供冷量随置换通风送风温度提高而增加的变化规律,置换通风送风每增加1℃,辐射地板提供的冷量增加1.9%左右。  相似文献   

15.
旋流风口的形状较为复杂,其建模情况影响着室内流场和室内自净时间。为了研究旋流风口的入流条件对室内流场的影响,对真实和简化的旋流风口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采用旋流风口送风时的室内温度分布和CO2浓度进行试验测试,从而验证旋流风口物理模型建模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给出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的简化物理模型,可以准确的模拟旋流风口的室内流场,这样就不用花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去计算真实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辐射吊顶+置换通风系统冬季室内环境舒适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地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同时处理送入末端毛细管天棚辐射系统的供水(经板式换热器换成低温热水)与送入室内的新风,实现了辐射吊顶+置换通风系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并对该系统在冬季供暖工况下的室内环境舒适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在冬季可以得到较为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同时也发现了空调系统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