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EPA标准的蓝牙测控模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PA标准”是本文作者参加起草的一种基于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蓝牙等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与仪器仪表间数据通信的工业控制网络通信国家标准。作者将蓝牙通信用于工业控制中,成功研制了一种基于EPA协议的蓝牙测控模块,并建立了基于EPA通信协议的蓝牙测控试验系统。文章重点介绍了基于EPA标准的蓝牙测控模块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和基于EPA通信协议的蓝牙测控试验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测试表明,该作者开发的基于EPA标准的蓝牙测控模块运行稳定,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利用蓝牙无线通信方式解决光学坐标测量机靶标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蓝牙内嵌式模块以及蓝牙USB适配器互相配合,实现在计算机与光学坐标测量机靶标之间的无线通信,解决了光学坐标测量机在线测量及现场抗干扰问题。并且这种方法不需要开发蓝牙底层协议,应用起来方便快捷,也可广泛应用在其他无线串行通信方面。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往专用数控系统无法进行在线测试和监控、现场维护性很差的现状,通过将蓝牙(Blue-Tooth)技术应用于数控系统中,实现了数控加工时现场数据的实时可维护性和蓝牙无线在线监控。提出了实时可维护数控系统的概念并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通讯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就此方面考虑,基于蓝牙的基本技术特点和拓扑结构,针对蓝牙技术灵活、快速、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将蓝牙技术具体应用于粮情测控。介绍了AT76C55X蓝牙模块,并给出了系统现场测控单元硬件实现框图、主机和蓝牙模块的HCI接口方式及蓝牙模块间采用文件传输剖面进行数据交换的软件实现流程图,最后指出了蓝牙技术应用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对青岛奥帆中心剧场舞台旋转体的控制以及舞台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数据进行双向传输,采用了WAGO(万可)公司的带蓝牙,且具有强大功能模块的现场总线独立I/O控制器,完成了舞台集Profibus和蓝牙通讯系统于一体的控制方案设计。重点阐述了蓝牙模块的通信过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其功能的实现,并对其抗干扰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舞台自应用蓝牙通讯技术运作以来,数据通信正常,设备运行稳定,完全达到了舞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工业控制计算机(有的称“过程计算机、工业用计算机”等)是现代工业实现综合自动化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它既是计算机总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工业自动化仪表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控制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有主机、外部设备以及与被控对象相联系的过程输入输出通道设备和人一机系统设备。软件有适应工业控制的实时系统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和专用软件。近年来,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使控制系统任务可以分解,由处于系统中不同级或层的仪表装置来实现。系统中处于下一级的仪表装置承担所辖范围的测量控  相似文献   

7.
工业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以网络为核心的企业建设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代名词.由于现场总线技术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当前对于工业控制技术的应用有了非常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在核心控制器的控制下网关互相操作、控制及模拟的"三维一体"的总线结构系统,同时介绍了其在智能锁控系统和磨粉机优化控制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蓝牙技术在物流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蓝牙芯片及其工作机制,讨论了蓝牙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比较了几种物流监控技术,提出了基于“蓝牙技术”的物流跟踪监控系统体系结构。探讨了系统实施方法和关键技术,详细描述了HCI层数据通讯的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先进工业控制技术,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降低自动控制系统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实现了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结构体系。目前现场总线已成为世界上自动化技术的热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灾难现场救援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蓝牙搜救小车,借助手机平台与蓝牙技术,实现用手机蓝牙控制小车的新的解决方案。该设计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串行口接收手机蓝牙发送给车载蓝牙的操作命令,控制电机正反转实现小车前进、后退、左转弯、右转弯、停止等操作。当小车上的红外传感器发现有生命特征的人时,把信息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再通过语音模块把信息传送给外界,帮助救援人员快速找到受灾人员,及时赶到目的地进行搜救工作。小车上的避障传感器使该小车能够自动避障。  相似文献   

11.
分析并比较三种嵌入式以太网网络结构可靠性,详细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冗余双以太网结构的硬件结构及驱动程序的技术实现,该结构有效的提高了工业现场测控网络通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110 m 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Qitai radio Telescope, QTT) 使用主动面调整技术修正天线因重力、温度等造成的天线表面形变,提高天线高频工作下的接收效率。主动面系统作为一种多节点控制网络,需要对其通信技术及网络拓扑进行合理设计,满足功能和性能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内外采用主动面技术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控制网络形式,并对比了典型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优劣,采用工业以太网作为控制网络的通信协议。分别基于Ethernet Powerlink 和EtherCAT 两种工业以太网技术设计了QTT 主动面分布式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bus/TCP的工业以太网通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odbus/TCP协议是Modbus协议族在工业以太网上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Modbus TCP协议的主要内容,同时介绍Ethernet的通信过程和特点。提出了采用Modbus协议、TCP/IP协议和Ethernet的网络模型用于工业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14.
基于IEC61850和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现行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和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结构。介绍了IEC61850通信协议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以太网和LonWorks现场总线相结合的以太网应用模式,给出了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的硬件结构图。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相比,该新型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的网络带宽大大增加了,能够实现变电站的间隔层至远动控制中心的无缝通信连接,并且易于和PC机和广域网相连,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支持工业现场设备实时通信控制网络的研究,为通信协议的改进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从周期性信息时延的确定性、有界性和网络性能出发,对CAN总线(CSMA/CA)、Ethernet(CSMA/CD)、Profibus总线(混合介质访问方式)和FF总线(集中介质访问方式)的通信机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由信息负载率与吞吐量、平均信息时延、通信冲突率和网络利用率的关系可知,CAN总线在诸多性能方面优于Ethernet,FF总线在实时性方面优于Profibus总线。因此CAN总线特别适合于短通信距离的基于事件触发的现场信息实时通信,FF总线适合于对周期性信息具有严格实时性要求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6.
自动化领域使用的通信包括适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信、专业总线型的通信、工业以太网的通信以及各种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无线通信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Ethernet的全开放工业控制网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信息发展的进程出发,总结了现场总线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太网进军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必然性,说明了以太网将最终连接大多数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由此形成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全开放的扁平化工业控制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8.
工业以太网的技术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工业以太网与商用以太网的技术比较,分析了工业以太网的几大技术特性。EPA标准是我国提出的工业以太网标准,由EPA协议结构分析引出研究EPA网络的关键技术。对时钟同步技术的核心软件实现和确定性调度算法设计作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优先级调度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佟为明  赵晶 《仪器仪表学报》2007,28(12):2197-2201
为使工业以太网中周期性实时数据的传输延时要求能够得以保证,本文对交换机的内部功能结构作出改进,并采用了IEEE802.1p规范中定义的带有优先级标志域的以太网帧格式进行数据通信。为验证改进性能,构建了一个星形交换式工业以太网模型。在基于改进的交换机结构模型中,实现了优先级调度机制在交换机及网络节点中的应用,OPNET仿真结果验证了其对工业以太网实时性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分析了该网络系统的硬件设计。通过使用低成本的单片机作为终端数据采集的控制器,井嵌入以太网协议,实现远程数据的实时传输功能。并对以太网通信核心的软件编程技术作了介绍,最后通过使用图形化处理语言LabVIEW,将检测数据直观地显示在网络客户机的面前,满足不同场合的远程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