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化切削液配方方案优选的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乳化切削液配制的最佳配方方案,通过引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乳化切削液各性能指标的权重,将信息熵理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乳化切削液配方方案优选的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模型,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模型的运用。结果表明,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法是配方方案择优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对切削液的类型和功能进行阐述,比较几种切削液的功能和切削特点,根据内排屑深孔加工的特点和对切削液的要求,选择几种乳化型切削液进行钻削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及结果分析,确定出能适应深孔钻削加工的乳化型切削液,可以满足深孔钻削加工中对刀具的冷却润滑和排屑效果,从而可以减少对切削油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及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采用菜籽油作为可生物降解乳化切削液的基础油,通过试验研究乳化切削液配制工艺条件的影响,确定了乳化切削基础油的配制方案,并采用抗磨剂、抗氧剂、防锈剂等多种添加剂对其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所配制的乳化切削液具有优于参比皂化油的综合性能,在加工试验中可以有效地替代市售皂化油。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金属切削液的质量标准有:部颁油基切削液的硫化切削油标准sy1373-77(现改为SH0366-92)、乳化切削液的乳化油标准sy1374-77(现改为SH0365-92)、合成切削液国家标准GB614485(现改为GB/T6144-85)等三个。对于微乳化切削液,机械工业部广州机床研究所曾在1993年起草制订了一个行业标准,但至今还未公布,所以尚未形成正式标准。有关的主要质量指标和试验方法(腐蚀试验,防锈试验等)可参照合成切削液标准GB6144-86进行。一、硫化切削油由石油工业部1959年1月1日发布实施的SH/T0366-92硫化切削油标准适用于用精制…  相似文献   

5.
以十二烯基琥珀酸(T746)、甲醇、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防锈添加剂十二烯基琥珀酸二乙醇酰胺(T746-X),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有机合成产物的结构;通过湿热法、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EIS)研究其在水基切削液中的防锈性能,根据JB/T 7453-2013半合成切削液行业标准对该切削液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合成产品为一种脂肪烃醇酰胺类化合物;湿热法和电化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防锈剂T746-X能提高半合成切削液体系的防锈性能;防锈剂T746-X质量浓度为3.75 g/L的半合成切削液稀释液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且各项性能均符合JB/T 7453-2013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戴亚  赵新泽 《润滑与密封》2007,32(12):93-96,99
以自制的添加有磷酸三甲酚酯和含氮甘油硼酸酯极压抗磨剂的大豆油基微乳化切削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和气相-质谱联用仪考察磨损试验前后微乳化切削液结构和成分的变化,从而推断出微乳化切削液发挥其功能的作用机制,为微乳化切削液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研究方法证实了微乳化切削液在金属表面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由极性较强的极压抗磨剂磷酸三甲酚酯和含氮甘油硼酸酯构成的吸附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导致乳化切削液发生变化的有关因素与切削液过滤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乳化切削液监测的过滤性检测方法,并对在用乳化切削液的过滤性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过滤性检测方法它能够表征在用乳化切削液中机械杂质增多、杂油含量增加、矿物质的积累和微生物的繁殖等状况,该方法简单、快捷,可以作为监测运行中乳化切削液劣化倾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水基金属切削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嘉胤  姜庆国 《轴承》1994,(12):35-38
水基切削液是微乳切削液,高性能的乳化液和合成切削液的总称。较详细地介绍了乳化切削液,合成切削液和微乳化切削液的基本特性及优缺点,还介绍了水基金属切削液的管理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自乳化酯作为全合成切削液主润滑剂的可能性,以聚醚、四聚蓖麻油酸酯、自乳化酯为润滑剂调配了不同的合成切削液;采用四球抗磨试验机以及攻丝扭矩试验机、液体循环泡沫试验机,考察3种润滑剂在全合成切削液中的润滑性能、抗磨性能及抗泡性能。结果表明:自乳化酯能有效提高全合成切削液的润滑性能和抗磨性能,其润滑性能及抗磨性能与四聚蓖麻油酸酯相当;自乳化酯的抗泡性能显著优于四聚蓖麻油酸酯,与聚醚类润滑剂抗泡性能相当。自乳化酯具有良好的润滑及抗磨作用,且泡沫相对较低,可以与其他类型添加剂复配,用于全合成切削液中。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新型金属切削液进行了研制.美国在金属加工中已广泛采用了水质金属切削液。日本也出现了从油溶性切削液向水溶性切削液转换的趋势.而在水基切削液中,乳化型正在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润滑、冷却性能更好的合成性水基切削液。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硬质合金刀具切削加工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从而减少钛合金加工中浓缩乳化切削液的用量,利用脉冲磁场对WC-6Co硬质合金进行强化处理,在不同配比切削液润滑下研究磁场处理对WC-6Co/钛合金的摩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处理大幅提高了WC-6Co/钛合金的摩擦性能,且随着浓缩乳化切削液与水配比的降低,摩擦因数明显降低;脉冲磁场处理后,WC-6Co硬质合金/钛合金摩擦后的表面得到强化,黏结相Co的脱落减少。磁场处理后硬质合金磨损性能的改善,是脉冲磁场作用下Co相磁致伸缩对硬质合金的强化效果以及硬质合金剩磁对切削液中油滴吸附的耦合结果。  相似文献   

12.
1Cr18Ni9Ti不锈钢车削加工中油膜附水滴冷却润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干切削、乳化液润滑、低温冷风切削和油膜附水滴润滑四种切削加工方式的对比试验,对油膜附水滴润滑的切削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三种加工方式相比,采用油膜附水滴润滑时主切削力明显减小,加工工件表面质量明显提高,刀具磨损明显减小,证明了油膜附水滴润滑可以取得良好的冷却润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环境友好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环境友好微乳切削液所需的乳化剂、油性剂、极压剂、防锈剂等添加剂,并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微乳切削液的配方。测试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极压性、抗磨性和防锈性,各项指标与进口同类产品相当,且不含对环境有污染的氯化石蜡、亚硝酸盐和苯酚等物质,可替代进口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models for calculating the optimal cutting feed rate and spindle speed at each stage in a multistage transfer machine. The optimal cutting conditions are determin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utting constraints for three objective functions, which are: minimum expected cycle time, minimum expected cost per unit, and maximum expected profit rate, using a one-dimensional search procedure. The efficiency range in which the optimal solutions for the three objective functions can be found is also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optimal cutting conditions at each stage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stand-alone cutting machine.  相似文献   

15.
切削液系统绿色特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削液系统是机械加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切削液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文章基于绿色制造的理论。分析了传统切削液供给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机械加工中切削液系统的构成及其中各部分的绿色特性,提出了切削液系统的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树脂为基体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良好的抗疲劳性、独特的可设计性等优良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及民用等诸多领域。文中通过一系列工艺实验,指出聚晶金刚石刀具是加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最适用刀具材料,并绘制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五轴数控机床的加工性能在制造行业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基于检验试件切削是常见的测评方法,然而试件和机床之间的映射关系难以确定,出现误差后如何调整精度成为难点。为了科学对其评价,通过仿真平台建立了机床控制系统参数与五轴机床检验试件——S试件加工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引入机床各轴分类评价的隶属度,此基础上开发了误差溯源的综合评价体系,由三坐标测量机得到的S件轮廓误差数据反求出机床的加工性能等级和较差的轴类控制参数,并制订了基于S试件的机床加工精度测评规范,最后通过某五轴AB摆数控机床的切削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成果有助于解决我国高端制造业长期缺乏机床性能测评的共性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