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一。电子设备中的屏蔽与接地处理电磁干扰是电子设备或通讯设备中最主要的干扰形式。电磁兼容性就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场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所以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设计就是使设计的电子设备对在同一环境中工作的其他电子设备,既不产生干扰也不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运行中的各类电气、电子设备都能产生各种电磁能量,产生干扰。许多设备既可能产生和发射电磁干扰,也可能受环境电磁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疗设备的电子化,电磁干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电磁环境下,医疗电子设备受到干扰时可能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医生无法做出诊断。本文对电磁兼容进行了基本概述,详细分析了医院中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以及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产生的影响,介绍了目前解决医疗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方法并对电磁兼容问题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介绍随着现代化生活电子产品日益发展,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为保证电子设备、系统功能正常,互不影响。给出了电子设备、系统发生电磁干扰的三个因素:电磁干扰源、传播途径、敏感件。并介绍接地技术在电磁兼容实际中运用,能够达到抑制高频信号对电子设备、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系统和设备的数量与日俱增,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并正向高频率、宽频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精度和高灵敏度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电磁干扰的问题势必越来越严重,现已成为电子系统和设备正常工作的突出障碍。因此如何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使电子系统和设备不受干扰的影响,而能相容地正常工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这一点也正是研究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的目的。当时,电磁兼容性已成为电子系统和设备的技术关键。电磁兼容性技术是伴随着电子技术而出现并发展的。凡是有电子技术的领域都会存在电磁干扰,因此都离不开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性的研究对象是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干扰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因此,数控机床抗干扰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所指的干扰是电磁干扰(电子噪声)。因数控机床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电气控制设备,在运行中必然伴随着电磁能量的转换,往往一方面对周围环境发生影响,同时,另一方面其本身也会受到各种电磁干扰。 二、电磁干扰源及其传入数控机床的途径 数控机床是机械、电子、电力、强电、弱电、硬件、软件紧密结合的自动化系统,电磁环境和电磁干扰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般,电  相似文献   

6.
电磁兼容性技术又称环境电磁学,它考虑对无线电通信、广播有影响的射频干扰及感应、耦合和传导等引起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除影响电子系统和设备的正常工作外,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有害的影响。故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与防护技术的研究也属于电磁兼容性范畴。我国对电磁兼容性问题的研究较国外先进国家要落后若干年,制订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开始于1981年。认真研究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外国先进标准是制订我国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基本方针。至今我国已正式颁布和实施的标准与规范的名称约有26个,详见附表2。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是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指导性文件。执行标准和规范是实现电  相似文献   

7.
数控系统中既包含高电压,大电流的强电设备,又包含低电压,小电流的控制与信号处理部件,即弱电设备,既有数字电路,又有模拟电路,一旦处理不合理,强电设备产生的强烈电磁干扰对弱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构成极大干扰,此外,系统所处生产现场的电磁环境比较复杂,有些环境还比较恶劣,系统外各种动力负载的干扰,供电系统的干扰,大气中电磁波的干扰等都会对系统内的弱电设备产生严重干扰,轻的将使数控系统经常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大大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严重的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如何有效的解决数控系统的抗干扰成了数控机床制造当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数模混合电路PCB设计中,如何消除电磁干扰是一个难题。印制板抗电磁干扰设计能提高线路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减少电磁辐射,从而保证电路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保证设备电磁兼容性。现通过对干扰源、干扰对象和干扰途径的分析,依据PCB设计实例,探讨了利用PCB设计抑制和消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磁兼容”包含了几层含义:1.设备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2.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电磁骚扰应限制在一定限值内,不对该环境中的其他设备产生不良影响;3.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承受能力,及它本身所产生的骚扰都是可以量度的。  相似文献   

10.
文中针对焊接机器人工作所处的复杂电磁环境,对其电弧式传感器进行了抗电磁干扰分析。首先结合弧焊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探讨了机器人焊接时产生的电磁骚扰源特性,通过骚扰源特性分析了电磁骚扰源中骚扰信号对电弧式传感器的干扰耦合机理;接着根据干扰耦合机理,分别从抑制骚扰源信号传播、切断耦合通道和降低敏感设备的敏感性3 个方面对电弧式传感器进行了抗电磁干扰分析;最后进行了近场串扰耦合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信号经传输线传输的过程中,若传输线有适宜的终端,电感性近场串扰就会明显降低,电弧式传感器提取信号产生偏差的次数就会减少,从而改善电弧式传感器电磁干扰问题。该研究可为电弧式传感器电磁抗干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X 射线检测方法是当前普遍使用的带电环境耐张线夹检测方法,针对该方法使用过程中因传输距离较远,受到电磁干扰,造成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考虑线路电磁屏蔽的带电环境耐张线夹 X 射线检测方法.启动 X 射线发生器、数字成像板与计算机终端等检测设备后,通过线路抗干扰与屏蔽体接地方式实现线路电磁屏蔽,利用计算机终端获取带电环境下耐张线夹 X 光片图像,采用专业图像处理技术对 X 光片图像实施处理,输出 X 光片图像与检测结果.电磁屏蔽过程中,线路抗干扰可通过电路滤波与信号滤波实现,屏蔽体接地采用并联单点接地形式实现.应用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在高于和低于 330kV 电压等级条件下的检测精度分别达到 92% 和 95% 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光学和图像处理设备中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获取的三维模型精度,提出了光学和图像处理设备上消除电磁干扰信号的方法.首先运用幅度和频率筛选预测到电磁骚扰源是交流电机伺服器,然后通过计算得到设备接地回路中的共模骚扰电压确定耦合途径,最后依据各部分敏感度指数找到了骚扰接受敏感设备CCD摄像机.根据分析和计算,将该方法运用于多关节机械臂式三维信息获取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接地、隔离、滤波、屏蔽等方法逐个进行了符合设备电磁兼容规范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最终使设备符合了电磁兼容性规范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制冷试验装置中,变频器、空气处理机等设备在启动时,对仪器仪表和数据的采集产生的干扰以及不同设备的接地、设备走线的不合理所引起的干扰,最终提出消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流体机械》2013,(11):81-84
由于船用冷却设备特殊的使用环境,使得其环境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文中分析了机械环境、气候环境及电磁环境等因素对船用冷却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详细讨论了提高冷却设备环境适应性的措施,包括电磁兼容设计、三防设计、加固设计、隔振缓冲设计、弃件和腐蚀裕度设计等,整体提升船用冷却设备的质量及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军用机械电子设备的电磁环境分析及其防护技术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军用机械装备机电一体化的趋势,提高了其战场作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但同时机械电子设备易受到复杂战场环境下电磁波的干扰,从而影响其安全可靠性.笔者分析了战场环境条件下的电磁干扰源;论述了机械电子设备电磁防护的必要性;提出了机械电子设备电磁防护的相应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方成  黄绪鹏 《汽车零部件》2011,(5):75-77,79
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磁干扰的问题,介绍了电磁干扰带来的危害和解决电磁兼容的重要性。从车载系统干扰源和外部环境干扰源两方面对汽车电磁环境进行分析,简介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并提出解决电磁兼容的方法和防止电磁干扰一系列措施。讨论了电动汽车的电磁抗干扰问题,最后,分析了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通信技术已经飞速发展,医疗设备内外的通信要求也愈来愈高。文章对非完全电磁屏蔽的密闭医疗设备内外通信的几种可行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无线和有线通信方式为主,论述了这两种通信方式在医疗设备内外通信中应用的可能性,考虑既要保证设备的密封性,也要保证由内到外传输的数据的准确性。并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技术特点,讨论了如何选用这些技术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利用面板及智能终端进行电磁流量计参数设置和组态的方法,以及提高电磁流量计的电磁兼容性技术。电磁流量计的干扰源主要包括工频电磁干扰、流体电化学干扰噪声和电源干扰噪声。目前电磁流量计主要采用低频或双频矩形波励磁技术、同步采样技术、输入保护、接地技术等来降低干扰。实际应用表明,这些技术有较好的抗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绕线设备系统的稳定精密绕制要求,研制了基于步进控制技术的绕线设备系统。在简述步进电机、步进驱动器及步进控制器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讲述了步进控制技术在绕线设备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绕线设备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软硬件实现方法,并给出了设备电气系统接线图和部分系统控制程序段。使用结果表明,采用步进控制技术的绕线设备控制系统实时性好,自动参数可以灵活设置。系统性能稳定,绕线精度高,能满足工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