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俯仰液压系统为闭式系统的特点,以减小外部空气对油液的污染为目的,设计出一种采用外置蓄能器调节油箱内部压力的闭式油箱,同时对该闭式油箱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并进行了多次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闭式油箱功能设置合理、参数计算准确,能够满足俯仰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液压闭式回路的补油问题直接影响着闭式回路的性能,为了使系统工作可靠,一般采用动力补油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提高系统的性能,但是却增加了成本与系统的体积。为解决液压闭式回路在无动力情况下的补油问题,提出一种球式补油阀加密闭压力油罐的方案,并介绍了密闭压力油罐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经试验研究,在无动力的情况下,该方案完全可以很好的起到补油的作用,从而消除系统产生的爬行与噪音。还给出了密闭压力油罐在设计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与设计方法,从而为其设计给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萨澳丹佛斯公司的S90闭式泵的远程压力限制(RVPL)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使用RVPL阀时的一些注意事项;详细描述了使用RVPL系统时,系统对RVPL阀及其回路的性能要求;并概括性的介绍了部分RVPL闭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TBD620柴油机曲轴箱闭式通风系统的选型及应用,通过研究选定了CCV6000滤器组成了TBD620柴油机的闭式通风系统,满足了柴油机工作要求,可减缓柴油机润滑油变质,降低曲轴箱的压力及温度,防止柴油机密封的破坏,将可燃气体回收到气缸重新参与燃烧,使曲轴箱通风形成闭式循环,减少了环境污染,也可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机械》2017,(6)
简单介绍了安全阀开式和闭式泄放系统的静态当量计算方法,对于闭式系统,排放达到稳态流之前冲击波会在管道系统中传播,为了能够定量的进行计算,引入了不平衡力的概念,介绍了闭式系统中不平衡力的计算方法和管道系统为什么会出现自平衡性的原因。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闭式系统排放达到稳态流之前的过程进行了较精确的计算,对管道系统的这一自平衡过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闭式系统中补油泵的作用,通过综合分析闭式系统泄漏、冷却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在补油泵的选择上,补油泵排量一般选取主泵排量的20%~25%,补油压力通常设定为1.5~2.5 MPa。  相似文献   

7.
机械液压无级传动变速器是一种新型变速器,具有无级调速和效率高等特点。针对一套新型机械液压无级传动变速器,进行液压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对开式液压回路和闭式液压回路的分析,结合变速器的实际控制需求,选择闭式液压回路更适合该无级传动变速器。利用AMESim软件,分别进行液压系统建模仿真,通过分析开式回路和闭式回路中泵-马达系统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系统功率分流以及系统效率特性,验证了闭式回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鉴于混合动力系统或电动驱动系统中具有电量储存单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机-闭式泵-液压蓄能器的液压挖掘机动臂节能驱动系统,通过液压蓄能器和高压侧相连,提高了液压蓄能器的工作压力范围和驱动系统的效率,分析了节能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工作特点。以减小蓄能器安装体积、保证动臂非对称油缸的流量匹配和延长蓄能器使用寿命为约束条件,以某20 t液压挖掘机的测试数据对节能驱动系统中液压蓄能器、大排量闭式泵、电动/发电机、小排量闭式泵等主要元件进行了参数匹配。针对所匹配参数建立节能驱动系统的AMESim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实现了无阀控制和负负载的能量回收,同时蓄能器额定体积降低了50%,仍然可满足动臂非对称油缸两腔的流量差,且蓄能器压力波动满足工况的要求,相对传统动臂节流驱动系统,新型闭式节能驱动系统的节能效果达到了50%左右。  相似文献   

9.
对轮式行走机械闭式液压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其AMESim仿真模型,仿真得出马达进出口压力和转速以及发动机转速随时间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行走工况由平地突变为下坡时,轮式行走机械出现发动机失速现象,即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大于油门开度所对应的发动机的转速。结合仿真结果对该典型行走闭式液压系统分析,得出发动机失速的原因:马达排出的流量大于主泵所能吸收的流量,导致马达出口出现多余的流量,马达出口压力飞升并伴有振荡过程,导致发动机转速升高。  相似文献   

10.
正1.闭式回转液压系统特点超大型挖掘机回转液压系统大都采用闭式回路,该系统需设置专门的回转泵,并使回转泵的进、回油管直接与回转马达连接。通过控制回转泵输出压力油的流量和方向,控制回转马达转速和转动方向。闭式回路可使回转动作操控准确、运行平稳,易于实现无级变速,且结构紧凑、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