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崔之健  鲁明俊  李京辉 《机械》2006,33(12):7-9,27
基于波动方程分析井下钻柱振型及其减振模型,并就振型的非线性展开讨论,最后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研究冲击载荷下石油测试管柱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在模拟过程中涉及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状态非线性和动态加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履带式急救车两级减振系统功能及物理特性,对减振系统进行合理简化。采用非线性等效力学模型近似描述减振系统,利用汽车试验场道路试验数据,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辨识非线性力学模型物理参数;通过ADAMS优化计算功能对减振系统非线性力学模型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优化后力学模型,并在ADAMS/View中对优化后力学模型冲击减振效果进行了简化计算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力学模型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减振效率,尤其是低频部分减振效率,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了优化后力学模型力-位移滞回曲线,供减振器改进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考虑筒形减振器橡胶层的弹性模量、刚度参数、结构参数以及橡胶材料的硬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筒形减振器的三维模型,并应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筒形减振器在受到轴向外载荷作用时,橡胶层的应力、应变均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即在轴向力作用下,橡胶层的变形并没有出现对称分布:为电控箱的设计及减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YS的低频弹簧橡胶减振器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某型号的电子设备的减振器设计中,综合考虑了振动、冲击两种主要的力学环境,以减振器刚度为设计变量,根据振动、冲击环境设计要求确定了约束条件,在ANSYS中建立了减振器的力学模型,分析确定了减振器的三个方向的弹簧常数.由于该电子设备需要从20Hz处的超低频开始减振,目前国内小型减振器的减振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该设计也是一种探讨研究.众所周知,弹簧减振器具有很好的低频特性,但是它没有适当的阻尼不能很好地抑制共振峰;而橡胶减振器有大阻尼特性,不足之处是它的低频减振效果不尽人意.为了兼顾弹簧的低颇特性和橡胶的阻尼特性,从弹簧和橡肢如何细合成低频减振器进行了理论研究,在设计过程以实验进行验证、指导,可为该类减振器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冲击传感器内装电路受到高g值的冲击振动时的失效机理,设计了冲击传感器内装电路的减振方案,建立了单层、双层减振系统的力学模型,推导出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并搭建出Simulink求解模型,最后对比了某冲击传感器内装电路数值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可供冲击传感器减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磁流体阻尼可调减振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磁流体减振器作为一种阻尼力可调减振器,具有反应时间迅速,能适用于振动系统实时控制等特点。在分析了磁流体减振器阻尼力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流体减振器的非线性模型;试验验证了磁流体减振器作为阻尼可调减振器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非线性模型更能反映磁流体减振器的阻尼力特性;磁流体减振器能满足振动系统的不同阻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立变速箱干摩擦非线性耗能减振模型,结合动力学系统基本理论,建立变速箱的动力学方程。对非线性及线性减振器的减振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非线性减振器具有更好的隔振及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二次橡胶减振器和一次橡胶减振器进行振动模态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橡胶减振器三项等刚度方面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采用Pro/E建立橡胶减振器系统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ANSYS与Pro/E数据交换功能将减振器系统结构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建立了减振器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相关的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9.
论述动力减振镗杆的工作原理,通过简化动力学模型建立微分方程.在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动力减振镗杆的减振效果和动态性能,并测定其最佳状态下的性能参数.试验结果确定了动力减振器的减振特点,为实际生产加工给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压隔离开关在分闸时,动触头撞击静触头致使设备产生剧烈振动.针对这种冲击产生的振动,提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案--带有位移放大器的减振器,其中耗能弹簧采用具有超弹性和耐腐蚀的形状记忆合金.与已有方案比较,设计的减振器能取得显著的减振效果,改善设备的振动现象,减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带缓冲簧的汽车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应用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的理论,推导出了受均布载荷作用的环形薄板阀片的挠曲变形解析式,建立了该减振器在复原和压缩工况下阻尼特性的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与实测的减振器的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与实测结果的一致证明了数学模型正确可靠。同时用该模型分析了减振器活塞杆直径、内部气压、油液温度及摩擦力等因素对其外特性的影响规律及敏感程度,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减振器的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某款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为满足驾驶稳定性、舒适性及整车安全要求,使车辆能够在复杂的路况下实现安全及平稳的行驶,针对该款车型存在后减震器座Y向刚度不足的问题,利用CAE软件建立含后减震器座安装点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刚度分析。根据CAE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再对优化方案进行刚度分析,最终找出能够有效提高后减震器座安装点刚度的最佳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满足性能要求,节约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而且为后减震器座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轿车在道路上采集的目标载荷谱,对其进行编辑处理,得到试验的期望载荷谱,把后滑柱总成安装在试验台上,在试验室内模拟后滑柱总成在道路上垂向运动情况,再现后滑柱总成道路载荷,考核后滑柱总成的疲劳寿命,探究后滑柱总成台架试验和整车道路试验的相关性,达到快速验证后滑柱总成的疲劳寿命,加快产品开发步伐,提升和改进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液力减振器流通阀片与减振液间的微观、高频的流固耦合作用机理非常复杂,决定着液力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和异响发生。为深入分析这种流固耦合作用机理,文章建立了液力减振器流通阀片的力学模型,采用ANSYSCFX软件并结合其动网格技术,对液力减振器流通阀片在正弦进口速度载荷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减振器流通阀片的振动特性,并进行了减振器噪声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动网格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液力减振器流通阀片的仿真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减振器阻尼对扭力梁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扭力梁有限元模型以及刚柔耦合整车模型。通过试验采集强化路面道路载荷谱作为整车模型的输入激励,仿真得到疲劳寿命分析所需文件,利用模态应力恢复法对扭力梁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通过扭力梁耐久性台架试验证明了仿真模型与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仿真得到了不同阻尼系数下的扭力梁疲劳寿命分布云图以及最小疲劳寿命循环数,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减振器阻尼大小对扭力梁本体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JC40绞车滚筒体的有限元模型,运用三维Solid63壳单元模拟滚筒体结构的各个部件,在设计载荷作用下,对该滚筒体进行了静力特性分析,准确、直观地得到了滚筒体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通过进行加载分析计算,对比滚筒体静力学校核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滚筒体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要求吻合,为滚筒体的强度计算提供了可靠依据,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文中针对某电子设备上隔振器中圆锥螺旋弹簧在耐久试验中发生多次断裂的问题展开了研究。由于圆锥螺旋弹簧的非线性,无法进行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因而依据加速度等效的原则将随机振动分析等效成静力分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得出圆锥螺旋弹簧的应力值。利用PSD频域分析法和"高斯三区间法"进行疲劳计算,经过几次迭代计算得出最优的弹簧材料参数和直径尺寸。按照仿真分析和疲劳计算结果设计的隔振器目前已顺利通过了耐久试验。  相似文献   

18.
新型气—液耦合减振器的抗冲击动态特性试验与建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平  钟毅芳  周济 《中国机械工程》2001,12(9):980-982,1024
针对实现抗大冲击并兼顾衰减振动的减振器件技术要求,通过结合空气阻尼和油阻尼及橡胶元件和金属弹性元件设计了结构微小的气-液耦合减振器原理样机,多参数匹配冲击试验研究表明其具有强非线性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建立了样机非线性动态冲击特性模型,该建模方法直接引入结构参数,为直接设计具体的器件建立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该耦合减振器性能优越并具有良好的设计可控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To achieve the dual demand of resisting violent impact and attenuating vibration in vibration-impact-safety of protection for precision equipment such as MEMS packaging system, a theoretic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multi-medium coupling shock absorber is presented. The coupling of quadratic damping, linear damping, Coulomb damping and nonlinear spring a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The approximate theoretical calculating formulae are deduced by introducing transformation-tactics. The contrasts betwee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numerical integration results are developed. The resisting impa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re also analyzed in progress. In the meantime, the optimum model of the parameters matching selection for design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built. The example design is illustrated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ing method and the theoretical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