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2.
在分析研究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反电势过零检测电路,给出了反电势检测信号与功率开关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反电势检测信号可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3.
4.
一引言
无刷直流电机利用电子换向代替机械换向。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简化了电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6.
7.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闭环三段式启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转子初始位置精准预定位与加速过程中优化定位相结合的闭环三段式启动策略.在电机绕组中施加短时间脉冲电压矢量,通过检测直流母线电流可以将转子位置锁定在60°电度角范围内,在此基础上通过向指定绕组通电与检测电流比较阈值完成转子精准预定位.预定位后进入优化定位与加速阶段,此时电流比较阈值作为换相条件,保证转子在加速过程中准确换相,当转速达到一定值时系统切换到反电势运行状态(back electro-motive-force,EMF).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三段式闭环启动方法无需传感器、成本低、可靠性高,能保证系统在整个启动过程中均处于闭环工作状态,不会出现失步或启动失败现象. 相似文献
8.
围绕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的两个关键技术——位置检测和起动,提出了将瞬时状态检测和预测估计相结合的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和“三段式”起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别用Simulink库中自带的电机模型,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法、速度PI控制和电流滞环PWM控制方式对系统仿真,使系统更直观、简化,更加贴近实际控制系统,为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提供了新的方法。仿真结果得到的三相行电流波形和反电动势波形与理论分析得到的波形一致,验证了该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节能空调用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及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符号检测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dsPIC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并给出了节能空调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软、硬件结构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及其电路实现,与现有反电势法相比,不需要对相电压进行滤波,不会带来相移问题,因此也无需进行补偿[1-3]。实验中,即使速度低至100 r/m,该方法依然有效,而目前普遍采用的反电势法只能在速度大于150 r/m条件下有效,扩展了反电动势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电动机的启动不仅需要具备较大的启动转矩,还要求启动电流小、操作简单、功率损耗小,通过对几种电机的启动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启动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它们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使用不同启动方法对电动机和电网系统其他设备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雄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4,(3):145-147
简述了无刷直流电机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基于LPC2132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制作过程及特点.对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控制系统代码精简,运行快速、可靠.实验证明,使用无位置传感器的方法对无刷直流电机进行监测和控制,能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传统反电势法的滤波器硬件结构设计将导致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换相误差,当换相误差较大时将大大降低系统的性能指标。针对换相误差造成系统换相转矩脉动、失步等问题,通过分析理想反电势过零点与实际反电势过零点间相位差值的关系,提出在增加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SEPIC)前级驱动电路的基础上,采取PWM-ON-PWM调制方式,通过检测非导通相(即悬空相)电压与校准后的电压大小进行比较,获取换相信号,实现对换相误差的校正。相比于传统反电势法,只需检测一路相电压,在降低系统转矩脉动的同时,对换相误差进行精准校正。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换相误差校正策略在全速范围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