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清料法腌制皮蛋,利用荧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监测腌制和后熟过程中化学作用力对蛋黄凝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碱作用下,外层蛋黄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与β-折叠之和下降了54.17%,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P0.05),离子键和二硫键含量的显著增加(P0.05)促使蛋白质发生交联聚集生成外层蛋黄凝胶;溏心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与β-折叠之和上升了54.05%,表面疏水性下降不明显(P0.05),疏水相互作用及二硫键含量的显著增加(P0.05)促使溏心逐渐转化为外层蛋黄,增强了蛋黄凝胶强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外层蛋黄蛋白质较溏心蛋白质先发生碱变性,其中较稳定存在的蛋白质为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三穗特色黄皮蛋加工过程中凝胶形成及颜色变化机理,以黄皮蛋无铅腌制工艺为基础,测定并分析黄皮蛋加工过程中蛋清游离碱度、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质构特性、色差、还原糖含量、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0~18 d),蛋清游离碱度不断升高,离子键作用力先升高后降低,氢键作用力、疏水作用力、二硫键作用力则逐渐增加;蛋白从粗毛孔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的三维网状纤维结构;在第12天时,凝胶质构特性各指标总体最高,β-折叠和β-转角为主要结构。腌制12~18 d,高碱度导致凝胶结构被破坏,网孔变大,离子键作用力及质构特性指标水平呈下降趋势。腌制结束(18 d)后,蛋清游离碱度逐渐下降后趋于稳定,质构特性指标水平整体先上升后趋于稳定,凝胶结构自我修复,网孔紧密,凝胶结构稳定。维持凝胶结构的主要作用力为离子键和二硫键,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为β-折叠和β-转角。在色泽形成过程中,羰氨反应与蛋白质分解同时进行,蛋清还原糖含量降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蛋清红绿度(a值)和黄蓝度(b值)逐渐升高,颜色逐渐变黄变暗。腌制结束后,蛋清各色泽均无明显变化,形成稳定的金黄色。综上可知,黄皮蛋腌制阶段的6~12 d是控制品质的关键阶段,腌制结束后常温放置6 d,蛋清凝胶性质略微提升,色泽稳定,产品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3.
李杰  汪之和  施文正 《食品科学》2010,31(17):103-106
采用化学法测定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的变化,借助拉曼光谱仪分析草鱼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鱼糜蛋白质构象的变化,进而研究化学作用力和蛋白质构象对鱼糜凝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鱼鱼糜凝胶的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显著减少,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和非二硫共价键增加;α- 螺旋结构部分转化为无规卷曲结构。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及非二硫共价键是影响凝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α- 螺旋和无规卷曲是草鱼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维持鱼糜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蛋白质构象。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分别将黄原胶和魔芋胶添加至鸭蛋清中制备碱诱导凝胶,以探究亲水胶体对凝胶高温液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亲水胶后的蛋清凝胶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明显(p<0.05),褐变强度增加了7.99%和33.21%;当黄原胶和魔芋胶的浓度由0.50%增加至1.50%,凝胶硬度值提高49.60%和119.56%,穿刺强度提高20.59%和78.42%,持水性提高1.02%和9.47%,且添加黄原胶的蛋清凝胶硬度、穿刺强度和持水性均显著大于魔芋胶(p<0.05)。两种胶的浓度均为1.00%时,蛋清凝胶的感官评分最高。两种亲水胶的加入会改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凝胶内部的分子间作用力:黄原胶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离子相互作用(p<0.05),无规则卷曲减少了41.23%,α-螺旋增加了81.29%;魔芋胶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疏水相互作用(p<0.05),β-折叠减少了34.97%,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分别增加了68.97%和70.37%;氢键和二硫键均随两种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综上所述,添加黄原胶和魔芋胶均能抑制碱诱导蛋清凝胶在高温处理过程中的液化现象,且加入黄原胶所形成的凝胶质构特性和持水性优于魔芋胶,而魔芋胶对于凝胶褐变强度的影响大于黄原胶。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法测定超高压猪肉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变化,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猪肉凝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进而研究化学作用力和蛋白质构象对凝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上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增加,β-折叠会部分转变成β-转角和无规卷曲。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是凝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β-转角和无规卷曲是维持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蛋白质构象。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贵州三穗特色咸鸭蛋腌制过程中,蛋黄凝聚过程的变化及关键控制点,采用低盐腌制,检测氯化钠作用下,蛋黄凝聚部分的蛋白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8 d时,离子键及疏水相互作用增强,氢键及二硫键减弱,α-螺旋与β-折叠的占比降低,γ-随机结构与β-转角的占比增加,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发生变性,NaCl改变了低密度脂蛋白结构,蛋黄的蛋白质-脂肪乳化体系被破坏,未发生聚集形成凝胶结构。腌制12~16 d时,离子键强度减弱,氢键、疏水作用、二硫键含量增加,α-螺旋结构占比继续下降,γ-随机、β-折叠、β-转角结构占比均略有上升,蛋黄蛋白质分子发生聚集,并出现较明显的松沙口感,出油量在40%以上。腌制16~28 d时,低密度脂蛋白结构继续更新,蛋黄水分继续流失,为脂质分子聚集形成油滴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蛋黄的脱水与蛋白质凝胶的结合使蛋黄最终成为球状凝聚体。观察腌制过程中蛋黄凝聚部分的微观结构,发现蛋黄颗粒逐渐减小,排列紧密,且出现交联作用,这是腌制咸蛋黄产生特殊的松沙感的主要原因。结论:腌制12~16 d是咸蛋黄形成独特松沙口感及渗油现象的关键阶段,蛋白质分子的聚集有利于油脂渗出...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种碱处理加工方式制成蛋清凝胶制品(蛋清碱诱导凝胶和皮蛋清),以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溶解度、巯基与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蛋白质组分、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为考察指标,研究蛋清碱诱导凝胶与皮蛋清凝胶特性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各碱处理组蛋清的蛋白质分子高度交联而形成凝胶网络结构,且蛋清碱诱导凝胶组较为致密有序。蛋清碱诱导凝胶比皮蛋清具有较高的硬度(186.73±3.29 g)、内聚性(0.98±0.02)、咀嚼性(176.21±6.13)、溶解度(55.68±1.20%)、表面巯基(60.34±1.01μmol/g)和二硫键含量(29.42±0.57μmol/g),且具有较低的总巯基含量(64.60±2.28μmol/g)和表面疏水性(419.80±17.22)。蛋清碱诱导凝胶蛋白质二级构象以β-折叠为主(31.24%),分子内具有较强的氢键总相互作用;皮蛋清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β构象较低(33.65%),β1(21.21%)、T-转角(25.36%)和γ无规则卷曲(19.78%)较大。蛋清蛋白质组分在两种碱处理加工方式下都发生明显变性。  相似文献   

8.
以pH值、水分含量、蛋白质间化学作用力、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 solution,TCA)-可溶性肽、蛋白质溶解度、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等物理化学变化为指标,研究蛋白质在鱼糜加工及凝胶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海鲈鱼糜加工过程中,漂洗可调节鱼糜pH值使其接近中性,斩拌和低温加热使pH值降低,40℃和90℃加热对鱼糜含水量无显著影响。漂洗可有效抑制蛋白质降解,使TCA-可溶性肽下降83%;斩拌对TCA-可溶性肽、溶解度和巯基无显著影响(P0.05);40℃加热,由于组织蛋白酶的作用,TCA-可溶性肽增大68%。离子键和氢键在整个过程中呈持续下降趋势,加热后显著减少(P0.05);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呈上升趋势,均在90℃加热后含量最大;非二硫共价键在40℃加热时最大。漂洗后β-折叠结构含量下降13%,β-转角结构含量上升39%,无规卷曲和α-螺旋变化不显著(P0.05);斩拌对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和α-螺旋均影响显著;40℃加热,α-螺旋解旋,β-折叠含量上升8%;90℃加热,β-转角含量上升36%(P0.05),无规卷曲含量变化不显著。经相关性分析,蛋白质间化学键与α-螺旋和β-转角显著相关,与β-折叠和无规卷曲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旨在为鱼糜凝胶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蛋白(potato protein,PP)和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为原料制备热诱导混合凝胶,分析不同比例PP-EWP混合凝胶的质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分子间作用力、游离巯基及流变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PP含量的增加,混合凝胶的保水性由(73.5±0.71)%升高至(97.5±0.71)%(P<0.05),粗糙程度逐渐减弱;随着EWP含量的增加,混合凝胶的硬度由(460.5±4.4) g升高至(1 614.9±126.4) g(P<0.05),2 种蛋白在保水性和硬度方面形成互补;当PP-EWP混合比例趋于1时,凝胶的二级结构由β-折叠和α-螺旋向无规卷曲转变,氢键作用力逐渐减弱;疏水相互作用和游离巯基含量随EW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混合凝胶储能模量在PP-EWP比例为1∶0、9∶1和0∶1时较高。混合蛋白凝胶强度与疏水相互作用和游离巯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保水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储能模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0.
以质地剖面分析(TPA)、流变特性(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巯基与二硫键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为指标,研究温度对蛋清碱诱导凝胶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碱诱导蛋清凝胶的TPA特性和流变特性逐渐增强;温度过高,又会破坏已形成的凝胶结构,25℃时形成的凝胶体系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温度会影响二硫键的形成和疏水性的变化。研究表明,25℃促进蛋清凝胶暴露出了隐藏的—SH,促进—SH氧化,加快了—SH和S—S键的相互转化,增强了凝胶结构,随着温度过升高,又会影响键的形成和转化。疏水相互作用是维系蛋白质-蛋白质凝胶体系的重要作用力,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位于蛋白质分子内部,25℃时凝胶体系的疏水键含量最低,更有助于凝胶体系的形成,而温度过高破坏了已经形成的凝胶体系从而能导致疏水键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11.
鸡蛋清中主要过敏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平  高金燕  陈红兵 《食品科学》2007,28(8):565-568
鸡蛋是引起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过敏原食物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鸡蛋清中主要过敏原卵类粘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和溶菌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Headspace volatiles were produced by heating fresh egg yolk, white and different ratios of yolk to white. Volatiles of the same treatments produced during 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were identified, compared, and related to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 scrambled eggs. Overall impression, sulfur, and sweet notes were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amples with varying yolkwhite ratios. Volatile concentrations of compounds in the headspace, and steam distillation/ solvent extracts were us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crambled eggs with different yolk:white ratios. The concentration of both egg yolk and whit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fresh scrambled egg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and flavor volatiles. The contribution of both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producing egg substitutes.  相似文献   

13.
先将鹌鹑蛋制成松花蛋,再加入与氢氧化钠、食盐、茶汁一起混匀的蛋液,灌入肠衣中,经水浴加热即成成品.试验研究表明,蛋液与鹌鹑松花蛋的合适配比为4∶6,氢氧化钠的适宜添加量为0.4%~0.6%,蛋肠加热温度85~95℃,时间90~100m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市售鸡蛋壳表面、内容物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及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采用沙门氏菌常规检测法并结合PCR技术, 对采自合肥市农贸市场、超市的100枚鸡蛋进行检测; 利用国标法和K-B 纸片法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蛋壳表面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0%(10/100), 蛋内容物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1/100); 11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血清型均为鸭沙门氏菌; 14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中, 对青霉素100%耐受, 链霉素18.2%耐药, 36.4%中等耐药率, 其余抗生素均敏感。 结论 合肥市售鸡蛋壳表面的沙门氏菌检出率高于蛋内容物, 抗生素选择压力导致不同地区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以蛋清、蛋黄和全蛋液为原料,研究蛋清、蛋黄和全蛋蛋白热诱导凝胶的形成能力以及蛋白质量浓度对蛋清、蛋黄和全蛋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清、蛋黄和全蛋形成热诱导凝胶的最低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50、55、50mg/mL;在50~135mg/mL范围内,随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蛋清、蛋黄和全蛋蛋白的凝胶强度和保水性不断增大,蒸煮损失整体呈下降趋势;蛋白质量浓度对蛋清、蛋黄和全蛋凝胶的弹性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蛋品产业结构来看,发达国家的蛋品加工量可以占到鲜蛋总量的25%,而我国的蛋品加工量只占到鲜蛋总量的0.7%~1.0%,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为了开拓蛋品资源加工新途径,提高蛋品的高附加值,促进蛋品消费,需要对蛋品加工进行创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禽蛋制品的理论、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蛋制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涂膜剂对皮蛋保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杰  马美湖 《食品科学》2012,33(6):274-277
选用硝化纤维素和火棉胶两种物质作为主成膜材料,配制3种涂膜剂,对皮蛋进行涂膜保质试验。在25℃、相对湿度(80±2)%的条件下贮藏,测定感官品质、质量损失率、pH值、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结果表明:贮藏至120d时,混合涂膜剂组皮蛋质量损失率为4.92%,蛋白、蛋黄pH值分别为9.98、9.81,TVB-N含量为12.21mg/100g,菌落总数为20CFU/g。3种涂膜剂中,混合涂膜剂保质效果最好,贮藏时间达240d,其次为火棉胶组,储藏时间210d,而硝化纤维素组保质期则为195d。  相似文献   

18.
鸡蛋壳膜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蛋壳与蛋壳内膜中具有很多有效成分,它们是饲料、食品、医药、化学、轻工等行业的宝贵原料。我国养禽数量多、蛋壳产量巨大,蛋壳膜的综合利用将大幅度提高蛋品工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为鸡蛋壳膜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群体种蛋信息在线检测困难问题,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基于工业蛋托的群体鸡种蛋受精信息进行检测,将整托蛋直接从孵化箱放进检测装置获取群体种蛋图像,对图像进行分割、平滑去噪,提取图像RGB、HIS、灰度均值以及蛋重作为特征参数,分别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鉴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SVM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率,在第3天和第7天分别达到了81.7%和96.7%,为群体种蛋信息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