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分析织物动态水传递性能,自行搭建一种具有芯吸导水功能的显性出汗模拟装置,拍照记录不同时刻织物的润湿图像,利用电子天平在线测量系统实时记录织物在吸水或蒸发过程中重量值的动态变化。利用该装置对6种面料分别进行了单层织物平面内水传递性能和2层织物层间水传递性能的动态测试。结果显示:润湿图像面积、水分在织物平面内的扩散速度、织物的吸水速度可以反映织物动态吸水与扩散性能,织物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可以评价织物的快干性能;织物层间水传递性能可利用模拟皮肤的水分转移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工艺结构复杂多变,现有系统在进行设计开发时难以直观地展示出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实现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的组织结构模拟,本文提出了一种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多层弹簧-质点结构模型。首先建立了成圈、集圈、移圈线圈几何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结构特征,并在传统弹簧-质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弹簧-质点模型,然后采用牛顿第二定律和Velocity-Verlet数值积分法求解了多层弹簧-质点模型的最终位置,最终提出了一种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结构模拟的算法流程。本文建立的多层弹簧-质点结构模型能够反映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织物组织结构和成型工艺对双轴向经编双面涂覆织物剥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轴向经编涂覆织物由于经纬纱取向及捆绑纱的排列不同,使涂覆织物各个面各个方向的层间黏合强度相差较大;通过流延覆膜工艺生产的双轴向经编涂覆织物在高频热合加工后层间黏合强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服装织物层基本几何单元内空气层与纱线热湿传递机理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建立了空气层与纱线交界处的热湿传递动态过程 ,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织物内纱线、空气层的温度场和湿度场 ,并探讨了纱线材料特性、织物的组织结构对织物层热湿传递过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以多色块表里换层织物为例,讨论了基础组织和配色复杂的表里换层织物的CAD虚拟仿真设计与织造。对于通过阴阳色块表现几何纹样的表里换层织物,CAD模拟的单层织物基础组织应尽量采用平纹组织。合成后整体组织为3/1+1/3组织,交织频次低、打纬阻力小,可以增大织物整体紧度和各层织物密度。采用平纹基础组织,一个表里换层组织只需要8页综,较其他组织少,这样多臂织机的16页综可以被充分利用,丰富了纹样表现力,稳定了织物结构。CAD虚拟仿真设计可直观呈现效果,节约了试织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  相似文献   

6.
提出平纹织物模型的函数,根据此函数建立了平纹织物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应用于数值模拟分析.所建立的几何模型考虑到了平纹织物真实的纱线间距、纱线的屈曲和纱线的截面形状.为建立此模型,需要测量平纹织物的3个参数:纱线间距、纱线厚度和纱线宽度.使用Creo Elements/ProR软件建立织物模型,模拟了子弹侵彻多层平纹织物的过程.实验对比表明,织物的真实变形情况与实验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双层组织织物外观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层组织织物由于具有表里两层组织结构特征,给计算机模拟和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如何依据组织设计的要求提取织物的表层信息,是模拟显示的关键。根据4个组织阵(双层组织的表、里层基础组织阵,表经与里纬接结组织阵,里经与表纬接结组织阵)间的关系,建立表层信息判断表来提取织物的表层信息,从而实现双层组织织物外观的模拟显示。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消防员防护服面料的舒适性并考察织物组合舒适性的影响因素,选取我国消防服常用的11种织物,模拟消防服层次构成,即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和隔热舒适层,进行多层织物热阻、湿阻和总热损失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几种织物组合,其基本性能均符合GA 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标准,但热湿舒适性与美国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织物的热阻、湿阻和总热损失均与其面密度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织物热阻、湿阻与面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总热损失与面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织物组合间空气层的厚度对织物组合的热阻值影响较大;织物组合总热损失与克罗值、透湿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可直接用于评价消防服多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对服装织物层基本几何单元内空气层与纱线热湿传递机理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空气层与纱线交界处的热湿传递动态过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织物内纱线、空气层的温度场和湿度场,并探讨了纱线材料特性、织物的组织结构对织物层热湿传递过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增加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的蓄热调温功能,在保障其热防护性能前提下,引入微胶囊相变材料(MPCM)。选取3种相变温度(37、43和49℃)、2种放置位置和4种相变材料用量(分别为多层织物质量的30%、45%、60%和100%),通过缝制法制备蓄热调温热防护材料,并将其与多层织物结合制备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系统。采用改进的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及皮肤模拟传感器,动态化研究不同因素对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系统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温度为43℃、蓄热调温热防护材料放置在隔热层与舒适层之间,多层织物系统的热防护性能最好;随着MPCM用量增加,多层织物系统的热防护性能提升,但考虑到成本及服装的热湿舒适性等因素,MPCM用量为多层织物质量的45%时最佳,此时多层织物系统的二级烧伤时间可达257.13 s,相比未添加蓄热调温热防护材料的多层织物系统热防护性能提高了148.22%。研究为开发兼具热防护性能与蓄热调温功能的高性能热防护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