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MCT在饮食中的应用效果与消化吸收代谢机理 1.1MCT在饮食中的应用与效果MCT与普通的长链脂肪酸比较,具有消化吸收快、能量易于释放等优点,因而它特别适宜作治疗食品的原料,并通过增减特定的营养素调理加工出具有特殊营养的治疗食品,以及作为体育运动和健美方面的功能性食品。MCT有着与葡萄糖相媲美的快速消化特性,并且可以产生高于葡萄糖2倍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机能性油脂产品中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的研究和应用是目前最活跃、最广泛的产品之一。在大约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开发中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显示出许多优越的机能 ,在食物营养、医药品和体育运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普通的食用油是以长链脂肪酸组成的油脂 ,在人体的吸收中是通过淋巴管和静脉运输到肌肉和脂肪组织上 ,经部分分解回收 ,而多余的部分则蓄积并再次被合成为中性脂肪。而以中碳链脂肪酸组成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 ,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中则是通过门脉直接运输到肝脏 ,在肝脏迅速高效地被分解 ,其消化吸收速度是普通长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3.
在机能性油脂产品中,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的研究和应用是目前最活跃、最广泛的产品之一。在大约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开发中,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显示出许多优越的机能,在食物营养、医药品和体育运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一种高效消化吸收的结构脂质和控制脂肪吸收的低能油脂,不仅能够控制肥胖和降低血清胆固醇,还能够抑制或限制组织中的胆固醇沉积物.与普通植物油脂相比,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代谢途径使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生理功能.本文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理化性质、制备、代谢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以期为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在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是一种天然油脂的改性产品,因其具有消化吸收快,能量易释放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营养、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理化性质和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高效合成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盛敏  张余权  姜元荣 《食品科技》2011,(6):205-208,212
中链脂肪酸具有独特的营养功能,易消化吸收,能快速转化为能量。由于其低烟点、易起泡的局限性使其作为烹饪油使用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通过酯交换技术开发的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能很好提高烟点和减少起泡,可以作为普通烹饪油应用。同时综述了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在动物和临床研究中能减少体脂肪的积累和保持健康体重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中链脂肪酸甘油酯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针对其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易消化等特点,展望了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在未来军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王苑力  栾霞  杨剀舟  魏征 《中国油脂》2024,49(4):40-47+51
为促进中链脂肪酸(MCFA)及其他相关功能性结构脂的深入开发和合理利用,以MCFA及其甘油酯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其来源、营养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MCFA主要来源于母乳与牛羊乳的乳脂以及某些特定的植物油中,具有快速提供能量、抑制体内脂肪堆积、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血糖和抑制炎症等功能;MCFA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醇解法、酯化法、酯交换法和生物合成法等;MCFA在食品与保健品、动物饲料、医药及化工等领域均有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的开发历史、制备、物化性质及其来源。MCT能抑制肥胖和控制组织中的胆甾醇沉积物,还能降低血清胆甾醇。MCT作为快能量与高能量的来源无疑是长链脂肪酸甘油酯(LCT)的代替物,同时阐述了它在医学、营养及化妆品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品工业》1995,(4):18-20
随著人们对食品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食品生产商便不断寻求有益健康而又美味依旧的新食品配方。食品中的脂肪一向都被认定是有碍健康的组成,因为它们能引致肥胖,而且又会助长心血管病。然而,脂肪在各种食品的特有功能又不可缺少。于是,以低热热量为改良目标的脂肪替代物便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一种新兴的脂肪配料亦另辟蹊径,在改进脂肪于食品加工和食品配方上的功能的同时,也改善了部分脂肪有碍健康的缺点。这就是本文将要介绍的中碳链三甘油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 MCT)。  相似文献   

11.
固体碱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合成工艺.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5h、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2∶1、催化剂用量4.5%,该条件下酯化率为87.5%,所得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酸值(KOH)、皂化值(KOH)、碘值(Ⅰ)、熔点分别为1.86 mg/g、148.4 mg/g、2.9 g/100 g、47.3℃.  相似文献   

12.
常致成 《中国油脂》1999,24(6):50-52
综述了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开发历史,制备,物化性质及其来源。MCT能抑制肥胖和控制组织中的胆甾醇沉积物,还能降低血清胆甾醇。MCT作为快能量与高能量的来源无疑是长链脂肪酸甘油的代替物,同时阐述了它在医学,营养及化妆品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无溶剂体系中酶促合成中碳链甘三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溶剂体系下,采用Lipozyme 435催化甘油和中碳链脂肪酸(辛酸和癸酸混合物)酯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MCT).结果表明在无溶剂体系下,反应温度对MCT得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制备MCT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加酶量(以脂肪酸质量计)5%,底物摩尔比(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3∶1,反应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MCT得率为92.10%,产物中甘二酯、甘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03%、0.13%和1.74%.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油脂,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的理化、保健特性愈发受到关注。目前国内食用油脂几大厂家不约而同地将MCT作为研发重点和热点。详细介绍了MCT的总体研究进展、专利技术发展态势、重点申请人和重点专利技术,以期为国内食用油脂行业与油脂企业提供一份详实的MCT专利技术发展态势报告。  相似文献   

15.
膳食纤维是一类能被肠道微生物利用的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影响宿主健康。已有的研究证实,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它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饮食中添加膳食纤维能够显著改变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使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群丰度提升。不同类别的短链脂肪酸发挥的作用迥异,对宿主的物质能量代谢、免疫系统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均有侵染。主要综述膳食纤维对肠道微生物演替的变化和可能的潜在机制,以及由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对宿主健康的影响,为探究饮食、肠道微生物及宿主健康三者间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是一种天然油脂的改性产品,综述了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定义、来源、理化性质及代谢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其性质、应用、制备及其安全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用椰子油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脂肪(甘油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它通常分为饱和和不饱和脂肪两类。在饱和脂肪中,又可按组成脂肪的脂肪酸碳链的长短,分为短链甘油三酯(简称SCT,C_8以下)、中链甘油三酯(简称MCT,C_6~C_(12))、和长链甘油三酯(简称LCT,C_(12)以上)。由于各种脂肪分子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对人类健康的不同影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MCT在体内的代谢与LCT有明显的不同(SCT与MCT的代谢相同,但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它对人类的健康有特  相似文献   

18.
1 结构油脂概说 最近10余年来,通过对三酸甘油酯中的脂肪酸的立体配位和营养生理学的特性研究,逐步明确了三酸甘油酯所具有的营养生理活性不仅与其脂肪酸的营养生理学的特性有关,而且与脂肪酸组成以及脂肪酸与甘油结合的位置相关.由甘油特定的位置与特定的脂肪酸结合而生成的三酸甘油酯,虽然与天然的三酸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大体相同,但是其立体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母乳及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是婴幼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理想的食品,是婴幼儿营养的最佳来源。近年来,国内外对母乳脂肪酸的研究逐渐增多,不仅关注其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功能性质,并逐渐意识到母乳中甘油三酯独特的组成特点,尤其是母乳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位置分布对婴幼儿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母乳及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脂的组成特点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旨在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具有降低体重、调节脂代谢、缓解疲劳等功效,其常温下为液态,为方便其在食品领域应用,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复配壁材比例、壁材添加量、芯壁比、乳化剂添加量、复配乳化剂比例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配方,并测定制备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配方为乳清蛋白:菊粉3∶1(w/w)、乳化剂添加量0.4 g/100 mL、芯壁比1∶1(w/w)、复配壁材(乳清蛋白和菊粉)添加量14 g/100 mL、复配乳化剂(单甘酯∶羧甲基纤维素钠)1∶1(w/w),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5%,具有良好流动性、分散性及溶解性,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43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