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优化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结香花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结香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35:1,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85 min,总黄酮得率22.76 mg·g-1。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与总黄酮含量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75和0.98 mg·mL-1。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罗汉果花总多酚。分别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液中总多酚得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乙醇浓度49%、料液比1∶41(g/m L)、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罗汉果花总多酚的得率达2.64%,与理论预测值相对偏差为0.75%;总抗氧化能力为2198.25U/g,与理论预测值相对偏差为0.35%。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黑莓渣中抗氧化物质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提取黑莓渣中抗氧化物质优化工艺模型。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总抗氧化能力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统计法的Box-Behnken模型对影响纤维素酶超声提取的关键因素:加酶量、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进行优化探讨。结果:各因素对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次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加酶量液料比,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液固比为35∶1,提取温度为70℃、加酶量为0.18%,该条件下提取液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5228.8unit/g,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66%。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模型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高效提取日本荚蒾果实中总三萜,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和响应面分析联用方法得到最优提取方案,并分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12.5(g/m 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74 min的工艺条件下总三萜得率为9.07%,与模型预测值9.16%有良好的拟合性。4个因素影响日本荚蒾中总三萜提取率的顺序为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自由基清除率随总三萜质量浓度增加有所升高并趋于稳定,总三萜质量浓度提高到2.5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稳定在89%,ABTS+自由基清除率稳定在78%。  相似文献   

5.
黑莓果实多酚超声提取工艺的响应曲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黑莓果实多酚的提取率,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多酚超声提取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多酚超声提取的总多酚和鞣花酸含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模型因子间的交互作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4因素对总多酚和鞣花酸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频率,实验所得黑莓果实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6.54%,料液比为1:30,超声频率为24kHz,提取时间为33.68min,该条件下测得的黑莓果实总多酚含量为5.131mg·g-1,鞣花酸含量为0.1483mg·g-1。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乙醇提取荞麦米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提取温度、时间、乙醇浓度及料液比为实验因子,以多酚物质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实验。并对优化后荞麦米提取物粉末的抗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荞麦米多酚物质得率因素强弱顺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荞麦米多酚物质提取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56℃、提取时间6.0h、料液比1∶12g/m L、乙醇浓度65%。2mg/m L荞麦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在反应时间为20min时具最强清除活性,其清除率为26.88%;对DPPH·的清除在反应时间为30min时,清除率最高,为43.65%;在反应时间为10min时,3mg/m L荞麦提取物表现出最大的还原力,其值为2065.39。  相似文献   

7.
联合超声波和双水相技术,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叶下珠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建立了超声时间、料液比、硫酸铵浓度、乙醇浓度对叶下珠酚类物质提取的数学模型,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时间、料液比、硫酸铵浓度、乙醇浓度对叶下珠酚类物质的提取影响显著,这些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硫酸铵浓度;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硫酸铵浓度和乙醇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叶下珠酚类物质的提取影响显著,而超声时间和料液比、超声时间和硫酸铵浓度、料液比和硫酸铵浓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叶下珠酚类物质的提取影响不显著;最佳提取参数为超声时间46min、料液比1∶46(g/m L)、硫酸铵浓度22%、乙醇浓度29%,在此条件下叶下珠酚类物质的提取率为7.85%(n=3),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综合开发利用油茶资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壳棕色素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油茶籽壳棕色素提取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并研究油茶籽壳棕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油茶籽壳棕色素提取含量高低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温度液料比。油茶籽壳棕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液料比11∶1、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油茶籽壳棕色素提取率为15.09%,与预测值基本一致。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油茶籽壳棕色素有一定的清除O~-_2·、H_2O_2的能力和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沙苑子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热搅拌提取工艺下,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料液比,其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相对影响较小.确定沙苑子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32、提取温度70℃、提取溶剂45%乙醇、提取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0.
以桦褐孔菌为试材,采用乙醇热回流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了单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FRAP、DPPH·、ABTS+·三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1:25 g/mL,在此工艺下提取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53.25 mg/mL,提取率为10.66%。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200 μ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464.53 μmol/L FeSO4。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36.44 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299.89 μg/mL。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接近V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潜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玫瑰花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方法提取玫瑰花中的总黄酮,并对提取的黄酮进行了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玫瑰花总黄酮含量为2.2%,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料液比1∶55、乙醇浓度65%、微波时间45min、微波功率700W,提取率为82.29%。清除DPPH·实验测得玫瑰花黄酮的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物的IC50分别为6.52、9.04、6.87μg/mL;清除O2-.实验测得在萃取物浓度为100μg/mL时,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物对O2-·的抑制率分别为14.43%、27.83%、23.21%;清除.OH的实验测得在萃取物浓度为500μg/mL时,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物对.OH的抑制率分别为23.74%、43.51%、32.75%。实验得到结论为玫瑰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玫瑰花渣中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研究了玫瑰花渣中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工艺,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75%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13.
以美藤果壳为主要原料,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美藤果壳多酚,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美藤果壳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后,通过大孔树脂纯化粗提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其中主要多酚物质,并利用Fenton体系和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体系测定其提取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维生素C(vitamin C,VC)、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影响美藤果壳多酚得率的4个因素中,影响程度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提取温度9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5(g/mL)和提取时间2.0 h,此时的多酚得率为4.79%。美藤果壳多酚主要为没食子酸、芦丁、儿茶素、单宁和异槲皮苷,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优于TBHQ、VC、BHT,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5.86×102μg/mL和7.51μg/mL。  相似文献   

14.
金樱根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了金樱根的总皂苷,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确定金樱根总皂苷的优选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4因素对金樱根总皂苷提取含量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金樱根总皂苷超声提取的最优水平为乙醇浓度80%,温度50℃,料液比1∶50,提取时间2.5h。恰当的提取条件可使金樱根总皂苷的溶出率更高。在相同的提取条件下,金樱根比茎中总皂苷的含量高6.77mg/g。  相似文献   

15.
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铁皮石斛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性。在选取酒精浓度、料液比、温度做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总多酚之间的函数关系。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40,提取温度75℃;在此最佳条件下水浴条件下浸提1 h,总多酚含量为28.01 mg/g,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铁皮石斛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对DPPH·和·OH自由基能力,其I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526.872μg/m L和1263.024μg/m L。  相似文献   

16.
徐玉霞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9):241-244,248
以海红果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海红果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4个参试因素对海红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超声波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提取温度40℃,超声波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海红果总黄酮提取率高达0.3100%。  相似文献   

17.
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九头狮子草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其DPPH·、ABTS+·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30%、液料比50∶1 (mL/g)、超声时间35 min,超声温度3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60%,与理论预测值接近,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3%。当九头狮子草总黄酮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DPPH·、ABTS+·清除率分别为65.3%、74.1%,IC50为79.9、45.3μg/mL,而当其质量浓度为300μg/mL时,总抗氧化能力为0.476mmol/L,说明九头狮子草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番石榴果皮及果肉多酚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就番石榴果皮及果肉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提取研究,考查了浓度、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影响提取率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用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时,影响果皮中多酚提取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6、提取时间6h、浸提2次;影响果肉中多酚提取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7、提取时间1h,浸提1次。  相似文献   

19.
以乙醇为溶剂,以超声波作为提取辅助设备,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影响黄酮化合物提取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范围,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提取条件,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九香虫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优工艺。最优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 min、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60℃。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测得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达最大,为17.1 mg.g-1。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九香虫黄酮化合物的因素主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醇浓度>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花生粕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以花生粕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个对花生粕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测定了花生粕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花生粕总黄酮得率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乙醇体积分数的关系;花生粕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次数1次,该条件下花生粕总黄酮得率为1.197%;花生粕黄酮类物质对DPPH·、·OH和O-2·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25.0、24.5、204.0μg/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