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用体积分数为 70 %的乙醇提取蕨菜黄酮类化合物 ,得到粗黄酮 ,经聚酰胺纯化 ,得到精制黄酮。定量测定黄酮含量 ,并对蕨菜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蕨菜总黄酮含量为干重的 7.2 8% ,粗黄酮中黄酮含量为 2 7.0 3 % ,精制黄酮中的黄酮含量为41 5 2 % ;蕨菜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能显著阻断亚油酸、猪油的自氧化作用 ,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11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胡芦巴黄酮类化合物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出DMl30型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分离纯化胡芦巴种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该树脂富集纯化胡芦巴总黄酮的适宜工艺条件,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为i上样量为3.64mg黄酮/g树脂,上样液pH值5.0,吸附时间2h,体积分数70%乙醇洗脱,洗脱速率2mL/min,洗脱体积为150mL,总黄酮回收率为85.05%,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由7.8%提高到26.5%。  相似文献   

3.
杨梅叶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为确定杨梅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用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萃取杨梅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45倍于样重的40%的乙醇浸泡24h后,超声波辅助萃取45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的总浸出率可达99.30%,杨梅叶中的黄酮含量为8.16%。  相似文献   

4.
覆盆子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经分离提取后,对覆盆子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盆子黄酮提取物对OH、H2O2、DPPH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强弱顺序为:纯化后的覆盆子黄酮〉覆盆子黄酮二次萃取物〉覆盆子黄酮粗提物;覆盆子黄酮提取物对花生油的自动氧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2%覆盆子黄酮提取物在油脂中的添加量好于0.02%的BHT。  相似文献   

5.
研究小麦籽粒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聚酰胺树脂吸附小麦籽粒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技术对小麦籽粒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在p H值6.05、上样浓度0.035 mg/mL(小麦籽粒黄酮粗提液稀释倍数6.2)、上样速率1.85 mL/min时,聚酰胺树脂对小麦籽粒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率最大,达到89.01%;经70%乙醇洗脱,得到纯度为53.18%的小麦籽粒黄酮,是纯化前(11.03%)的4.82倍。初步分析表明,小麦籽粒黄酮类化合物中含有槲皮素和二氢槲皮素。研究结果为小麦籽粒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pH6.10,温度加℃,70%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的条件下,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最好,吸附率为72.92%,解吸率为88,51%,陈皮黄酮含量达20.57%,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侠  臧学丽  徐祎博  王大为 《食品科学》2018,39(10):283-290
采用AB-8大孔树脂初步分离纯化绿豆皮黄酮。分别对上样条件和洗脱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液pH值、上样流速、以及洗脱剂体积分数、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对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AB-8大孔树脂的分离纯化绿豆皮黄酮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5?mg/mL、上样液pH5.0、上样流速1.0?mL/min;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剂用量225?mL、洗脱流速2.0?mL/min,在此条件下分离纯化,绿豆皮黄酮纯度由27.95%提高到62.38%。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出现黄酮类化合物特征峰带,经红外光谱扫描,光谱具备黄酮类物质特征官能团,验证了黄酮类物质的存在;利用扫描电镜对纯化前后黄酮类物质进行微观分析,得出被包裹的片状和粉粒状颗粒大部分被释放出来,这可能是导致纯化后黄酮类化合物纯度增高的原因。纯化后的绿豆皮黄酮与粗提物相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水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0  
毕丽君 《食品科学》1999,20(12):35-37
用正交实验探讨了从水芹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40倍于样重的80%的乙醇浸泡24h,之后再用超声波提取30min,连续提取两次,黄酮的浸出率可达94.6%。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但自然界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大多以黄酮糖苷的形式存在,大部分的黄酮糖苷在人体内不能通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生物利用度低。通过乳酸菌发酵去糖基化可以将黄酮糖苷转化成相应的黄酮苷元,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大大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率。该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意义和研究进展,乳酸菌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转化中的应用等,以期加强对乳酸菌生物转化的了解,加速其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胡芦巴种子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11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胡芦巴黄酮类化合物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出DM130型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分离纯化胡芦巴种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该树脂富集纯化胡芦巴总黄酮的适宜工艺条件,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上样量为3.64 mg黄酮/g树脂,上样液pH值5.0,吸附时间2 h,体积分数70%乙醇洗脱,洗脱速率2 mL/min,洗脱体积为150 mL,总黄酮回收率为85.05%,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由7.8%提高到26.5%。  相似文献   

11.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东北地区6 种红树莓果实中鞣花酸含量,同时与蓝莓进行比较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SinoChrom DS-BP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CH3OH-0.3%磷酸(40∶60,V/V);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鞣花酸得到很好地分离,鞣花酸含量在0.1~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 3。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06%,重复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09%,稳定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3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00%~98.62%,相对标准偏差为0.21%~0.42%,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测得不同品种红树莓果实中总鞣花酸含量为39.10~155.98 mg/100 g;游离鞣花酸含量为1.24~8.26 mg/100 g,红树莓中含有丰富的鞣花酸,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RP-HPLC法测定东北地区6 种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旷慧  李亮亮  吕长山  王金玲 《食品科学》2016,37(22):126-130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6 种红树莓果实中草酸、酒石酸、柠檬酸、DL-苹果酸和乳酸5 种有机酸的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SinoChrom DS-BP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 KH2PO4溶液(pH 2.60,97∶3,V/V),流速0.6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5 种有机酸都被有效地分离,各种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 3~0.999 9之间;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在0.20%~1.53%(n=5)范围内;回收率为98.83%~105.42%,相对标准偏差为0.06%~1.00%。测得6 种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含量为1 058.41~1 825.45 mg/100 g,草酸、乳酸、DL-苹果酸含量较低,未检测到酒石酸。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13.
用浓硝酸与高氯酸(3∶1)的混合酸对样品进行湿法消解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测定覆盆子中的Mn、Fe、Cu、Zn、P、Se等元素的含量。分析线分别选择波长为257.610、259.940、324.754、213.856、213.618、196.026nm的六条谱线。测量结果精度和准确度较高,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2.43%,各元素的回收率分别98.58%~107.51%。结果表明:覆盆子中含有丰富人体必需的的微量元素,其中锌和锰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车轴草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陈寒青  金征宇 《食品科学》2005,26(5):194-197
红车轴草乙醇提取液,颜色较深,背景吸收较大,以一般常用的单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车轴草异黄酮含量时,色素和醇溶性蛋白等杂质干扰严重。本文建立的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能有效扣除色素和醇溶性蛋白等杂质的干扰,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95%,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2%。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红树莓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声提取、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比较三种提取方法对红树莓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成分、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究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低,碘值高,在红树莓籽油中检测出19种脂肪酸,占红树莓籽油总成分的98.22%,其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9.98%和48.07%;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高,分别为97.37 mg/100 g和18.88 mg/100 g,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与超声提取和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极显著性差异;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强,只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采用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籽油品质好,活性成分丰富,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辅酶Q10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载量和包封率是评价辅酶Q10脂质体的2个重要质量指标。采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辅酶Q10脂质体进行增溶,再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量和包封率。研究结果表明,辅酶Q10浓度在2.5~50μg/mL范围内,吐温80增溶法与以乙醇为溶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99);空白脂质体中,辅酶Q10的加样回收率在(98.26±0.63)%~(101.20±1.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2%(n=6);该法用于测定辅酶Q10脂质体中总辅酶Q10含量的RSD<5%(n=6);不同载量[(3.22±0.01)%~(13.62±0.31)%]的辅酶Q10脂质体的包封率均高于95%(RSD<1%,n=6)。与以乙醇为溶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法具有准确可靠、简单、重现性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发酵红树莓汁乳酸菌的筛选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氧化活性、胃肠道环境耐受性、抑菌性能及菌体生长能力四个方面选出优良乳酸菌株,并对菌株发酵红树莓(Rubus idaeus L.)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12株乳酸菌中筛选出了1株优良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YJ1,菌株YJ1发酵红树莓汁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增加了23.00%、18.58%,与未发酵的红树莓原汁相比,发酵后的红树莓汁体外抗氧化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其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22.92%、15.63%;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测定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增加了36.31%、39.48%。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高纯度树莓籽原花青素,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从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HPD100C型树脂对树莓籽原花青素吸附量大、解吸率高,适合于树莓籽原花青素的富集。通过动态吸附实验得到其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柱料液pH5、上柱速率0.5mL/min、40%乙醇以1.5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将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的原花青素粗品经聚酰胺柱分离,60%乙醇洗脱得到的原花青素纯度达92%,可得纯度为57%的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树莓果汁出汁率和透光率,探讨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果胶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树莓果汁出汁率和透光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以树莓出汁率和透光率为响应值,运用期望函数同时优化多目标途径,优化了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树莓果汁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100 W,超声时间27 min,果胶酶添加量0.06%,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44℃,在该条件下期望函数值最高为0.89,对应的树莓出汁率为84.05%,透光率为88.82%,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说明该模型实验回归性好,拟合度高。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一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GC-MS-MS),对纺织品中6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含量进行了同时测定。该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于45℃下超声萃取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萃取液直接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在信噪比S/N=10的条件下,UV-P、UV-320和UV-327的定量限下均为0.10μg/kg,UV-326、UV-329和UV-328的定量下限均为0.30μg/kg。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2.19%~92.58%,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3.65%~7.13%。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定性可靠。应用该方法对市售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一个样品中检出了UV-3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