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世军 《丝绸》2015,(3):56-61
朱程理学不仅制约着宋人的思想与行为,它的核心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宋代丝织工艺的创作,使得宋代丝织艺术一改唐人的浪漫气质与诗意华章的美学追求,转而走上了文质彬彬的道路,强调的是一种典雅秀丽、理性文静的美。理学不仅影响了宋人着装观念的转变,而且也促进了宋代丝织工艺的改革与创新,比如缂丝、刺绣与织锦工艺等。宋代缂丝创新了掼戗、构戗、结戗、搭棱、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以及参和戗等一些新技法。而刺绣工艺在宋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亦能做到"格物致知"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宋代家具作为家具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奠定了明清家具繁荣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而宋代"富养文士"的社会环境背景,造就了宋代独特文人家具的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宋朝历史背景;总结了宋代文人家具的典型形制,分析了宋代美学追求的"平淡美"、"意境美"和"自然美"及其风格简洁素雅的内在特征与形体秀丽的外在特征。宋代家具追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思想对新中式家具设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勾写了杜甫诗句中的悲喜之食、苦乐之食……诗中食意,食中诗意。古今通融,各品食味。  相似文献   

4.
叶梓 《中国烹饪》2011,(7):118-118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勾写了杜甫诗句中的悲喜之食、苦乐之食……诗中食意,食中诗意。古今通融,各品食味。  相似文献   

5.
叶梓 《中国烹饪》2011,(10):109-109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勾写了杜甫诗句中的悲喜之食、苦乐之食……诗中食意,食中诗意。古今通融,各品食味。  相似文献   

6.
叶梓  石坤图 《中国烹饪》2011,(12):118-118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勾写了杜甫诗句中的悲喜之食、苦乐之食……诗中食意,食中诗意。古今通融,各品食味。  相似文献   

7.
叶梓  由鸟图 《中国烹饪》2011,(1):117-117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勾写了杜甫诗句中的悲喜之食、苦乐之食……诗中食意,食中诗意。古今通融,各品食味。  相似文献   

8.
叶梓  由鸟 《中国烹饪》2011,(3):110-110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勾写了杜甫诗句中的悲喜之食、苦乐之食……诗中食意,食中诗意。古今通融,各品食味。  相似文献   

9.
叶梓 《中国烹饪》2011,(6):118-118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勾写了杜甫诗句中的悲喜之食、苦乐之食……诗中食意,食中诗意。古今通融,各品食味。  相似文献   

10.
叶梓  由鸟图 《中国烹饪》2011,(2):117-117
一代诗圣杜甫的一生历经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所著诗篇记录了他对国家的忧思。有人从中读出历史,有人从中读出才思,有人从中读出食味。2011年,本刊推出《杜甫食事》的连载,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勾写了杜甫诗句中的悲喜之食、苦乐之食……诗中食意,食中诗意。古今通融,各品食味。  相似文献   

11.
宋代瓷器是经唐后呈现的另一种素朴美,我们都知道唐代的唐三彩,唐代瓷器有着一种非常艳丽的美。蒋勋老师说过,宋代瓷器的美简单到就是告诉你回来安分的做自己。它是用自己的素朴来对比唐的艳丽嚣张,宋代陶瓷是一种不自美方为美,美到了一种最高的境界,也是宋朝人的高度智慧。本文围绕宋瓷的婴戏纹样去研究,婴戏图是指以儿童玩乐和做游戏为题材的表达儿童生活方面,反映儿童可爱、活泼的精神,是画家对真善美的向往。婴戏纹样的流行,不仅是受当时绘画题材的影响,还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着不可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宋代的理性化哲学左右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宋代内衣文化虽然拘谨保守,但朴实自然,少奢华盲目,多淡雅理性。宋代抹胸衣着舒适便利,形制简单多变,色彩丰富淡雅,是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内衣名称。宋代内衣所创建的简洁、含蓄、便利等"理性之美",对当代内衣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美学史上,宋代不同于前朝,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和理念。本文对宋代的家具、绘画、服装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宋代简洁质朴、平淡素雅的审美特点,以及简素美这一审美思想对后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包括对中国明代家具设计和日本设计在内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讲述人生与轮回,罪恶与救赎的带有宗教色彩的佳作,它有着空灵清远的艺术特色,在审美体验上带给观众一种深刻且极具韵味的感受。本文将从美学视角阐述,分析这部电影的诗意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宋代小景山水画审美趣味主要包括以小见大、简率平远、诗意之境等,其构图特征以"边角小趣"而著名;而清水混凝土则具有朴实无华、浑然天成以及质朴清雅的外观韵味,不仅如此,材料的超可塑性更为小景山水审美表现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文章通过比较研究,从造型构图、色彩、肌理质感、意境审美角度分析二者共性特征及关联性,提出清水混凝土表现宋代小景山水画审美趣味的设计方法,以小观大、删繁取要的造型设计方法,设色清雅、质朴自然的色彩设计方法,细腻丰富、趣味生动的肌理设计方法,萧散简远、清润素雅的意境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佩华  苏志俭 《丝绸》2001,(4):43-45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蚕桑业较为发达的时期。文章从宋代农事诗入手,展示了宋代蚕桑业的兴盛,宋代蚕桑业在技术上的进步,宋代蚕市与民俗风情,宋代税赋制度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7.
“诗意地栖居”体现了芬兰充满诗意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文化及建筑设计中所蕴涵的深刻的人本主义哲理。本文从自然与人文背景出发,对芬兰——诗意地栖居的本质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人物形象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东 《西部皮革》2016,(4):257-258
多年来,《红楼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有褒有贬,各执一词,本文从林黛玉的内在气质秉性和高尚的精神品格等方面来探究分析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挖掘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以期更深层的了解林黛玉这个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19.
羊大为美     
创造方块字的中国人对“拆字法”一定有绝对的专利:一头小,一头大,就是“尖”;遇到女人发昏便是“婚”。还有什么“小土为尘”、“背私为公”(古代“厶”就是“私”字,“八”就是背道而驰)。那么“羊大为美”,当然没什么奇怪了。宋代名相王安石在他的《字说》一书中诠释“美”字,解为“从羊从大”,而且“羊大为美”。古代人还以为羊通“祥”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便云“羊,祥也”。还将“美”训作“甘”,本意是味美,羊大为美,以致爱美及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肉禽类菜肴中,羊肉是最贵重的食品,在肉食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时,从皇宫到民间无不以食羊肉为美事。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在《字说》中解释“美”字说,从羊从大,大羊为美。牛、羊、猪是我国最重要的三种家畜,祭祀祖宗时,称为“太牢”,其中牛排在首位。但是,秦汉以来,随着牛耕的推广与普及,牛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就不能随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