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熊四智 《四川烹饪》2007,(11):28-29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并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中国人的饮食与烹饪.会发现过去仅从烹饪学角度看不到、看不深的一些问题。1990年冬,我开始了对中国人饮食奥秘的探索。经过十来个月的思考和研究,写成了20余万字的《中国人的饮食奥秘》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饮食烹饪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对饮食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对传统烹饪的原料属性、烹饪方法以及菜品味道这三点与健康饮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传统烹饪与健康的饮食理念相结合,让人们能够追求合理、健康的饮食。正确认识烹饪原料的属性有助于提升健康饮食的理念烹饪是一门艺术,并不只是简单的做饭菜,从理论上讲,中国的烹饪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便利,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原料地域的缩小,烹饪技术交流的频繁,使东西方饮食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趋势,西方的饮食逐渐融合到中国传统的饮食中来,"西菜中做"也成为中国当今餐饮的流行趋势。而中国传统的饮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和观念的冲击,西方饮食影响了中国的餐饮业和家庭的饮食。从烹饪角度看,中菜烹饪对西餐的饮食在原料、味型、烹调技法、理念诸方面借鉴了许多。  相似文献   

4.
《烹调知识》2011,(2):46-50
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的便利,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原料地域的缩小,烹饪技术交流的频繁,使东西方饮食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趋势,西方的饮食逐渐融合到中国传统的饮食中来,“西菜中做”也成为中国当今餐饮的流行趋势。而中国传统的饮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和观念的冲击,西方饮食影响了中国的餐饮业和家庭的饮食。从烹饪角度看,中菜烹饪对西餐的饮食在原料、昧型、烹调技法、理念诸方面借鉴了许多。  相似文献   

5.
二十多年前在编《中国烹饪词典》时,广东的饮食烹饪专家李秀松先生来扬,一次吃饭时,吃到扬州入口而化的"清汤鱼丸",我问他:味道如何?谁料他说:从扬州人或江浙人的角度看当然不错.但是用我的眼光来看,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是生命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关乎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中国的饮食博大精深,烹饪工艺技法受到各个国家的青睐,但烹饪食品的安全健康特性仍存在一些问题。饮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的关系逐渐重视,烹饪加工的产品是饮食的终端食品,科学烹饪则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本文从水传热、油传热、热空气对流传热和腌制等烹饪工艺几个维度阐述对食品加工安全特性的影响,旨在为烹饪工作者和普通家庭日常饮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925年,鲁迅先生总结道:中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厨房。今天我则反过来想,厨房便是一个浓缩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显学以来,对它的研究大致有两派:一是专注于做菜,眼盯着烹饪生产阶段,称之为烹饪文化派;一是专注于吃菜,陶醉于饮食消费阶段,称之为饮食文化派。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整理国故,发扬“国粹”。两派方向不同,研究成果却一致。窃以为研究中国烹饪不光是要研究做菜和吃菜,更应当研究做菜的人和吃菜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我对当今“烹坛”知之甚少,只是因为对烹饪界一些现象感到厌恶,才使我斗胆将近年来危害中国烹饪之怪现象总结…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平均寿命比日本少9年,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人的一个饮食特点就是没滋没味,他们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和蒸煮,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  相似文献   

9.
立足传统饮食文化 开发天然调味精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的烹饪技艺出发,阐述了调味原料研制开发者应立足传统,勇于创新,实现“传统饮食工业化验”,向市场提供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高质量的天然调味精粉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只有中国有文人菜,这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现象。中国人把饮食烹饪当作一种艺术,而中国的文人,又对文学艺术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些文人便自觉不自觉地涉足饮食烹饪这个领域。另外,中国文人的那种传统士大夫趣味、那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他们把下厨做菜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当作一种  相似文献   

11.
中医饮食保健学在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医食同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中医饮食保健理论构成了中国烹饪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营养保健学科,反映了中国烹饪最根本的特点,在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诗歌王国,又是饮食烹饪王国,饮食烹饪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直是诗歌描写的对象。但在宋代以前,饮食烹饪在诗歌中自身大多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往往只是诗人抒发思想感情、阐述观点的手段和工具,而到了宋代,诗人则将饮食烹饪直接作为审美对象,使之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烹饪与考古     
考古学通过发掘地下的实物资料,阐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和物质文化面貌;烹饪学研究和总结中国烹饪经验,阐明中国烹饪理论,揭示中国饮食文明发展规律。烹饪考古学的建立,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考古学的方法,揭示了中国烹饪学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面貌。同时,促进了考古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扩大其应用和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信息化技术对中职饮食烹饪教学的影响以及中职饮食烹饪专业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从分析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校烹饪专业教学设计要点,探索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校烹饪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以及烹饪专业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余力 《烹调知识》2009,(12):8-10
世界上只有中国有“文人莱”,这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现象。中国人把饮食烹饪当作一种艺术,而中国的文人,又对文学艺术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些文人便自觉不自觉地涉足饮食烹饪这个领域。另外,中国文人的那种传统士大夫趣味、那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他们把下厨做菜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当作一种积极的休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日渐对饮食重视了起来,不再简单地注重温饱,更加注重饮食中的膳食平衡和营养搭配等。改革开放至今,西方烹饪技术和西方饮食方式的引入,对中餐烹饪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对西餐烹饪技术和饮食方式对中餐烹饪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为我国饮食烹饪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名符其实的“烹饪王国”,“味”在我国烹饪领域和饮食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饮食乃人生之重,而味为饮食之重,中国饮食文化因味而丰富,炎黄子孙无不为中国的美味而自豪。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人心中拥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研究“味”的科学远远不够。这是2003年初我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鲜味科学研讨会”上得出的结论。美国的学者、日本的教授、南韩的泡菜生产专家一一发表了对鲜味的高见,从“鲜味”的感觉到“鲜味”机理的形成与应田,他们讲  相似文献   

18.
悦读     
《中国烹饪》2010,(11):125-125
聂凤乔,笔名老凤、公孙无恙等。出生于厨师家庭,少年时曾学厨多年。从事烹饪研究四十余年,曾任扬州大学原商学院中国烹饪系系主任、中国烹饪协会理事,长期受聘为《中国烹饪信息》主编,兼任南京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内蒙古财经学院客座教授、《中华饮食文库》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中国,人们一提起冷面、狗肉、烤肉、泡菜等朝鲜族特色饮食,人们都会同时想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市。说起延边、延吉的饮食界,有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延边东方厨师学校校长、延边烹饪协会会长、延边地方菜研究会会长、中国烹饪大师——付建平先生。记者近日就有关办学理念、职业厨师培训、弘扬祖国传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革命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饮食方面很有研究。《建国方略》是孙先生的著名论著之一,他在此书中论述了中国的饮食与烹饪。他特别推崇豆腐并论述说:夫中国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