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南烛叶中抗菌抑菌成分的提取和抑菌效果。选择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温度90℃、料液比1∶16、时间4 h;通过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效果,南烛叶粗提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毛霉和曲霉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 mm、16 mm、13 mm、15 mm和14 mm;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南烛叶中主要抑菌成分黄酮含量为39.5 mg/g,并对南烛叶乙醇提取物对面制食品的贮存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添加南烛叶乙醇提取物的面制食品经保温实验后,其菌落总数、理化指标酸度、病原性微生物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均优于对照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浸提法获得南烛叶干粉和新鲜南烛叶水提物,采用牛津杯法与滤纸圆片法测定比较两种水提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水提物均对被测霉菌及酵母无明显抑菌效果,均对被测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牛津杯法定量试验结果更佳,南烛叶干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达28.25 mm、16.42 mm、16.25 mm、13.69 mm,均极显著优于新鲜南烛叶(P<0.01)。对蜡样芽孢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4.75 mm,显著优于新鲜南烛叶(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酸枣叶缩合单宁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效应和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机制。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技术分离制备酸枣叶缩合单宁纯化物,采用硫醇降解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Thiolysis-HPLC-ESI-MS)解析酸枣叶缩合单宁的结构单元组成,运用酶动力学、紫外光谱、荧光猝灭等方法系统研究酸枣叶缩合单宁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机理,应用CCK-8法、多巴氧化法、NaOH裂解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酸枣叶缩合单宁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增殖、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合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构成酸枣叶缩合单宁的主要结构单元是(表)儿茶素和(表)棓儿茶素;酸枣叶缩合单宁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抑制活性,是二酚酶可逆的混合型抑制剂;酸枣叶缩合单宁可有效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生成量以及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等基因的表达。结论:通过在酶水平和细胞水平的综合分析,阐明酸枣叶缩合单宁对B16F10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分子抑制机制,为后期酸枣叶缩合单宁开发为新的美白化妆品添加剂和果蔬保鲜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鱿鱼黑色素酶法制备工艺条件,并分析其理化特征。选用鱿鱼墨囊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pH、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对鱿鱼黑色素得率的影响,在此数据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并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检测技术对鱿鱼黑色素进行理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为鱿鱼黑色素提取最适酶,在pH10.40,酶解温度65℃,加酶量2.60%(酶活2×105 U/g),酶解时间2.45 h的条件下进行酶解反应,鱿鱼黑色素得率为83.89%±0.21%。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显示碱性蛋白酶酶法所制鱿鱼黑色素在201 nm处有特征吸收峰;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中3388.46和1601.05,1373.66 cm-1处出现了归属于吲哚环结构的较强吸收带;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鱿鱼黑色素单体呈现微球状,且颗粒大小分布集中,平均直径约为120 nm;X射线衍射光谱结果可推测黑色素吲哚结构的存在。本研究成果可为鱿鱼黑色素的的高值化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光谱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泰和乌骨鸡黑色素作为天然黑色素开发的可行性和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分光光度法对酶法提取的黑色素进行光谱性质和稳定性研究.通过酶法从泰和乌骨鸡中提取黑色素,经过有机溶剂洗涤、反复碱溶酸沉获得精制黑色素,最后得率为0.18%(以湿原料计).溶解性和光谱性质分析表明,泰和乌骨鸡黑色素与典型的黑色素相似.黑色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光稳定性;氧化剂对黑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但还原剂对其稳定性基本无影响;Cu2 和Mg2 对黑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都不大,Zn2 、Ca2 、Na 、Ap 、Fe3 均无明显影响;蔗糖对黑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而葡萄糖、抗坏血酸、柠檬酸和淀粉对黑色素的稳定性影响都不大.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具有较为稳定的理化特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黑色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氨水-过氧化氢法和碳酸钾-过氧化氢法对乌骨鸡黑色素进行降解,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乌骨鸡黑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的红外光谱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与乌骨鸡黑色素在红外图谱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在3600~3100cm-1、2950~2850cm-1、1680~1630cm-1、1570~1515cm-1、1240~1200cm-1均有不同强度的吸收峰,特别是在1650cm-1附近均出现乌骨鸡黑色素的特征强吸收峰,推测经过氧化氢降解反应获得的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中含有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片段,酰胺基团和环状烯烃可能是构成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的主要基团。  相似文献   

7.
以林蛙卵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和碱液除蛋白的方法制备林蛙卵黑色素,研究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对林蛙卵黑色素进行检测,并进行了溶解性试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试验、超氧阴离子清除试验和羟自由基清除试验。林蛙卵黑色素在紫外区域都有强烈的吸收,并且伴随波长的逐渐增加,吸光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元素分析表明林蛙卵黑色素的S∶N为0.05;红外光谱表明林蛙卵黑色素含有OH、NH2、C=C、C=N、C=O、C-N和苯环。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林蛙卵黑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IC50为0.404 mg/m L,对超氧阴离子的IC50为1.250 mg/m L,对羟自由基的IC50为0.662 mg/m L。结果表明:林蛙卵黑色素是真黑色素,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鱿鱼墨黑色素为原料,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超高压、亚临界和超声波处理对黑色素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黑色素理化特征变化影响最小,而亚临界和超声波处理可以引起黑色素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黑色素发生脱氨反应并且破坏亚氨基与金属离子螯合作用,但对于黑色素的特征结构,5,6-二羟基吲哚(DHI)并没有造成显著影响;超声波和亚临界处理对黑色素颗粒物理形态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超声波处理可使黑色素颗粒破碎生成更小的颗粒和碎片,经处理后直径100nm的颗粒数目比例提高至25%,比原料多了24.5%,其破碎效果大于亚临界处理。超声波处理可作为黑色素可溶性活性物质萃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乌骨鸡黑色素氧化降解产物成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蛋白酶/盐酸法分离获得乌骨鸡黑色素,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以NaOH-H2O2氧化法对其进行降解,用乙醚萃取降解产物,对萃取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GC/MS分析.结果显示,蛋白酶/盐酸法提取的乌骨鸡黑色素呈游离的椭球形、无明显附着物;傅里叶红外光谱在2960~2850cm-1、1470~1370cm-1范围内有强吸收峰,提示降解产物中可能存有烷基基团;通过GC/MS分析发现,乌骨鸡黑色素乙醚萃取物中不合烷烃,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中存在C16~C32一系列不同碳链长度烷烃,且烷烃含量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表明烷烃是在降解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推测乌骨鸡黑色素结构中可能存有不同链长的脂肪族结构.  相似文献   

10.
山杏种皮黑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杏种皮黑色素具有黑色素典型的性质。稳定性研究表明:温度影响该黑色素的氧化还原状态,但对溶液的颜色无显著影响;pH<6时,冷冻使黑色素沉淀;光照使溶液褪色;随pH升高,溶液颜色略有加深;Na_2SO_3、Ca~(2+)、Cu~(2+)和Zn~(2+)有一定的增色护色作用,Al~(3+)、Mg~(2+)、Na~+、氨基酸、糖和淀粉对该黑色素无显著影响;有机酸使溶液略有褪色。本研究尝试以吸光度的对数对波长的回归直线斜率作为衡量黑色素稳定性的指标,该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山杏种皮黑色素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对黑木耳黑色素进行鉴定,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黑木耳黑色素性质研究中发现色素溶于碱性溶液,不溶于水、酸及有机溶剂。运用紫外- 可见光谱扫描、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初步研究黑木耳黑色素的基本结构性质,鉴定表明黑木耳黑色素与酪氨酸合成黑色素相一致,为3,4- 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类黑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实验发现,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80min、超声功率80W、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25mol/L、料液比(g/mL)1:30,在优化提取条件下粗品得率达到9.107%,与常规方法相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具有萃取工艺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果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十种天然黑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香米、黑小米、黑大豆、黑绿豆、黑苦荞、黑小麦、黑花生、黑玉米、黑芝麻、黑红薯为原料,研究了10种天然黑色素的特征吸收波长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0种天然黑色素在紫外区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黑苦荞、黑红薯色素光照下降解最为明显,光照对其余黑色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黑苦荞色素外,其余黑色素在8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过氧化氢、亚硫酸钠能使黑色素发生较大程度的降解;氯化钠、蔗糖、笨甲酸钠、Ca2+、Mg2+对黑色素几乎无影响;Al3+、Fe2+、Cu2+、pH对多数黑色素色调影响较大,pH值使黑色素色调在酸性和碱性范围内变化分别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黑色素是一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的优良的活性成分。为研究影响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以黑蚂蚁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黑色素。通过紫外、红外鉴定初步鉴定黑色素,并分析黑蚂蚁黑色素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法提取黑色素过程中水解蛋白对黑色素提取率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盐酸浓度为6 mol/L、料液比为1︰30 g/m L、水解温度为60℃、水解时间为3 h时,得到的黑色素提取率为5.2%。黑蚂蚁中黑色素磷酸缓冲液在21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IR显示有与文献报道黑色素相吻合的红外特征吸收;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相比,它的抗氧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黑色素是在酚类物质的氧化和聚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黑色素和棕色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黑色素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独特的聚合物,具有保护生物体免受紫外线损伤、降低极端气温和电离辐射伤害等众多的生理功能。由于黑色素的复杂结构,关于其精确的化学结构和合成途径,直至目前仍没有一个定论,而其鉴定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都对黑色素的大规模应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对黑色素的合成和鉴定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李红姣  李巨秀  赵忠 《食品科学》2016,37(10):69-75
以山杏种皮为原料,以黑色素得率为指标,对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4 种酶辅助提取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胃蛋白酶。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胃蛋白酶辅助提取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最后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32 ℃、酶解pH 2.0、加酶量90 000 U/g、酶解时间5 h的条件下进行胃蛋白酶辅助提取的效果较好,黑色素得率达到7.4%。山杏种皮黑色素在碱性介质中稳定,金属离子Cu2+、Fe2+和Fe3+对其稳定性有影响,而氧化剂、还原剂、蔗糖和柠檬酸对其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乌贼墨黑色素对贻贝蒸煮浓缩汁中重金属镉的吸附特性。以黑色素用量、pH、吸附时间及重金属镉初始浓度作为变量,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拟合;对镉吸附前后的黑色素进行扫描电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并进行解吸再生实验。结果表明:黑色素能有效地降低浓缩汁中镉的含量,在25 ℃,酸性条件(pH3~6),反应45 min后,0.10 g黑色素对100 mL镉浓度为50 mg/L的浓缩汁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为(46.47±0.12) mg/g,去除率达93.1%±0.1%;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R2=0.998)和Langmuir等温热力学模型;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实验证实吸附反应发生在黑色素颗粒表层,主要活性基团为-OH,-NH,-COOH;黑色素在再生使用3次内活性稳定。由此可知,乌贼墨黑色素对贻贝蒸煮浓缩汁中的镉具有优良的吸附特性和再生性,可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吸附剂材料。  相似文献   

17.
研究木瓜蛋白酶酶解法提取林蛙卵黑色素工艺,分析林蛙卵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以林蛙卵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木瓜蛋白酶的用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黑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林蛙卵黑色素酶水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应用DPPH法测定林蛙卵黑色素对DPPH·的清除能力。得出木瓜蛋白酶解法提取林蛙卵黑色素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30 mg,反应温度58℃,料液比1∶20(g/mL),反应时间4 h,林蛙卵中黑色素的提取率为13.23%。黑色素对DPPH·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0.4 mg/mL的林蛙卵黑色素对DPPH·的清除率达52%。  相似文献   

18.
杏仁种皮黑色素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仁种皮为试验材料,采用碱溶解酸沉淀的方法提取黑色素,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黑色素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对黑色素的得率均表现出极显著(P<0.01)影响;3个因素对黑色素提取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氢氧化钠浓度0.4mol/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h、料液比1:20(g/mL),黑色素得率达到7.2%。  相似文献   

19.
对工程菌E.colifss6产黑色素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降低工程菌产黑色素的成本及提高产率。首先采用单因子实验筛选出最适氮源为工业酵母粉,在此基础上,然后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黑色素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得出对产黑色素有显著影响的工业酵母粉、初始pH值和酪氨酸。用最速等高法逼近最大产色素区域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工程菌产黑色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安琪酵母粉浓度0.7%、蛋白胨0.7%、氯化钠0.6%、磷酸氢二钾0.6%、硫酸镁0.04%、酪氨酸浓度为0.14%、培养基起始pH值为6.75。优化后的培养基产黑色素为4.90 g/L,比优化前的2.03g/L提高了2.41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花椒籽为原料,比较不同浸提溶剂对黑色素提取的影响,最终选择以NaOH为试剂,采用浸提法提取花椒籽中的黑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寻花椒籽黑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并找出其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浸提溶液NaOH浓度为0.4mol/L、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4.5h、浸提料液比为1∶20时,所提取的花椒籽黑色素的吸光度值最高,其吸光度值为1.066。提取因素对花椒籽黑色素的提取影响大小为: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