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产区间羊肉组织中C、N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的差异及规律.方法 采集我国4个代表性产区的羊肉,分离提取其肉粉、脂肪、脱脂肉粉3种组织部位,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element analyzer-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EA-IRMS... 相似文献
2.
以酿造食醋为研究对象,建立元素分析/连续流-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EA/GasBench Ⅱ-IRMS)测定食醋总碳、水中氧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8O)的方法。通过优化稀释倍数与进样体积,得到δ13C值测定最佳条件为食醋稀释2倍,进样体积1.0 μL;通过优化平衡时间和样品体积,得到δ18O值测定时平衡时间为24 h,样品体积为500 μL。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食品样品碳同位素比测定值标准偏差(SD)值均<0.30‰,氧的同位素比测定值的SD值均<0.10‰,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较好。山西食醋总碳δ13C值分布在-23.26‰~-20.80‰,水中氧的δ18O值在-5.66‰~-4.49‰;镇江食醋总碳δ13C值在-25.93‰~-20.70‰,水中氧的δ18O值在-8.35‰~-5.61‰;结合碳氧同位素比值分析,可以将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和镇江陈醋区分开(P<0.01)。 相似文献
3.
国内白酒酒体各自特征不同,究其原因在于生产气候环境、原料、酒曲微生物及工艺带来的差异,不同的原料会直接导致酒体风味各异.为研究青稞品种对青稞白酒酿造的影响,本研究对19个青稞品种进行酿酒理化指标测定,选定藏青2000、隆子黑、勾芒紫、喜拉22、糯青稞(1127)5个品种进行进一步发酵和酒体风味测定试验.在发酵工艺相同的条件下,根据主成分分析,主成分(PC)1单独方差贡献达48.9%,其代表物质有乙酸乙酯、异戊醇、乙醛、正丙醇、异丁醇、乙缩醛等,包括大部分的酯、醇、醛类物质;主成分(PC)2单独方差贡献达23.4%,其代表物质有β-苯乙醇、乳酸乙酯、辛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糠醛等.藏青2000和喜拉22较相似,与隆子黑、糯青稞(1127)和勾芒紫有一定的差异性,与糯青稞的差异性最为显著.通过感官评价,青稞白酒具有明显的醇甜、入口生津和不辣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西藏青稞中真菌毒素污染与分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2021年和2022年采集的315份收获期青稞籽粒样品中30种真菌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15份收获期青稞籽粒样品中仅能检出7种镰刀菌毒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恩镰孢菌素B (enniatin B, ENNB),2021年和2022年检出率分别为22.7%和29.2%,其他镰刀菌毒素检出率均低于10%;2021年和2022年拉萨河地区的青稞籽粒中ENNB平均含量分别为99.1±63.3 μg/kg和312.8±79.1μg/kg,均显著高于年楚河和雅鲁藏布江地区;尽管不同地区青稞籽粒中ENNB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有机奶粉和非有机奶粉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奶粉和非有机奶粉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为研究目标,探索有机奶粉和非有机奶粉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有机奶粉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整体趋势更负于非有机奶粉的δ~(13)C值,有机奶粉的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稍低于非有机奶粉的δ~(15)N值。尽管两种样品的δ~(13)C值和δ~(15)N值的数据范围有交叉,但是根据统计分析,有机奶粉的δ~(13)C值和δ~(15)N值与非有机奶粉的δ~(13)C值和δ~(15)N值具有差异性(p0.05)。有机奶粉与非有机奶粉δ~(13)C值和δ~(15)N值的差异性主要受牛奶来源的影响,主要与动物的饲料、牧场土壤及肥料等有关。研究结果虽然经有限的样本获得,但是该方法对监管有机食品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氢(H)、氧(O)稳定同位素比值及其变化规律,比较不同产地香梨果实δ2H、δ18O差异,为库尔勒香梨产地真实性鉴别提供参考。以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采集花后60~150天(d)的果实样本,采用真空冷凝提取法抽提果实中的水分,用高温裂解-同位素比值质谱法(HT-IRMS)测定其δ2H、δ18O值,分析香梨生育期H、O同位素特征,通过方差分析法探讨各产地果实水分δ2H、δ18O值的差异。新疆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甘肃酒泉市三个产地的香梨生育期果实水δ2H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9.9‰~-15.4‰、-62.0‰~-28.2‰、-61.5‰~1.5‰,δ18O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6.7‰、-5.3‰~3.4‰、-3.5‰~14.2‰,成熟期三个产地δ18O值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整个生育期三个产地δ2H、δ18O蒸发线均位于当地大气水线右下方,香梨果实水富集作用明显,相较其他两地库尔勒的蒸发线斜率和截距更低,果实水蒸发富集2H、18O的能力更强。新疆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甘肃酒泉市香梨果实H、O同位素具有各自的指纹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纯度的南珠贝肉牛磺酸样品中的δ2H、δ18O比值。方法:利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结果:δ2H在-2.644%~4.409%之间,δ18O在0.669%~0.991%之间。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δ2H、δ18O与牛磺酸的含量是负线性相关,即当牛磺酸含量越高,则δ2H、δ18O越小,当牛磺酸的含量>99%后,δ2H、δ18O下降减缓或趋于稳定,样品中其他氨基酸的H、O重同位素馏分高于牛磺酸。结论:同位素质谱仪可用于分析鉴别不同纯度的牛磺酸样品中的氢、氧同位素比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我国多省出产绿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特征。优化基于稳定同位素比率差异的绿茶产地溯源模型。方法 运用同位素质谱检测我国多省出产的169份代表性绿茶样本。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产地样本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按7:3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使用训练集构建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KNN)的产地溯源判别模型。采用K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 采用测试集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 各地绿茶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建立基于LDA、SVM、KNN的判别模型, 对测试集预测的整体准确率分别为76.5%、86.3%和84.3%。非线性模型对此样本的总体判别效果优于线性模型。结论 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特征结合非线性判别模型可以用于绿茶产地溯源。本研究为绿茶溯源及判别模型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青稞小曲白酒生产方法初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稞又称稞大麦,是大麦的一个变种,禾本科,一二年生草本,是藏区主要农作物,主要用于生产传统糌粑和青稞酒。青稞含蛋白质14%以上,淀粉60%左右,含18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矿物元素。用固态发酵法小曲白酒生产工艺生产青稞酒,泡粮后青稞含水分41%-44%;闷粮水温70℃左右,时间30min;用曲为Q303、3866或5-5根霉酵母麸曲,添加量为青稞量的0.35%-0.60%,藏曲为3%-5%;培菌糖化温度30--38℃;发酵糟温控制在28-32℃。(孙悟)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青稞、红景天、茶叶为原料,经清洗、粉碎、液化、加曲发酵、压榨、调配、过滤、杀菌等工序生产红景天青稞茶酒,成品酒色泽淡黄、晶莹透明、香气自然,酒度3%Vol-5%Vol,酸度小于0.28,茶酒同饮、药食同源,具有饮用功能互补、协同显效的双重作用。(孙悟) 相似文献
16.
17.
该文研究复合菌种发酵对青稞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以青稞粉和高筋小麦粉为原料,pH值和持气性为指标,筛选最佳发酵菌种组合;以硬度、弹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时间、复合菌种接种量、复合菌种质量比和青稞粉添加量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菌种发酵青稞面团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2.0 h、复合菌种接种量2.5%、菌种(高活性干酵母∶植物乳杆菌)质量比3∶2、青稞粉添加量30%。该条件下面团弹性较好、硬度较低,具有发酵的香气以及较浓厚的青稞风味,适合用于制作烘焙产品。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了青稞全粉的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并优化了青稞脆片的制备工艺条件,包括挤压膨化、预干燥及烘焙工艺.结果 表明:青稞全粉的蛋白质含量为10.23 g/100 g,脂肪含量为2.51 g/100 g,灰分为1.86 g/100 g,水分为8.41 g/100 g;青稞全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 相似文献
20.
以青稞为原料酿制黄酒的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稞为原料酿制黄酒,经精选、粉碎、蒸煮、发酵而成,粉碎度为3~5瓣,蒸煮所用蒸汽压力为0.15~0.20MPa,加曲温度为32~35℃,料水比l:3.5,入罐温度20~22℃,发酵始温18~20℃,控制品温不超过32℃。发酵周期25~30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