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小球藻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夹带剂用量对精油得率和精油中叶黄素浓度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响应面优化萃取工艺,得到小球藻精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是:萃取压力为24 MPa,萃取温度为36℃,萃取时间为3 h,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为155 mL。此时小球藻精油得率为5.68±0.06 (g/100 g藻粉)。叶黄素的最佳萃取工艺是:萃取压力为16 MPa,萃取温度为30℃,萃取时间为2.8 h,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为199 mL。得到叶黄素浓度为7.13±0.10 (mg/g小球藻精油)。此研究为超临界CO_2萃取小球藻精油及其活性成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椒样薄荷精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液料比、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四因素对椒样薄荷精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椒样薄荷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1(m L/g)、萃取压力0.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 min,椒样薄荷精油得率为3.108%。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黑胡椒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O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四个因素对黑胡椒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以黑胡椒精油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选了萃取条件.结果表明:黑胡椒精油最佳萃取条件为:CO2流量22 kg/h、萃取压力34 MPa、萃取时间140 min、萃取温度38℃,此条件下黑胡椒精油的得率为7.02%.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CO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四个因素对肉桂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以肉桂精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了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肉桂精油最佳萃取条件为,CO2流量为20 kg/h、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2.5 h、萃取温度45℃,此条件下肉桂精油的得率为3.8%.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CO2萃取分蘖葱头精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分蘖葱头精油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是: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h,料液比(g∶mL)1∶1.5,分蘖葱头精油的得率为0.4715%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分蘖葱头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CO2萃取分蘖葱头精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分蘖葱头精油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是: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 h,料液比(g∶mL)1∶1.5,分蘖葱头精油的得率为0.4715%.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148-151
文中探讨了洋葱汁在酱油中的抑菌特性及洋葱汁代替部分苯甲酸钠用于酱油的防腐保鲜,同时,利用加速破坏性实验(accelerated shelf life testing,ASLT)预测加入复配防腐剂酱油的保质期。结果表明:40℃,添加6.25%的洋葱汁能把酱油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控制在3×10~4CFU/m L以内,且能达到1 g/kg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洋葱汁与苯甲酸钠的最适复配比例为1.9%洋葱汁,0.7 g/kg苯甲酸钠;ASLT实验得到25℃条件下添加复配防腐剂酱油的保质期为544 d,添加1 g/kg苯甲酸钠酱油的保质期为547 d。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广佛手精油,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广佛手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对精油的质量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低温连续相变提取广佛手精油的最佳工艺为:原料堆密度0.4 kg/L,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0.6 MPa,萃取时间75 min,颗粒度30目,此时精油得率为9.25‰。所得广佛手精油为黄色至深棕色半固体膏状物,具有佛手挥发油特有的浓郁香味,无异味,其主要化学组成为酸类、烯烃类、酯类,分别达到了广佛手精油相对百分含量的44.3%、26.67%、7.89%。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洋葱精油的工艺。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300min、一级分离压力7 MPa、温度40℃、二级分离压力5MPa、温度35℃、冻干红洋葱粉、粒径:0.38mmD0.83mm、CO2流量(10±2)L/h。在此条件下,洋葱精油的得率为0.5119%。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洋葱精油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的顺序依次为压力(A)时间(C)温度(B)。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十三香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对精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十三香精油的最佳条件: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2.5h、萃取压力27 MPa和萃取温度40℃.研究结果为十三香精油的提取工艺提供了技术参数,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黄豆酱油渣油脂和膳食纤维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伟  朱新贵  刘滢  曾苑玲 《中国酿造》2013,32(10):109-112
黄豆酱油渣是传统酱油酿造后所产生的废渣,富含大豆油脂和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油脂和膳食纤维的条件。提取油脂最佳工艺:料液比(正己烷量∶酱油渣量)2.5∶1,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油脂的提取率为44.1%;脱脂酱油渣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脱脂酱油渣经酸处理,并水洗至中性后,按料液比10∶1加入浓度4%的NaOH溶液,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27.0%。对提取产品进行分析,粗油脂颜色较深,过氧化值为2.26mmol/kg,酸价为51.51mg KOH/g;黄豆酱油渣的膳食纤维呈米白色,其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为3.20mL/g和4.53g/g。  相似文献   

12.
用苯甲酸钠、山犁酸钾、尼泊金酯、溶菌酶四种防腐剂处理酱油,以37℃恒温贮存7d、14d、21d时酱油菌落总数测定结果为基础进行防腐效果评价,天然防腐剂溶菌酶优于其他化学防腐剂。进一步研究溶菌酶与甘氨酸、EDTA二钠复配的防腐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溶菌酶0.05g/kg,甘氨酸0.3g/kg,EDTA二钠0.02g/kg,强于单一使用溶菌酶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3.
均匀设计法优化丁香精油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法U6(64)优化有机溶剂萃取丁香精油工艺;分离鉴定冬枣主要致病菌青霉菌和浆胞,并研究丁香精油对青霉菌和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选用正己烷、萃取温度80℃、颗粒度110目、料液比1∶15(g/mL),丁香精油收率为22.98%;丁香精油对青霉、浆胞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μL/mL和2.5μL/mL,其中活性成分中丁香酚和乙酰基丁香酚完全抑制青霉菌的浓度为350 mg/L和300 mg/L,β-石竹烯对青霉菌没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应用乙醇溶液和超声波辅助的提取方法,从大豆原粒酱油渣中提取酱油色素,并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醇提取液中的大豆异黄酮。结果表明,酱油渣中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1.75(g∶mL)、提取时间24 h、超声波时间35 min。在该条件下,酱油渣色素得率为1.8 g/100 g;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豆异黄酮得率约为37 mg/100 g。光谱分析表明,酱油渣色素在紫外和红外区间均有非常强的吸收峰。色素稳定性分析表明,酱油渣色素容易被过氧化氢氧化,而亚硫酸钠对其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蔗糖、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光照对酱油渣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偏酸性和80 ℃以上的高温环境对酱油渣色素具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邸万山 《中国酿造》2015,34(11):153
以山梨酸钾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的糖精钠和苯甲酸钠的含量。样品经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提取后,采用Nova-Pak C18色谱柱(3.9 mm×15 mm×5 μm)分离,以甲醇-0.02 mol/L乙酸铵(5∶95,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表明,在0.1~1.4 mg/kg的添加范围,糖精钠、苯甲酸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5%~102.3%,95.1%~102.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69%和0.82%。所测酱油中糖精钠和苯甲酸钠的含量分别为3.27 mg/kg和0.133 mg/kg。采用该方法回收率高、准确性好,可用于酱油中糖精钠和苯甲酸钠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尼泊金酯钠盐与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在酿造酱油中的防腐效果及使用成本。结果表明在酱油中添加0.15g/kg~0.25g/kg的尼泊金乙酯钠或丙酯钠就能很好抑制酱油中细菌、霉菌的生长,起到防腐保鲜作用;使用成本仅为山梨酸钾的1/3。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检测酱油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方法。酱油样品采用乙腈-水(84∶16)提取,提取液经石油醚脱脂后过C18小柱净化,滤液吹干后经三甲基硅咪唑(1-Trimethylsilylim-idazole,TMSI)-三甲基氯硅烷(Chlorotrimethylsilane,TMCS)(10∶1)衍生5 min,最终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此方法对DON的线性范围为0.025~8.0μg/mL,相关系数(R2)为0.999 5,定量限(S/N=10)和检出限(S/N=3)分别为16.67 ng/mL和5 ng/mL。在添加水平为0.05、1.00和8.00μg/mL时,实际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在82%~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8%。此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酱油中DON的检测。采用此方法对市售的19种酱油进行检测,DON含量范围在0.04~1.24μg/mL间。  相似文献   

18.
张雁凌  任保国  王大为 《食品科学》2011,32(18):348-351
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豆粕为辅,采用固态低盐发酵工艺生产酱油,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当玉米蛋白粉与豆粕的质量比为4:2(g/g)、食盐水浓度为12°Bén、酱醅含水量60%、发酵温度50℃时,酿制的酱油(头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8375g/100mL,酱油收率326%,酱香浓郁、风味独特、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9.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HPLC-FLD) method for ethyl carbamate (EC) determination in Chinese soy sauce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predict EC precursors, and extraction, derivatization, and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systematically.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inear range, and recoveries were 3.91 μg/L, 12.87–274.87 μg/L, and 81.5–95.4%,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precision was less than 8.9% (RSD)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EC determinations measured by HPLC-FLD and GC/MS. Using the proposed HPLC-FLD method, the EC contents in Chinese soy sauces ranged from not detected to 64.88 μg/L (n = 19). Except for one soy sauce brand, the EC contents in low-salt solid-state fermented (LSF) soy sauc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high-salt liquid fermented (HLF) soy sauces and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alcohol content. Moreover, the free ornithine and total arginine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C content in the soy sauce products.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EC formation and inhibition in Chinese soy sauces.  相似文献   

20.
丁香、甘草与迷迭香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酱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该文研究了从丁香、甘草及迷迭香中提取抑菌防腐物质的方法及其抑菌效力、最低抑菌浓度(MIC)、活性pH范围及热稳定性等性能。经组合后取代苯甲酸应用于酱油防腐,存放2个月后检测卫生指标,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