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南果梨为试材,系统分析冷藏及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南果梨果实酯类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酯类香气物质代谢途径关键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和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AT)活性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冷藏对南果梨酯类香气物质代谢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冷藏90 d相比,冷藏180 d的南果梨在出库时以及冷藏后转入常温货架期果实后熟至最佳食用期时,果实酯类香气成分种类、主要香气成分与总酯含量均明显减少;冷藏过程中果实LOX和AAT活性与表达量变化不明显,但在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冷藏180 d的处理果实LOX和AAT活性以及LOX蛋白表达高峰出现的时间较冷藏90 d的处理果实提早3 d,AAT活性显著低于冷藏90 d的处理,LOX和AAT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冷藏90 d的处理。由此可见,长期冷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南果梨酯类香气物质合成关键酶活性与蛋白表达,从而影响了果实酯类香气物质的合成,降低了冷藏南果梨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2.
周鑫  董玲  纪淑娟 《食品科学》2015,36(14):206-211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间歇升温(intermittent warming,IW)对南果梨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酯类香气的影响,以及对酯类香气代谢途径关键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AT)活性及其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W对南果梨香气代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IW处理显著提高了南果梨果实冷藏后出库当天和最佳食用期时的酯类香气含量,提高了常温货架前期果实LOX活性、常温货架第6天时果实ADH活性和冷藏期间及常温货架期间果实AAT活性,显著诱导了冷藏期间及常温货架期间PuLOX1、PuADH3和PuAAT1的表达。IW处理可能通过对酯类香气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其相应基因表达的调控,促进果实酯类香气的生成,从而一定程度提高南果梨冷藏后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南果梨为材料,研究1-MCP处理对南果梨酯类物质、氨基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醇脱氢酶(ADH)、醇酰基转移酶(AAT)和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MCP处理的果实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峰值出现的时间延后15d,而且酯类物质的种类较对照果实减少了27.3%;处理的果实中15种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降低;1-MCP处理对果实AAT酶和PDC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ADH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由此可见,1-MCP处理影响以氨基酸为前体物合成酯类物质的正常代谢过程,从而使南果梨在采后后熟过程中特有的香气变淡。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子鼻技术对冷藏后南果梨货架期间气味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果梨冷藏后在货架期间气味的变化,采用电子鼻技术检测直接冷藏和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冷藏的南果梨在常温(20℃)货架期间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分析直接冷藏和1-MCP处理再冷藏的南果梨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电子鼻应用于检测南果梨挥发性物质的可能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传感器贡献率分析(LA)、线性判别式分析法(LDA)进行分析,并建立特征雷达图。结果表明:电子鼻对南果梨的挥发性物质比较灵敏,可以利用电子鼻无损检测南果梨的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经1-MCP处理的南果梨果实冷藏后在常温货架期间可以与未经处理的果实同样释放出南果梨特有的挥发性物质,但挥发性物质构成的变化速率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5.
冷藏后南果梨常温后熟期香气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0℃冷藏70d后南果梨常温后熟阶段香气成分的变化。使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常温下不采用冷藏后熟的果实而言,采后未熟果实中仅能检测到4种香气成分,果实自然成熟至最佳风味期时香气成分增加至16种,其中,酯类物质占75%,之后随着果实的后熟衰老,香气成分种类又逐渐减少。冷藏后,常温后熟过程中,果实的香气成分也在逐渐形成,其总体变化趋势与采后直接常温后熟过程相似,并且果实仍然可以正常后熟。但冷藏对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3种香气成分的影响较大。与采后直接常温后熟相比,在最佳风味期时,冷藏造成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相对含量减少,乙酸乙酯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董萍  辛广  张博  冯帆  李铁纯 《食品科学》2010,31(22):477-479
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与气相色谱- 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结合对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南果梨20℃贮藏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果梨香气成分的释放与果实的后熟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略下降的趋势;1-MCP 处理延长了南果梨20℃贮藏期,但减少了香气成分种类;处理组检出果实香气的种类比对照组减少了27.8%,其中酯类香气种类比对照果减少了31.3%。  相似文献   

7.
不同套袋对红阳猕猴桃采后品质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5):202-208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果实单果重、腐烂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酯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活性、醇酰基转移酶(acyltransferase,AAT)活性等主要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双层袋处理能促进果实早熟,使得果实采摘品质较高,但耐贮性差;白色单层木浆纸处理的果实品质综合表现较好;黄色单层疏水纸袋处理的果实采摘品质较差,但耐贮性较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总方差89. 09%的贡献率来自于前2个成分,其中决定第一主成分的大小主要是硬度、可滴定酸、淀粉、AAT、醛类香气成分和Vc,贡献率为78. 40%,决定第二主成分的大小主要是酯类香气成分,贡献率为10. 69%。研究结果显示,套袋技术在红阳猕猴桃产业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低温贮藏和成熟度对王林苹果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低温贮藏和成熟度对王林苹果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在常温(20℃)、低温(0℃~2℃)贮藏方式下的果实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王林苹果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醛类、醇类、酯类物质。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醛类比例的下降幅度及醇类、酯类的生成,常温有利于果实醇类、酯类的积累;成熟期果实中醇类、酯类含量相对于成熟前、后较高,影响果实香气成分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冬枣果实为试验材料,用20μL/L一氧化氮(NO)气体熏蒸冬枣果实3 h,置于0℃、相对湿度为90%~95%的冷库贮藏75 d,定期测定冬枣果实挥发性物质、乙醇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冬枣果实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酸类、酮类。在采收当天、以及对照组和NO熏蒸处理组贮藏45 d和75 d后,分别检测出24、37、38、45和46种挥发性成分。贮藏期间果实醛类物质的变化多以先上升后下降为主,醇类和酯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大致主要呈增加趋势,NO对于醛类物质的作用因贮藏时间和醛类种类有所不同,而NO能有效抑制醇类和酯类含量增加。同时,NO处理显著抑制了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进而抑制了果实贮藏期间乙醇和乙醛含量的积累。说明NO处理能较好地保持冷藏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延缓异味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香蕉采后低浓度乙烯利结合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香蕉贮藏过程中香气合成途径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酶活力测定以及实时荧光定量基因表达分析,测定了‘巴西’香蕉(Musa spp. cv. ‘Brazil’)果实不同成熟阶段特征香气物质含量、关键合成酶活力和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单独1-MCP处理和乙烯利(50 μL/L)结合1-MCP(400 nL/L)处理均能明显延缓和抑制香蕉黄熟期特征香气物质(包括乙酸异丁酯、乙酸异戊酯、丁酸丁酯、丁酸异戊酯)和过熟期特征香气物质乙醇和乙酸乙酯、绿硬期特征香气物质己醛和反-2-己烯醛的形成,但乙烯利结合1-MCP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物质含量更接近。单独1-MCP处理和乙烯利结合1-MCP处理都显著抑制了果实香气代谢途径中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AT)、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活力,但乙烯利结合1-MCP处理组AAT和ADH活力与对照组更接近,均显著高于单独1-MCP处理组。两个处理都在贮藏前期提高了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活力,贮藏后期抑制了其活力;抑制ADH1、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lase,PDC)基因的表达,并延缓高峰的出现;延缓支链氨基酸转移酶(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transaminase,BCAT)、LOX和AAT基因高峰的出现,但不降低峰值。单独1-MCP处理显著抑制ADH2表达,但乙烯利结合1-MCP处理对ADH2表达影响很小。结论:乙烯利结合1-MCP处理能够有效缓解不适当1-MCP处理引起的香蕉后熟障碍,保持香蕉果实的重要香气品质。本研究结果为1-MCP在香蕉采后品质保持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MCP处理对冷藏‘红阳’猕猴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丹  曾凯芳 《食品科学》2012,33(8):323-329
探讨1-MCP处理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冷藏期间香气成分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为香气富集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试验共检测出92种香气成分,分属于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和烃类等,其中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物质数量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酮类和醇类香气成分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与种类变化趋势一致。1-MCP处理果实酮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明显低于对照,醇类物质在贮藏后期高于对照。醛类香气含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与酯类香气含量变化相反,烃类是先降低后升高。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在冷藏过程中香气数量变化与香气含量变化并不是总是相对应的,不同贮藏期对照和处理猕猴桃果实中各类芳香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很大差异,1-MCP处理在贮藏过程中抑制了猕猴桃果实酯类香气的产生,并在贮藏后期积累了大量的醇类和醛类香气含量,对果实的整体感官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揭示‘香粉1号’香蕉不同熟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构成,为香蕉果实的品质评价、贮藏保鲜及产品加工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粉1号’香蕉果实的不同成熟时期进行挥发性香气成分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分析其不同熟度的特征性挥发性成分。结果? 结果表明‘香粉1号’香蕉果实随着熟度的提高,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呈递增的趋势,醛类物质显著减少,酯类物质显著增加。4级成熟果实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反式-2己烯醛和己醛,相对含量占89.99%;6级成熟果实的醛类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相对含量为56.4%,酯类挥发性成分提高至38.20%;8级成熟度果实醛类物质占35.20%,酯类挥发性物质达57.95%。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8级成熟度样本与4级、6级的香气成分有明显差异。 结论? ‘香粉1号’香蕉果实随着熟度的增加,醛类物质显著减少,酯类物质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品质评价、贮藏保鲜及产品加工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苹果的香气成分是构成苹果品质的重要因素,香气主要由挥发性物质描述,因此研究苹果挥发性物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为探究正丁醇处理对‘粉红女士’苹果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粉红女士’苹果为试材,分别用10和25 μL·L?1正丁醇溶液处理,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挥发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处理的整个贮藏期‘粉红女士’苹果果实中共检测出2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酸类和萜烯类,以酯类和醛类物质为主;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减少,乙酸戊酯、丁酸丁酯、2-甲基-丙酸己酯、法尼醇和2-甲基丁酸未被检测到;25 μL·L?1处理组果实的乙酸戊酯、丁酸丁酯、2-甲基-丙酸己酯、法尼醇和2-甲基丁酸含量在贮藏第7 d和第14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和10 μL·L?1处理组,此浓度正丁醇的添加能够促进贮藏前期果实挥发性酯类物质的产生。通过气味活性值分析发现有气味活性的化合物有19种,其中呈果香味的乙酸己酯是‘粉红女士’苹果主要的呈香物质。本研究表明,正丁醇的添加影响了‘粉红女士’苹果果实中酯类物质的产生,且25 μL·L?1处理组效果最显著,同时该研究可为‘粉红女士’苹果挥发性物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绿茶在不同储存条件香气成分的特征性变化。方法 茶叶存储条件为常温(自然保存)、冷藏(5 ℃)、冷冻(?18 ℃), 在3个不同储存条件下,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全二维气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相结合(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GC/QTOFMS)的方法测定茶叶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 并进行数据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ion analysis, PLS-DA)。结果 绿茶在3种储存条件下, 挥发性香气物质具有差异性。其中短链碳氢化合物含量大小分别为冷冻>冷藏>常温, 长链碳氢化合物含量分别为冷藏>冷冻>常温, 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大小分别为冷藏≈冷冻>常温。结论 从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来看, 冷藏条件要优于冷冻和常温条件, 常温对保持茶叶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不利, 本研究可为绿茶的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冷藏对“金艳”猕猴桃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冷藏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及GC-MS联用技术对常温(20℃)和低温(2℃)贮藏条件下的果实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低温延缓了醛酮类比例的下降幅度,抑制了水杨酸甲酯等酯类的生成.并且,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醛酮类比例逐渐下降,烯类比例逐渐上升.其中(E)-2-己烯醛比例逐渐下降;己醛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在冷藏3个月时达到高峰;从冷藏3个月开始检测到D-柠檬烯,冷藏5个月时其比例剧烈增加.结果表明,冷藏显著影响“金艳”猕猴桃的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6.
葡萄冷藏时间对贮后货架期芳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冷藏时间对葡萄贮后货架期芳香物质的影响,以‘无核寒香蜜’葡萄为试材,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检测冷藏15、45 d出库后常温货架期间(0、3、6 d)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并采用电子鼻对不同冷藏期(15、30、45、60 d)出库后常温货架的果实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酯类、醛类和醇类组成,主要挥发性成分为乙酸乙酯、青叶醛、正己醇、叶醇、香茅醇。冷藏45 d后常温货架期间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均低于冷藏15 d同期果实,醛类物质则较高。电子鼻结果表明,通过线性判别分析可以有效区分不同冷藏期的葡萄,贮后货架期间,除冷藏15 d出库后0、3 d货架重叠外,其余冷藏期货架期间均互不重叠,即随着贮后常温货架的延长,葡萄中挥发性成分变化较大,电子鼻区分效果越加明显;负荷加载分析分析得出,W1W(硫化氢、萜烯类)、W1S(芳香成分)、W2S(乙醇)传感器对挥发性气味的贡献较大,与HS-SPME-GC-MS分析相佐证。因此,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对葡萄冷藏时间及贮后货架期的芳香物质判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大久保桃果实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甲基环丙烯(1-MCP)、水杨酸(SA)处理以及不同成熟度的桃果实衰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外源处理对桃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己醛、反-2-己烯醛、γ-癸内酯、δ-癸内酯、6-戊基-α-吡喃酮、丁二酸二异丁酯、苯-1,2,4-三甲酸三甲酯、丙酮、β-芳樟醇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在大久保桃果实中相对含量较高;1-MCP处理抑制了桃果实醇类、脂肪族酯类、内酯和萜烯的产生,SA处理则促进了醇类、脂肪族酯类、羰基化合物、内酯和萜烯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粉蕉后熟过程中香气品质变化及其关键基因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采后品质变化特征,本实验研究了粉蕉(‘广粉一号’)采后常温(25?℃)贮藏过程中果实生理品质、不同成熟阶段果实香气物质变化及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果实在采后2?d内硬度急剧下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以及可溶性糖含量都显著增加;果实在第6天完熟,第8天已经过熟,此阶段硬度降到很低,同时可溶性糖、总香气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值,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氨基酸含量在第6天最高。未成熟粉蕉果实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较少,主要以C6~C9的醛类和醇类为主,而酯类极其微量;当果实完熟时挥发性物质含量明显增加,酯类含量明显上升,包括异丁酸异戊酯、乙酸己酯、乙酸异戊酯等,形成粉蕉特有的香气特征。对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关键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脂氧合酶、醇酰基转移酶、醇脱氢酶、支链氨基酸转移酶和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的表达随着果实成熟软化而增强,果实完熟后又迅速下降;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的表达量在贮藏前期和后期较高,而在果实成熟的中期表达量很低,与果实在未熟期与过熟期醛类与醇类含量密切相关。本实验初步揭示粉蕉主要挥发性物质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生理活动的关系,为粉蕉采后的品质保持和保鲜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钾肥用量对“重阳红”桃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钾肥对桃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对陕西主栽"重阳红"桃采用放射沟施肥法进行不同用量的钾肥处理,不施钾肥的为对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其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4种处理桃果实中共检测出8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醛类、酯类、醇类、烯烃类和酮类等物质构成,其中共包含了12种特征香气物质且它们的相对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K3(0.93 kg/株)K2(0.70 kg/株)对照(0)K1(0.47 kg/株)。此外,施钾肥提高了桃果实中醛类、烃类和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了醇类和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不同钾肥用量之间对桃果实的香气影响不同,施0.47 kg钾肥果实的"果香型"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其中对香气含量贡献最大的为顺-3-乙酸己酯;而施0.70 kg钾肥果实的"青香型"香气的相对含量最高,但果香味相对最淡;同时,施0.47 kg和0.93 kg钾肥桃果实中均存在"花香型"香气成分,因而香气成分表现更为丰富。因此,施0.47 kg钾肥可以使桃果实的果香味浓厚且香气物质丰富。  相似文献   

20.
探讨硼肥对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陕西地区主栽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实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L)、营养液混施(W)2种不同施硼方式和1.9、3.8、5.7 mg/L的3种不同硼酸质量浓度处理,以不含硼酸营养液为对照(CK),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7种处理的番茄果实共检测出7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含醛类、酯类、醇类、烯烃类和酮类等物质。挥发性物质成分总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不含硼酸营养液+叶面喷施1.9 mg/L硼酸(L1)含3.8 mg/L硼酸营养液(W2)含1.9 mg/L硼酸营养液(W1)不含硼酸营养液+叶面喷施5.7 mg/L硼酸(L3)含5.7 mg/L硼酸营养液(W3)不含硼酸营养液+叶面喷施3.8 mg/L硼酸(L2)不含硼酸营养液(CK);且共包含了14种特征香气物质,其特征香气成分总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W2L1L3W1W3L2CK。此外,相同硼肥质量浓度不同施用方式和相同施用方式不同硼肥质量浓度水平对番茄特征效应化合物影响不同,含3.8 mg/L硼酸营养液处理番茄果实检测出全部14种特征香气物质,包含果香型、青香型和花香型3种类型香气成分,且果香型香气成分含量最高,其中对香气含量贡献最大的为6-甲基-5-庚烯-2-酮,因而香气成分表现丰富。因此,施用含3.8 mg/L硼酸营养液可以使番茄果实的果香味浓厚且香气物质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