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贮叶时间对卷烟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不同配方叶组的最佳贮叶时间,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不同贮叶时间对不同价类牌号配方叶组色泽及化学成分和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贮叶条件(28~30℃,RH60%~65%)下,贮叶时间控制在10h以内对叶组的色泽影响不大;不同贮叶时间对不同配方叶组的常规化学成分影响不明显;从对叶组主要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看,对于二类A牌号配方叶组,贮叶时间宜控制在10h之内;对于三类B牌号配方叶组,贮叶时间宜控制在12h之内;从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看,对于二类A牌号卷烟,贮叶时间为6h时,其烟气与口感特性较好;三类B牌号卷烟的贮叶时间为10h时,其烟气与口感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贵州有机生态卷烟研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机生态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内在感官品质特点简要分析了有机烟叶外观质量鉴定要素、复烤加工特性等,并依此探讨了有机生态卷烟叶组功能模块划分及叶组配方设计理念,展望了有机卷烟研发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单一菌株和复配菌株对卷烟叶组化学成分的影响,考察了固态发酵过程中3株微生物(酵母菌LBT1.0038,芽孢杆菌LBT1.0007和LBT1.0013)对卷烟叶组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和石油醚提取物等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叶组相比,用单一菌株和复配菌株发酵时,叶组的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均显著下降,且水溶性糖总量也呈下降趋势;叶组的总氮含量变化不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氨基酸总量升高。用单一菌株或低施加量复配菌株发酵时,叶组有机酸总量升高。用复配菌株发酵时,叶组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显著增加。单一和复配菌株均对叶组主要化学成分有影响,但复配菌株对叶组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呈现叠加效应,其中芽孢杆菌在降解蛋白质和淀粉等方面起主要作用,而酵母菌对叶组总氮和石油醚提取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各种降低主流烟气 (MS)中烟草特有亚硝胺 (TSNA)的方法 ,降低原料烟叶中TSNA含量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方法。不同叶组成分决定着MS中TSNA释放量 ,燃烧期间 ,卷烟烟丝中的TSNA一部分可能转移进烟气中 ,另一部分可能发生了热降解。此外 ,TSNA可能是热合成的 ,也可能是叶组成分之间发生了加和作用。由于程度的不同 ,因此 ,卷烟燃烧过程中亚硝胺类的生成与降解都可能对卷烟烟气中TSNA释放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并很可能使MS中TSNA释放量大于或小于叶组成分的TSNA含量。因而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根据各叶组成分的TSNA释放量预测其配方产品的TSNA释放量的可行性。研究选用一种高度简化的配方模型 ,叶组成分包括一定比例的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采用高、低TSNA含量的烤烟、白肋烟的各种组合制备了一组由 1、2和 3种叶组成分组成的样品卷烟 ,测定了各种叶组成分 (预先生成的 )TSNA含量及样品卷烟MS中的TSNA释放量 ,发现样品卷烟的TSNA释放量与根据各种叶组成分的TSNA含量或其MS的TSNA释放量预测的值比较一致。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叶组成分中预先生成的TSNA含量及其烟气中TSNA释放量的准确测定 ,可以预测配方卷烟MS中的TSNA释放量。就降低卷烟MS中TSNA释放量而言 ,采用低TSNA烟草应是一种降低卷烟MS中TSNA释  相似文献   

5.
烟叶质量评价和叶组配方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烟叶资源,采用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与感官评吸相结合的方法,在烟叶和烟气化学成分与卷烟品质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烟叶质量评价、叶组配方设计、数据管理、计划维护、月库存查询和滚动测算6个功能模块的叶组配方专家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控制卷烟质量及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TSNS释放量与配方叶组成分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各种降低主流烟气(MS)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方法,降低原料烟叶中TSNA含量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方法。不同叶组成分决定着MS中TSNA释放量,燃烧期间,卷烟烟丝中的TSNA一部分可能转移进烟气中,另一部分可能发生了热降解。此外,TSNA可能是热合成的,也可能是叶组成分之间发生了加和作用。由于程度的不同,因此,卷烟燃烧过程中亚硝胺类的生成与降解都可能对卷烟烟气中TSNA释放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很可能使MS中TSNA释放量大于或小于叶组成分的TSNA含量。因而,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根据各叶组成分的TSNA释放量预测其配方产品的TSNA释放量的可行性。研究选用一种高度简化的配方模型,叶组成分包括一定比例的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采用高、低TSNA含量的烤烟、白肋烟的各种组合制备了一组由1、2和3种叶组成分组成的样品卷烟,测定了各种叶组成分(预先生成的)TSNA含量及样品卷烟MS中的TSNA释放量,发现样品卷烟的TSNA释放量与根据各种叶组成分的TSNA含量或其MS的TSNA释放量预测的值比较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叶组成分中预先生成的TSNA含量及其烟气中TSNA释放量的准确测定,可以预测配方卷烟MS中的TSNA释放量。就降低卷烟MS中TSNA释放量而言,采用低TSNA烟草应是一种降低卷烟MS中TSNA释放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不同配方组成烟叶化学成分差异及其组合比例对配方叶组感官质量及风格的影响,以9个牌号卷烟的烟叶和配方叶组的氮碱比值、糖氮比值、糖碱比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构成卷烟配方叶组的各单等级烟叶以及配方叶组的感官质量和风格,并提出了基于氮碱比、糖氮比值的烟叶分型方法。结果表明:(1)配方叶组氮碱比、糖氮比、糖碱比值对配方总体的感官质量和风格影响显著;(2)配方叶组感官风格变化与氮碱比值关系密切;(3)配方叶组感官质量由糖氮比值决定,当配方氮碱比值即风格一定时,糖氮比值升高则配方感官质量相应提升。(4)使用该分型方法可评价不同卷烟配方化学成分差异及感官质量风格,能够进行日常卷烟配方替代和指导配方设计。  相似文献   

8.
基于烟叶挥发性成分分析的卷烟叶组配方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卷烟内在品质,采用GC/MS法分析了红河卷烟厂不同年份、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烟叶原料及"红河"卷烟A的3个模块烟丝中的挥发性成分,依据主要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结合产品风格定位及品质设计目标,对卷烟A的3个模块烟丝分别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叶组配方比例进行重新设计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①"红河"卷烟A的原叶组与模块烟丝、原料烟叶挥发性成分组成分布趋势较一致,酮、酸、醇、酯以及烯烃类成分为其主要挥发性成分;②不同年份、品种、部位、等级红河烟叶原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别较为明显;③配方调整后的叶组,其主要致香成分较原配方叶组均有一定提高,特别是酮类、醇类物质增幅达10%以上,而醛类含量有明显降低,降幅9.21%;其内在品质较原叶组有一定提升,风格特征与设计要求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贵州山地醇甜香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作用,以有代表性的7个不同风格主流卷烟品牌为目标物,将省内7个不同醇甜香区及省外中间香型区典型代表配方叶组,添加到原有品牌烟丝中重新优化叶组配方。结果表明,贵州山地醇甜香叶组对主流卷烟品牌有很好的适配性,大部分叶组能提高各品牌的卷烟品质,保持并彰显卷烟风格特点;对特定的卷烟品牌都有很大的区域扩展空间,而且在现有配方基础上可以增加用量。湄潭、施秉、瓮安、遵义叶组在卷烟配方中有较好的调香调味作用,与各大品牌卷烟之间均能很好的融合;毕节、长顺、思南叶组的配伍性相对稍弱,与部分卷烟品牌之间具有一定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10.
卷烟叶组配方分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索合理、科学的中式卷烟叶组配方分组方法,通过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检测及感官评吸,按照各指标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利用系统多元聚类方法,从主要常规化学指标和感官评吸结果两方面进行聚类分析,对比分析了分组的合理性及其在卷烟加工过程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烟叶的化学指标进行叶组配方分组,能避免按感官评吸、产地、等级及部位等进行分组所受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利用多元聚类分析方法能够科学地按烟叶理化指标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进行分类;分组结果的合理与否,既要考虑卷烟生产加工的可行性,还要比较各叶组模块的感官质量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正交试验方法引入卷烟配方,改进了传统的经验配方。针对叶组配方特点,利用单体香原料,调配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香精,设计出了较为理想的淡味混合型卷烟配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经过二次切丝工艺制备的近似烟丝形态的微波膨胀梗丝在烟丝中的掺配效果,掌握微波膨胀梗丝在产品中的应用特性,参照气流干燥梗丝工艺掺配流程,以微波膨胀梗丝的掺配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均匀度测定方法(特征值与混合均匀度法、主流烟气移动极差法及烟支密度标准偏差法)对微波膨胀梗丝在烟支中的掺配均匀性进行了评价,并与气流干燥梗丝掺配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通过滚筒掺配、往复式布料方式可有效保证微波膨胀梗丝在产品应用中掺配均匀性的要求,13%、23%、33%比例下实验样品的混合均匀度均高于96%;②同掺配比例下,两种梗丝掺配样品的烟支密度无显著差异,说明微波膨胀梗丝在烟丝中的掺配均匀性与气流干燥梗丝相当;③与气流干燥梗丝相比,微波膨胀梗丝掺配样品主流烟气中焦油、一氧化碳的波动均有降低趋势,烟碱波动与气流干燥梗丝相当,说明微波膨胀梗丝在烟丝中的混合均匀度比气流干燥梗丝更优。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了隧道式燃油烘丝机(HXD)气流干燥与CO2膨胀2种生产方式及HXD气流干燥叶丝不同掺配比例对配方烟丝质量和卷烟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配HXD气流干燥处理的膨胀叶丝能提高配方烟丝的整丝率,降低碎丝率,叶丝结构较合理,弹性较好;在实验牌号卷烟中,2种生产方式生产的膨胀叶丝掺配比例相同时,HXD气流膨胀叶丝卷烟感官质量较好,最佳掺配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4.
烤烟(40级)烟叶焦油量和烟气烟碱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烤烟(40级)各等级烟叶焦油含量和烟气烟碱的测定,取得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数据。分析研究了烟叶部位、颜色、成熟度、等级等因素与焦油量和烟气烟碱的关系,找出了规律性。为合理利用烟叶资源,指导配方设计,提高卷烟质量及开发高质量低焦油安全卷烟新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卷烟配方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PowerBuilder程序语言编制而成的卷烟配方专家系统具有烟草系统分析标准方法、未知烟叶识别、正常生产卷烟配方、新产品开发卷烟配方、库存烟叶管理等六大功能。该系统将卷烟厂常用的 2 3种标准烟叶的理化指标输入计算机 ,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 ,并对各主要功能模块和主要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填充值是烟丝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在卷烟制丝生产中,叶组配方和工艺流程一般较为固定,所以制丝工艺参数对烟丝填充值的影响更为直接、突出,但工艺参数对填充值的影响为非线性的,难以根据工艺参数直接推算出烟丝填充值。针对此问题,选取了7个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对7个工艺参数和烟丝填充值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初步建模。通过BP神经网络设计和大数据量的训练后,该模型具备了通过工艺参数预测烟丝填充值的能力,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4%左右,这为工艺参数和填充值之间的相互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切式制梗丝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卷烟生产中梗丝与叶丝的掺配均匀度 ,提出了复切式制梗丝新工艺。其特点是将贮后烟梗不经过压梗机 ,先在切梗丝机上将烟梗切至一定的厚度 ,加料后再用切叶丝机将其切至一定的宽度 ,然后进行干燥膨胀。试验结果表明 ,与直接切梗丝法和压梗切梗丝法工艺相比 ,复切式制梗丝工艺能有效提高梗丝掺配后在各烟支段及卷烟烟丝柱中的分布均匀性 ,卷烟产品内在质量稳定 ,烟支吸阻和烟气焦油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升细支卷烟烟丝结构均匀性。  方法  设计开发了片烟在线调控单元,主要由大片筛分提取、叶片旋转分切和细梗分离净化等装置组成。  结果  在制丝线开展了对比试验,表明⑴在线调控模式对烟片结构有效调整,中、短丝率得以提高;⑵原料利用率降低0.29百分点,单箱原料消耗有所增加;⑶卷包机台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总剔除率、残烟量明显下降;⑷卷烟物理指标和主流烟气指标批间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其中单支质量标偏、开放吸阻标偏和总通风率标偏分别下降8.84%、12.70%和18.41%,焦油、烟碱和CO标准偏差分别下降89.92%、24.07%和32.09%;⑸配方烟丝结构和烟支烟丝密度分布的均匀性明显提高,卷烟感官质量保持稳定。  结论  说明采用片烟在线调控模式对于优化细支卷烟烟丝结构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辨识不同烟草之间的热解差异性,提出一种基于宏量热重分析(Macro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MTGA)的烟丝热解特性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烟草的热解微分热重(DTG)数据,分析了不同部位、不同区域、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烟草之间的差异,并用均方根误差(RMSE)进行量化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