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EA/BA/MMA/NMA为单体制备稳定的高固含量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并就不同复合单体组合、乳化剂、交联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交联单体和引发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3%、2%和0.5%。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主要共聚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用量等对丙烯酸酯单体转化率、乳液粒径及分布等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改性前后纳米二氧化钛性能,采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对所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5℃,乳化剂用量为5%,引发剂用量为0.5%,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用量为2%时,反应单体转化率高达95%以上;且乳液粒径相对较小,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3.
无皂阳离子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单体和引发剂,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稳定的阳离子型聚合物乳液.探讨了软单体BA、阳离子单体M、引发剂APS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阳离子单体、软硬单体用量分别为17 g、8 g和3 g,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5%,搅拌速度为250 r/min时,合成的乳液粒径在383.3 nm,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用作涂料染色的粘合剂,效果较阴离子粘合剂要好.  相似文献   

4.
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微聚合法合成了稳定的聚丙烯酰胺微乳液。探讨了乳化剂、油水质量比、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和阳离子度等因素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将其与国内外产品进行了絮凝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BA/MMA/DM/DMC为单体制备稳定的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并就不同复合单体组合、乳化剂、交联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交联单体和引发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2.5%、3.0%和0.4%。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BA/MMA/DM/DMC为单体制备稳定的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并就不同复合单体组合、乳化剂、交联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交联单体和引发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2.5%、3.0%和0.4%.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EA/BA/MMA/NMA为单体制备稳定的高固含量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并就不同复合单体组合、乳化剂、交联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交联单体和引发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3%、2%和0.5%.  相似文献   

8.
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自固化复合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环氧树脂溶于丙烯酸酯混合单体中,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自固化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和稳定剂用量、环氧树脂的含量以及体系中羧基与环氧基摩尔比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体系中环氧树脂对复合乳液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和稳定荆的用量、体系中羧基与环氧基摩尔比值和环氧树脂的用量都对乳液聚合以及复合乳液的性能产生影响;随体系中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单体的转化速率降低,但复合乳液涂膜的吸水率也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苯丙无皂复合乳液表面施胶剂。对乳液聚合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乳化剂用量6%,硅溶胶用量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 h。通过红外光谱(IR)及粒径分析测试对复合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苯丙单体之间存在化学键联。在此条件下可制得稳定、转化率达98%的硅溶胶/苯丙无皂复合乳液,用作表面施胶剂,涂布后的纸页Cobb60值为11.08,光泽度为26.3。  相似文献   

10.
选用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阴-非复合表面活性剂L为乳化剂,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EH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单体,软硬单体以1.38∶1的配比乳化3h,得到聚丙烯酸酯类无皂乳液粘合剂。最终确定较佳合成工艺:引发剂用量0.4%,乳化剂用量0.8%,交联单体用量3.0%,功能单体用量1.2%。  相似文献   

11.
项伟  杨宏林  全琼瑛 《纺织学报》2019,40(9):122-127
为提升罗丹明B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借助粒径分析仪、透射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测试了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的粒径、Zeta电位、形态结构及荧光性能;采用刮印的方法将制备的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整理于棉织物,讨论了乳胶质量分数、黏合剂质量分数对棉织物荧光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平均粒径为86.2 nm,Zeta电位为-54.7 mV,分散稳定性较好,荧光性能增强;当乳胶质量分数为10%、黏合剂质量分数为20%时,整理后棉织物的K/S值和荧光反射率较高,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达到4级,耐摩擦色牢度为3~4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分散加工荧光颜料分散体粒径较大,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乳胶荧光颜料,并将其作为着色剂用于改性棉织物染色,探讨了纳米荧光乳胶颜料对阳离子化棉织物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依据本法制备的纳米乳胶荧光颜料的平均粒径为162 nm,Zeta电位为-34.3 mV,最大吸收波长为425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517 nm。该着色剂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与其阳离子化程度密切相关,在改性剂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用量为0.10 mol/L时,改性棉织物较佳的染色工艺为pH值为7,染色温度50 °C,染色时间40 min,浴比1:30,染色织物具有良好的干湿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13.
核壳型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硬核软壳"核壳型复合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乳化剂复配类型对乳液性能、乳胶粒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聚合采用间歇法、核层及壳层聚合都采用预乳化工艺,乳液聚合稳定且乳胶粒粒径分布窄;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磺酸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MS-1)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S)复配用于乳液聚合,当m(MS-1):m(SDS)为6:4时所合成乳液的乳胶粒粒径小且分布窄、聚合稳定性好。最后采用红外和透射电镜分别对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和乳胶粒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制可中性水显影的亲和性变化型热敏成像体系,设计合成了一种反应型加成裂解链转移剂(DT-PA),在它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丙烯酸的聚合,得到平均聚合度为5的反应性大分子乳化剂(DTPA AA 5)。利用该乳化剂的钠盐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具有亲油内核和表面含有高密度羧酸盐基团的核壳型乳液,该乳液固含量高、稳定性好。将该乳液与水溶性成膜树脂聚乙烯醇(PVA1788)配合使用并制备了乳液薄膜。该乳液薄膜能被中性水洗掉,但经160℃烤版后失去水溶性。当在该体系中引入一种红外增感染料(最大吸收为830nm)后,所制备的薄膜可用830nm的红外激光曝光成像,中性水显影后可得到阴图型图像。为实现更好的成膜性,该体系的配方仍需调整。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改性明胶乳液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明胶、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阳离子改性明胶乳液,考察了加料方式及不同种类、不同配比的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该乳液对漂白麦草浆的应用效果.实验表明,该乳液在单体采用一次性加料方式下,使用非离子乳化剂和阳离子乳化剂复配而成的乳液对漂白麦草浆的应用效果最好,对漂白麦草浆的细小纤维和填料有很好的助留作用,并有较好的助滤效果,纸页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聚氨酯—丙烯酸酯LIPN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种子乳液种类、加料方式、引发剂种类、核壳比对聚氨酯-丙烯酸酯LIPN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及PU-A的LIPN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乳胶粒子的形态结构对浸渍滤纸牲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璟  周雪松  郑炽嵩  胡健 《中国造纸》2006,25(12):23-26
在自制苯丙共聚乳液过程中,通过控制聚合工艺,使共聚乳液中的乳胶粒子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对乳胶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采用乳胶粒子形态相异的共聚乳液浸渍滤纸的强度性能以及抗水/抗油性能的研究表明,乳胶粒子呈核/壳形态结构的共聚乳液比常规共聚制备的乳液对滤纸强度性能和抗水/抗油性的提高更为有效;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交联剂为壳单体,采用种子聚合技术,制备丙烯酸树脂乳液,并在壳层引入新型纳米级TiO2。重点在其制备方法、产品性能及结构表征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柴燕  祝志峰 《纺织学报》2007,28(12):62-64
以分散聚合和乳液聚合2种聚合方式分别合成P(Am-co-VAc)浆料,通过性能对比实验,研究这2种聚合方式对浆液的黏度、黏附性能以及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乳液聚合方式制备的P(Am-co-VAc)浆料大部分性能较好,其对纤维的黏附性能优于分散聚合型,浆膜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水溶性好于分散聚合型,浆膜吸湿性与之相似;乳液聚合方式有利于提高该类浆料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三步法制备一种具有疏水内核、亲水外壳的聚合物微胶粒。首先,通过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甲基丙烯酸丁酯与异丁烯酸甲酯共聚物(P(BMA—MMA))乳液。然后,在适当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一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将P(BMA—MMA)微胶粒的表面引入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外壳。最后,将外壳层的部分环氧基团转化为季铵盐,从而形成一种亲水性的外壳。这种核一壳型固体粒子能在水中再分散并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无须借助分散剂、乳化剂或其他添加剂的帮助。利用这种核一壳乳液制备的乳液薄膜与水的接触角为16°(25℃),而经150℃短时间处理后的接触角超过90°,表明完全由亲水性转变成疏水性。此外,乳液薄膜在加热处理前很容易被中性水从基板上冲洗掉,但在加热处理后不能被洗掉。当在乳液薄膜中加入一种在830nm有最大吸收的红外染料后,薄膜对830nm激光敏感,并经曝光、中性水显影后可形成阴图型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