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选用LiCl/DMAc(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体系溶解纤维素浆粕,在不同交联剂、交联剂用量和焙烘温度下,配制成纤维素溶液并制得纤维素膜,通过红外光谱、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测试,表征了膜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影响膜折皱回复性及断裂强力的因素.结果表明:丁烷四羧酸(BTCA)效果优于柠檬酸(CA);加入1%丁烷四羧酸的纤维素铸膜液,在催化剂存在下,经预烘,180℃焙烘3 min,折皱回复角提高了29.1%.  相似文献   

2.
对纯棉织物采用柠檬酸(CA)/丁烷四羧酸(BTCA)/木糖醇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整理,探讨柠檬酸质量浓度、丁烷四羧酸质量浓度、木糖醇质量浓度、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对免烫效果的影响,并测试免烫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和强力。结果表明:免烫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与丁烷四羧酸或柠檬酸单独作用于棉织物相当,断裂强力优于两者单独作用。优化免烫整理工艺为:柠檬酸质量浓度60 g/L、丁烷四羧酸质量浓度40 g/L、木糖醇质量浓度17.5 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267°,白度为54.5,断裂强力为248 N。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LiCl/DMAc(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体系溶解纤维素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加入交联剂丁烷四羧酸(BTCA)、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制成纤维素溶液并制得纤维素膜;对该膜进行了红外光谱、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和透湿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膜与BTCA发生了交联反应,并明显提高了纤维素膜的抗皱性能。  相似文献   

4.
将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与丁烷四羧酸(BTCA)混合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改变PGA用量、BTCA用量、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通过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以及断裂强力等性能,确定了最佳工艺:PGA 15g/L,BTCA 40 g/L,190℃焙烘150 s.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率及白度均较好,说明PGA与BTCA混合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摘要:采用2-磷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与丁烷四羧酸(BTCA)复配体系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探讨了PBTCA用量、BTCA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并优化确定了PBTCA与BTCA复配体系用于棉织物防皱整理的工艺条件:PBTCA 120 g/L,BTCA 20 g/L,次亚磷酸钠50 g/L,三乙醇胺20g/L,180℃培烘120s.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的棉织物,其折皱回复角可达260°,纬向断裂强力为231 N,白度为77.92.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推广应用,将自制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LMP)用于棉织物的免烫整理,以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白度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LMP较佳的整理工艺:LMP质量浓度为30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整理剂的10%,整理液pH值为2.0~2.5,焙烘温度为170 ℃,焙烘时间为3 min。整理后纯棉白色府绸的折皱回复角大于260°,断裂和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55.7%和73.1%,白度由77%降至72%,外观平整度接近3.5级。与其他免烫整理剂比较,免烫效果优于已商业应用的2 种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免烫效果及其耐洗性与丁烷四羧酸相当,比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类整理剂稍差。  相似文献   

7.
《印染》2016,(9)
研究了多元羧酸的复配、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添加剂和柔软整理等对免烫整理织物撕破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来酸和衣康酸整理体系中,加入少量1,2,3,4-丁烷四羧酸和高效渗透剂,可促进整理剂在纤维内的渗透和酯化交联;通过降低焙烘温度、延长焙烘时间,并采用后柔软整理的方法,织物免烫整理后其标准水洗折皱回复角达到256°,撕破强力保留率达到74%。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三乙胺(TEA)改进1,2,3,4-丁烷四羧酸(BTCA)无甲醛抗皱整理亚麻织物的机械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部分整理工艺条件对亚麻织物性能(干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添加不同质量浓度PEG(分子质量200~1500)和TEA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抗皱效果和机械性能的平衡.优化工艺条件为:BTCA40g/L,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6%,PEG40020g/L,三乙胺20g/L;两浸两轧,80℃预烘2min,150℃焙烘3min.经优化工艺整理织物在取得较好防皱效果的同时,能够较大地提高断裂强力保留率.  相似文献   

9.
《印染》2018,(21)
通过漆酶/TEMPO体系将纤维素纳米晶(CNC)上的羟基氧化成醛基,与吉拉尔特试剂T(GT)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阳离子化纤维素纳米晶(CNC-GT);再将CNC-GT与1,2,3,4-丁烷四羧酸(BTCA)、壳聚糖(CS)复配,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了CNC-GT/BTCA和CNC-GT/CS/BTCA复配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力学性能、白度、染色性能以及耐水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BTCA抗皱整理效果相比,CNC-GT与BTCA复配可将织物强力保留率提高6%,而CNC-GT/CS/BTCA复配可将织物强力保留率提高13%,折皱回复角提高31°。CNC-GT/CS/BTCA整理织物染色性能得到改善,耐水洗性能良好,且对织物白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六元羧酸DEMB(2,4-二甲基-戊烷-1,2,3,3,4,5-六羧酸)为原料,在纳米SiO2催化下,对纯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用正交试验分析得出了较佳处理条件:DEMB6%;纳米SiO20.2%,140℃焙烘120s.在纳米SiO2催化下,经DEMB处理后棉织物的缓弹折皱回复角可达247°,白度由处理前的91.48降至87.36,强力保留率为90.6%.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比较DEMB、四元羧酸DEMA(戊烷-1,3,3,5-四羧酸)、BTCA(丁烷四羧酸)和CA(柠檬酸)的抗皱整理效果,结果表明:经DEMB处理过的棉织物强力和白度较BTCA、DEMA、CA都高,表明DEMB可用作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剂.  相似文献   

11.
将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及水解淀粉混合,对棉织物进行无甲醛防皱整理,研究淀粉用量、BTCA与CA摩尔分数比及其用量、次亚磷酸钠和三乙醇胺用量、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到其优化工艺为:淀粉2%,BTCA与CA的摩尔分数比为1∶3、多元羧酸8%、次亚磷酸钠6%、三乙醇胺2%、渗透剂JFC 2 mL/L,180℃焙烘90s.整理后棉织物的湿缓弹折皱回复角从175.1°提高到266.5°,强力保留率有所下降,白度下降不大,且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整理对染色棉织物的K/S值有一定的影响,对染色牢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在棉织物免烫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玲 《印染》2004,30(19):10-11
研究了纳米TiO2无磷催化剂用于聚羧酸酯化交联棉织物的服用性能,确认了它的有效性.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聚羧酸80 g/L,三乙醇胺20 g/L,柔软剂20 g/L,JFC 2 g/L,纳米TiO2 0.4 g/L;焙烘条件150℃×2 min.经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42°,白度为77.6(原样80.0),断裂强力保留率为69 %.以纳米TiO2部分代替聚羧酸免烫整理的催化剂次磷酸钠时,不仅降低了含磷化合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免烫效果尚好,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52°,白度为77.2,断裂强力保留率为67 %.  相似文献   

13.
戊二醛与水解淀粉对棉织物抗皱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戊二醛与水解淀粉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通过正交试验,讨论戊二醛和催化剂用量、淀粉水解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保持率、白度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方案:淀粉水解时间为90min,戊二醛的浓度为70g/L,催化剂浓度为25g/L,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3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后棉织物缓弹折皱回复角为280°,断裂强力保持率为61.3%,白度为71.2.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8,(21)
采用丁烷四羧酸(BTCA)和马来酸复配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研究BTCA和马来酸的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免烫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BTCA-马来酸复配免烫工艺。优化的工艺为:BTCA 37 g/L,次亚磷酸钠(SHP)50 g/L,马来酸63 g/L,174℃焙烘60 s。整理织物的回复角为257°,断裂强力保留率为59%。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角蛋白、1,2,3,4-丁烷四羧酸(BTCA)和两者结合对棉织物进行复合整理,通过红外光谱、织物折皱弹性仪、强力仪、透气仪和透湿量仪等对改性的棉织物进行表征,分析改性液中整理剂质量浓度对增重率、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透气率和透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整理液中角蛋白质量浓度减小,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先增加后减小。角蛋白与BTCA复合整理时,当前者质量浓度为6 g/L,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断裂强力最好。棉织物的透气率随着两者用量之比的减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复合整理可有效提高棉织物的透湿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与柠檬酸(CA)复配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基于响应面法(RSM)建立了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对整理工艺进行分析和优化,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模型的因变量为折皱回复角(WRA)和断裂强力,自变量为BTCA用量,CA用量,次亚磷酸钠(SHP)用量,培烘温度和培烘时间。模型的方差分析(ANOVA)表明,培烘时间对回复角影响最大,BTCA用量和CA用量、培烘温度、SHP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于断裂强力来说,培烘时间对断裂强力影响程度最大,培烘温度、SHP用量、CA用量、BTCA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优化工艺为:BTCA 50g/L,CA 45g/L,SHP 33g/L,162℃培烘63s。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60°,断裂强力保留率为72%。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酸和乙二硫醇为原料,通过硫醇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四元羧酸乙二硫醇二琥珀酸醚(MASESMA)。将MASESMA作为抗皱整理剂整理棉织物,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整理剂和催化剂质量浓度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织物整理条件为:ρ(MASESMA)100 g/L,催化剂次亚磷酸钠与整理液中羧基物质的量比为0.5,即65 g/L,二浸二轧,80℃烘干3 min,160℃焙烘90 s。一次标准水洗后处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51°、撕破强力保留率53.9%、白度115.38。采用二浴法,添加20 g/L柔软剂可使织物折皱回复角达到275°,撕破强力保留率达69.3%。  相似文献   

18.
水解淀粉与乙二醛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解淀粉与乙二醛复配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通过正交试验,讨论水解淀粉、乙二醛和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率和断裂强力保持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整理工艺参数:淀粉质量浓度40 g/L、乙二醛质量浓度7 g/L、催化剂质量浓度40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5 min。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率为30%~45%,断裂强力保持率为88%~95%。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二元羧酸(苹果酸MA、酒石酸TA、)、三元羧酸(柠檬酸CA)、四元羧酸(丁烷四羧酸BTCA)及其复配在棉织物免烫整理中的应用。采用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比较单一多元羧酸及复配多元羧酸对棉织物免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一多元羧酸的抗折皱整理效果,BTCA>CA>MA>TA;多元羧酸复配整理时,四元羧酸BTCA与三元羧酸CA复配最具可行性,且羧基浓度的适用量为BTCA 0.86 mol/L和CA 0.34 mol/L。  相似文献   

20.
全棉薄织物的高强力保留率免烫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棉薄织物的基础强力绝对值低,单独使用免烫树脂对其进行抗皱整理会降低织物的强力,严重影响服用性能.将聚氨酯与免烫树脂复配,用于全棉薄织物抗皱整理.试验得到全棉薄织物免烫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免烫树脂整理剂LT质量浓度80 g/L,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PU95质量浓度7.5 g/L,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PU2F质量浓度20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2 min.整理后的织物缓弹折皱回复角190°,经纬向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64.46%和79.22%,经纬向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96.45%和9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